黄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整理2篇)

来源:

黄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范文篇1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确定播种期:可在10月上旬播种;选准品种:中农26号、津春4号这两个品种,是较理想的秋延后栽培品种。

嫁接育苗:秋延后栽培黄瓜,宜用嫁接育苗;激素处理:当瓜苗长至二叶一心期,用250毫克/千克乙烯利喷雾,能诱导雌花产生,提高产量;植株调整: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是秋延后黄瓜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绑蔓:当瓜苗抽蔓后,就应进行绑蔓,以后每3-4节就绑一道。

打枝:黄瓜虽有侧蔓早结瓜的习性,侧枝一般留1条瓜后及时断尖,促其主蔓结瓜。摘顶:当黄瓜苗长至离棚顶20厘米时,将顶心摘掉,并留3-4个侧枝。

疏花:黄瓜每一节腑内产生很多雌花,消耗养分,在每一节腑内留一朵未开雄花即可,其余摘掉。

疏果:及时摘掉畸形果,是确保产品优质的重要一环。

疏叶:当进入中后期时,底部的老叶、病叶应及时打掉,以利通风透光透气。

肥水管理:黄瓜秋延后栽培,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进入开花结果期时,追肥应采取低浓度多次数的方法进行,即勤施薄施。

秋延后黄瓜栽培,对水分要求特别多,因其整个生育期都处于秋旱季节,地下水位低,加之黄瓜进行开花结果期后,需要大量水分,在这个时期如果水分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就会大大削弱继续结果能力。甚至使正在生长的果实产生尖嘴细腰等畸形果,失掉商品价值。

因此,秋延后黄瓜的生产,必须充分保证水分供应。可以结合追肥浇水,也可灌水。

及时盖棚:进入寒露后,晴天气温虽高,但夜间温度已经低于黄瓜生长适温的低限线。因此,秋延后黄瓜栽培,应在十月上、中旬及时盖棚,以防霜冻。

由于秋延后黄瓜栽培其结果期基本是在大棚内度过,因此,长沙式半圆形大棚生产秋延后黄瓜,在茬口安排上,就只能是中间两块土,两边需种植矮生作物。

追施二氧化碳气肥:黄瓜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为1600毫克/千克,补偿点为30毫克/千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00毫克/千克。所以,在大棚内定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一般能增产35%以上。

因此,在结瓜期的晴日上午9~11时进行二氧化碳追肥。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时不要透风,追施后2小时可以进行通风。3~5天一次。

黄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范文篇2

关键词:黄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品种选择

黄瓜栽培的地域限制不是很严重,因此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黄瓜的品种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各有不同,在选择黄瓜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土质和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津研4号、津杂2号、津优1号等都是比较优良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而且耐热和抗寒性比较好,生长期较短。

2黄瓜的播种育苗技术

2.1黄瓜育苗营养土的配制技术营养土的配制好坏直接决定着黄瓜育苗的成功与否,营养土配制失败,轻则造成瓜苗营养缺失,影响黄瓜的生长,重则对黄瓜的产量产生严重印象。因此营养土在配制时必须谨慎,选择菜园土时要从三年内没有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菜园地中取土,菜园土比例应占营养土的百分之七十,另外腐熟厩肥、三元复合肥占百分之三十比例。

2.2播种黄瓜播种前首先要准备好苗床,为了能达到黄瓜播种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必须将苗床设置在标准大鹏内,播种时首先要浇足底水,然后将种子播种在直径为八厘米的营养土块或营养钵中,覆盖上配制好的营养土,一般以盖没种子为标准,为保温起见,一般要在播种完成后在苗床上再覆盖一层地膜,并搭小拱棚进行密封。

2.3苗床管理在出苗以前,应保证白天苗床温度在二十五到三十摄氏度之间,夜间苗场温度不得低于二十摄氏度;出苗以后,温度限制可以略有降低,白天适宜苗床温度为二十到二十五摄氏度,晚上温度应不低于十五摄氏度。苗棚相对湿度应保持在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并注意加强苗棚的通风透光。

3栽培技术

为保证黄瓜栽培的成活率,黄瓜栽培一般要等到苗龄达到三十五天,叶龄达到三到四叶时,且当日的平均温度在十五摄氏度的冷为暖头方可以。选择天气晴朗,地面湿度适宜的时间作为定植期。为了能够做到合理密植,瓜苗栽培时株行距一般控制在30×60厘米,每亩以栽培3500-4000株为宜。另外栽培时还应考虑到黄瓜根系较浅,一般不适合深栽,瓜苗定植后应及时浇灌来固定黄瓜的根系。

4黄瓜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

4.1及时搭架绑蔓黄瓜定植之后,要及时搭架,为了保证架的牢固方便,一般搭成人字形的架,且控制架高在一米三左右。瓜苗主蔓生长到二十到三十厘米时就应该进行绑蔓处理了,以后要每隔三到四个叶绑一次。

4.2浇水施肥技术瓜苗定植后要隔三到四天再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注意目的在于帮助瓜苗缓苗。缓苗后再浇水时,要同时跟进施肥,每次浇水时带肥,一般每亩冲肥十公斤尿素比较适宜,平均每隔五到七天要浇一次水。

黄瓜的高产稳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浇水施肥的科学性上。由于黄瓜是浅根系的作物,根系大部分生长在土壤表层,因此受旱涝灾害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选择田地的时候要选择土壤肥沃疏松且排灌方便的砂性土壤。黄瓜的生长期较短,要在短时间内产出数千公斤的黄瓜,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因此要根据黄瓜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追肥追水,确保黄瓜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苗期的水分管理要根据黄瓜瓜苗的长势来确定,若瓜苗的叶片较小且呈现出向上竖起的状态时,说明应及时浇水来补充水分;相反如果黄瓜叶片平展、肥大且嫩绿,则说明不缺水,水分适当。浇水时为了可以使地面温度不会降低太多而影响黄瓜瓜苗生长,要选择晴天的中午来浇水。

4.3适当提高棚内温度,促进瓜苗的光合作用为了增进瓜苗的光合作用,要确保棚内的光照条件和温度、湿度条件。可以通过定期清洁棚膜上的灰尘,保持棚膜清洁来增加透光度。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棚内的温度,保持棚内湿度,在幼苗定植后到缓苗前这一段时间内不进行通风。

4.4后期管理黄瓜后期管理的重点在于保苗,要防止功能叶早衰的现象,并及时对主蔓下部的老叶、病叶以及黄叶等进行摘除,从而保证黄瓜的通风透光,一般情况下,一株黄瓜保留二十五到三十个叶片比较适宜。

4.5病虫害防治常见的黄瓜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黄守瓜以及枯萎病等。进行防治时,首先要对苗床土进行选择,使用三年内没有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蔬菜地土壤;其次,应选择抗病品种,这是防治黄瓜病虫害的关键之一;第三,育苗时,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并降低苗床的湿度,控制细菌等的繁殖。

5田间长相的诊断

对黄瓜瓜苗的田间长相进行正确的诊断,可以及时发现黄瓜的病害隐患,从而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损失降低到最小。一般田间长相的诊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卷须长相诊断。正常瓜蔓的卷须一般呈四十五度伸展,且卷须粗壮,若瓜蔓虚弱或衰老,卷须一般会表现出先端发黄、细短等现象。第二,叶片长相诊断。正常植株的叶片一般光亮、舒展,叶片肥大。第三,生长点长相的诊断。生长点在正常状态下一般会比较舒展,若发现生长点不舒展、顶梢缩短,甚至停止生长,则很有可能是发生了“黄瓜花打顶现象”。

6结语

黄瓜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涉及黄瓜管理和栽培过程中的细节,要做到黄瓜的高产,必须认真做好黄瓜栽培过程中的每一步工作,并在栽培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黄瓜的栽培技术水平。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食堂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收集12篇)

    阅:0

    食堂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篇1一、在主管营养师的指导下完成日常的营养治疗工作。二、熟悉营养专业理论与临床....

    黄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整理2篇)

    阅:0

    黄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范文篇1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确定播种期:可在10月上旬播种;选准品种:中农26号、津春4号这两....

    调研信息工作(收集3篇)

    阅:0

    调研信息工作范文篇1王延觉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云南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他强调,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