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收集3篇)

来源: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范文篇1

关键词:列宁;认识论;真理观;实践观;当代启示

马克思认识论科学体系的建立促进了认识论领域中的重大变革,它将辩证法与实践观应用于认识论,与一切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及其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体系,因此,我们要在马克思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时总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过程中的最新成果,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体系。列宁《唯批》中所阐述的认识论,就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识论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学者们对列宁认识论的研究已去得了重要成果,但是,在列宁认识论的当代价值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一、认识论问题上出现的理论混乱

二十世纪初,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马赫主义者企图恢复和复苏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他们纷纷发表著作,宣传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造成了哲学思想上的严重混乱,尤其是在认识论问题上,陷入了唯心主义认识论及其不可知论的境地,形成了唯心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局面,严重威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领导地位。马赫主义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基本路线出发,把感觉当作世界的本原,把物质看作是"感觉的复合"。马赫说:"世界的真正要素不是物(物体),而是颜色、声音、压力、空间、时间(即我们通常称之为感觉的东西。)"[1](p5)马赫主义否定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及其可知论观点,否定感觉是对外部世界的复写和反映,他们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把"感性表象"说成是与外部世界相等同的。巴扎洛夫说:"关于物及其特性的表象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是一致的,感性表象就是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2](p112)马赫主义最终走上了不可知主义的道路,否定世界的可知性。真理问题上,马赫主义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把真理说成是"思想的形式"、"经验的组织形式",波格丹诺夫说:"客观真理的标准是没有的,真理是思想形式--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2](p122);同时,形而上学的理解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把真理说成是永恒存在着的。此外,马赫主义还把实践标准排除在认识论的界限之外,把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分隔开来。马赫说:"在日常的思维和谈话中,通常把假象、错觉同现实对立起来。"[2](p139)总之,马赫主义的思想造成了认识论的极度混乱。对此,列宁深刻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马赫主义认识论的唯心主义真面目。

二、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认识论的科学内涵

列宁《唯批》中系统阐述了认识论的科学内容,他主要在可知论、反映论、真理观及其实践观方面,创新了认识论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实践观和辩证法在认识论中的重要联系,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1.、基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反映论与可知论

列宁基于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的立场,他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反对休谟的不可知论。列宁说:"承认我们表象与之'相符合的'我们之外的实在的客体,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而且是任何唯物主义、'一切以往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1](p26)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机械唯物主义,他们都坚持唯物主义的道路,肯定反映论和世界的可知性,这是列宁始终坚定不移的立场。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路线,才能更加准确的认识世界、反映世界。在此基础上,列宁继续说:"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在这里是叙述的十分清楚的: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像。"[2](p108)思维、知觉、感觉是对物的反映,人们的认识是基于对物的反映形成的,它绝不是主观想象的,先验存在的。"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1](p24)列宁肯定感觉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性,把感觉看成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复写。"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p35)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反映论的高度概括。列宁从反映论的立场出发,更加深入的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观点。世界的可知性是不容置疑的,自在之物是可知的。列宁指出:"'自在客体'是绝对可以认识的,因为我们的表象、观念只是'心外'客体的复写或反映。"[2](p121)"自在之物"与"为我之物"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尚未被认识的"自在之物"在人类的实践中,将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列宁肯定"自在之物"的可知性及其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列宁认识论结论的第二条和第三条进一步阐述了"自在之物"的可知性及其认识由不知到知的辩证过程。列宁说,"(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三)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的思考,不要以为我们的意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1](p23-24)人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辩证的发展过程,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及其个人素质的影响,不可能在某一时刻完全穷尽对世界的认识。

2、基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的真理观

列宁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肯定客观真理的存在。列宁说:"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1](p39)列宁坚决反对把真理说成是"思想形式"的马赫主义认识论及其不可知论,与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列宁指出:"在唯物主义看来,承认客观真理是最要紧的;在不可知论,或者更进一步说,在主观唯心主义看来,客观真理是不会有的"[2](p126)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必然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必然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它又是辩证的。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辩证的分析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揭示了杜林追求"终极真理"、"永恒真理"的形而上学真理观的荒谬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3](p431)列宁赞同恩格斯的观点,并且在恩格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列宁说:"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这个真理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1](p41)"人类思维按其本性是能够给我们提供并且正在提供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绝对真理的。"[1](p41)"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给绝对真理这一总和增添新的一栗,可是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1](p41)由此可见,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一方面,真理的存在是绝对的,认识向绝对真理无限接近的趋势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从这一角度来说,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此外,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列宁说:绝对真理与相随真理的"区分正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2](p137)

3、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强调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们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在实践中寻求认识的真理性内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p55)恩格斯说:"我们的行动的成功证明我们的知觉是和知觉到的事物的对象本性相符合的。"[2](p139)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观,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列宁说:"生活的、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p144)"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表象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相符合。"[1](p46)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它的客体是外部世界,主体是人,只有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才能检验我们认识的真理性。而实践即联系主体,又联系客体,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认识是否与客观存在相符合,实践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列宁深入分析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内容。列宁说,"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以便不让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确定的,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1](p49)可见,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一方面,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不容置疑的;另一方面,实践检验认识的过程是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它不可能在某一历史条件完全掌握认识的正确与否。

三、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有学者认为,列宁《唯批》是政治斗争的产物,怀疑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怀疑列宁在这部著作中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实际上,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深刻的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列宁的认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奠立的哲学宗旨就决定了它将不断接受人类研究的新成果,将不断发展、修正、完善自己。[5]《唯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成果,进一步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列宁在这著作中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阶段的到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尤其是在认识论方面,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体系。列宁《唯批》中,系统总结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肯定了反映论和可知论在唯物主义认识论上的重要地位,肯定了人类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其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列宁对客观真理及其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科学阐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真理观,为我们树立正确的真理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列宁对实践观科学阐述,肯定了实践对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作用,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内容,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奠定了认识论基础。总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当下学习马克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利于我们在的新的历史阶段上,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2、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列宁认识论中强调的可知论及其真理观,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列宁的可知论及其绝对真理的认识论思想启示我们,要树立可知论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肯定世界的可知性,肯定认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的可知论观点,积极主动的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自然界及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不断丰富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理性认识,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利用自然,科学的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启示我们,在掌握关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的指导下,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会取得巨大的成果,人类社会就会产生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当人们在错误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时,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列宁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深刻阐述启示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避免人类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是相对的、有限性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完全掌握外部世界及其规律性的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情况十分严重、温室效应、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等问题层出不跌,在思想道德方面,、奢侈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这充分表明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尽量避免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盲目性。

综上所述,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映论、真理观及其实践观的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一步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体系,为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材料,对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体系,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系统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列宁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推动马克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冯平.《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史上的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1989,(2).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教师知识;内容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教师知识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者对教师知识所做的广泛大量的研究使得教学、教师教育、教育心理、课程等很多教育领域的研究手册中都有很多关于教师知识研究的综述。可以说教师知识是西方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在这个研究领域发展的过程中,以L·S·舒尔曼(L.S.Shulman)为代表的教师知识理论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正确解读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个研究领域的过去与现状、判断这个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有重要的影响。而目前有一些关于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的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解读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

一、对舒尔曼理论的一些认识

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对教学的研究更多地强调教学的一般特征而忽视具体的学科内容,在这些研究的影响下,美国各州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也强调教师一般的教学能力而不重视教师的学科知识。舒尔曼指出了以往教学研究中的这个不足之处,称其为“缺失的范式”,提出了要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subjectmatter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问题。[1]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统称为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随后舒尔曼进一步提出为了教学教师需要具备的七种知识。[2]在舒尔曼提出这个问题后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出现了大量的对各个学科的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舒尔曼所提出的教师知识理论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教师知识理论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教师知识研究强调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关注教师从课堂实践中所获得的具有个人特点和背景印记的实践性知识。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是从实践的认识论的方向理解教师知识,而以舒尔曼为代表的教师知识研究是从理论的、甚至是命题的立场理解教师知识。[3]类似地,有研究者认为舒尔曼把教师知识看成是正式化和命题化的知识多于个人的和实践的知识。[4]47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对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的一种误解,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一点。

二、内容知识并非就是理论知识

学科知识、学科教法知识是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将以舒尔曼为代表的教师知识理论理解为正式的命题性的,甚至是理论取向的教师知识研究并不是很准确。

首先我们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分析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舒尔曼明确提出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1]在这篇论文中舒尔曼指出学科知识不仅包括这个领域里的概念和事实,也包括J·施瓦布(J.Schwab)所说的学科的实体结构和句法结构。[5]为了正确理解一个学科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懂得学科的概念和事实,也要知道学科的结构范式。后来在这个思想基础上舒尔曼进一步发展了学科知识的概念。1989年在“教师的本质:为了教学的学科知识”一文[6]中舒尔曼及其同事提出,教师的学科知识有四个维度:学科内容知识,主要是一个领域的事实和概念的知识;实体性知识,主要是指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组织起来以使学科中的事实一体化的各种方式;句法性知识,主要是指学科中判断真理与谬误、有效与无效的规则;关于学科的信念,主要是指对学科的个人的看法和认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科知识并不仅仅指明确的用命题表达的知识,也包括实体性知识、句法性知识以及个人关于学科的信念等非正式的非命题性的、无法严格称之为理论的知识。

至于舒尔曼所提出的另一种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更不具有正式的命题性知识、甚至不是理论知识的形态。所谓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指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而使用类比、例子、图示、解释和演示等方法去表征学科知识。为了表征得更好,教师需要了解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感到容易或者困难的原因,学生的错误观念是什么,以及如何消除这些错误观念的策略。学科教学知识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类型的知识,而是一个整合的连贯的整体。它不仅涉及对学科内容本身的理解,也包含对学习者、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偏见和误解、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的具体环境的理解。[4]66学科教学知识具有情境性和实践性,从学科教学知识的实证研究来看,主要在于考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己对这一学科内容理解来设计教学情境、表征某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研究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师在这方面有什么抽象的系统的理论,恰恰相反,这些研究所关注的是教师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如何做”的知识。因为它与课堂的具体环境密切相关并且体现在教师的课堂实践行为之中。这样的一种在实践中整合而成的知识,很难用命题的或者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从现代知识论的视角重新解读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通常人们认为学科就是概念、规则、定理等正式的命题性的知识。但由上面的阐述我们看到:与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学科不同,舒尔曼提出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并没有将学科局限在正式的命题化的知识范围内,舒尔曼及其同事对学科的理解是很宽泛的,这些观点从传统知识论的视角出发是无法理解的,我们只有从现代知识论的视角去理解知识才能真正解读舒尔曼所提出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知识是关于存在事物的认识。存在的事物具有与认识个体无关的自身属性,因此知识具有客观性和超越特殊个体的普遍性,能够用抽象的概念、命题等方式明确表达出来。而人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技能与经验是因人而异的,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特征,因此不配享有知识的称号而无法进入知识的殿堂。根据这种知识观,实践只是理论指导下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对知识的这种传统看法,英国哲学家G·赖尔(G.Ryle)最早提出异议,[7]他明确提出要区别“知道是什么”(knowingthat)和“知道怎样做”(knowinghow)。“知道是什么”主要是指一些与命题有关的明确知识。而“知道怎样做”则是指一些实践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两种不同的知识,“知道怎样做”不能同化为“知道是什么”,实践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的应用。有很多种类的行为都显示了智力,但它们的规则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例如,当人们要求富于机智的人举出他借以鉴赏笑话的箴言或准则时,他无法做出回答。因此幽默的实践并不能从它的理论那里得到任何帮助或指导。在这里实践先于理论。M·波兰尼(M.Polanyi)赞同这一观点,反对只把命题性知识称为知识的完全明确知识的理想,认为通常被称为知识的,只是那些用书面语言或者地图、数学公式等来陈述的知识,而这只是知识的一种,是明确知识。至于那些无法用特定的词语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的知识,比如我们在做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一些知识,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知识,这种知识就可以称为隐性知识,是一种蕴涵于人类活动以及从事这种活动时使用的知识。[8]在提出隐性知识的同时波兰尼还提出了个人知识的概念,认为知识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与个人无关,即使在精密科学中如经典力学,知识的获得也要求科学家的热情参与。[9]

受赖尔、波兰尼哲学思想的影响,教师知识的研究者对知识的看法是非常宽泛的。知识不仅包括那些能够用概念、命题等明确表达出来的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原理和规律,也包括那些蕴含原理和规律获得过程中和个体行动中的隐性知识和实践知识。总之,教师个体所知道的那些与教学有关的经验认识都可以被称为教师知识,都是教师知识的研究者所探索的对象。因此,在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中,学科知识不仅包括明确的理论的学科内容知识,也包括隐性的实体性知识、句法性知识,甚至个人关于学科的信念。至于学科教学知识更多地是一种知道怎样做的实践知识。由此可见舒尔曼对知识的理解是非常宽泛的,是从现代知识论的立场出发的。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他的教师知识理论会发现他的理论是顺畅的、系统的。同时从现代知识论的视角去解读舒尔曼的理论也自然会发现,尽管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中强调与学科有关的内容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更关注正式的命题化的、甚至理论的知识。四、对未来教师知识研究的思考

自从舒尔曼提出要关注教师的内容知识之后,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其中学科知识的实证研究一直停留在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研究上,缺少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实践知识的探讨。这使得教师学科知识的研究缺少根本的张力。比如,在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的研究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研究:一类研究教师对斜率、极限等数学概念的理解;另一类则研究教师对于整数减法、分数除法等数学法则的理解。很明显,数学教师应该理解掌握好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是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条件。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仅仅理解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是远远不够的,人与人在数学上的差异不仅在于他们对数学概念与定理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好的数学问题解决者具有更好的数学直觉、更强的把握数学问题结构的能力,而这些特质的获得不仅与概念定理的理解有关,更与解题者长期的数学解题活动与经验有关。专家是以“知道怎样”而不是“知道什么”为特征的,专家所拥有的知识蕴含于专家的行为之中,而不是一系列与行为相分离的命题知识。[10]因此,当我们研究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考察他们对数学概念、定理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应当研究教师由数学解题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数学经验与认识。

在重新解读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之后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应当从多个角度来研究教师知识,不仅要研究显性知识,也要研究隐性知识;不仅要研究公共知识,也要研究个人知识;不仅要研究教师的“知道是什么”的知识,也要研究“知道怎样做”的知识;这会呈现出一个更加丰富全面的教师知识的图景。为目前各个领域的教师知识研究增加新的维度,这是教师知识研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目前已有一些实证研究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1]LSSHULMAN.Thosewhounderstand:Knowledgegrowthinteaching[J].EducationalResearcher,1986,15(2):4-14.

[2]LSSHULMAN.Knowledgeandteaching:Foundationsofthenewreform[J].HarvardEducationalReview,1987,57(1):1-22.

[3]HMUNBY,TRUSSELL,AKMARTIN.Teachers’knowledgeandhowitdevelops[G]//VRICHARDSON.Handbookofresearchonlearning.WashingD.C.: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Association,2001:877-904.

[4]徐碧美.追求卓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JJSCHWAB.EducationandtheStructureofdisciplines[G]//IWESTBURY,NJWILKOF.Science,curriculum,andliteraleducat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8:229-272.

[6]PLGROSSMAN,SMWILSON,LSSHULMAN.Teachersofsubstance:subjectmatterknowledgebaseforthebeginningteacher.Oxford:PergamonPress,1989:ix-xii.

[7]GRYLE.Theconceptofmind[M].London:Hutchinson,1949:29.

[8]MPOLANYI.Thestudyofman[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59:12.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范文篇3

关键词天津市区私人教练理论水平健身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私人教练属于职业型健身指导人员,在健身俱乐部中,私人教练的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为健身者制订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全程陪同健身者锻炼并给以专业的服务和科学的指导;跟踪记录健身者锻炼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并及时调整健身方案;为健身者提供健康咨询,帮助健身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说,作为一名私人教练,单单是具有好的技术是不够的,他们的工作是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而理论知识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基础理论类知识。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2)专业理论类知识。包括健康与体适能方面知识、技能评估与运动处方、伸展平衡专项知识、减肥与控制体重方面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方面的知识。(3)辅理论知识。包括营销学知识、计算机知识、英语知识、教育学知识等等。

一、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理论水平的调查

(一)基础理论类知识

通过对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的五项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调查可得表1,其中包括对私人教练对这些基础理论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自我评价两方面的调查,运用0-5分来计量数据。

由表1可知,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对基础理论知识重要程度的认识得分普遍较高,都超过了3.7分,且排名第一位的是运动训练学,得分4.85。在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自我评价上,除了运动解剖为2.71分之外,各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已经达到及格线3分,但是得分不高,都只是刚刚及格,没有一项达到4分,这说明目前天津市区私人教练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对其重要程度的认识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专业理论类知识

通过对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的专业理论类知识的调查分析可得表2,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对专业理论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较高,特别是对伸展平衡和减肥与控制体重两项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分别达到了4.83和4.75分,这说明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两项理论知识对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由他们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得分不难看出,他们还存在着知识的掌握不足。虽然数据显示伸展平衡的自我评价得分为4.01分,但这与其重要程度的得分还有0.82分的差距,而运动损伤方面知识的重要程度得分和自我评价的分更是达到了1.05分。

(三)辅理论知识

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对五项辅知识的重要程度和自我评价得分都比较低,特别是对英语知识掌握的自我评价还不足2分。

二、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理论水平差异

针对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理论水平所存在的差异,本文将从以上三方面的理论知识来分析。

通过对三方面理论知识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对这三类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与掌握程度上,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其次是基础理论知识,最后是辅理论知识。

在三类理论知识体系14项具体知识的调查得分中,只有4%的私人教练每项的分都在及格线3分以上,这说明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96%的私人教练的理论水平都有待于提高。

女性私人教练理论水平普遍高于男性私人教练。由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私人教练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整体较好,70%的女性私人教练理论水平达标,这应该是与女性好静和男性好动的性格特点有关系。

三、结论

(一)体育院校进行私人教练职业教育

调查显示,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理论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体育学院应抓住这一巨大就业缺口,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从而提高体育院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适应力与竞争力。

(二)加强私人教练的理论培训

各健身俱乐部在对私人教练进行岗前培训时,应该加大理论知识体系的比重,使私人教练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养成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

(三)建立私人教练理论知识的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私人教练理论知识的考核制度能有效督促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天津市区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的整体理论水平。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老年人的旅游市场(整理2篇)

    阅:0

    老年人的旅游市场范文篇1一、人口老龄化给我们的旅游业带来的启示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来看,老年人在为国家、....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收集3篇)

    阅:0

    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范文篇1关键词:列宁;认识论;真理观;实践观;当代启示马克思认识论科学体系的建立促进了认识论领....

    扶贫工作讲话(整理2篇)

    阅:0

    扶贫工作讲话范文篇1最近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经过上一阶段区卫健局和医保局对我区五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