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的知识(整理2篇)

来源:

无偿献血的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手机APP;无偿献血;临床用血

1我国无偿献血现状概述

1.1阶段性“血荒”频发

随着我国临床用血量的逐渐增加,虽然无偿献血者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但血液供需间的矛盾依然非常明显并且日益锐化,极易造成临床用血相对紧张或非常紧张。基于无偿献血的“自愿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血库资源的充足与否具备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我国,从个别地区供血紧张到现在的全国47个大中城市出现“血荒”,蔓延全国的“血荒”现象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2无偿献血知识普及力度薄弱

我国公民主要通过新闻媒体、街头公益广告、电视广告、街头流动采血车、网络和短信等渠道获取无偿献血相关信息,信息获取方式相对传统且各渠道宣传频次低、力度小,不易被大众所关注,在此宣传现状下大众对于献血知识了解少,甚至存在恐惧感或误区,惯性凭借个人看法决定是否选择献血行为。部分无偿献血相关宣传不尽全面,缺乏对于献血前准备工作的宣传和献血后可能出现情况的反馈,容易使得初次献血者出现不适反应从而拒绝再次献血。

1.3无偿献血过程烦琐

在传统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者需要依次完成献血登记、等候献血、刷洗手臂、碘酊消毒、采血前核对、采血、止血等步骤,耗时较长。在献血登记环节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献血登记,在献血登记时如遇献血人数较多则不可避免地出现等待时间长的现象,由此则可能会导致献血者由于资料烦琐、证件丢失风险、时间成本高等因素而打击其献血积极性,或暂时放弃献血。

2无偿献血手机APP应用优势分析

2.1目标用户针对性强、群体契合度高

我国自2012年7月1日起实行新修订后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提出,国家提倡的献血者年龄由原来的18~55周岁视情况延长至60周岁,其中,由于无偿献血的公益性而非强制性,因而献血者的身体状况、思想意识、服务意识也成为直接导致献血人群多集中于18~25岁年轻群体的主要因素,使得他们更易成为无偿献血中的主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据CNNIC《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显示,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30岁及以下手机网民在总体手机网民中占60%,其中20~29岁占比最大达33.4%。从职业结构及学历结构来看以学生群体占比最大达24.9%,从学历结构来看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

我国献血人群分布特征与手机网民分布特征的契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使得手机APP的信息推送针对性更强,实现献血信息高效宣传的目的。

2.2信息推广速度快、传播面广

我国网民存在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上网时间长等特点,借助互联网用户多、信息传播快、跨时空性等优势,可以实现献血信息的高效推送、全面推广。

2.3操作平台功能完善,便捷高效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用户对于手机APP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国内各大电商先后对于APP客户端的开发和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APP客户端的普及与逐步成熟、完善。APP客户端上网方式的便利性也使得用户对其逐步产生依赖与习惯。

3无偿献血手机APP应用发展建议

3.1合理设置功能模块,增强应用实用性

(1)献血知识推广。通过APP向大众推送介绍献血知识,使得献血者了解献血前后注意事项,了解无偿献血优势、益处,针对采集血液补充流向说明,血液使用说明等。引导大众正确客观地看待献血,了解献血继而投入到献血当中去。

(2)献血点介绍。通过APP向大众推送献血点分布信息,对于采血点可以线上采血信息,当血站急需某种血型时,可通过线上方式向用户推送相关信息,避免出现血站急需用血却找不到献血者的情况发生。对于献血者可以快速找到最为便捷的献血地点,避免出现献血者想要献血而无处可献的现象发生。

(3)献血预约功能。通过APP实现线上预约献血,献血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献血时间、献血地点等,提前填写预约材料。对于采血点可以根据预约情况提前准备合理安排,对于献血者则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献血效率,避免献血者因时间浪费而产生的反感心理。

3.2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

(1)线上推广。结合时展特色及时通过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电视广播平台等宣传方式推广此款APP应用,拓宽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使得大众在短时间内尽快地认识了解此款APP。同时,在宣传推广时结合无偿献血相关热点信息跟踪、献血知识宣传、献血活动开展等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2)线下推广。结合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对重点群体进行针对性推广。其中大学生作为手机APP用户的主力军,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因而加强无偿献血手机APP在各大高校的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在校内招募志愿者的方式现场进行献血知识宣传和无偿献血手机APP的信息推广,在下载时可同步辅助一些扫码优惠、下载礼物赠送等方式来加大推广力度,提高APP下载量。

社区作为人群密集地虽然大部分时间段多集中为老人和小孩两类群体,但在下班时间和周末时间大部分上班族返回社区住所且精神多处于相对放松状态,因而可在特定时间开展免费查血型、献血知识普及、学雷锋等系列活动宣传普及献血知识,吸引此类人群下载APP加入献血队伍。

对于血站、移动献血车而言,通过现场宣传、短信推广等方式引导以往献血者下载APP并鼓励、激发其进一步向周边群体进行推荐。

对于医院而言,作为用血点可以在医院进行展板、海报宣传、医院网站宣传等方式引起公众注意,增加APP下载量。

无偿献血的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知识;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0(a)-0028-02

目前南宁市临床用血量大幅度增长,临床用血供需矛盾愈显突出。南宁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60%以上,其献血总量尚不到用血总量的10%[1],农村居民献血量与用血量的不平衡加剧了当前的采供血紧张局面,农村无偿献血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此背景下,该研究于2012年6月―12月开展了此次农村无偿献血意愿及相关知识知晓度的调研,为下一步的工作改进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南宁市辖6县年龄为18~60周岁的城镇和农村居民。

1.2问卷调查内容

1.2.1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等。

1.2.2无偿献血意愿是否愿意无偿献血,是否支持和鼓励亲友参加无偿献血,见表1。

1.2.3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度包括对无偿献血有关法律法规、南宁市免费用血政策,以及对血液知识、无偿献血年龄献血量和献血间隔、献血是否会感染疾病、献血是否影响健康、献血对健康要求等知识的知晓度,见表2。

1.3调查方法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南宁中心血站献血登记表》拟出问卷初稿,经过血站专家组成员论证、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选择在2012年6―12月期间到南宁市辖六县的捐血屋或献血车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的县域居民,以及到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作为对象进行调查,同时在六个县随机选择12个乡镇,随机选取18~60周岁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被调查者按照要求填写《南宁农村地区无偿献血知识的调查表》调查问卷内容根据采用一对一、无记名、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

1.4质量控制

对于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问卷调查填写完整率在80%以上的为有效问卷,去除无效问卷,在资料整理审核的基础上,采用双盲法录入,由质量控制人员查错、补漏。

1.5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统一编码后,经审核无误后,建立数据库,按照被调查者是否献过血分组为组1(曾参加过无偿献血)、组2(未参加过无偿献血)、组3(因年龄、健康等原因已达不到无偿献血要求)。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调查表发放与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4500份,回收问卷3987份,回收率88.6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381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5.69%。

2.2无偿献血意愿调查结果

是否愿意无偿献血,是否支持和鼓励亲友参加无偿献血,结果见表1。

3讨论

调查显示69.1%南宁市农村居民表态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如果流动献血车开到他们的镇区/社区/村开展无偿献血时),与王晓妹[2]报道的安徽省农村居民、王淑香[3]报道的承德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相似,高于夏晓春[4]报道的瑞安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同时75.5%南宁市农村居民表态支持亲友参加无偿献血。剔除因年龄健康等原因不能献血的人群后仍有高达59.4%的适龄农村居民愿意献血,从调查数据来看发展农村无偿献血的潜力非常大。

关于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方面,南宁市农村居民对于献血知情权、咨询体检、传染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不宜献血,不安全血液会危害生命,不应为化验而献血,不冒名献血,血站使用一次性无菌耗材采血等知识的知晓程度超过60%,无偿献血年龄、间隔和献血量低于60%(分别为34.0%、35.3%和56.9%),但仍高于承德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识知晓度[3]。调查数据提示南宁市既往的农村无偿献血知识宣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于献血年龄、间隔和献血量的知晓率低于其他知识,可能原因在于:①被调查者中曾参加过无偿献血者占比不高,而未曾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居民由于缺乏献血的亲身经历,对无偿献血年龄、间隔和献血量等细节知识了解不够;②我国过去规定的无偿献血年龄上限为55岁,2012年7月1日才正式施行既往无献血反应的多次献血者年龄延长至60周岁[5],部分农村居民对“新规”尚不了解;③该站既往以200mL和400mL献血量为主,部分居民对300mL献血量了解不多。

有报道认为,农村居民献血参与度偏低,并非奉献爱心意识不强,而是与诸如文化程度、交通、地域、时间及对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的等因素密切相关[6],献血知识知晓率低会影响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7]。献血条件便利是否更是影响居民无偿献血的重要因素[8]。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通不高,受地域制约信息相对闭塞,对血液生理和安全献血知识了解不够,陈旧观念知识仍然还不同程度影响着部分农村居民,导致他们对无偿献血心存顾虑,加上农村交通不便,农民参加无偿献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较大。多种因素造成农村居民不敢献血、不愿献血和不便献血。因此,要提升农村无偿献血工作,除了要继续加强无偿献血知识和政策的宣教以外,一定要创新农村无偿献血工作模式,提供更加便利的献血条件和专业温馨的献血服务,减轻和消除献血者的恐惧心理[5],让农村居民敢于献血、便于献血和乐于献血,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真正形成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无偿献血全面发展的“两手都硬”的崭新局面,如此才有有效缓解“血荒”状态。

[参考文献]

[1]陆祝选,唐再志,李彬.农村无偿献血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2):19-21.

[2]王晓妹,窦燕,夏志强.安徽省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知晓水平及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8):656-659.

[3]王淑香,郑洪波,王天恒.承德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现状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78-579.

[4]夏晓春.瑞安市农村无偿献血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1)):1153-115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7―2011[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6]牛宗新,杨占凯,张曼.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高农民无偿献血比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2)):132-133.

[7]张寒梅.浅谈我国无偿献血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J].中外医疗,2012,31(21):183-18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无偿献血的知识(收集5篇)

    - 阅0

    无偿献血的知识篇1坚持政府主导,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惠州市委、市政府对无偿献血工作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始终把它作为“民心工程”、“生命工程”及“健康工程”来抓,做到各级.....

    校本课程原则(整理2篇)

    阅:0

    校本课程原则范文篇1摘要本文研究的是与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体育校....

    无偿献血的知识(整理2篇)

    阅:0

    无偿献血的知识范文篇1[关键词]手机APP;无偿献血;临床用血1我国无偿献血现状概述1.1阶段性“血荒”频发随着我....

    水土保持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收集3篇)

    阅:0

    水土保持专业就业前景篇1水土保持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