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整理2篇)

来源: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意义;风险;路径

作者简介:罗鹏(1972-),女,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7.9;F75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2.80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2-182-02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根据方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以及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组成,占地共计28平方公里。目前正在申报的其它自由贸易园区还包括: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也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什么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它与目前世界上已有的自由贸易区有什么区别,它的建立将会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和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这些都已经成为专家学者近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

目前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自由贸易区,一类是自由贸易园区(FreeTradeZone,FTZ),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实行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自己设立的贸易区域,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行为,其功能是降低贸易成本。从长远来看,建设自由贸易园区是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改革趋势和改革方向。另一类是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FTA),通常指两个或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与FTA相比,FTZ是一国(或地区)在自己境内划出一块区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作为对外交易的市场;而FTA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经济体。两者都是为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为避免两者混淆,商务部等部门2008年专门提出将FTZ和FTA分别译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以示区分。

很显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前一种类型。根据统计资料,截至2012年底,全球已有1200多个类似的自由贸易园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

二、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创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英明决策,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仍然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的生产要素配置,协调着全球生产的布局,以高技术、低碳环保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继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正是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推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创立的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在近四十年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开放战略。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有利于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对外结算的业态创新,能够提升试验区内的开放水平,从而达到带动并提升周边及全国经济开放程度和开放水平的目的。

三、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风险

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改革重点不仅仅是货物贸易,还包括与国际体制接轨的投资和金融综合试验区。突出体现在金融改革方面,期望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这是我国金融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远远大于贸易、投资以及海关方面的改革。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国际金融改革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我们必须时刻防止关注短期投机收益的国际游资迅速进入或撤离我国的资本市场,避免由此而对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的沉重打击。

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过程中,风险与机遇并存。为了更好地平衡改革红利和改革风险,为了自由贸易区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使其达到良好的试验结果并辐射推广至周边乃至全国,我们必须注重路径选择。具体如下:

1、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必将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转变管理思路,重新界定自身职能,实现总理所说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从现在的以监管为主、管理特征过于明显,向公共服务和企业管理的方向转换,实现优质服务和灵活监管相结合。

2、在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过程中,要本着“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原则,着眼于全国发展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所形成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形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而辐射全国。

3、在积极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由于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所带来的金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4、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货物及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等法律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和具体措施,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通过法律保障获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最佳改革效果。

5、要在庞大的一揽子改革试点中选取改革的核心和重点,以完善区内金融服务、建立离岸金融账户、丰富金融产品、实现资本项下人民币自由兑换等金融改革为突破,逐渐辐射至其他领域。

参考文献: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解读[EB/OL].中国上海政府网,.2013-9-22.

[2]李正图.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家战略价值[J].中国远洋航务,2013,(10).

[3]杨军红.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问题解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4]朱宁.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改革风险[J].新浪财经,2013,(08).

[5]周艳芳.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构建与探索[J].管理学家,2013,(09).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范文篇2

《条例》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基本法”,定位为综合性立法,集实施性法规、自主性法规、创制性法规的性质于一身,内容广泛、体系完备,堪称上海地方立法史上最具影响的“第一法”。《条例》从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税收服务,到综合监管、法治环境营造等各个方面,对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可谓亮点频出。

亮点一:自主改革

自贸试验区建设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遵循。面对未知领域的挑战,怎样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好先行先试?只有不等不靠,勇于担当、敢于试验,“大胆闯、大胆试”,自贸试验区建设才有希望。因此,条例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坚持“自主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努力聚焦制度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运用现行法律制度和政策资源,改革妨碍制度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制度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走出一条希望之路。

亮点二:法无禁止皆可为

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大“试验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也就成为推进自贸区改革试验的一个关键。从根本上来说,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就是要打破思想的,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市场主体的改革试验松绑。因此,条例在总则别规定,凡是法律、法规、规章未禁止的事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皆可在自贸试验区开展试验创新,这充分体现了“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精神,充分赋予了市场主体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广大空间。

亮点三: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资的管理一直采用的是“正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即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公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列出了我国鼓励、限制、禁止外商进入的行业。所有的外商投资和商业投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条例》明确自贸试验区根据国家要求,实行外商投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负面清单之外,外商投资都应当畅通无阻。

亮点四: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改革

为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条例》明确规定,要在自贸试验区建立与国际贸易等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监管模式,按照“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流转自由”的原则,积极开展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制度的改革。具体的条文规定,不仅涵盖了海关和检验检疫已经推出的通关无纸化、先报关后进港等改革措施,还通过对推动监管制度改革的原则性规定,为今后的监管制度创新预留了空间。

亮点五:企业注册便利化

《条例》明确自贸试验区建立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工作机制,企业只需按照规定提供一个表格,通过一个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实现企业注册一门式的办理,而且注册资本可以实行认缴登记。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如果从事需要审批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像以前一样要先获得审批,而是可以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

亮点六: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为推动贸易发展,《条例》规定在试验区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就是贸易和运输企业通过一点接入一个信息平台、实现一次性递交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监管部门处理状态(结果)通过单一平台反馈给申报人。这对于提高政府部门监管效能,降低贸易和运输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以及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亮点七:五大金融创新

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最引人关注的,要数金融创新的内容了。《条例》规定了五大金融创新关键点,有张有弛,开放与监管并重,可谓招招直击金融改革的要害。其一,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允许建立自由贸易账户,这是试验区金融改革最具“含金量”的一条。其二,促进投融资汇兑便利,规定各类区内主体可以按照规定开展相关的跨境投融资汇兑业务。这条最大的看点是给予了个人跨境投资的便利,有望成为试验区金融业发展最有力的突破口。其三,人民币跨境使用,简化了自贸试验区经常项下以及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有利于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其四,推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区内可以实现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行先试,同时,还放开了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上限。其五,建立与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所有的这些金融改革措施,都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的,为此,《条例》特别规定了金融风险防范一条,落实各方面的风险防范责任。

亮点八:六大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转变政府职能,在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求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条例》规定了六项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的主要制度,也是自贸试验区建设接近一周年,总结出的首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的重要内容。其一,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其二,反垄断工作机制;其三,加强信用管理;其四,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其五,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制度;其六,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的机制。

亮点九:“一公平四保护”

根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等多边投资和贸易协定,有关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和区域投资协定的通行规则,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际情况,《条例》对国际通行的“一公平四保护”进行了专门规定,即维护公平竞争、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

    - 阅0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总体方案的主要任务,细化落实具体措施包括()。题目:日记笔《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紧紧围绕总体方案的主要任务.....

    单位春节晚会策划方案(收集5篇)

    阅:0

    单位春节晚会策划方案篇120xx年湖南xx公司春节联欢晚会策划方案一、总体要求及晚会目的:(略)二、活动主题:魅....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整理2篇)

    阅:0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范文篇1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意义;风险;路径作者简介:罗鹏(1972-),女,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审计经理工作职责(收集13篇)

    阅:0

    审计经理工作职责篇1职责:1、负责对部门业务运营、财务管理、流程建设与执行开展内部审计,对相关审计事项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