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应急预案(整理2篇)
来源:
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丰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植保抗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在做好大面积病虫草鼠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土蝗、草地螟、小菜蛾、地下害虫、马铃薯病害和农田鼠害等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控,达到重大疫情不蔓延危害,重大病虫害不爆发成灾,安全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农药使用量逐步降低。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主要病虫的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病虫害防治责任制
今年我县多种病虫预计为偏重发生,土蝗、地下害虫、小菜蛾、马铃薯病害较重,防控任务艰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植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各项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控”,将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要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和联防联控”的长效机制,加大重大病虫防治指挥和组织协调力度,确保“防治责任、虫情监测、防治经费、应急物资、监控技术”五到位。为保证防虫工作顺利实施,成立武川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业局,办公室主任:(兼)。办公室负责虫情监测、信息报送及人员技术的落实等日常事务的开展。
(二)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病虫防治信息
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调查工作,增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查清达标地块,确定重点防治区域和防治适期,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消长动态,准确中短期预报,制定防治方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将病虫发生与防治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各乡镇要做好病虫防治动态、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情况的收集,及时向植保部门报告,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发现、早防控”。
(三)做好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确保防治科学有效
植保部门要大力推广以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为基础,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主导的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防治科学、安全、有效。
(四)大力推行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
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和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的主导作用。一是对土蝗、草地螟重大害虫全面开展应急防治,坚持“政府扶持、专业管理、统防统治”的原则,由乡镇村委会组建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队,进行统防统治;二是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坚持“政府扶持、技术指导、联防连治”的原则,从植保机械、植保技术、病虫信息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积极扶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区域内及县乡间跨区域的专业化防治;三是全面开展群防群治,坚持“政府动员、农户参与、群防群治”的原则,组织动员农民开展统一防治,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技术的宣传培训,确保病虫害防治安全有效。
(五)部门协调配合,做好防控物资供应
农资部门要根据防治需要,组织供应高效对路农药,要做好农药、药械、防护服等所需物资调运和储备工作,保障物资供应;工商、质监、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要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格禁、限用农药管理,依法对制售假劣农药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药;加强农民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做好自我防护。
四、技术措施
(一)土蝗
防治指标:田边草滩10头∕㎡,农田5头∕㎡
防治适期:3龄盛期
药品选择:90%马拉硫磷油剂、75%马拉硫磷油剂、4.5%高效氯氰菊酯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
(二)跳甲、芫青
药品选择同土蝗
(三)小菜蛾
防治指标:1头∕株第一次防治。每隔一周再防一次,连防2—3次
防治适期:幼虫3龄前
药品选择:阿维·高氯、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等药剂。
(四)地下害虫
防治指标:0.5头∕㎡
防治适期:2龄幼虫盛期
防治方法:
1、在有萎蔫苗或枯心苗的植株周围泥土中挖出幼虫处死;
2、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喷施植株下部或灌根防治;
3、将麦麸炒香,40%毒死蜱乳油按药:水:麸皮=1:20:100的比例制成毒麸,于傍晚在每隔一段距离堆施。
五、安全防护措施
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篇2
(一)确认
当年发生程度为5级(大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5%以上的病虫害和占生态面积5%鼠害;当年发生程度为4级(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15%病虫害和占生态面积10%鼠害应确认为重大病虫害。根据近5年的历史资料可以初步确定可能成为重大病虫害的种类有: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农田鼠害及其它突发性病虫害。
(二)灾情分为三级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省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②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发生区域在3个以上市(州)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省级灾情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市(州)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②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发生区域在1个市(州)内2个以上县(市、区)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市(州)级灾情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县(市)级灾情:
①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棉花棉铃虫、红蜘蛛、柑桔黑刺粉虱、蔬菜菜青虫、小菜蛾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
②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发生区域在1个县(市、区)内;
③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县(市)级灾情的
二、灾情的监测与报告
要及时报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级政府和发生地的干部群众。一般性病虫鼠害7天报1次;病虫鼠害发生的主要季节每3天报告1次;重大病虫鼠害灾情1天报1次,各级植物保护部门负责按照国家、省级测报规范在辖区内开展农作物病虫鼠害的监测工作。监测出的结果。直至被完全控制。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农作物病虫鼠害暴发流行、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农业植物保护机构报告,接到报告后,植保部门要立即派人到现场核实,按核实的灾情级别逐级上报。省级灾情报省主管部门确认;市级灾情报市主管部门确认;县级灾情由县市、区)主管部门确认。
三、应急防治的启动、指挥和分工
(一)应急防治的启动
同时启动市级和县级预案。当出现省级灾情时应报省主管部门启动省级应急预案。
当出现市级灾情时启动市级预案和县级应急预案。
当出现县级灾情时启动县级应急预案。
(二)应急防治指挥系统
成员由农业、发改、财政、广电、公安、交通、科技、气象、工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必要时,应急防治指挥部由各级人民政府主管领导任总指挥。其它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同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三)部门分工
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的应急防治工作由各级政府组织。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灾情的调查、监测和报告;制订灾情防治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检查督促措施的落实。
发改、财政、科技、交通、广电、公安、气象、卫生、工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防治所需物资、交通、人工经费的落实及宣传、技术攻关、人员抢救和维护抗灾秩序等工作。
四、灾情控制
(一)划定灾情的发生区域
根据灾情的发生范围、程度和流行特点划出:
1重点防治区:就是灾情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区域、灾情的发源地和蔓延区。
2一般防治区:就是依引起灾情的重大病虫鼠害的发生特点及条件分析后。
3监控防治区:就是灾情已波及到但不很严重的区域和偶发区。
4非防治区:就是不会出现灾情的区域。
(二)灾情控制的目标和灾情控制原则
1灾情控制目标:最短时间内将灾情控制到允许水平并确保不再蔓延。
2灾情控制原则:
1灾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2按灾情发生区域划分。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控灾方案。
3灾情防控实行组织、指挥、技术、测报、行动、验收“六统一”
4具体防控措施要确保环境、人身和农产品安全。
确保措施落实。5加强督导检查。
(三)控灾情况的报告及灾后调查研究
灾情发生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每天向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1次防控行动情况和灾情的实际程度。防控灾工作完成后,灾情的防控过程中。各相关技术部门要组成专家组对灾情的发生原因、防控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总结,为今后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五、应急防治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储备相对充足的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设立在交通便利,建立市、县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制度。储运条件好、安全保险的区域。各级农业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物资储备管理工作,重点储备用于病虫鼠害应急防治所需农药、杀虫灯、大型喷雾设备、机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鼠夹、防护服和手套等农药和药械物资。
(二)资金保障
同时建设和完善应急防治和药械物资储备库。实施应急防治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所需物资、交通和人工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地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强制防治的费用由地方政府解决,同时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
(三)技术保障
负责对农作物病虫鼠害检验检测、市级病虫鼠害预警、防治技术指导、调查数据汇总处理、防治预案制定、研究无害化防治技术方案和防治技术培训。各县(市、区)级植保站负责辖区内农作物病虫鼠害检验检测、灾情的监测和预警、制定防控方案和技术指导。市植保站在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
(四)人员保障
1设立市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指导委员会。由农业行政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等单位组成,委员会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名单的确定和灾情的认定,提出应急防治技术方案。
2各级政府要配备足够的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加强县建立完整的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与应急防治技术保障体系,
乡(镇)要确定专人负责。市、区)级植保(植检)站专业技术力量。
六、附则

病虫害应急预案(收集3篇)
- 阅0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收集9篇)
阅:0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篇11.MRO部门采购,采购相关文件的.催收、分类存档和更新工作;2.统计、核对供应商绩效考核....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收集9篇)
阅:0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篇130岁之前:做好起步这一阶段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它主要目标,就....

非全日制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非全日制工作要求范文篇1案例1:刘阿姨自2010年9月以来一直为北京市顺义区一家企业做钟点工,工作时间是每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