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栽培技术(整理2篇)
来源:
白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韭菜;深液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3-0139-01
韭菜是百合科葱属中的多年生宿根草本作物,原产于我国,韭菜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4~26℃,夜间12℃左右。适宜温度范围为日平均13~22℃,以日平均18~22℃为佳。在保护地栽培,夜温以7~8℃为宜。韭菜的抗寒力很强,属长日照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一年四季只要温度在10~26℃都能够种植。韭菜由于连年栽培,病虫害积累较多,目前病虫害防治仍以药剂防治为主,因此农药造成的污染很严重。由于过量施肥现象越来越严重,韭菜的化肥污染问题也已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1]。
用深液流水培方式栽培韭菜,不仅可生产出不受污染、卫生、质优的产品,而且其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粗纤维含量较低。该栽培技术为解决韭菜的无公害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笔者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商河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温室,选用平韭四号韭菜进行水培种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深液流水培设施的组成与结构
深液流水培设施的种类多样,有些是固定式的永久设施,有些是可拆卸的拼装式设施。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是水泥砖结构深液流水培设施,包括定植槽、定植板、储液池、营养液循环系统四部分[2]。种植槽宽度一般为1~2m,易于操作,槽内深度控制在12~15cm,槽长度为10~20m。定植板用密度较高的白色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厚度为2~3cm,在定植板上钻出定植孔。株距4cm,行距5~13cm,种植525万株/hm2以上。选用海绵剪成较定植孔大0.5~1.0cm的方块,将韭菜苗固定在定植板上。储液池一般建在地下,利用水泵把营养液抽入种植槽中,而槽中的营养液一旦达到预设的水位时,会随重力作用从回流管流入储液池中。营养液循环系统一般由供液系统和回流系统两部分构成,管道为PVC塑料管。
2种植前准备
由于韭菜的品种不同,其栽培季节略有差异。韭菜品种繁多,在北方常用的品种有大青苗、大白根、汉中冬韭、保定红根和平韭四号等。种植前,种植槽、定植板、储液池和循环管道都要清洗消毒,首先用清水把种植槽、定植板、储液池和循环管道冲洗干净,然后用含有效氯0.3%的次氯酸钠溶液(84消毒液)喷洒消毒,再用塑料薄膜盖严以保持湿润30min以上。也可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植槽和储液池30min后排掉消毒液,用清水冲洗干净。加入营养液,在种植槽内排布好定植板。
3育苗定植
通常采用平盘育苗的方法进行育苗。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种12~24h,然后用湿纱布催芽,催芽温度为15~20℃。待3~4d,80%的种子芽尖初露时即可播种[3-4]。播种后75d左右,苗长至6~8片真叶、株高20cm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为500株/m2。
4加强管理
韭菜适宜的pH值为5.6~6.5,以微酸性为佳。过酸过碱的营养液均不利于其生长。韭菜成株对盐碱有一定的耐受性。选择营养液配方时,可选用EC值为2.0~3.0ms/cm、pH值为5.6~6.5的配方。如华南农大的叶菜B配方:硝酸钾700g/t,硝酸钙1kg/t,七水硫酸镁350g/t,磷酸二氢钾100g/t,磷酸二铵80g/t,微量元素采用整理配方。韭菜耐肥能力较强,吸收的养分多,而且一次种植连续收获。为维持其长势,需经常补充营养物质。EC值要控制在1.5~2.5ms/cm,最高不要超过3.5ms/cm,每隔2个月补充1个剂量的营养液肥。补充水分量根据蒸腾消耗量的添加而增加[5]。每天检测1次营养液的pH值,营养液的酸碱度调节在5.5~6.5,用氢氧化钾和磷酸调节pH值。韭菜的根类似变态的肉质根,具有贮藏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因此要适当调节营养液循环次数和时间来补充营养液的溶氧量,满足韭菜根部的呼吸需要。白天每小时开20min,停40min,夜间2h,开20min,停止100min。
5病虫害防治
韭菜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疫病、霜霉病、潜叶蝇、蓟马、韭蛆。防治上,做好选种和栽培设施的消毒工作,切断病源。采用黄板诱杀害虫,温室通风口处设防虫网[6]。喷施低毒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等。
6收获
一般在华北地区,韭菜用于保护地栽培时,全年可收割8~10次。
7参考文献
[1]宋元林.韭菜高效益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1.
[2]刘士哲.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9-205.
[3]万富强.小拱棚韭菜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8):42.
[4]许正成.小拱棚韭菜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0(10):16-17.
白菜的栽培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大白菜;栽培技术;高产
大白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华北地区,冬季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来源。因此提高大白菜的产量、质量,既可以使菜农得到好的收益,又可以使百姓受益。而实现大白菜优质高产,需要以科学种植方法为指导,以下对秋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作以探讨。
1选择优良品种
大白菜选种应选用适宜本地栽培、抗病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的品种。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种子,认准品牌商标,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另外还要注意选种时,最好选择新培育出来并通过示范生产的适合本地栽种的高产抗病品种。因为长期选用同一品种,容易引起种性衰退、抗病性减弱。还有新品种的主要性状和产量都会较老名牌品种有所提高,所以适时选用新培育的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增强对病虫害防治的正确方法。
2整地施足底肥
栽培大白菜应选择土层深、地势平、排灌好的肥沃土壤。适宜轮作,可选择与瓜类、豆类、马铃薯、小麦、蒜、葱、韭菜之间进行轮作,但一定要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之间进行轮作,这样易促发病虫害。前茬庄稼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地,翻耕晒垡。田地经暴晒后,在整地前,应施以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建议每亩使用人尿粪1200公斤或动物粪5000公斤。仔细翻耕后,进行整地做垄。整地时,要保持土地的平整,如果地势高低不一,就会引起灌溉不均。高处苗浇不上水,会引起病毒病,还会影响长势,造成发棵结球不好;低处常积水,会导致秧苗生长缓慢,还会产生软腐病和黑腐病。所以不可轻视平整田地,要引以重视。
由于大白菜有发达的平行侧根和网状分根,所以根系多分布于浅土层,为了增加根系在深土层的分布,同时促进根系在浅土层更加密集。所以整地时要深翻精整,大白菜栽培要采用高垄,垄高15-20cm,垄距65cm。采用高垄利于根系生长,受光面加大,利于同化产物累积;而且易于排灌,利于调节土壤水分;可以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利于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3适时进行播种
适时播种是大白菜高产栽培的重要条件。因为大白菜对播种期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播种过早,气温高,病虫害危害加重;如果播种过晚,适宜生长的时间不够,结心不实,影响产量与品质。一般“中晚熟品种在7月20日左右播种,不可晚于25日;早熟种7月24日左右播种,不晚于28日”[1]。播种温度不得低于16℃,不得高于28℃。对于有特殊说明的品种,应当遵循品种说明的时间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用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3%拌种,预防霜霉病、炭疽病等真菌病害。用菜丰宁或专用种衣剂拌种来防霜软腐病和黑腐病拌种。”[2]并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每亩用1%敌百虫粉剂3-4千克,或50%辛硫磷1千克加细土10千克掺匀,顺垄撒入沟内,可防治地下害虫。”[3]
大白菜播种方式主要是直播,直播又分为条播和点播两种方式,点播比条播省种。条播是在垄上开约1cm深的浅沟,顺沟均匀撒下种子,然后覆土、略压。点播是按预定的株距开0.6-1cm的浅穴,每穴点播7-10粒种子,然后覆土、略压。播种时注意控制种量,下种多,会浪费种子;下种少,会无法保苗。一般播种量为1.5kg/hm2左右。撒种时要深浅一致,覆土、压土也应均匀统一。秋季干旱,播种完成后应立即浇水。
4加强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补苗、蹲苗
大白菜一般是采用直播,应在幼苗期间分次间苗,一般分为2次。第一次间苗,在幼苗出2片叶,也就是拉小十字时进行,去除出苗缓慢、子叶形状不规整或伏地的劣苗。第二次间苗,在幼苗出4-5片真叶时进行,去除病、弱、杂苗,按株距或每穴保留2-3株生长健壮的幼苗。苗株从幼苗期长到外叶全部展开、心叶抱团时,就到了莲座期,此时应定苗,可合理密植。具体情况当苗株出8-9片叶时进行定苗,按株距或每穴留取1株符合品种特征的壮旺苗一般每亩留2700株左右幼苗,定苗应在下午进行。在间苗及定苗期间,如果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定苗完成后开始蹲苗,一般蹲苗10天左右,见苗外叶变浓绿,早晚叶片正常,中午叶片萎蔫时,结束蹲苗。
4.2中耕、培土、除草
播种后视情况应及时进行中耕,一般中耕3次,前两次中耕时间分别在第一次、第二次间苗后,第三次中耕时间在定苗后。中耕时要以除草为目的,并结合培土,培土时注意疏通沟路,便于排灌。另外,因白菜根系浅,中耕时宜浅不宜深。除草时多用手拔,避免锄地伤根。
4.3水肥管理
大白菜高产的关键因素是浇水。大白菜播种后浇第一遍水,要浇透,但要以小水灌浇,避免使用大水灌溉冲掉种子。第二遍水应在2-3天后进行,苗出4-5片叶子时,浇第三遍水。大白菜根系分布浅,幼苗期幼根还不能发挥作用,应勤浇水,浇小水。大白菜在定苗、补苗后要浇水。大白菜在莲座期是根系和叶子生发最猛的时期,应每隔7-8天浇水一次,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注意蹲苗期不浇水,以促进根系深扎,蹲苗结束后,要浇一次大透水,2-3天后须再浇一次水。结球期不能缺水,要保持土地湿润,水分供给充足、均匀,建议5-6天浇一次水。另外,浇水还要根据天气干旱与否灵活掌握。在收获前10天应停止浇水。
大白菜在播种前施底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3-4次追苗肥。第一次追肥可在第二次间苗后,苗株大约4片真叶时进行,每亩施以7公斤尿素,施肥后立即浇水,可促提苗;第二次追肥选择在定苗后,每亩施以10-15公斤碳酸氢铵,可促发棵;第三次追肥在莲座期蹲苗结束后,每亩施以尿素23-3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施肥后要进行培土和浇水,可促猛长;第四次追肥应选择在结球期中期,此时是大白菜需肥的最高时期,每亩施以尿素35-40公斤,磷酸二铵10-15公斤,硫酸钾5-8公斤,同时满足大白菜对氮、磷、钾的需求,促结心。
5做好病虫害防治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病毒病在植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是以带毒蚜虫为媒介传播,幼苗期感染时心叶,叶脉透明失绿,产生深浅不一的斑驳;成株期感染时叶片褶皱萎缩,生褐色斑点。防治时,可使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一般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即可。霜霉病在苗期、开花、结荚期都可能发生,发病时,主要侵蚀叶片,叶片在霜霉病初期长淡黄色病斑,逐渐变为黄褐色,受叶脉阻挡呈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叶片变黄、逐层枯死。霜霉病在发生和传播时,需较高的湿度,所以控制湿度,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方法。可“选用47%加瑞农(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或2%武夷菌素水剂或2%春雷霉素水剂,或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各药剂可以交替使用,隔7-10d喷1次,连喷3-5次。”[4]
软腐病在大白菜生育期内均可发生,是大白菜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病菌多从人为造成或虫害造成的植株伤口侵入。发病时叶片萎蔫、腐烂,且腐烂处产生恶臭味。防治用“农用链霉素150-200mg/kg,或新植霉素200mg/kg溶液喷施,重点喷施病株及其周围叶柄,尽量使药液流入菜心,一般7-10d喷施1次,连喷2-3次。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灌根。发现重病株及时拔除,以免浇水时相互传染。”[5]
大白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跳甲虫、青菜虫、甘蓝夜盗虫等,可使用锐劲特、吡虫啉进行喷洒防治。
防治病虫害宜早不宜晚,要掌握正确方法。喷药时间最好选在傍晚,此时农药不易挥发、药效好。
6适时收获
大白菜成熟时要及时收获,东北地区适宜在九月底、十月初收获,不要迟于上冻期,否则会引起冻害。
参考文献
[1]李长林.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2,(06).
[2]陈石.秋白菜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1,(02).

白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收集5篇)
- 阅0白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篇1关键词:蔬菜;三茬三熟;栽培模式肃州区是河西走廊大白菜、甘蓝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年种植面积4000hm2以上,但传统栽培方式为秋季小麦茬口复种形式,种植茬.....

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收集9篇)
阅:0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篇11.MRO部门采购,采购相关文件的.催收、分类存档和更新工作;2.统计、核对供应商绩效考核....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收集9篇)
阅:0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篇130岁之前:做好起步这一阶段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它主要目标,就....

非全日制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非全日制工作要求范文篇1案例1:刘阿姨自2010年9月以来一直为北京市顺义区一家企业做钟点工,工作时间是每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