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线雕的原理范例(3篇)
来源:
艺术线雕的原理范文篇1
【关键词】根雕艺术发展根雕艺术造型根雕制作工艺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07-02
一、根雕艺术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根雕艺术最早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根雕艺术与中国文学、雕刻、书法、盆栽、插花、制陶、青铜器一样,来自于人类社会实践和审美意识,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且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成熟。人类祖先开始用树枝、树根熏烤食物,或用其作为武器来狩猎及防御野兽的袭击,后来发展到用树枝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和饰品。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会雕刻木雕,并用树根和竹根制作饰品。根雕艺术始于战时代,形成于汉晋,根雕艺术制作由简到繁,从制作实用到小品,如笔筒、笔架、佛柄、抓手、烟斗、枕头等,发展到制作宫廷轩堂中陈设的多种形式的似是而非的繁杂的人物、花鸟、大型摆件和富丽堂皇的各种家具。这时的根雕艺术者寥若晨星,欣赏者极少,根雕艺术作品多是达宫贵人乃至帝王将相的奢侈品。
二、根雕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原则
(1)自然美
中国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崇尚自然并以自然为师,自然美是至高无上的,注重自然,顺其自然,首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具有自然美的根材,然后在加工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顺其根的自然形态、自然结构、自然色泽、自然纹理,传自然之神韵,作者之情怀,用一切可能调动的加工手段,让根的自然美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
(2)残缺美
大地塑造了形态变化万千的根,将这些或具象、或似像非像、或抽象意象的种种形态和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进行比较时,常常会显露出不完整性,即残缺性。根雕艺术的残缺美接近国画的“意高则减”、“不求形似”、“以形传神”的审美趣味。根雕艺术中的残缺美是自然造化的美,无需人为使根的残缺形象变成一样不少的完整形状。
(3)艺术美
艺术的基本属性就是美。艺术美是根雕艺术最重要的属性,根雕艺术美的本质即为自然美和艺术美。过去山中一堆堆烧掉、朽掉、烂掉的树根,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家的发现和创造才使其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只有在长期的、反复根雕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学习和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及新的科学方法,熟练掌握根雕艺术创的各种技巧,才能眼高手高。
(4)线条美
根雕艺术中的线条美是其自然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根雕艺术创作中,用线条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线条美的角度上讲,呆板、迟滞、缺少变化的线条是丑的;就单一线纹而言,充满情感,韵味和富有变化的线条是美的。在线条组合上忌粗细、长短等同和平行或生硬的交叉、合理的、对比强烈的、疏密度有致的线条组合才是美的。
三、根雕艺术的加工技术
1.选材
(一)寻根:根材到处都有,关键要做有心人,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当你出差旅游写生、垂钓,走亲戚时,随处留意可能会获得意外收获。
(二)采拙:①采拙时间:一般在树木休眼期进行采拙为宜。因冬季树木基本停止生长,树汁少,根材易加工及防腐防柱。②采拙地点:最好选择石头较多的地方,如徒坡或悬崖峭壁处、沟壑、溪流旁、河塘湖畔、废旧埂坝及畜牧场或古老的残墙断壁旧址。③采挖:进山前需备好采挖工具,如镐、锯、剪、铲、锤、绳等。
(三)要求:根雕艺术有别于木雕、树桩盆景及其它他艺术种类。木雕主要依赖于人为的雕刻,对材料的要求是次要的。好的根雕艺术作品一定要有好的原始材料,所以要根雕艺术创作中的选材至关重要。
2.构思
(一)立意: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构思立意,构思立意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作品艺术品的高低。
(二)审根:单一的根体,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往往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内涵。
(三)想像:想像一切艺术创作的翅膀,大胆地、自由地想像才能张开艺术飞翔的翅膀。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根材处理
(一)截载:构思成熟后,用色笔在截除的部位面上标记,根据截除的粗细程度,选择粗料锯或细料锯锯切,细的根材则可用修枝剪剪除。
(二)除垢:根生长在泥土里,杂石中,其表面凹凸陷部常嵌夹泥土、石块,要小心剔除,以免伤害表面纹理。
(三)防腐消毒:根材防腐,防虫柱的重要环节是去汁要净,消毒要彻底。有些好的根雕艺术作品,在数年内即虫或霉烂、腐朽,或裂开、走形,尤其是鲜根,没有去汁消毒,便制作为成品,更易此厄运。①浸泡法:常见的浸泡方法是将要根木原材料完全沉没水中浸泡。浸泡时间因和质不同而长短有异,一般要求一个夏季或一个冬季,然后取出置于干燥的室内充分阴干。②蒸煮法:即高温去汁,消毒处理,。蒸即将根木置于密闭容器内蒸汽熏蒸,气压的大小及熏蒸的时间视根本的体积大小而定。③其他方法:采用木材加工厂,家具厂的烘烤木材设备进行烘烤。④注意事项:有些根木、其本身有防虫、抗虫能力则不必浸泡和蒸煮,阴干即可。
(四)除皮:绝大部分根需要去皮,使根本的纹理,色质得到充分的体现。①浸泡法:可将其浸入水中浸泡数日,待表皮基本松软后取出,用金属器具,或篾签剔刮。②水冲法:有些根木表面凹凸不平或有刺有状物,去皮极其困难可用高压水枪反复冲洗。③鲜剥法:采集的新鲜根木,由于表面水分充足,表皮极易剥离,但剥离后木质部充分,水分蒸发较快,容易干裂。④机剥法:表皮越厚的树种越易剥离,而像紫薇,木等表皮较薄的树种则难以剥离。
4.雕琢
(一)意义:根雕艺术主要以表现自然为主,人工美为辅。凡可雕者则不雕,凡根木材料有缺憾不雕不成器,则可借雕琢的方法来弥补,但仍以根木天然形态为主。
(二)要领:依据木的自然形态、质地、色泽、以及材料上的筋脉、纹理、皱实、褶、崎岖、枝权凹凸、孔洞、瘤块、疙、缠绕等进行赋意构思,巧作自然。
(三)方法:①打粗坯:即用雕刻工具将造型对象轮廓雕刻出来。②细雕:雕刻握刀要有力且稳,准确把握雕刻力度,并根据雕刻和表现形式需要而选刀。
(四)修饰:雕刻完毕后的修饰,也是作品体现神韵、表现情感的最后阶段的刻画,诸如眼角、嘴角等微妙处理要透,把握要准,要细,要到位。
5.拼接
(一)竟义:根木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疤、瘤、疖等奇形怪状,以及它在象形过程中的似像非像性、不合理性、使根雕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其他艺术区别开来。
(二)配料:要搭配得巧、接得妙,虽由人做、宛如天成的艺术效果,首先要严格配料。
(三)拼接:根据不同的材料可采取不同的拼接方法,只要拼接得自然、牢固即可。凹陷部位可塞接,凸出部位可采取靠接的方法,也可对接。
(四)胶合:为拼接牢固和消除缝隙要进行接面胶合,常用的方法是用胶渗和锯木粉,调好后,磨压相交面。
6.磨光
(一)基本做法:作品完全定型后,用木锉刀将雕刻、拼接、锯后贸下的人工痕迹锉平、锉光,然后再进行机械抛光或人工磨光。切忌死磨硬磨或均衡一致,而应酌情处理、区别对待。
(二)打磨:打磨可用机械抛光,亦可人工磨光。机械抛不可采用喷砂机或滚砂机及自制抛光设备。人工打磨主要用不同粗细的砂纸由粗渐细进行反复的摩擦。一些凹陷或深穴部,可将砂纸撕成小块绑在小棍上进行打磨。
7.着色上漆
方法:①本色:所谓本色即用涂油或打蜡等手段,还其原色。②涂油:作品磨光后充分晾干,最好选择干燥季节或晴天,用无色透明鞋油或核桃油涂其表面,并反复用干布擦拭,使油浸入木质部。③打蜡:将白蜡或地板蜡熔化后涂其表面,也可用汽车卉喷涂周身,待晾干毛巾或布料反复擦拭。
8.其它
(一)配座:配座是根雕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之一。①自然得体:所配底座与作品要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而不是毫不相干的,协调统一才能给人以美感。②对比强烈:底座与作品除需要内在联系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反差,即对比性。③构图生动:配座如国画中的题跋和印章,起着丰富和烘托画面、深化主题的作用,这个“配角”应始终围绕“主角”去做文章,切不可喧宾夺主。
(二)题名:根雕艺术作品朦胧的、含蓄的、抽象的艺术形象,往往需要借“名”来点化,来升华。好的题名能引人入胜,使人遐想。
(三)保存:①防湿、防霉:根本受潮容易滋生多种病菌而腐朽,尤其是没有上漆的根雕艺术作品,不能常淋雨或常用潮湿布揩擦灰尘,更不要长期置于地上。②防晒、防裂:制作好的根雕艺术作品,若裂纹纵横就大大降低了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很难修复。根雕艺术作品裂纹有三种情况:㈠原材料不干。㈡太阳晒裂。㈢大风吹裂。避免根雕艺术作品裂开要注意三点:㈠材料不干不加工。㈡避免夏天太阳直晒。㈢盛夏和干燥的秋季,避开风口急吹。
根雕艺术工艺“七分天然、三分人工”的创作原则已被多数概根雕艺术家认可,它基本确定了天然美与人工美在根雕艺术创作中的位置,根雕艺术本身主要来自天然,但也离不开人的发现和创作。
参考文献:
[1]根雕制作技法[M].旺传龙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7.
[2]海南省民族民间工艺作品选[M]张业琳编著海南省海南出版社.1997.
艺术线雕的原理范文
一、非洲木雕材质语言
非洲拥有丰富木材资源,它为非洲木雕艺术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非洲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细腻,显示出木材独特美感,这些美感给了非洲雕刻家们以灵感,进而用灵感将坚硬木料化作一件件精美的雕像,向人们传达着木雕艺术与非洲文化特色。
1、非洲木雕传达的原始性
图一骑士与母亲雕像柱尼日利亚约鲁巴族
非洲木雕材质丰富,乌木、红木、铁木,樟木、楠木、黄杨、梨木、柏木、桑树根等都是非洲木雕常用的材料,透过这些木质材质我们似乎发现它们都传达着一个共同的信息:无上的神力。它好像华夏文化里的桃木,在中国民间,人们喜欢用桃木雕刻成桃符祈愿,祛除一切邪魔。在非洲这种特定的地域里,木雕材质更能体现出一种原始性,它直接来自自然,就如同非洲那片神奇的土地一样,单纯、自然、质朴、狂野,如飓风一样扑面而来,强烈而直接,具有与生俱来的原始自然神力,可以消除人世间一些邪恶(图一)。木质材质传达着人们的希望、信仰、恐惧等,这也造就了非洲艺术的独特之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神灵的和谐,这也是非洲之所以保留着世界上最多原始部落的原因之一。
2、非洲木雕传达对生命的膜拜
图二圣物守护神尼日利亚伊咖拉族
透视非洲原始部落文化,我们似乎能够发现在原始部落文化里存在一个万能的神,它操控着一切生命的轮回运转。它蕴含在雕塑里,通过祭祀仪式呈现出来,人们能从雕塑里获得神灵的庇护。这使他们对死亡有了独到理解,死不是生命的终止,是生命轮回的另类形式。人是永生的,雕塑便是人们存在的形式之一(图二)。“在非洲人的观念中,这些‘力’不但弥漫在自然界的一切物质之中,而且它们也寄寓在一切人造的工具和器具之中。”[2]木雕木质材质的原始性,它所具有的神力使它成为生命轮回的另一种形式,它成为生命的化身,是祖先存在的另类形式。因此非洲木雕更多的运用一种写意手法,极度夸张、极度变形,在木雕形式里寓含着抽象的内涵,它传达着非洲氏族部落原始文化,包括道德、伦理、规则与审美观念。非洲木雕木质材质向我们传达出这片土地对生命的膜拜,木雕在土著人的心灵深处不是器物,也不是我们所谓的艺术品,它是具有无上魔力的神物,它是祖先、自然神灵的化身,这也是非洲宗教活动中运用雕像的原因所在。
二、非洲木雕的色彩语言
欣赏非洲木雕的用色我们不难发现,它的着色艺术使它表现出一种自然、纯朴的原始状态。我们欣赏非洲木雕能够深深的感受到一种自然主义风格,一种野性的冲动、狂野扑面而来,这种狂野表现出非洲人对原始生命的执着。当我们面对那来自动物血染红的木雕时,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原始冲动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侵入心脾。这种用色艺术使非洲木雕从内而外折射出一种单纯,与木雕洗练的造型、分明的轮廓、自然的材质等有机融合在一起。
非洲木雕用色在体现对自然敬畏的同时,更多地将人回归于自然。它对色料的运用基本是一种原生的运用方式,或是直接用动物的血侵染,或是运用木灰着色,或是用烟烤等方法,或是在木雕上涂上橄榄油或矿物质等。这种着色方式除了使木雕便于保存、保持木雕的完整性外,更多体现出一种原生的用色原则。所以我们在面对非洲木雕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自然史”与“未开化”,这是一种纯洁的原生质态,它不似西方艺术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原始性,随着人类文明不断推进过程中土崩瓦解。它表现出一种与西方艺术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城市的棱角,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对自然的敬畏,在狂野、冲动的原生表象下折射超越尘嚣的单纯与宁静。非洲人用其诸多的木雕艺术语言向我们传达着一种信仰,那是对自然的敬仰,以及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坚持。这种信仰与坚持是现代工业文明难以理解的,也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纯洁与神圣,这也是非洲木雕传达出的黑文化的独特性与艺术个性。
三、非洲木雕造型语言
“雕塑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不同位置上的观看就会产生多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阅读印刷品中的图片时,照片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只能欣赏到雕塑作品的一个面。当你真正观看实物雕塑时,你会发现,从艺术品的上下、前后、左右观看时,甚至在各种不同的光线和背景下都会产生不同的精彩享受。”[3]非洲木雕的这种高度艺术感染力离不开造型语言,“非洲木雕造型具有稚拙、纯朴、怪诞的表现力”[4],它以夸张的形态比例、无上的生殖崇拜、突出的性别特点、丰富的线条美感、造型象征手法等向我们展现非洲木雕的艺术魅力。
1、夸张的形态比例
在非洲木雕中,木雕造型比例大多呈现出一种极度的夸张。非洲木雕中的人物形体并不是依据非洲人的一般比例进行雕刻造型,而是采用一种夸张的手法,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概括性。例如加纳阿散蒂族木雕师创作的作品《高背椅上的母与子》,木雕作品雕刻的是一位母亲威严正坐,右手准备给她的孩子喂奶,她的脸上雕刻着具有部落特征的纹身,该雕塑运用极度夸张的造型方式,突出母亲的脸部特征与母亲宽广的臂弯及丰盈的双乳。这种夸张的造型方法旨在表现母性的特点,突出母亲宽广的胸怀与旺盛的生命力,突出非洲原始部落对生命繁衍的一种内在需求。
2、无上的生殖崇拜
图三生育之神马里班巴拉族
由于非洲木雕具有极大的象征性,它象征着不同民族的祖先与圣灵,这造就了非洲木雕人物造型的丰富性,但他们似乎表现出一个共性的内容,那就是生殖崇拜,主要表现为对女性乳房和男女生殖器的崇拜,尤其表现为对母亲的生殖崇拜。在非洲木雕中,很多人物雕刻都与女性乳房和生殖器有关,生殖崇拜本质传达的是非洲部落对人类生产能力的一种崇拜。如作品《生育之神》(图三)。非洲地区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人们生活条件较差,普遍生活水平较低,寿命大多较短,因而母亲对于种族的延续、生命的传承意义重大。在非洲部落文化中,女性成为生活的中心,女性的繁盛与否代表着这个部落的人丁是否发达,代表着这个部落物产资源丰盛与否。所以非洲木雕对女性人物特征的强调突出女性的双乳与生殖,它传达的是一个部落的繁盛与兴盛。
3、突出的性别特点
在非洲木雕造型中,性别特征也非常明显,通常采用繁简结合的造型方式。男性木雕造型简单概括,这样的艺术处理是为了充分体现男性的性格特征:阳刚之气。因而在用刀时,在粗犷中透出一种自信,无论是对男性的姿态还是肩膀的表现,都通过硬处理体现出男性的力量,男性的健康与伟岸,整个身体虽然雕刻得粗犷,然而身体的各个部分有机搭配,表现出很强的节奏感与男性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张力,男性的阳刚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女性人物雕像繁笔细雕,与男性相比,精细而有层次感,同时加入装饰图案。对女性乳房的雕刻则显示出它的丰硕,充分展现女性旺盛的繁殖能力。女性的阴柔美表现得很充分。非洲木雕有机的融粗细、繁简于和谐统一中。
4、丰富的线条美感
线条是非洲木雕造型的重要手法,非洲木雕给人的视觉征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线条的运用。非洲木雕通过线条的曲直、虚实与繁简形成丰富的视觉效应,有效消除木质自身的单调感,从而表现出一种韵律感与节奏感,尤其是突出纵向扩张的态势,借以表现非洲人物雕刻性感的一面。而且非洲木雕对于线条的运用是与木质的纹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木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纹理,非洲木雕很好的借助木料本身的形态、质地、纹理等使木雕表现出一种整体协调的美,使木雕表现出一种灵性与活力。
5、造型象征手法
非洲木雕在造型上不刻意追求雕刻对象的外形相似,常常采用象征的手法进行构思,例如人物雕刻,人物的眼睛往往用两个圆孔加以展示、有时用细缝揭示、有时直接雕刻凸显出外轮廓;对于嘴的处理很多时候像一个无意间裂开的缝;对于耳朵与头上装饰的表达则更为抽象化;身体则是从形势上加以处理,不拘泥于外在形状的相似,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一种生命的张力,它与一般的雕刻艺术不同,并不着意于细节的雕琢,从细部欣赏表现的随意而质朴,但是如果从木雕的整体欣赏,它却给人鲜活的生命力,粗犷中又藏着一种自然、平和、亲切,成为人与神灵的合体。“它的单纯、简练、粗犷的艺术特点,以及强烈的节奏感,都体现着神秘的力量与观念的造型象征,产生出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5]
艺术线雕的原理范文
核雕作为我国著名的艺术雕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被称为“鬼工技”,可见其雕刻工艺之精巧、艺术雕刻创意之精妙。明末著名散文家魏学ピ凇逗酥奂恰芬晃闹卸院说竦拿枋鲎钗深刻,在一个不满一寸的核桃上,雕刻一条小船,船上有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见工艺之精巧,惟妙惟肖。
核雕艺术的历史
核雕艺术最早被记录于史的,是在宋朝中期,距离现在也有一千多年。但是,根据传闻,核雕艺术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而核雕艺术的鼎盛时期,是在明朝时期。在明朝时期,核雕艺术极为盛行,不管从雕刻艺术、作品、艺术价值以及喜爱人群等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对核雕艺术品情有独钟,喜爱有加,视为珍宝。皇宫内,甚至还聘请了核雕高手,专门为达官贵人进行核雕艺术创作。材料以核雕、杏核等为主,题材以仙道人物、辟邪瑞兽等为主,其作用可为装饰、赏玩等。到了清朝,核雕艺术久盛不衰,出现了许多名家。比如具有“鬼工”之称的仕上元,以及沈君五、宋风起、湛谷生等人。到了清末民国年间,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核雕艺术逐渐衰落,不被人们所提及。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核雕艺术再次风靡起来,一直延续至今。总理还将都桂兰的核雕艺术作品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嘉宾,可见核雕艺术作品的精美绝伦和在我国的文化地位。
当然,若要提及时下,著名莫过于秋人,人称核痴,青田温溪人,虽不自称为大师,可无疑是核雕的高镂空者创始人。其作品往往融合中国画里的写意和工笔特征,雕工精巧,寓意深远,其代表作《网》,蜘蛛丝更是根根可见,细如雾丝。笔者师承于他,自觉幸运。先生总说起,学雕刻的人心一定要静。笔者谨记,故心存感恩,雕有《饮水思源》一件。本作品以橄榄核为原料,稻草屋棚、古井、担水人、斑驳墙体等,一派农家田园的物象,皆是触动。笔者自小生活在山海边缘的村子里,村里日常的一切,目之所及,都是我创作的灵感。
核雕的材料选择
前者说到核雕的艺术历史,再提及核雕常使用的原材料多以桃核、杏核、橄榄核、核桃等坚硬的果核为主。目前核雕最常用的雕刻原材料是橄榄核以及核桃两种。笔者,皆有常试,其中橄榄核质地细腻、造型比较规范,雕刻加工稍加容易,进行批量制作时可复制特征强。这也是目前橄榄核成为核雕艺术作品的代表雕刻材料的主要因由。然,核桃的表面质地肌理变化多端,可供自由创作的空间比较小,因此在核桃上进行核雕创作比较困难。因此,核桃雕刻艺术品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以及升值空间。但是,由于其创造的难度较大,并不是所有核雕艺术家都敢轻易尝试的。
核雕的技术与艺术
1.核雕之技
核雕艺术最为讲究刀工,刀具在手,犹如毛笔一般,运刀就当如运笔,要做到运刀如神,下笔精妙。由于雕刻的原材料体积较小,因此必须将其拿捏在手指间进行雕刻。通常用三根手指执刀,执刀比较简单,但运刀却需极大技巧。核雕作品的好坏,也是由运刀的雕刻决定的。核雕同其他雕刻艺术品(如木雕、竹雕等)不同,核雕能够进行施刀的体积、角度极小,在施刀之前就应当有具体的艺术形象,施刀时当毫不犹豫,因其下刀并无法修改。这就要求核雕艺术家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对其雕刻的对象形体结构做到了如指掌,施刀之时能够果断,不拖泥带水,胸有成竹。其次,还必须对核雕原材料进行充分了解,这包括了果核的形状、质地以及性能。这样才能够根据不同的果核使用不同的刀具,才能够精准地拿捏好施刀的角度、力度、形式以及技法等。
2.核雕之艺
核雕在其悠长的发展历史当中,逐渐形成了它独特的特征:历史悠久性,核雕艺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最早记录在史的是宋朝中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民间性,核雕艺术经过历史长河的考验,一直从宋朝中期流传至今,其作品内容大部分是反映人们生活,而且艺术生动逼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因此,在民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独特性,根据果核的结构进行设计题材,后进行雕刻,这充分地反映出果核材质的坚硬,并根据果核中间是镂空的特点,进行设计雕件,以丰富作品的空间层次感;创作时间长,虽然核雕的雕刻物件比较小,通常不足一寸。但是,其耗时却比较长。简单的核雕艺术品,至少也需要花费2-3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较为复杂的,至少需要一个月之久;珍贵性,由于核雕的技艺比较难掌握,学习核雕技艺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等。从事核雕技艺的工匠较为稀少,从而更能显得核雕艺术品的珍贵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域文化之间以及审美取向之间也不尽相同,形成的南北两派自然风格迥异。南北两种不同的核雕艺术,南方核雕以苏州、东阳为主,核雕的原材料通常为广东的乌橄榄核、松子核、樱桃核等,其中以乌橄榄核为主。北方核雕以廊坊和潍坊两地为代表,其原材料通常为桃核、核桃等,其中桃核最为常见。桃核和核桃的表面褶皱多,起伏不定。因此,北方核雕往往是合理利用原材料的表面纹理进行施刀。这就形成了北方核雕,粗犷、古朴的艺术风貌。
目前,核雕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线雕、圆雕两种。
线雕指的是:“采用冲刀的雕刻手法,运刀走线以前冲深挖为主,刻刀运行角度多呈直线,运刀力度大、速度快,作品纹饰线条流畅,形象英朗、结构分明。”线雕艺术表现手法,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不过当时主要运用在木雕、竹雕上。后殷根福将其运用到核雕上,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意味。
圆雕指的是,用刀的角度、运刀的方向以核雕对象的形体结构作为依据。运用曲线深雕细琢的方法,强调核雕主体的形体结构,注重雕刻主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效果。圆雕最为追求作品的真实感,而且会运用打磨的表现手段,使得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起伏转换。
笔者多数时候也采用圆雕,由于圆雕对材质的要求严格,厚薄长宽都要有一定的严苛的要求,作品从“打胚”到“开雕”再到最终达到整件作品的“和谐”常常耗费精神,譬如作品《观音菩萨》,从构图到精雕细刻,菩萨的眉目静气、羽扇纶巾都颇费周折,观音菩萨乃佛家一圣,所以,刻雕之时,则考虑更多的是这件作品本身传达出的一种信仰和总体感受,菩萨地位仅次于佛,故有大慧、大愿,有学养,当体现其悲智精神,雕刻之前曾去拜谒过较多的佛陀,观其眉目精神,才刻有此。
核雕的艺术收藏价值
坚果核比较常见,并非名贵之物。经过雕刻之后,便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雕刻的难度更是让其深受收藏家们的喜爱。但是,并不是每一件核雕作品都具有艺术收藏价值,核雕作品的艺术收藏价值还应当从果核的材质、工艺的差别、雕刻家们的名气以及题材的选择进行鉴定。
1.果核的材质
各种果核雕刻中,以橄榄核的雕刻价值最高。因其材质较脆,纹理复杂,其雕刻难度最大。橄榄核,两头尖尖的,中间体积略大,而且较脆,一不小心,会损坏。除此之外,橄榄核雕通常是运用立雕、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需要慢工细琢,创作时间较长。
2.工艺差别
目前,市场上的雕刻作品主要有手刻、机刻两种。手刻,是由艺术家们用刀慢慢雕刻而成的核雕艺术品。机刻,是运用机械加工的方式雕刻而成。手刻,必须在工艺上深思熟虑,才能够进行雕刻技艺实现创作,每一个手刻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收藏价值高。而机刻,花费时间短,是流水作业,可进行批量生产,收藏价值较低。
3.雕刻家的名气
当然,出自名家之手的艺术品,其艺术价值往往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核雕艺术品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核雕艺术品,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颇受市场喜爱,也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
4.题材的选择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范例(3篇)
- 阅0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范文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均为危重症患者,患者的身体防御机能大大降低,容易发生牙龈红肿、口腔溃疡、异味等症状[1]。临床实践发现加强口腔护理以预.....

矿业投资报告范例(3篇)
- 阅0矿业投资报告范文篇1这是一起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移交海南省公安厅侦查的海口市新创基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林川合同诈骗1.05亿元的案件。此案由海南省海口市.....

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
阅:1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一) 过去一年,我在思想上经历了诸多转变与成长。工作中,我愈发深刻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个人工作总结(个人通用)
阅:1个人通用工作总结(一)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经历了成长与进步。 工作任....

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5篇
阅:1项目可行性报告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聚焦于在城市核心区域以及周边主要交通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