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逻辑能力范例(3篇)

来源:

如何培养逻辑能力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

所谓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具有核心价值的关键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发展的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完善,也是处理生活中所涉及问题的保障。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特殊性,虽然生硬刻板却又灵活多变。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就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都以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变成了枯燥、痛苦、无奈的过程,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数学成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新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逻辑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解“乘法运用”一章时,老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有一天,森林里要开动物表彰大会,奖励这一年工作努力的动物,奖品是每人一双鞋。但是狮子国王为准备多少双鞋的事情十分忧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获得奖励的动物有兔子、青蛙、斑马、袋鼠、骆驼。狮子算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算出来,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算一下一共需要买多少双鞋啊?”利用这样讲故事的方式显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试着去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由听故事到思考问题再到听教师讲解最后再思考问题,每一步都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心境。

(二)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特点,重视思维过程

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有其不同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思维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由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教学时就要多结合操作,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知识或解题的方法。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用圆片当作苹果和盘子。先摆: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学生很快分好,每个盘子里放5个。再摆:把9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同学们感到麻烦了,一个个小手举起,有的说:“教师,我每个盘子里放5个,不够了。”有的说:“老师,我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剩一个。”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再联系生活进行讲解。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对分的结果有充分的感知,就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思维方式打下很好的基础。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抽象思维得到发展,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互相评价。总之,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想出多种解法,并注意对比分析多种解法,选出灵活简单的方法。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走了全程的1/2时,还距离中点20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启发学生去找对应的量与分率,激发学生大胆尝试,想出了几种解法。这样,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考,并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这样可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说明问题实质,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敏捷。

(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养成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逻辑能力范文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随之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也在急速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的任务,不再是培养知识型的人才,而是要培养智能型、创新型人才。教学过程中不再着力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问题的发现,模型的建立,解决的构思上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实践证明最富有创造性的是非逻辑思维。下面就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猜想是源于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发展进程做出的预测。培养敢于猜测、善于探索的思维习惯是形成直觉的基本素质。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一旦学生有了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的自尊心、好奇心能否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题的最终结果,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关心这个问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他就不会打瞌睡或做小动作。让学生猜想,不仅激发了他们努力解题,而且还教会了他们一种应用的思维方式。”这充分说明,鼓励学生猜想,不仅可以激发思维欲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一些应急反应可能会非常怪诞,也可能突然提出怪问题,产生一些不合乎逻辑的想法。此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促使他们向纵深方向思考,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的来龙去脉,切忌一味地排斥,甚至讽刺打击。在这一方面有许多大家熟知的案例。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特级教师黄安成在讲解“从1,2,3,4,5,6,六个自然数中任取五个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求所有五位数的和”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给出了常规解法,但有位同学要求发言,他说:“这样的数共有A6个,所求和为—·A6”当时,其他同学发出了哄笑声,都以为他错误地用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黄老师却冷静地说:“先算出结果看看,结果对,是解法正确的必要条件。”经计算结果相同。其他学生说:“这是巧合。”那位同学虽一时说不清自己的道理,但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后来在黄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大家终于明白了该结论之所以正确的理由,于是一个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创见才没有被扼杀。

另外,为了鼓励学生猜想,教师自身的示范非常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分析问题的提出背景,注意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地讲解,并把自己直接猜测结果的心理活动告诉学生,可以先抓住一些信息,猜测事物的本质,做出猜想,然后再做修正、证明,这将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教学不应停留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上,还应充分体现数学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中学数学思想的深层内容,既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又是中学生应掌握的重要思想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观察力、灵活性、适应性的提高,有利于猜测能力的发展。

应特别注意,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综合,而不能形式地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认真分析,理清知识结构网络和思想、方法的关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和教材分析中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宜依赖“问题类型教学”以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而应充分体现数学问题的灵活性,积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缜密思考的良好品格。

三、培养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

如何培养逻辑能力范文

一、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思维个性化

任何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创建情景,帮助他们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个性思维,落实主体性地位。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造就一个新人。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造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在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里现象。

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数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

首先,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且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学几何证明题时,开始阶段,证明的方向要明确,过程要简单。可以这样来训练:1、写好证明过程,让学生在括号内注明每一步的理由。还要学生背记一些证明的“范例”,做到既掌握证明方法步骤和书写格式,也努力弄清证题的来龙去脉。2、让学生论证一些写好了已知、求证并附有图形的证明题,先是一两步推理,然后逐渐增加推理的步数,主要是模仿证明。3、让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并画出图形来证明,每一步都得注明理由。通过例题、练习向学生总结出推理的规律,简单概括为:从题设出发,根据已学过的定义、定理用分析的方法寻求推理的途径,用综合的方法写出证明过程。

其次,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应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推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应用于解决个别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二要加强变式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意境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化,进而获得更一般更概括的理解;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使学生获得更为具体更为精确的认识;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促进学生“动作思维”。

二、注意记忆概念、定义、定理、公理

教学时要求学生牢记概念、定义、定理、公理,并弄清每个重要数学结论中是描述哪些方面的数学性质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应该让学生仔细分析,特别是结论,它是推理证明的灵感来源。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究的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结论是线段相等,也就指明了这个结论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相等,当需要符合“平行四边形”的背景,而需要证明的线段必须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的两条线段。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可使学生的认知组成某种序列,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

其次,指导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知识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途径。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挖掘这种因素,沟通其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同化到旧知,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次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一方面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知识。

三、逻辑思维方向的培养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首先,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其次,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培养相似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材料,又要求教师对丰富的感性材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再次,反复训练,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两次的练习、训练就能奏效的,需要反复训练,多次实践才能完成。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颜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做某一到题。

四、发现良好思维品质要给予高度重视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钢筋接头范例(3篇)

    - 阅0

    钢筋接头范文关键词:孟良河倒虹吸、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施工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概述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孟良河渠道倒虹吸工程中,孟良河倒虹吸总长475m,钢.....

    逻辑思维训练方法范例(3篇)

    - 阅0

    逻辑思维训练方法范文逻辑思维是一种依据一定的系统知识,遵循特有的逻辑程序而进行的思维活动,被誉为人类认识大千世界最基本的理性思维。在钱学森提出的思维科学理论体系中,.....

    新医生入职工作计划(收集5篇)

    阅:0

    新医生入职工作计划篇1一、现状分析(一)从管理观念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观念还没有全面引入医院的管理理....

    如何培养逻辑能力范例(3篇)

    阅:0

    如何培养逻辑能力范文【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所谓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

    钢筋接头范例(3篇)

    阅:0

    钢筋接头范文关键词:孟良河倒虹吸、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施工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概述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