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范例(3篇)
来源: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原因从而何来
为什么患了糖尿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呢?原来,糖尿病与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糖尿病病人体内的高血糖状态,使得大量含糖尿液从肾脏排出,肾小管对钙的滤过率增加,重吸收减少,因而大量钙、磷也从尿中丢失。据测定,糖尿病病人24小时尿钙的排出总量为(195±106)毫克,而健康人24小时尿钙排出量为(104±20)毫克,两者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肾脏大量排出钙、磷的同时,骨皮质中的镁也同时丢失,低镁状态又会刺激甲状旁腺功能相对活跃,使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另外,糖尿病病人体内维生素、降钙素代谢的失调又会影响骨代谢,糖尿病合并肾病时也会影响钙的吸收,这种种原因使得糖尿病病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所以糖尿病人更要注意自己是否并发骨质疏松。
症状很不典型
糖尿病病人发生骨质疏松时会出现经常性腰、背、髋部的疼痛,或出现持续性肌肉疼痛。骨质疏松程度严重者在稍遇外力时容易发生骨折,如椎体压缩性骨折、前臂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等。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时还会出现驼背畸形、身高缩短的现象。糖尿病患者骨折后难以愈合,病人因骨折长期卧床,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感染、褥疮,这样不仅对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严重时还会对病人生命造成威胁。
防治有法可医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篇2
哪些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但是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因此须通过危险因素评估,快速锁定高危人群以期早防早治。《指南》推荐了2种骨质疏松症的初筛工具以及1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预测模型。
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表1)中,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测试结果即为阳性,须进一步行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
FRAX中涵盖的骨折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骨密度、低体质指数、既往脆性骨折史、父母髋部骨折、糖皮质激素应用、吸烟、过量饮酒、合并其他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FRAX用于计算10年发生骨折的概率,可通过http://shef.ac.uk/FRAX/网站获得,特别适用于没有骨密度检查资料者,或为骨量减少者是否需要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我国推荐的干预阈值为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
诊断指标有哪些?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无临床症状,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因此,早期了解危险因素、判断骨量丢失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极为重要。但是骨量的多寡并非骨骼的全部信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目的是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因此,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基于脆性骨折的诊断脆性骨折指非外伤或轻微外伤所致的骨折,这是骨强度下降的明确体现,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结果及合并症。若患者一旦发生了脆性骨折,临床上即可直接诊断其为骨质疏松症。
基于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骨强度下降有关,而骨强度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所决定。骨密度约反映骨强度的70%,由于目前尚缺乏较为理想的骨强度直接测量或评估方法,因此,骨密度测定仍然是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以及评估疾病程度的客观量化指标(表3)。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的骨量,测量的方法较多,临床应用的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等。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采用DXA测定骨密度,通常用T值表示,T值=(实际测定值-同种族同性别正常人群骨峰值)/正常人群骨密度标准差。
T值用于表示绝经后妇女和大于50岁男性的骨密度水平。对于儿童、绝经前妇女以及小于50岁的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用Z值表示,Z值=(实际测定值-同种族同龄人骨密度均值)/同龄人骨密度标准差。
鉴别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发生了脆性骨折或DXA骨密度测定达到了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者,并不完全都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基于脆性骨折诊断骨质疏松症时,须与骨肿瘤、成骨不全、佩吉特(Paget’s)骨病等肿瘤性或遗传性以及代谢性骨骼疾病相鉴别;基于骨量丢失来判断骨质疏松症时,切记要与骨软化症相鉴别。
另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该与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表4)患者相鉴别。以上鉴别诊断均须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来完成。
哪些辅助检查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指南》推荐对已诊断和疑似诊断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至少应进行骨骼X线片及以下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检查及血清蛋白电泳等。
通常来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磷和ALP值在正常范围,当发生骨折时,ALP水平有轻度升高。若以上检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至相关专科。
为进一步鉴别诊断,可酌情选择进行以下检查,例如红细胞沉降率(ESR)、性腺激素、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甲状旁腺激素、尿钙和尿磷、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血气分析、血尿轻链、肿瘤标记物、甚至放射性核素扫描、骨髓穿刺或骨活检等检查。
另外,为了更好地判断骨转换类型、预测骨折风险、了解病情进展及药物疗效监测等目的,有条件的单位可选择进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查以指导临床决策。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6-0111-04
骨质疏松症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益升高。骨质疏松症可导致老年人髋部、脊柱等骨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绝经后的妇女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这与绝经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骨量丢失增加等有关[2]。研究显示,更年期女性骨质流失增快。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补钙、运动、饮食调节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但有研究显示,绝经后的女性钙摄入量和运动行为并未达到理想状态。本研究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信、行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绝经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50~65岁,绝经后妇女;未使用雌激素或其他影响骨密度的药物,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本市常住人口,能够顺利进行随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组前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有恶性肿瘤、慢性传染病、心肺功能障碍等不能规律运动者,最近1年内曾测量骨密度者,最近1年曾参加骨质疏松症讲座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有可比性。见表1。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采用集体授课的方法,将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知识做成幻灯片,进行讲解,每周进行1次,每次进行30min,并留10min进行提问,共进行2次。发放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手册,该手册由我科自行撰写,包括骨质疏松症基本知识、运动、饮食调节等相关知识等,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加患者的兴趣,同时更简单易懂。
1.2.2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个性化的健康教育:①在常规健康结束后的次周测量跟骨骨密度,并向研究对象解释测量的骨密度结果。②面对面指导:常规健康教育后,对研究对象每日的钙摄入量和承重运动时间进行评估,结合骨密度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膳食钙摄入和承重运动计划,并给予一次指导。③电话随访督导:面对面一对一指导后,次周进行随访,一方面调查进展效果,一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督导。对于没有完成钙摄入和承重运动计划者,了解其不能按计划完成膳食钙摄入和承重运动的可能原因,帮助其克服障碍,必要时根据具体的进展情况适当修改方案,以更有利于研究对象完成制定的计划。
1.3评估方法
1.3.1一般社会学资料采用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一般社会学资料进行调查,包括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有无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绝经年龄、吸烟饮酒状况等。
1.3.2骨质疏松症知识调查采用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3]进行调查。共26个条目,包括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知识,运动、钙知识。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分值0~26分,分数越高说明调查对象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越好。
1.3.3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采用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4]进行调查。共42个条目,分为7个分量表,采用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很同意5级评分法,分别对应1~5分。除运动障碍和摄钙障碍外其余均正向计分。
1.3.4自我效能调查采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5],2个分量表,12个条目。每个条目0~10分,总分0~100分。
1.3.5钙摄入调查采用3d膳食记录的方法收集资料,膳食记录包括每天三餐、零食、钙剂,连续记录3d。根据《食物成分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每日钙的摄入量。
1.3.6承重运动调查连续记录3d体力活动情况,根据收集的资料,计算每日所参加的承重运动时间。
1.3.7收集资料方法于健康教育前调查一般资料、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健康信念量表、3d膳食记录、3d体力活动记录。两次集体授课后当日再次调查骨质疏松症知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3d膳食记录、3d体力活动记录。研究组测量跟骨骨密度后,预约号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时间和地点。分别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3个月,再次调查骨质疏松症知识、自我效能、健康信念、3d膳食记录、体力活动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对骨质疏松症认识的来源
60例研究对象中13例对骨质疏松症不了解,47例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统计其对骨质疏松症认识的来源,见图1。主要的来源是电视广播,其次是报纸杂志。
2.2健康教育前后不同时间点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比较
见表2、3。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骨质疏松症知识总得分以及钙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研究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健康教育后3个月,研究组的运动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不同时间点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得分比较
见表4。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对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的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不同时间点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的得分比较
见表5。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自我效能总分、运动效能得分、摄钙效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5两组不同时间点预防骨质疏松症行为状况比较
见表6。在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每日钙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后1个月,每日承重运动时间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易发生骨折,给患者带来痛苦,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也日益严重。骨质疏松症可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髋部、脊柱、腕部等,髋部骨折对患者的危害最大。髋部骨折后患者可导致终生残疾[6~9]。我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而女性的预期寿命平均将超过80岁,因此女性有平均30年时间在绝经后度过。女性在进入更年期时,卵巢功能开始减弱,不能分泌足够的雌激素,因此女性更年期开始时骨质流失的速率就开始迅速增加。WHO在1989年提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措施——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有研究显示,运动可以促使绝经后的女性性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的血流量,促进骨的形成,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但是有研究显示,虽然运动和钙摄入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绝经后妇女钙的摄入量和运动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之前经常吃钙片者只有15例,而规律运动者只有28例。
骨质疏松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等特点。有调查显示髋部骨折在1年内的死亡率为20%,发生椎体骨折的女性因相关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10]。骨质疏松导致椎骨发生压缩性骨折,可出现急性和慢性疼痛。多次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脊柱变形,导致驼背、变矮、胸廓容积下降,肺功能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心理状态、自尊、身体形象、心情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骨折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及因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有关的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支出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绝经后的妇女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绝经和年龄增长是女性骨丢失的两个重要独立因素。骨作为雌激素的靶器官,雌激素水平对骨的代谢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雌激素一方面可以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的形成以及钙盐的沉积,一方面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从而能抑制骨量丢失。当女性进入更年期时,卵巢的功能就开始逐渐下降,而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骤然下降,导致成骨活动下降,骨形成减少,而同时骨吸收增多,骨量减少迅速。因此对绝经后妇女采取减少骨质丢失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采取益于健康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效果。常规的健康教育在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其效果存在不足,近年来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成为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的干预方法。个性化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个体骨密度测量的结果,进行解释,并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症知识包括有利于骨健康的运动方式、运动、危险因素、含钙丰富的食物、每日钙摄入量等。健康信念可使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健康行为充分了解;然后,使她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使她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自我效能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运动作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日益受到重视,不仅可以预防或控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可以矫正变形,改善关节和骨骼肌的功能,增强肌力和耐力,防止摔倒,从而使发生骨折的几率下降。集体授课直观讲解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易感性、预防措施,让接受健康教育者了解采取健康行为在预防骨质疏松症中的必要性,增强其信心,并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
在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前,研究对象普遍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总得分较低,说明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知识普遍缺乏,也说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在进行健康教育后,两组总分都有显著上升,并且在常规健康教育后进行调查,两组之间的分没有差异。随后研究组进行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后1个月,两组得分均有一些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在常规健康教育后3个月,研究组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能够让研究对象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认知持续时间更久。而自我效能总分、运动效能得分、摄钙效能得分、每日钙摄入量等在不同的时间点均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说明常规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知信行。在承重运动时间上,在健康教育后1个月,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研究对象在运动行为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以及健康知信行、预防行为进行对比,常规健康教育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改善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知信行,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参考文献]
[1]陈浩,冯飞,朱富强,等.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素与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1):20-27.
[2]王兵,赵环,姜习凤,等.绝经后女性股骨头铁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1):9-14.
[3]陈玉平,刘雪琴,蔡德鸿.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测定[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3):339-341.
[4]陈玉平,刘雪琴,蔡德鸿.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测定[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196-197.
[5]陈玉平,刘雪琴.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测定[J].护理杂志,2005,22(8):38-39.
[6]孙琴,冯玉兰,邢学农.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1):34-36.
[7]沈彦明,孙陈静,尹彦亮.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9):1757-1759,1762.
[8]萧佩多,陈润芳,徐连芳.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离床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19-21.
[9]郭伟伟,罗银珍.老年髋部骨折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52-53.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范例(3篇)
- 阅0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范文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医院健全制度、完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卫生内部审计工.....

篮球比赛教学反思范例(3篇)
- 阅0篮球比赛教学反思范文【关键词】意识;战术;防守;抢篮板球各个运动项目均有其专业意识。近年来,无论是我国的CBA乃至美国的NBA来看,队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范例(3篇)
阅:0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范文按照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今年市委办公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新....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范例(3篇)
阅:0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原因从而何来为什么患了糖尿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呢?原来,糖尿病与矿物质及骨代谢....

班组建设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班组建设工作要求范文篇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开展好班组建设工作,该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班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