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集团建设方案(整理2篇)

来源:

医疗集团建设方案范文篇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人口众多,但医疗资源分布却极为不均。优秀的医疗资源都分布在发达的东部地区,边远的中西部地区的病人,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危重、疑难病人往往在当地医院得不到很好的救治,就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会诊。

这样,到外地就诊的交通费、家属陪同费用、住院医疗费等都给病人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有些病人无力承担外出就诊费用只能任病情恶化。另外,伴随着国内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的势头,一些大规模集团化发展的医疗机构也在通过信息技术来谋求一种便捷有效的方式,来加深集团化内部的沟通与学术交流。

规模化发展

信息交互遇困境

坤如玛丽医院集团(以下简称“坤如玛丽医院”)是由全国卫生产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侨联委员、新加坡华侨詹玉鹏与陈建萍夫妇为代表创办的以妇科、产科、乳腺科及不孕不育为主要专科特色的医疗投资与管理为主的大型连锁医疗机构,是中国最大的妇产科医院集团之一。集团以“微创、无痛、安全、温馨”为品牌核心价值理念,组建了一支由百名世界著名妇产科、微创外科专家,以及国内权威妇产科专家组成的精英团队,为旗下医院所在地的中国女性提供国际标准化的高品质医疗服务。2009年12月,坤如玛丽医院集团上市平台整合成功,旗下青岛坤如玛丽妇产医院、青岛妇婴医院、无锡坤如玛丽医院、黑龙江坤如玛丽医院、重庆坤如玛丽医院、天津坤如玛丽医院、城阳玛丽妇儿医院等七家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医院品牌全面升级;它标志着坤如玛丽卓越的国际医疗技术和充满人性关怀的医疗服务正式进入中国。

2010年开始,集团迅速扩大网点布局,规划在5-10年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为中心,辐射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等区域,以省会等大中型城市为主的妇婴医疗网络,形成以妇科、产科、乳腺病、不孕不育等为主,以抗衰老、医学整形美容为辅,基本覆盖了女性医疗健康全部细分领域的大型专科医院集团,打造国际化妇产医院连锁品牌。

规模化发展的坤如玛丽医院集团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在患者中间树立了自身的品牌,为了更好的发展,打破多家连锁机构信息交互禁锢的困境,并想寻求与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建立长期有效的学习交流机制。经过深思熟虑,集团决定部署建立国际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和视频会议系统,与国际知名机构、专家团队合作。

直击痛点精心部署

经过对集团内部各家品牌医院的需求调研与未来集团发展的战略打算,信息中心决定将此次项目的规划应用功能设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中包括远程医疗咨询、远程病历访问、远程会诊和诊断、远程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并且暂定此次方案中不包括远程手术应用,并将系统运行的其中30%-40%的时间用于远程医疗会诊,60%-70%的时间用于远程会议和教育培训应用。

本次应用实施的单位包括:集团总部、青岛两家医院、济南医院、哈尔滨医院、无锡医院、重庆医院、泉州医院、天津医院、中骏总部共10个机构,未来一年内集团医院扩张需考虑递增10家左右的品牌医院,集团总部将作为管理中心。

从施工到上线投入使用用时近一个月左右时间,上线以后受到不错的反响。目前每周三下午,各医院直接都会采用此系统进行远程医疗,而且集团内部还会不定期的采用系统召开内部会议。

智慧服务为患者分忧

通过部署视频会议系统,坤如玛丽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借助远程系统,各家品牌医院都可为患者提供多项远程医疗服务,其中包括:

临床交互式会诊:患者可以“点播”专家,利用远程会诊系统进行权威医学专家与医院专家及患者“面对面”会诊,实现疾病诊断的国际化;并可通过坤如玛丽专家预约平台提供国内外权威专家手术预约。

远程影像、病理会诊:医院出具影像诊断咨询报告、病理报告,实现疑难影像、病理的快速远程转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权威影像专家作出的诊断咨询报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病例讨论和多学科专家会诊:主要针对需要多科室专家联合会诊的危急重症及疑难病例的远程会诊。

双向转诊:由会诊专家确定是否有转诊的必要,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转送更高一级或国外医院救治;双向转诊平台将实时反馈患者的救治情况,当患者经上一级医院救治稳定后,可转回当地医院,并由当地医院严格执行国际会诊专家制定的诊疗方案继续康复治疗。

远程培训:建立远程医学讲座、课件库;为各地基层医生提供手术培训、疑难病例的示范诊疗。

青岛坤如玛丽医院业务院长黄素勤表示,此次坤如玛丽医院打造的国际专家远程会诊绿色平台,打破了传统医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通过此套远程会诊系统,可与集团特聘的世界着名专家,以及集团下属各医院站点相连,实现国内外权威专家与患者、专家与当地医务人员之间的异地“面对面”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制最切身、最科学的治疗方案,能更加准确、及时的针对重大或疑难病患者进行远程诊断与救治,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坤如玛丽医院集团专家的亲诊和诊疗服务。

记者手记

医疗集团建设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医疗协作;远程会诊

Abstract:Hierarchicalmedicalsystemisanewwayfornationalmedicalsystemreforminrecentyears.Itencouragesmedicalinstitutionsofalllevelstoregulatethenumberofpatientsandallocatemedicalresourcesoptimally.ThisthesisanalyzestheFirstPeople'sHospitalmedicalassociationunitinZhenjiangCityanditsinformationconstructionsolutions.Thepracticehasprovedthatthesolutionshasnotonlyrelievedvisitspressuresofhigherlevelhospitalseffectively,butalsoenhancedtheservicecapacityofprimaryhealthcareinstitutions.Meanwhileitpresentsareferenceofmedicalassociationunitsandinformationconstructionsforotherhospitalassociationunits.

Keywords:Medicalassociationunit;Hierarchicalmedicalsystem;Two-wayreferral;Regionalmedicalcooperation;Remoteconsultation

2006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基层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分级诊疗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护理等工作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节约更多医疗资源,为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然而截止到2013年底,除了北京、上海、镇江等部分省市区推行分级诊疗外,全国范围内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还未能真正得到确定,而且面临实施难、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困难[1]。2014年,总理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使得分级诊疗的概念再次成为热点,而如何将制度真正落实,仍任重道远。本文以镇江市分级诊疗模式入手,从医疗联合体建立和信息化建设等角度介绍“镇江模式”,为其他省市分级诊疗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1镇江市分级诊疗模式

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2009年镇江正式组建以两家三甲医院为核心的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和江苏江滨医疗集团。其中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是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联合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妇幼保健医院(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镇江市新区分院),以及13个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联合体。

在资源整合方面,医联体内部资源优化整合,组建了临检、影像、采购配供、消毒供应、信息和社区卫生管理6大中心[2]。在配套政策等方面,镇江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统筹管理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进行了以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方式相结合的组合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完善医务人员奖励机制,形成适当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上方式促进了医联体一体化管理和集约化发展,让集团成员共享医疗资源,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接受度,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2基于分级诊疗机制的医疗联合体建立

江苏康复理疗集团以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联合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医院、镇江新区医院、精神卫生中心5家二级医疗机构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促使集团内二级以上医院向社区提供技术、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得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服务品质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康复医疗集团所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其中2家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被确认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2.1依托医疗集团,推动一体化管理集团先后与润州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政府办、集团管”的模式共同组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并制定《江苏康复医疗集团社区卫生服帐堤寤运行实施方案》,以建成连锁化社区卫生服务品牌为导向,从“管理规范、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服务内容、形象设计、绩效考核”等六个方面,对集团内所有医疗单位统一管理、监督及考核评价。

2.2完善政策措施,实现分工协作①集团制定了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完善转诊机制,明确转诊指征、重点病种、转诊流程等,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规范转诊流程;②通过强化医保引导,制定二、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的病种和规范[4];③建立家庭责任医生制,通过“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与社区居民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引导居民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基本医疗服务,促进社区首诊制度落实。

2.3统筹资源调配,形成常态联动

2.3.1引导专家进社区医联体建立上级医院医师到社区坐诊制度,开展业务讲座、特色门诊、健康教育等活动。医院选派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定点社区首席健康顾问,协助社区医生处理疑难病症、教学查房等。

2.3.2引导技术进社区集团建立免费进修培训制度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社区医护人员有机会到上级医院参与培训学习,从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水平。

2.3.3引导资源进社区集团为社区配备DR(CR)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推进社区的标准化建设;帮扶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科医生工作站、远程会诊系统、转诊预约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实现集团内医疗机构信息互通;设立临检中心、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医疗服务支撑平台,为社区卫生单位提供医疗技术支持[5]。

2.3.4引导患者进社区医联体已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康复联合病房”和“慢病联合门诊”,同时各社区已分别建成了糖尿病、高血压、慢病综合、康复、肾病、中医药、老年护理中心等特色专科,方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康复。

3基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医联体信息化建设

3.1建立上下信息互通的医疗平台在分级诊疗模式下,集团建立了区域医疗平台,实现集团内医疗单位间系统高效互通,有力支撑了跨单位医疗事务的开展。患者首诊在社区,信息存储于区域医疗平台,全科医生诊断后,如需将患者上转,社区医生可直接通过信息系统在上级医院预约挂号[6]。患者{挂号单在指定时间到上级医院就诊,诊间医生可通过区域医疗平台查看患者健康档案和相关就诊信息。

当患者病情平稳后,可将患者下转到社区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上级医院医生在电子病历中填写转诊单下转患者,社区接诊该患者时,能通过区域医疗平台查看患者所有就诊信息,包括病历文书、医嘱和检验检查数据等,见图1。

3.2建立方便快捷的远程会诊新模式传统的会诊模式要求会诊双方需在指定时间,在指定地点参与患者进一步治疗的讨论,而新型远程会诊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通过部署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功能,会诊双方可以在各自办公的地点参与会诊,包括申请会诊、上传会诊资料、安排会诊以及填写打印会诊报告等[7]。新型远程会诊模式为集团单位提供了高效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

主要流程有:①发送会诊请求。请会诊方首先在会诊系统中发起会诊请求,确定患者基本信息、检验检查报告以及会诊时间和人员;②会诊中心中收到会诊请求后,安排会诊时间和人员,并向会诊双方发送会诊安排;③相关会诊人员和申请者还会收到短信通知,其中包含会诊链接,方便双方登陆系统,做好会诊准备工作;④会诊结束后生成相关会诊记录,并将整个过程以视频形式保存,方便日后查阅。见图2。

3.3成立影像中心和病理检查中心由于社区医院医疗设备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有限,很多社区医院没办法为患者提供很好的检查条件,为此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成立影像中心和病理检查中心协助医联体内医疗单位参与远程医疗,实现区域级医疗资源、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促进集团医疗服务改善和进步。

医学影像中心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将集团单位所摄影像片集中存储于数据中心,各级医院能够通过标准影像接口、相关管控权限,实现远程阅片、诊断和报告调阅打印等功能,见图3。利用病理检查中心,医疗机构能够远程诊断、查阅病理报告,方便患者就诊,加强病理科质量管理控制,为分级诊疗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8]。2015年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为各合作医疗机构共完成影像报告9755次、心电报告1930次;病理合作医疗机构61家,完成病理报告11000份。

在此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只需配备拍片设备和操作医生,不用培养专业的阅片医生,节约了医疗机构的人力成本;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同质化检查服务,同时享受有优势的医保报销比例,既克服了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又节约了很多医疗费用和等待时间,真正解决了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9]。

新型医联体模式符合国家医改的总体方向,能够有效的配置医疗资源,提高社会效率。目前,镇江市已建成16家基层康复联合病房,覆盖全市7个辖市区,全市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完整率达到85%。另外,镇江市社区和大医院之间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下转康复期患者789人[10]。今年以来,市区社区门诊就诊率已经超过52%,有效减轻了全市大医院床位压力,盘活了基层医疗资源,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数据表明镇江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介绍的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的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医联体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法也为其他省市的医联体和相关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德圣,潘小妹.医院分级诊疗的现状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27-4729.

[2]姜立文,宋述铭,郭伟龙.我国区域纵向医联体模式及发展现状[J].医学与社会,2014,27(5):35-38.

[3]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1-3.

[4]王兴琳,蔡华,严卓然,等.医联体--医疗资源整合下的区域组织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4):8-10.

[5]易利华,黄培,郝爱民,等.推行“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5,(1):41-44.

[6]杨立成,鲍琳辉,田义娟,等.医联体模式下构建双向转诊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5,19(7):33-35.

[7]黄培,易利华.基于分级诊疗的区域医联体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4):102-104.

[8]余红星,姚岚,李莹,等.基于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7):1-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医疗集团建设方案(收集3篇)

    - 阅1

    医疗集团建设方案范文篇1“这是黄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里程碑!”谈起这次改革的初衷,总院长张杰如是说:“就拿下辖的市中医医院来说,这几年,医院各方面建设有点像‘温水煮青蛙’.....

    小学数学特色校本课程(整理2篇)

    阅:0

    小学数学特色校本课程范文篇1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为生命线开展工作必须深思:....

    医疗集团建设方案(整理2篇)

    阅:0

    医疗集团建设方案范文篇1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人口众多,但医疗资源分布却极为不均。优秀的医疗....

    欠条的法律效益(整理2篇)

    阅:0

    欠条的法律效益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欠薪入刑立法意义程序精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于2010年8月23日正式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