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害防治方法(整理2篇)
来源: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大豆病害
1.大豆花叶病毒病
本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SHV)、大豆矮化病毒(SSV)、花生条纹病毒(PSV)多种病毒单独或混合侵染所引起,受害植株豆荚数量减少,百粒重降低,褐斑粒增多,常年减产5%~7%,重病年减产10%~25%。个别年份或少数地区减产可达95%,甚至绝收。并且病株豆粒蛋白质含量及油含量减少,影响种子商品价值。防治方法:主要采取药剂防治蚜虫,消灭传毒介体。常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25%蚜螨清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2.大豆胞囊线虫病
本病由大豆胞囊线虫寄生所引起。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30%~50%,甚至绝收,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多种豆科作物。主要根部受害,影响地上部植株生育不良,矮小,茎叶发黄,花器群生,结实少或不结实。农业防治措施:轮作,与禾谷类作物轮作1~2年;增施磷肥,适时灌水。药剂防治;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4千克,在播种沟内施药,施药后覆土。
3.大豆根腐病
多发生在土壤潮湿或有积水的地方。幼苗的根及茎基部产生褐色或红褐色长条不规则病斑,后变红褐色凹陷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受害株根系不发达,根瘤少,地上部矮小瘦弱,叶片淡绿,分枝、结荚明显减小。发病轻时,后期可恢复正常,病重时使病株萎焉,幼苗枯死。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下列农药浇灌。
(1)农抗120水剂150~300倍液;
(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3)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4)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大豆茎折病
当前,大豆生长正值开花、结荚期,多种大豆中后期病虫害在田间不同程度发生,主要有大豆食心虫、大豆茎折病等。根据本省植保站监测调查结果,结合历史资料、栽培状况及天气情况等综合分析如下:
主要发生在西北部大豆主产区,将中等偏重发生。大豆主产区多年连作导致田间病残体积累过多,为大豆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致病菌源;进入7月份,全省降雨天气多,7月中旬本省降水总体偏多,下旬降水仍较多,对病害发生有利。大豆茎折病已在多地发生,发生较重的病株率一般为6%,高的达到20~30%。目前大豆田已陆续封垄,田间郁闭,形成了对大豆病害发生有利的田间小气候。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田间调查,重点监测历年发病较重、施肥量高、低洼、重迎茬等地块。指导农户对发病地块采取农艺和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大豆茎折病等病害的发生蔓延。
(1)农业防治。对涝洼地要及时排水散墒,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
(2)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发病初期喷施,25%咪酰胺乳油250毫升+43%好力克50毫升/公顷;或12%苯溴铜水剂2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二、大豆虫害
1.大豆食心虫
中等偏轻发生,大豆食心虫虫食率全省平均为4.6%,较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呈上升趋势,各地差异较上年更为显著。冬后存活率平均为26.8%,与去年持平,比常年低6个百分点。7月份,本省降水偏多,土壤偏涝,越冬幼虫向地表转移及化蛹气象条件不适宜。预计大豆食心虫在全省为中等偏轻发生,西部和东部部分虫源基数较大的县(市)有偏重发生趋势。
防治建议:大豆食心虫防治:当大豆食心虫成虫田间出现打团,并且每团蛾量较大,出现成倍增长的现象,表明成虫已进入发生盛期,1~2天内开始防治成虫。成虫盛期后7~10天为幼虫防治适期。采取田间喷雾防治,每亩可用25%氰・辛乳油20~30毫升,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毫升,或2.5%溴氰菊酯乳油每亩20~3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喷药时要注意雨天对药效的影响。
2.大豆卷叶螟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蚕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104-02
蚕豆可食用,也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是一种集粮、肥、饲料兼用的作物,籽粒可做杂粮、蔬菜;残株、茎、叶、荚壳可作牲畜饲料或堆肥。在宁蒗县广发种植。夏天,气温较高,蚕豆病虫害的生长速度快,因此要及时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提高蚕豆的质量和产量
1蚕豆常见病害
1.1蚕豆赤斑病
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如果发病比较轻,会造成蚕豆减少产量,重则蚕豆叶子枯萎,茎杆死亡,最终颗粒无收,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蚕豆赤斑病。叶片染病时会在蚕豆叶子出现小赤点,扩展后花冠变褐枯萎,如遇有阴雨连绵,病斑迅速扩大或汇合致叶片变为铁灰色,导致蚕豆植株大片落叶,植株各部变成黑色,遍生黑霉,枯腐。
1.2锈病
锈病是蚕豆常发病害之一,蚕豆锈病病主要为害蚕豆的叶子和茎杆。发病初期仅在叶子两面生淡黄色小斑点,后颜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或锈褐色,斑点扩大并隆起,形成夏孢子堆。破裂后快速的扩大蔓延,发病严重的整个叶片或茎都被夏孢子堆布满。发病后,叶片干枯、籽粒不饱满发病严重时植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1.3枯萎病
枯萎病是蚕豆近年来发生极为普遍的病害之一,发病后很难控制。该病在蚕豆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植株各部位均可受害。病叶初呈淡绿色,逐渐变为浅黄色,叶缘尤其是叶尖部分常变黑焦枯。叶片逐渐变黄枯萎,病叶常扭折、弯曲,干枯脱落,慢慢的导致植株根部发黑,根系不发达,最终腐烂。
1.4白粉病
白粉病病发主要为害蚕豆叶片、根茎和荚果。患部表面初现白色粉斑,粉斑扩大后融合,叶面可全部被白粉覆盖,后期在粉斑上可见针头大的小黑粒即闭囊壳。患病后幼荚变畸形,呈折合、肥[或皱缩,发育受阻,结实不良。
1.5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发病后,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破裂如麻丝,大大减少蚕豆产量。
1.6蚕豆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及豆荚。叶片受害初期,表面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中间为浅褐色边缘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融合后成大斑块,多受叶脉限制,病叶很少干枯。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2蚕豆常见虫害
2.1蚜虫
繁殖力极强,是蚕豆上的常见虫害,可危害蚕豆的整个生长期。蚜虫具有一对腹管,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多群集蚕豆顶端嫩叶危害,使蚕豆生长迟缓,传播病毒,大大危害蚕豆生长。
2.2蚕豆象
是危害蚕豆的主要虫害。栖息在蚕豆的叶片和花瓣上,以花粉和嫩叶为食。在蚕豆结荚期开始产卵,到结荚末期产卵结束。幼虫专害新鲜蚕豆豆粒,被害豆粒内部蛀成空洞,并引起霉菌侵入,使豆粒发黑而有苦味,不能食用;当蚕豆进入鼓荚期,幼虫即蛀入豆粒内取食;收获后继续在豆粒内化蛹、羽化、以成虫越冬,造成严重损失。
2.3美洲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以幼虫潜入蚕豆叶片表皮下,取食绿色组织,潜食嫩荚及花梗,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其植株基部叶片受害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导致幼苗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成株受害,可加速叶片脱落,引起果实日灼,造成减产。
3蚕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1慎重选择蚕豆种子
病虫害爆发的次数与其品种抗病性能力有关,因此在选择蚕豆品种时其中最重要的选择标准就是抗病性,我们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可以防治虫害的包衣种子,从而减少蚕豆病害发生的频率,提高蚕豆的质量和产量。抗病性强的品种再加上人们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定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大面积的扩散传播。
3.2农业防治法
为了更好的防范蚕豆病虫害发生,我们要精心安排蚕豆生长环境。首先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安排灌溉,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其次在蚕豆生长期内增施磷钾肥,蚕豆根部有大量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满足蚕豆自身的需要。为了增强蚕豆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抗病率,可亩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配合使用,最后苗期喷施一次钼肥,促进蚕豆的生长、分枝,植株壮大,增强抵抗力,减少病虫害感染发生。
3.3采用恰当方式
在面对蚕豆病虫害时,我们可以有效的配置各种病虫害的农药药剂,病虫害面积小可以利用人工喷雾剂喷洒,在虫害爆发时选用机械短时间内大规模喷洒,直接杀死病虫害,达到除病虫害的目的。但是要注意农药的浓度,浓度低,作业效果差,不利于病虫害的杀灭;浓度过高,对蚕豆植株造成伤害,不利于植株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因此一定要恰当的配置农药。对于蚕豆虫害,除了化学方法还可以采用物理诱虫方式,达到杀虫目的。
3.4组建专业的防治技术小组
在蚕豆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各政府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先进的设备,成立防治技术小组,在田间地头和人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我县蚕豆的常见病虫害,利用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向人们普及各种病虫害的特征和预防治疗的方式,使人们切实了解病害防治的原理和实施的可行性。提高人们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提高蚕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关注,加大扶持力度,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推动蚕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得到落实,可以切实解决蚕豆生长面临的困难,减少病害,提高蚕豆的质量和产量,对增加人们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丽梅,浅谈蚕豆的防治的对策[J];吉林农业,2011年4月

党员个人廉洁自律自查报告收集例文
阅:0历史在前进,腐败也在进化,反腐败必须;道高一丈,深化对其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把握政策与策略,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思....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整理2篇)
阅:0大豆病害防治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一、大豆病害1.大豆花叶病毒病本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SHV)、....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整理2篇)
阅:0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中学校园欺凌德育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近期我国性质恶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