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思维培养范例(3篇)

来源:

初中生思维培养范文

学生;主体;教学情境;

悬念;探究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

11―0083―01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新课标强调,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为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出一些开放型的题目,给学生提供思维锻炼的机会。除此之外,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操练,不能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自己将练习演示给学生看。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开放性的练习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因为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有着直接联系,是创新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性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思维的兴趣

数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创设教学情境,适时提出恰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去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欲望之下展开思维,从而以高度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玻璃,不慎被打破成两块,若要再配一块同样的玻璃,是否必须两块都带去?只带一块去行吗?为什么?这样创设了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这一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备感亲切,饶有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得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教师由此引入新课。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设置悬念,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进而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式子:632-622,582-422,并让学生在10秒内计算出结果。学生暂时是不可能完成计算任务的。然后放映一段有关的智力抢答录像,抢答中,主持人语言刚落,就立刻有一个学生抢答说是125和1600。其速度之快,简直让人咋舌。目睹录像中的学生以如此快的速度算出结果,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为什么他能计算得这么快呢?这时我告诉学生学习了“平方差公式”后,大家也会有如此神速。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满怀期待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把所学知识牢牢地记在大脑中。

四、设计探究式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生思维培养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在当前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老师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政治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其中,老师应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和以学定教的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拓展学生政治思维

在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部分理论知识枯燥抽象,如果老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促使学生了解更多政治知识,有效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一课内容时,老师便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漫画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出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主动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通过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增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让枯燥生硬的政治课堂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在当前所使用的政治教材中所涉及的新闻内容有限,所以老师在初中政治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展示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时事新闻,让学生能够在观看时事新闻的过程中感觉到初中政治教材内容的趣味性,缩短距离感。例如,在讲解《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课内容时,老师可适当地融入“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中的一些案例,丰富学生接收信息的量,促使学生感觉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

二、以提问为导火线,扩大学生思维范畴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张扬学生的独立个性。同时,由于初中政治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动态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设置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为诱饵,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例如,在《法律规范经济行为》一课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将《开门之前》的漫画作为教学背景,并结合教学目标提出合理的问题,即你觉得这幅漫画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想要反映的是什么?想一想如何才能够避免这种现象发生?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法律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灵活应用教材,引导学生形成多元化思维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政治学科的教材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名人名言、小知识、想一想、说一说等栏目,图文并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社会保护》一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因涉及“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内容,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则可以“网吧”为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就“为什么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问题,以及“怎样才能够保证未成年人不出入网吧?”的问题,从社会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和未成年人的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原因。通过灵活应用教材中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更加简单、清晰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沟通、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我。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能够明白哪些事情是初中学生应该做的,哪些事情又是初中学生不能够做的。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强化政治实践活动,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在初中政治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政治实践活动,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合理设置政治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便能够在全面掌握政治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一课内容时,老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爱护家园、爱护环境”的主题班会活动。首先,让学生以本地区的环保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和电视媒体等多种途径来收集关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其次,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就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能够自主就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应从我做起的一系列措施。最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关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环境问题,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在初中政治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良好的思维训练策略,以便能够在增强学生实践意识和主体意识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天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0(57):160-161.

初中生思维培养范文

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思维培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已作为现代教育的目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解和研究了现代教学改革的思想和学生思维的形成并发展的规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思维培养的认识。

一、学生的思维形成以教师的思维为基础

古人云:“师者,授业解惑者也。”然而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初中数学教师,只有认真领会教材的实质,系统把握数学的思维方法,掌握思维的规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才能当好学生思维的启蒙者与引导者;才能更准确的把具体的知识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才能克服教师代替学生思维或完全由学生思维的放任自流的极端倾向;才能更好的做好学生思维的助动力,真正贯彻新课改中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只有给学生明确了学与思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早就提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要想更好的解决习题,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所以,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例如:在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时,如果学生记熟了定理,那么在解决一些习题时那便是“小菜一碟”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三、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三大原则和方向。教学时,可以改编课本的例习题,将具体问题抽象化;或将课本上零散的例习题合并为系统问题,有意识地进行思维方式的引导,形成思维方式的教学,从而促进并重视锻炼思维能力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与学习生活之中。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如图所示的运算流程中,若输出数y=3,求输入的数x。

此例取材于苏科版七上第一章复习题第10题,原题是输入不同的数按程序设计图求输出的数,本例在教学中是反之给定输出的数,求输入的数。既锻炼了分类思想的运用又渗透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2、集中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代数式一章的教学中,代入求值是基本的教学要求,将字母换成数字再进行运算是学生比较容易解决的事情。但苏科版七上第四章复习题第17题:如果代数式5a+3b的值为-4,那么代数式2(a+b)+4(2a+b)的值是多少?学生思考起来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难度、可以给学生的思维铺上前进的台阶,尝试如下安排帮助学生架构思维的新形式。

阅读与思考:在求代数式a+b-4的值时,一般的想法是应该先知道字母a、b的值才可以接着进行计算,但有时并不需要知道a、b的值,而只需要知道a+b的值即可,例如a+b=3,a+b-4就可以等于3-4,实际上我们是把a+b看作一个整体代替3。这样将一部分代数式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计算或思考的指导思想被叫做整体思想。它是我们进行思维的一种方式.你可以尝试进行下面的思考!

(1)当代数式2a+3的值为9时,代数式2a+5的值为。

(2)m、n互为相反数,则3-m-n=。

(3)如果代数式5a+3b的值为-4,那么代数式2(a+b)+4(2a+b)的值是多少?

第(1)题有多种解法,照顾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第(2)题只有一种解法,需要添括号才可以整体代入。第(3)题要化简、变形、通过观察特征才能找到整体代入的路经。本例的设计浅显易懂,帮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上沿着台阶逐步上升,可以逐渐形成整体代入的思考意识并抽象为一般的思想方法加以运用,这样既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整体换元的思想,也锻炼了学生宏观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

为了锻炼学生的有序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我在学生学完四边形基本内容之后,选用了如下的中考试题让学生尝试和体验。

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论断:

①OA=OC②AB=CD

③∠BAD=∠DCB④AD∥BC

请你从中选择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作为结论,完成下列各题:

①构造一个真命题,画图并给出证明;

②构造一个假命题,举反例加以说明。

此题以两个论断作为条件构造命题,需要以一定的顺序去分类思考,从而加强了思维的有序性和深刻性,也促进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养成培养。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清明即事范例(3篇)

    - 阅0

    清明即事范文正义之士成仙得道或者本来即是神仙贬谪的想象,常见于中国传统的小说戏曲。即使是历史题材或是时事剧,都会被安插上神仙贬谪因果报应之说。明代叶宪祖的杂剧《易.....

    小教高级教师论文范例(3篇)

    - 阅0

    小教高级教师论文范文关键词:高效课堂;思想治校;文化治班;专业治教近年来,我校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方向如何转移”“新的培训模式如何建立”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和.....

    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范例(3篇)

    阅:0

    财务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范文篇1一、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

    初中生思维培养范例(3篇)

    阅:0

    初中生思维培养范文学生;主体;教学情境;悬念;探究式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清明即事范例(3篇)

    阅:0

    清明即事范文正义之士成仙得道或者本来即是神仙贬谪的想象,常见于中国传统的小说戏曲。即使是历史题材或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