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论文(整理2篇)
来源:
大豆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复播架豆模式
[中图分类号]S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3-0117-01
晋东南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全区年平均气温8.00c~11.70c,日平均气温≥00c的积温在34000c~36000c,全年平均降雨量在500~600mm。区域内有一年两作区、有两年三作区、有一年一作区。目前单季种植小麦效益不高,因此,应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积极推广一年两作,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几年发展了旱地复播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水地麦茬复播以大白菜,以及菜豆、茴子白、西瓜等常规蔬菜模式[1-5],无论那种模式,均取得了明显效益。复播大白菜模式,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而麦茬复播架豆近几年市场价格较稳定。生产实践中虽然采用麦后复播架豆的模式一样,但各户收入和效益并不相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选择与密度、耕作措施与施肥方式等栽培技术。
以及后期管理方面等技术滞后,制约其平衡发展和高产高效。在架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面已有了相关的研究[6-7],而在麦茬复播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不见报道,因此,为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农民种植蔬菜的效益,研究麦茬复播架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很有必要。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试验分别在山西省武乡县故城镇五峪村和东寨底村进行,前茬作物为“长6878”小麦品种,供试架豆品种为“优选双丰1号”等10个引进的新品种。供试肥料为基肥磷酸二铵(含N16%,P2O538%),追肥尿素(含N46.7%)。
2.试验方法
为了选择适宜的架豆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引进的10个架豆品种进行抗病、早熟、优质高产的筛选,三次重复。
在山西省武乡县故城镇五峪村,利用“裂—裂区”设计对筛选出的优良品种“优选双丰1号”进行耕作措施、施肥方式、种植密度配套栽培最佳模式选择。试验设耕作措施为主区A因素:A1不焚烧旋耕、A2焚烧后旋耕;施肥方式为裂区B因素:B1不施肥、B2底施150Kg磷酸二铵加追施150Kg/hm2尿素、B3追施150Kg/hm2尿素;种植密度为再裂区C因素:在保持行距60cm不变的情况下C1穴距33cm、C2穴距27cm、C3穴距20cm,三次重复,共18个处理。采用穴播4~5粒/穴的方式种植,生长期间喷甲基硫菌灵、杀虫桃小灵等杀菌剂、杀虫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每小区的产量按每次采收的总和计算。
二、结果分析
1.抗病、早熟、优质高产架豆新品种的筛选
通过对引进的10个豆角新品种的引种比较试验,筛选出盛硕10号架豆和优选双丰1号两个抗病早熟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分别亩产2678.8公斤、2669.00公斤其中以盛硕10号的产量最高,但这两个品种间在产量上无显著性差异(如表1)。
注:表中1~10分别为架豆品种:盛硕10号架豆、优选双丰1号、一尺青架豆、丰芒6号、瑞雪168架豆、特长双丰1号、四季无筋绿架王、特长双丰架豆王、盛硕架豆王中王、航天架豆王。
2.耕作措施、施肥方式、种植密度三种技术措施的互作效应
表2结果显示:在小麦收获后免烧旋耕,施足底肥磷酸二铵150Kg/hm2,采用株距为27cm,行距为60cm的种植密度,开花结荚期追施尿素150Kg/hm2的耕作措施(即A1B2C2组合模式),在耕作措施、施肥方式与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下小麦复播架豆可获得高产,而且比常规的烧后旋耕、不施肥、行距采用33cm的种植模式(即A2B1C1组合模式)增产4.95%,试验结果如下:
三、结论与讨论
1.麦茬复播架豆免烧旋耕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的
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土壤湿度和疏松度,有得于种子发苗、壮苗,为植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播种时施足底肥,开花、结果期追肥为架豆的生长和豆荚的膨大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采用穴距为27cm,行距为60cm的种植密度使株丛空间布局合理,增加了光照的通透性,提高了土地种植指数,降低了植株之间的生长竞争,从而提高了架豆的产量。
2.麦茬复播架豆的产量与耕作措施、施肥方式、种植密度三种技术措施有关,不是三种栽培措施中的任一种、或者是任两种互作效应对产量产生影响,而是三种技术措施相互产生效应、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将这三种技术措施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适宜架豆生长发育的最优组合模式,有利于麦茬复播架豆的高产高效生产。
3.麦茬复播蔬菜种类不同,其相应的耕作措施、施肥方式、种植密度等栽培技术也应做调整,因此在研究拓宽麦茬复播蔬菜种类时候,最佳适宜的配套蔬菜种类和品种、种植密度、耕作措施、施肥技术、防病治虫等管理技术是解决麦茬复播蔬菜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焦彦生,马蓉丽,成妍,吴海涛,等.麦茬复播番茄栽培技术[J].蔬菜,2012(3):8~10.
[2]常忠庆,王卫萍,郭伟浅.谈旱地麦茬复播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资2008(6):25~27.
[3]焦彦生,马蓉丽,成妍,吴海涛,等.麦茬复播大葱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5):203~205.
[4]白咏梅,刘士惠,卡米拉,等.博乐市麦茬复播西瓜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0(3):27.
[5]陈玉奇.麦茬复播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J].石河子科技,2005(4)35~36.
大豆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详细阐述了蒙城县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轮作、选用良种、精细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收获与储藏等内容,为夺取大豆高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大豆最忌连作,连作大豆,一是病虫蔓延,如孢囊线虫病、大豆食心虫等危害加重;二是使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分消耗,因而使大豆营养比例失调,发育不良;三是大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对其本身根系生长有毒害作用,因而连作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数减少,固氮能力下降。应尽量做到大豆与大豆隔2茬以上轮作为好。
2选用良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上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我县夏大豆可选用和推广早熟、高产大豆良种,生育期为90~100d为宜,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有中黄13、徐豆9号、徐豆12等品种。同时要剔除杂种子,并做好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才能做种子用。
3精细播种
温度是决定播期的主导因素。一般温度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我县一般在4月中下旬,夏大豆在6月上中旬,一般不能迟过夏至,否则将严重影响大豆产量。播种有条播、穴播、点播3种方法。目前采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机械条播,一般行距在20cm左右。
4合理密植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籽粒大小、发芽率高低、留苗密度、播种期早晚、土壤肥力高低及土壤墒情来确定。夏大豆合理种植的幅度在18.0~37.5万株/hm2。一般原则是分枝多的品种播稀些,反之密些;早熟品种密些,晚熟播稀些;高肥力地块稀些,瘠薄地块密些。
5合理施肥
据试验,每生产100kg的大豆籽粒,需纯氮5.3kg,有效磷1kg,氧化钾1.3kg,还需要一定量的钙及微量元素硼、锰、钼、锌等。大豆除了根瘤菌提供所需30%~50%的氮外,主要从土壤中吸收。磷肥对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效果更明显,施磷可以使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苗期施钾可以加速营养生长,鼓粒成熟期施钾能促进干物质转移到籽粒中,有利于增产。
(1)重施基肥。大豆要重施基肥,由于大豆抢时早播,往往来不及施有机肥,所以前茬要重施农家肥作基肥,以保证大豆高产稳产。大豆喜磷好钾,施用磷钾肥除为大豆提供磷钾营养外,还能促进根瘤菌固氮,增强植株抗病、抗旱和抗倒伏能力,而且对后茬作物也有增产作用。一般施磷肥375kg/hm2、钾肥105~120kg/hm2,与有机肥混合同时施入作底肥。在播种前施尿素150kg/hm2作基肥。
(2)巧追肥。大豆宜在花荚期追肥,此期追肥对增花保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追尿素60~75kg/hm2,于大豆侧根5cm处开沟施入,氮磷钾配合效果更佳。也可遇雨撒施。如土壤肥力较高又施足底肥,种肥也可不施,以免造成徒长引起倒伏。
(3)根外追肥。花荚期叶面喷施尿素及微量元素钼、锌、硼等有显著增产效果。在大豆生长后期(一般在花荚期)用尿素3.75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硼砂375g/hm2对水750kg,喷施叶面。根外追肥宜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隔7d后再喷施1次,遇雨需重喷。在生产上,根外喷肥一般与防治病虫害结合进行。
6田间管理
大豆是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又处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生长速度快,因此加强大豆田间管理,有利于大豆高产。
(1)破除板结。大豆播种后如遇大雨,表土形成了板结层,会使子叶出土困难,轻者缺苗断垄,重者毁掉重种,若及时破除板结大豆仍可正常出苗。破除板结的时间要在雨后表土泛白时进行,太干太湿都不好;破除板结的方法一是耧耙,二是用耙破除。(2)查苗补缺。大豆出苗后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缺苗断垄,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检查,采取补苗和补种措施。主要是移稠补稀或育苗移栽。一般在2片叶时补苗为宜,可结合间苗进行补栽。缺苗严重的地块采取补种或育苗移栽进行补种。
(3)间苗定苗。间苗是保证苗匀、苗壮实现合理密植的有效措施。间苗时间宜早不宜晚,从子叶展开至对生叶片出现进行间苗为宜,间苗、定苗最好一次完成。
(4)中耕除草。中耕不仅能消灭杂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也能保墒防旱,增产效果明显。一般中耕2~3次,间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苗高15~17cm时进行第2次中耕,开花前进行第3次中耕,深度以浅-深-浅为原则,最后一次中耕结合培土进行,有利于保护豆苗、防止倒伏和清除杂草。另外,也可用除草剂进行化除。
(5)灌溉。大豆的一生有4个时期需要灌水,即幼苗水、分枝水、花荚水和鼓粒水。具体要求是苗水要轻,分枝水要小,花荚水要足,鼓荚水要巧。大豆苗期一般不需灌水,而应蹲苗。花荚期需水最多,要勤浇细灌,对防止大量落花落荚、增粒增重极为重要。
(6)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重点做好病虫测报。掌握防治适期。认真做好食心虫、豆荚螟及蚜虫的防治,可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吡虫啉、Bt等药剂进行防治。
7收获与储藏

大豆栽培技术论文(收集3篇)
- 阅2大豆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高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特点[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6-0165-011前言高油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

大豆栽培技术论文(收集5篇)
- 阅0大豆栽培技术论文篇1关键词:免耕种植;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23.007大豆包括黑豆、青豆以及黄豆,属于粮食作.....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重点(整理2篇)
阅:0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重点范文篇1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

大豆栽培技术论文(整理2篇)
阅:0大豆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复播架豆模式[中图分类号]S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3-01....

少儿口才课程体系(整理2篇)
阅:0少儿口才课程体系范文篇1心得体会一由XX校举办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