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例(3篇)

来源: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篇1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活检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检出率的不断提高,此项技术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对临床疑为前列腺癌的患者89例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明确诊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89例患者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5岁。符合以下情况之一:(1)直肠指检异常,任何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值;(2)PSA>10.1ng/mL,任何f/tPSA和PSA密度值;(3)PSA4~10ng/mL,f/tPSA异常或PSA密度值异常;(4)PSA4~10ng/mL,f/tPSA和PSA密度值正常,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和MRI发现异常信号:(5)PSA4~10ng/mL,f/tPSA和PSA密度值正常,穿刺或严密随访。

1.2方法用B超经直肠探头(频率5~10MHz),选用18GTrucnt活检针及活检枪,术前常规行肠道准备。穿刺方法:患者采用截石位,行直肠指诊后置入直肠探头,确定拟穿刺部位。常规消毒会阴部皮肤,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将前列腺自动穿刺器的穿刺针于会阴部经皮肤刺入,在直肠B超引导下进针达前列腺病灶或可疑病灶前0.5cm处停止进针,常规采用6点系统穿刺法。前列腺体积>50mL、超声检查可疑者加穿2~4针,所取标本编号后立即用10%福尔马林固定,做组织学检查。所有的穿刺过程均由作者一人完成。穿刺过程中患者均耐受良好。术后常规予抗生素治疗。

2结果

2.1病理结果89例患者中前列腺癌38例(42.7%),前列腺结节性增生34例(38.2%),前列腺炎12例(14.5%),前列腺结核3例(3.4%),前列腺细胞非典型性增生2例(2.2%)。前列腺癌按Glisson分级:PCAⅠ级11例,PCAⅡ级15例,PCAⅢ级12例。

2.2穿刺后并发症89例患者中有25例穿刺后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1~2d后自然消失;血便5例,发热5例,均自行恢复正常;无大出血或感染。

3讨论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近年来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另一方面,影像微创技术的开展,尤其是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PCA的早期检出率。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也是临床进行治疗的依据。以往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多为经直肠用示指引导对前列腺可疑结节进行活检,失败率很高。自1989年Hodge[1]提出经直肠超声引导6点法系列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以来,目前此方法已是前列腺活检系列穿刺法的标准方式,这一方法使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成为可能。前列腺癌的主要直肠超声特征为前列腺外周带呈低回声,图像透声差,比正常腺体暗,也显示混合声或高回声,宜选择低回声和回声不均及血流丰富的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对于前列腺内各种异常回声的区域都应穿刺活检。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重点的进行穿刺可明显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本组89例均为经直肠B超引导经会阴部活检,检出前列腺癌38例。在F-PSA/T-PSA

胡建波等[3]研究发现在PSA水平异常的患者中,前列腺体积大的患者,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认为前列腺体积较大时正常前列腺组织产生的PSA也较多,易造成PSA值异常。或者由于前列腺体积较大造成漏穿,因此建议前列腺体积>50mL者增加穿刺针数。本组前列腺体积>50mL者的共计21例,均应用8~10点穿刺活检法进行穿刺,增加了外周带的穿刺针数,相对减小了漏穿的机率,前列腺体积>50mL的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23.8%(5/21)。

前列腺穿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尿,本组25例(28.1%)患者出现血尿,通常不用处理,严重者可给予止血、抗炎治疗;5例(5.6%)患者出现血便,自行好转。本组所有病例未发生感染。穿刺后出现血尿是因为损伤了尿道,在保证穿刺的全面性同时尽量选择远离尿道的结节。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PCA的重要手段,但此项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故选择合适的穿刺适应证,在提高PCA检出率的同时应避免不必要的穿刺。但穿刺是否会引起局部转移仍无法确定。

综上所述,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优点是安全、准确性高、患者痛苦小、无需麻醉、并发症少,取出的组织经病理检查可早期确诊,是一种微创性诊断技术。

参考文献

[1]HodgeKK,McNealJE,TerrisMK,etal.Randomsystematicversusdirectedultrasoundguidedtransrectalcorebiopsiesoftheprstate[J].JUrol,1989,142(1):71-74.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检查;精囊炎;精囊腺

精囊炎是泌尿生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不够典型,易与膀胱、前列腺、尿道、、附睾等疾病相混淆,常为临床医生所忽略[1]。且精囊部位深在,检查、诊断困难,常易误诊、漏诊。本病多为精路菌性感染所致。血精患者与前列腺炎患者的普查中,运用直肠超声检查,对患者的损害小,便利,多数患者以间断血精来诊,急性病例可伴终末血尿、下腹胀痛,有明显尿路刺激症状。由于精路连接精囊与前列腺,往往精囊炎均不同程度伴随前列腺炎。本组回顾了19例精囊炎病例经直肠超声的表现,分析其声像图特征,以期对精囊炎的诊断及预后评判提供一定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自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我们收治的19例血精病例,经直肠超声检查,明确精囊炎,患者年龄在29~45岁之间,平均年龄39岁。

该组病例,其中14例为间断性血精来诊,5例因前列腺炎来诊,5例当中2例为急性病例。本组共同特点均为间断性血精,合并前列腺炎患者伴有下腹胀痛,尿路刺激症状明显。

1.2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国产EmperorEMP-1100,腔道探头频率为6.0MHz。采用经直肠精囊、前列腺纵切、冠切法,描述精囊炎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水平,边界、内部回声及钙化类型。并对治疗后复检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2.1精囊炎的部位情况该组病例精囊炎,双侧发病13例,精囊轮廓不同程度增大或呈管状结构,结构内分室,厚径超过10mm,2例急性病例厚径为15~24mm,囊壁粗糙增厚或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治疗后14例轮廓恢复正常范围,5例亦明显改善。

2.2回声表现该组病例多见慢性精囊炎,囊内回声明显减低,不均匀,多存在细小点状回声,急性病例囊内可见粗大点状回声,囊内分室明显。确诊病例均为临床症状典型,实验室诊断支持下确立的。

2.3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鉴别

临床超声检查出现假阳性病例不少,考虑有两种情况:一种为个体潴精较多,精囊厚径增宽,散在囊室性回声减低,其内回声模糊;一种为后阻力增加如管钙化,精阜水肿等精路其他问题造成排出不畅。明确诊断者均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内炎症细胞明显增多,菌培养均为阳性。

3讨论

精囊腺,为男性生殖器官的附属腺和一个参与分泌的器官。其分泌物同、前列腺、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及产生的共同构成。精囊产生的黏液,为提供载体和营养物质,有利于的运送与储存。精囊病变势必影响的生存与活力,而导致男性不育。因此,必须重视精囊疾病的早期诊断。

精囊腺是一对长椭圆形囊状器官,上端膨大、游离为精囊底,中部为精囊体。上宽下窄,前后稍扁。位于膀胱后外侧,管壶腹外侧,前列腺底的后上方,膀胱底与直肠之间,前面接膀胱底,后面朝向直肠,其间隔以膀胱直肠筋膜。精囊左右个一,呈八字形分开。底伸向外上方,与输尿管下方接近。排泄管向内下与输尿管壶腹汇合成管,于前列腺基底部穿入前列腺。

前列腺的大小,长3~5cm,宽约1.5cm,厚约1cm。但其大小因人而异,左右两精囊腺也多不相同,但大体对称。大小也有差异。至成熟期呈囊状。

精囊炎是男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是由于精囊的临近器官(如前列腺、尿道、结肠等)发生感染后侵及精囊造成的。精囊炎的临床表现是:血精、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道有灼热感、下腹疼痛、耻骨上区隐痛等。久之还可出现低下、遗精、等症状。

由于CT对生殖系统检查有一定损害,因此超声检查更适合血精患者的检查。精囊炎病理上为滞留,精囊腺管纤维增生,管腔扩大,极少数缩小。临床常出现间断性血精,慢性减退及排尿不适等症状。急性发病者精囊黏膜充血、水肿,可有明显尿道刺激症状、血精甚至终末血尿,多伴潴留而下腹胀痛。经直肠超声探头可以清晰地显示精囊的轮廓,正常精囊表现为顶端园钝、表面隆突不平、多室状的低回声区,自上而下,由两侧向中间汇合,再由管进入前列腺。如无明显扩张,管声像图不能显示。精囊炎患者常伴有管囊肿,超声表现为沿管走形、位于前列腺后部正中或偏左、偏右的梭形无回声区,其下部呈漏斗状,向下延伸至精阜。

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精囊扩张,分室样囊性回声并不难。与精囊囊肿及前列腺囊肿易于鉴别。囊囊肿多为单侧发病,呈大球形,囊壁菲薄[2]。前列腺囊肿多位于前列腺腺体内,腺体中后部多见,且单纯精囊囊肿、前列腺囊肿很少有明显伴随症状。当精道感染引起精囊炎时,常有间断性血精等明显症状,急性期还有明显尿道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也会有相应改变,所以鉴别诊断容易。但要注意超声影像的假阳性。这种情况多为潴留形成与精囊炎相似影像,其原因为生殖系统退行性病变引起精道纤维化造成的居多,临床症状不明显。

精囊炎经临床治疗后其声像恢复者占多数,精囊厚度均有缩小,回声变均匀,回声恢复快慢与精道炎症性疾病恢复快慢有关,可见积极防治泌尿系统感染,尤其精道感染至关重要。

所以,经直肠超声检查对精囊炎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易于与精囊囊肿、前列腺囊肿鉴别,对精道感染性疾病预后评判也有帮助。

参考文献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

[关键词]经直肠腔内多普勒;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中图分类号]R737.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10-0075-03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良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前列腺的逐渐增大而对尿道和膀胱出口产生压迫,导致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列腺癌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近几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1]。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随着其技术的发展,在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20例前列腺增生和2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参数,存在为临床上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前列腺癌患者各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学结果。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增生组,年龄48~79岁,平均(67.9±17.5)岁,前列腺癌组年龄54~80岁,平均(70.1±19.4)岁。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明确;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均行彩色超声检查,并有完整的参数结果。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纳入的研究对象无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特异抗原在正常范围内,年龄50~80岁,平均(69.7±16.2)岁,三者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进行检查,探头为腔内变频端扫式。检查前清洁肠道,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膀胱适当充盈,进行全面检查。

1.3评价方法

二维超声下观察前列腺形状、大小、回声、内外腺的比例。测量前列腺和内腺的三个径线,观察盆腔、直肠壁、膀胱基底部的淋巴结情况。彩色多普勒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PSV)、阻力指数(RI)。前列腺增生组和对照组观察内腺和外腺动脉的血流,取阻力指数较高的动脉频谱进行统计。前列腺癌患者测量结节周围及结节内部的血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分级评价标准[2]:0级为血流信号稀疏;1级为信号稍多;2级为信号丰富;3级为信号极丰富。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三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的动脉血供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二维超声结果

2.1.1正常组和前列腺增生组正常组前列腺形态正常,内腺和外腺的前后径比约为1∶1,内线体积小,与外界分界欠清,内部回声均匀,无钙化回声(图1)。前列腺增生患者(图2)内腺体积增大,外腺受压,内腺和外腺前后径比约7∶1,部分患者内腺呈现结节样的改变,内腺和外腺交界部位可见钙化。

2.1.2前列腺癌组14例患者腺体内显示低回声,占70.0%。部分患者内腺和外腺结构不易区分,外形不规整,包膜不连续,内部回声不均匀,呈网格状、蜂窝状,周围淋巴结多半有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壁、直肠壁连续性中断或远处转移(图3)。

2.2CDFI检查结果

①对照组(封三图4)前列腺的血供少,分布均匀,18例为0级,2例为1级。②前列腺增生(封三图5)血供丰富,血流信号增强,以内腺为主,分支规整,走行顺。其中2例为0级,6例为1级,11例为2级,1例为3级。③前列腺癌(封三图6)血供丰富、血流信号增强,血管增粗,多位于结节的周围或者延伸入结节内部,信号集中,簇状或者枝状。其中3例患者为1级,16例患者为2级,1例患者为3级。三组患者血供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见表1。

2.3三组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见表2。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PSV和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前列腺癌组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

3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病因是由于前列腺的逐渐增大对尿道及膀胱出口产生压迫作用,临床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间尿次增加和排尿费力,并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和血尿等并发症。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出现血尿,在临床上与恶性疾病需要鉴别。前列腺癌就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泡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95%以上的前列腺癌是发生于前列腺腺体组织的腺癌。早期明确诊断对治愈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1912年Lowsly将前列腺划分为前叶、中叶、后叶和两个侧叶;1954年Franks根据临床的病理研究结果以及组织对激素不同的反应将前列腺分为内腺和外腺;1988年McNeal发现超声波对前列腺的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反射,因此提出了新的分区方法[3]。前列腺尿道的前方为非腺体区,腺体部分分为中央区、移行区、周围区、尿道周围区。中央区较少发生前列腺癌,约有70%~80%的癌症发生于外周区,而移行区是前列腺增生的高发部位。前列腺增生主要是平滑肌、纤维和腺体血管等增生,如果以纤维和血管增生为主则主要表现为强回声,如果以腺体增生为主则主要表现为低回声。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雄激素刺激、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突变、遗传等有关。

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为径线增大,前后径更为显著,腺体呈圆形或者为椭圆形。内腺增大明显,与外腺比例显著增大,可见增生的结节,增生的腺体常把结石推向一边,腺体包膜光滑、回声均匀。CDFI可见血流增多,但多对称分布[4]。而前列腺癌结节多孤立存在,大多癌结节呈低回声,其次为等回声和混合回声,而高回声较少。超声下可见包膜局部破坏,连续性中断,局部隆起,变薄。因前列腺癌患者多合并有前列腺增生,因此进行超声检查时,对边缘隆起、左右周缘区厚度不同、外腺有结节等均应怀疑是癌灶。

目前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血流研究尚无统一的标准,国内有些学者将CDFI的血流信号分为6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均有明显的血供增加,但分布却有区别。一般前列腺增生血管增生多分布在内腺,呈放射状,或者分布在增生结节的内部和周边,血流速度快,血管内径增加。而前列腺癌的血管分布较前列腺增生更为明显,血流信号可非对称,血管内径增粗,分布可呈弥漫性、周围型、局限型。通常高分化的前列腺癌血供丰富,而低分化癌的血供相对较差[5]。王小燕等[6]分析前列腺癌直肠超声的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主要表现为形态失常,包膜不完整,内腺和外腺的分界不清,外腺增厚,前列腺内部回声紊乱,可出现弥漫性砂粒状的钙化回声,动脉阻力指数增加;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形态饱满,内腺和外腺分界清,前列腺内的回声欠均匀,可见钙化回声,多位于内腺或者交界处,动脉阻力指数也有升高,但低于前列腺癌。赵利民等[7]经直肠检查前列腺癌,声像图显示前列腺弥漫性占位者5例,43例图像为外腺可见多发或单发低回声病灶,CDFI显示丰富血流,血流速度(24~47)cm/s,平均35.8cm/s,阻力指数0.72~0.84,平均0.76,认为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癌具有可靠性强及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回声情况、浸润程度、血流功能等。康利克等[8]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结果显示TRUS检查前列腺图像清晰,伪差少,可以显示较小的病灶,发现癌肿最小≥8mm。超声诊断PCA32例,与病理对照诊断符合率为72.7%,诊断前列腺增生12例,其中8例增生合并钙化或囊肿声像图改变,假阴性率27.3%。廖新红等[9]对5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直肠超声检测,认为其能增强活检过程穿刺的导向性,有助于增加活检阳性率。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测定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孟凡荣等[10]研究结果提示,经直肠超声检测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测定诊断早期前列腺癌能够显著性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内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增高,而前列腺癌增高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也是这样,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前列腺癌又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有文献报道,前列腺内动脉阻力指数与前列腺增生的组织成分有关,如以平滑肌为主,则血管阻力较大[11]。内腺的增生由于其包裹在包膜内,因此血管受压严重,导致压力增加,动脉阻力指数增加[12]。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二维超声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腺体增大,内腺和外腺的比例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部分患者内腺呈现结节样的改变,内腺和外腺交界部位可见钙化。前列腺癌组部分患者的内腺和外腺结构不易区分,外形不规整,包膜不连续,内部回声不均匀,呈网格状、蜂窝状,周围淋巴结多半有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壁、直肠壁连续性中断或远处转移。CDFI检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血供分级以0级为主,没有2级及以上者,而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血供显著增多,2级以上的患有12例,前列腺癌患者有17例为2级及以上。前列腺增生组PSV(20.2±7.9)cm/s,前列腺癌组为(29.1±11.2)c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前列腺癌组升高更明显。前列腺增生组RI(0.68±0.07),前列腺癌组为(0.83±0.0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前列腺癌组升高更明显。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经直肠超声影像具有不同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在临床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鹏,包卫东,杨莉莉,等.f/tPSA、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诊断效用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2,23(24):4-6.

[2]王玲,董昌元,贺袆,等.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血流动力学研究[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1,17(2):144-147.

[3]McNealJE.Theprostategland:Morphologyandpathobiology[J].MonogerUrol,1988,9(1):36-63.

[4]ShigenoK,IgawaM,ShiinaH.TheroleofcolourDopplerultrasonographyindetectingprostatecancer[J].BJU-Int,2000,86(3):229-233.

[5]KellyMG,LeesWR.ProstatecancerandtheroleofcolorDopplerultrasound[J].Radiology,1993,189(2):153-156.

[6]王小燕,廖明珠,农美芬,等.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显像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982-983.

[7]赵利民,崔淑丽,林淑芝,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84-85.

[8]康利克,王小燕,陈晓红,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临床评价[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5):733-734.

[9]廖新红,杨红,莫春玲,等.58例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声像图及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10,38(4):411-412.

[10]孟凡荣,胡元平,霍兰,等.经直肠超声检查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测定诊断早期前列腺癌[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1):41-42.

[11]HayamiS,UshiyamaT,KyritaY,etal.ThevalueofpowerDopplerimagingtopredictthehistologiccomponentsof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J].Prostate,2002,53(2):16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方案范例(3篇)

    - 阅0

    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方案范文关键词:高校;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46-03特色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特别是作为民办独立.....

    交流会发言稿范例(3篇)

    - 阅0

    交流会发言稿范文篇1五小王金勇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五小的一名普通的教师,今天能够参加学区举办的《科学》教研研讨活动,感到非常荣幸,也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范例(3篇)

    阅:0

    青少年足球培训教案范文篇1论文摘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足球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给中国足球带来了....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例(3篇)

    阅:0

    前列腺的超声诊断学范文篇1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活检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前列....

    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方案范例(3篇)

    阅:0

    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方案范文关键词:高校;独立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