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训练学范例(3篇)
来源: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单单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对身体健康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在我国的各大高校中,为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逐渐将运动训练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磨练自身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文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训练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而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发展趋势解决措施
一、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的现状
(一)在各大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制度中,体育课堂教学一直被学校和教师所忽视,对于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素质的教育就更不用想了。即使一些高等学校也会定期组织田径等体育比赛项目,但是学生们只是没有章法的进行训练,却没有完善的训练模式。虽然现在高等院校也相继增加了运动训练的相关课程,但是并没有将教学改革很好的落实下去,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是要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和体育器械,比如仰卧起坐和高低杠,那么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就会慢慢消失,有的学生甚至会对体育学科产生怠倦和排斥的心理。
(二)现今,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训练教学都是比较有局限性的,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水平的高低。他们一般都没有经过专项的训练,也没有专业运动训练的经验。同时,这些高校的老师还要在体育运动训练之外承担大量的体育理论文化教学工作,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法;另外,由于一些体育老师的经验不足,在训练观念上,他们也很难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这样单一枯燥的训练方式很难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技能。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在运动训练中的创新能力,使我国高校体育运动训练面临着危机。
二、解决体育教学现状的方法
经过实践证明,运用成熟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教学,从体育教育的根本出发,才能符合体育教学的具体规律。所以对高等院校的体育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了解教学大纲,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相应的运动项目,不单单要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培养学生终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将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断的战胜自我和超越极限。这样不但能够摆脱传统体育的固定教学模式,还能为建立学生坚持体育竞技的学习观念起到了积极影响,进而锻炼他们形成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性格;另外,还要完善高等院校体育的师资力量,学校要多安排体育老师进行深造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其他学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教学经验,学习新时期体育运动训练的实施方案及训练方法。同时还可以吸收专业体育学校的高等人才或退役的运动员,为高校体育的师资队伍添砖加瓦,从而将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科学化和合理化,进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的有效性,顺应了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院校学生自身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只满足于物质方面,大家都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健康问题,而且在社会工作中,为了满足特色化的工作行业,人才也要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体育基础,因此,体育运动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学课堂内容也有了新的标准,不但要求学生强身健体,还要在体育运动训练上多样化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要。
(二)高等院校体育运动训练发展途径
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职业特征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能够使体育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深入的发展,同时也是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生必要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利用体育运动训练创办特色教学,独树一帜,从而扩大学校的办学空间,进而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构建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训练途径。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元素不断涌现出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单单是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人才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为未来多变的社会工作生活环境做好准备。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运动训练中,要将科学观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合理的运动训练来提升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扩展更大的体育教学空间,体现运动训练的体育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兴趣,构建一个健全的体育教学体制,有效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尚武.大学体育教育中影响学生学习动机诸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49-51.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
1主导思想的异同
1.1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既要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又要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以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正确认识“三基”教学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因为“三基”教学是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与“终身体育”相一致的;其次,以“整体教育”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
1.2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是通过运动训练实践对运动项目特征、运动队或运动员现实状态,以及拟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一种理论认识。这种理论认识一旦形成,就确定下来,不轻易更改,并通过语言文字定格或文件的形式储存,直到实现训练目标,这就为运动训练指明了方向并赋予了行动目标。然而,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现某一训练目标之后,教练员要根据项目的发展形势以及竞赛规则的不断变化,对运动训练的主导思想做相应的调整与修正,以形成可行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促进训练的良性发展。
2教学目标上的异同
体育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是同一个范畴,但教学任务是比较笼统的,分不出阶段和层次,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阶段、深度、层次有明显的限定。所以,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体育教学中师生所应达到的最终目的,即预期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
2.1体育教学的目标。在我国,体育教学以增强体质、开发体力和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为主。因此,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增强体质,开发体力和智力资源,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2运动训练的目标。在我国,运动训练的主要目标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国争光。运动训练的目标还有:一是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水平,改善身体形态,不断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发展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二是使运动员掌握和提高专项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战术,达到纯熟的程度,并能在比赛中运用和发挥;三是使运动员掌握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的组织和方法、知识和技能,培养运动员独立进行自我训练的能力;四是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体育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2.3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目标异同分析。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都是培养人的一种教育过程。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运动训练从根本上讲,是要培养出类拔萃的、为国争光的体育人才。所以说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都是培养人的一种手段,都是为了提高人的机体能力和体育文化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过程。但两者所培养的人在层次上有区别:一是两者所培养的对象不一样,体育教学面对的是在校的全体学生,而运动训练面对的是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运动能力较强的青少年;二是两者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同,体育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三基”,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而运动训练则是以不断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运动员不断创造出新的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发挥运动员的潜力。而当达到个人最好成绩的顶峰后,则要保持它,并尽最大的可能延缓机体机能的衰退和最好成绩的下降,使运动员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保持顶峰状态。
3组织形式的异同
3.1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以身体练习为主。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着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锻炼能力,促使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体育课要实行开放式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以个人爱好和特长的发挥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个性发展。
3.2运动训练的组织形式。运动训练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以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为主,讲课要细精结合,着重发掘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奋力拼搏的精神。运动训练课都以专门性与专业性为主,有利于发展个人的专项能力,以巩固提高个人的专项运动成绩。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
关键词延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12.012
AbstractThispapertakesthetrainingprogramof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ofYanbianUniversityastheresearchobject,andmakesacomparativestudyonthecurriculumsettingofthespecialtyof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training.Researchshowsthattwoprofessionalhasa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professionalelectivecoursehoursandcreditarrangements,inthetrainingtargetandothercoursesshowedasimilarlarge,alsofoundthatthereisaseparationoftrainingtargetandarrangespecificcoursesinteachingphenomenon.
KeywordsYanbianUniversity;sportseducationprofessional;sportstrainingprofessional;curriculumsetting
0前言
延大学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就有1958年成立的体育教育和1998年增设的国家教育部单招考试的运动训练专业。本文从两个专业培养方案入手,在充分了解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比较两个专业培养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的学时、学分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学分比例、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课的学时、学分比例、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体育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以满足现今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延边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2.1.1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培养目标,一方面是培养两个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还要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技能,以便拓宽就业空间,增加更多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前提对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但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有不同点,体育教育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和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能力;运动训练专业则侧重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训练、裁判和体育行政管理的能力,见表1。
2.1.2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结构
从培养方案不难看出,两个专业的课程结构相同。具体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和教学实践环节四个层次,通识教育课程下又分为必修与选修,学科基础课程下只设有必修课程,专业课下设有必修与选修课,而选修下进一步分为主项提高、副项提高与任选课,最后是教学实践环节。
2.1.3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的通识课与专业课比较
通识课通常称为公共课,它是学校为培养学生的通融识见和博雅精神而开设的课程。专业课则是学校为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人才而设立的课程。如表2所示,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通识教育课学时、学分相同,但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课和总学时明显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在某种程度上大大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总学时范围。
2.1.4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比较
两个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中理论课与技术课在课程设置门数和学时较均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在学时、学分上都略多于运动训练专业外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差别,在课程设置上也表现出雷同现象,见表3。
2.1.5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专业的必修与专业选修课比较
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是各个学校结合本校的特点和特色以及社会需要,使学生为了在一两个专项上的特长所安排的运动训练专业的重要课程”;①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安排4学期;运动训练专业安排6学期,见表4。很显然,学院非常重视主项提高课,把其作为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完成教学过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只注重技术教学,轻教学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传输,科研能力、专项理论的重视不足;运动训练专业注重的是专项技术技能教学,裁判法、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指导能力的培养、竞赛组织以及相关理论原理的理论教学不足,甚至不少专修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安排理论教学。两个专业忽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与培养目标相互脱节。
在调查中发现,两个专业在副项提高课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教师和实际情况采取必选方式,且学生选择的范围小。许多课程虽然在课程设置中显示,但因场地不足、未配备相应任课教师等原因而无法进行教学,进而导致学生缺乏选课自,使学生无法完全更好地掌握除专项技能之外的另外一门技能。
2.1.6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的理论课与技术课比较
在两个专业的理论课与技术课学时比较中发现,技术课比重均多于理论课,尤其运动训练专业更为明显,见表5。这与“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重视术科、轻视学科,忽视跨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几经改革仍未跳出传统体育课程结构的陈旧框架”②有关。由表6所可知,发达国家学科课程占的比例多于技术课程,尤其是日本、加拿大两个国家。就运动训练专业来说,技术课比例明显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训练专业专项选修显著多于体育教育有关。周明等认为“学科与术科的比例调整为5.5/4.5”,③“学、术科设置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确定其比例,并逐步提高学科的比例”。④显然,我们将面临调整两个专业理课与技术课的比例问题,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2.1.7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
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门数、时间、学分上都是相同的,即各7门、26周和8学分。但在访问调查中发现,在教育实习上的安排和管理上由于主客观原因把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整个实习过程缺少监管,实习环节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育教育专业突出的是培养具有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训练、竞赛工作、指导民族体育项目方面的人才,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则是具有能胜任竞技体育的训练、裁判、体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两个专业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2)两个专业通识课学时学分相同,运动训练专业学时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教学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基本相同。
(3)运动训练专业主项提高课学期和时数安排明显多于体育教育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技术教学,轻教学训练技能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培养目标相互脱节的现象。
(4)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两个专业技术课比重均多于理论课,尤其运动训练专业更为明显,技术课比重超过国内相关专业水平,这与专项选修有关。
3.2建议
根据培养目标调整理论课与技术课教学比例,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严格管理,使学生的教学、训练指导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另外,在主项提高课程的实际教学安排上,注重竞赛组织、裁判法、场地画法、教学指导、科研方法、训练计划等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释
①郭仁红.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教导刊,2013(3).
②张桂兰.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学科与技术学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3:10.
③周明,陈敏.对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81-83.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1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例(3篇)
- 阅0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困扰范文篇1怎样留住晨晨离家出走的脚步望着离家出走7天而现在站在我面前的晨晨,我有些不知所措。憔悴的小脸上不仅写满了疲惫,似乎还多了一丝15岁女孩不该.....

行为科学研究法范例(3篇)
- 阅0行为科学研究法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犯罪心理学犯罪刑事犯罪心理学研究就是为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中的犯罪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是一门介.....

女子礼仪范例(3篇)
阅:0女子礼仪范文篇1Sara提醒几欲让灵巧手指上阵的女士们,在正式西方晚宴上不能用手碰触食物,所以优雅的女士要学....

体育运动训练学范例(3篇)
阅:0体育运动训练学范文篇1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单单....

期中考试表彰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范文集锦
阅:0随着期中考试越来越近,平日里爱玩爱闹的学生不得不面对自己对这学期学的内容一知半解的现状。下面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