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范例(3篇)
来源: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86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9.070
WildlifeConservationProblemsandStrategiesinChina
DUSumin
(FujianSanmingCityQingliuCountyShawuForestryStation,Sanming,Fujian365300)
AbstractIntheecosystem,wildlifeispartofthemoreinteresting,andwildlifehasafunctionofecologicalservices.Sincethefoundingofourcountrytoprotectwildlifebusinesshasbeenrapiddevelopment.Atpresent,thereareaseriesofproblemsintheprotectionofwildanimalswork,theseproblemsarenotconducivetothesmoothdevelopmentofwildlifeprotectioncause.Thispaperelaborateswildlifeconservationproblemseffectivelyaddresstheseissuesandscientificmeasurestopromotethehealthygrowthofwildlife.
Keywordswildlife;protection;problem;measures
0前言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生态平衡中,野生动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地域广阔,横跨的维度较多。在世界各国,我国拥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但是近几年来,一些人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过度利用野生动物,这就减小了野生动物的种类,促使有一部分野生动物濒临着灭绝的危险。
1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
从建国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具体表现如下: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促使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起来;建立起保护野生动物的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行政管理等体系;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发展迅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对迁地保护工作进行加强,繁育了濒临灭绝动物的稀有种类;积极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为保护野生动物、管理野生动物提供合理的依据;为了能够有效打击走私、贩卖野生动物的活动,这就要对市场检查以及监督进行加强,严格执行野生动物进出口的管理制度;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以及法律意识。
2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1)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丧失以及破碎。全球有一部分野生动物都濒临着灭绝的风险,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栖息地的丧失以及破碎。大部分物种被隔离在生境斑块,阻碍了其迁移扩散,这就了增加了野生动物的近亲繁殖的机率,促使物种濒临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遭到砍伐,开垦土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草地退化,减少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也减少了野生动物的种类。
(2)过度利用导致当前资源枯竭。近几年来,野外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并且有一部分野生动物濒临着灭绝的危险。通过对我国蛇类进出口贸易、其他地区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我们可以发现过度利用导致野生动物的数量在急剧下降。
(3)逐渐丧失了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严重影响着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遗传多样性将生物的进化潜力反映出来,并且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这就表明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比如:朱q种群近交非常严重,经常会出现幼鸟残疾等现象;麋鹿种群由于缺乏遗传多样性,从而不利于种群的健康生长。
(4)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物会产生较多的毒性,比如:神经毒性、内分泌毒性等,这些毒性会阻碍动物的健康生长,并且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繁殖等。有一部分污染物会被食物链将其作用放大,影响了生物系统的发展。从相关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华鲟体内累积着较多的三苯基锡,从而造成了幼体畸形,降低了中华鲟种群的数量。
(5)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外来物种的入侵。外来物种的入侵影响当地生物的生态位,促使生态系统开始向着单一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促使物种濒临着灭绝的危险。当前,在众多遭受生物入侵国家中,我国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断突发的入侵疫情,加大了入侵的风险,比如:美国牛蛙进入到我国的云南、四川等地区,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系统,减少了当地的两栖类动物。
(6)复杂的动物疾病。动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会受到病原体的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死亡。尤其是恶性传染病会严重影响着动物群体的生存环境。比如:发生在青海湖的野生鸟类禽流感,最终使得6000多鸟类死亡。
(7)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警体系具有以下的特点:起步晚、薄弱的基础、简陋的设施装备。其中具体的问题表现如下:第一,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警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目前,我国政府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监测预警机构,一般情况下,在当地的救护中心、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等会挂着监测站,但是在这种监测站里没有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知识不够,不能准确查出野生动物的异常病情。第二,缺乏完善的监测站点布设,在监测中存在着盲区。由于我国的候鸟、野生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它们有属于各自的迁徙路线。当前,我国所设置的监测站点无法将候鸟迁徙的路线完全覆盖,不利于有效监测候鸟、野生动物的疫源疫病。第三,缺乏科学的、有效的基础研究,监测技术水平较低。一直以来,我国缺乏关于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方面的研究资料,并且也不能够将这些研究资料很好地应用到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工作中。我国科研单位还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过我国野生动物疫病。第四,在监测工作中,政府没有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还缺乏监测预警能力。
3加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具体措施
(1)加大对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以及评估的投入。要想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管理计划,这就要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以及原因进行详细的了解,对资源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然而要想促使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
(2)加大对濒临灭绝物种研究的投入。21世纪是基因组时代,这一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遗传信息,我们可以借助全基因组信息来对物种的濒危机制进行揭露。然而这些研究势必会增加科研的成本,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
(3)加强建设野生动物基因资源库。目前,中科院动物所等单位已经建立野生动物基因资源库,但是这一资源库的建设规模比较小,因此要加大投入建设力度。
(4)加强建设野外研究基地以及网络体系。野外研究数据成为保护野生动物的基础数据,所以加强建设野外研究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研究野生动物基地的时候,由于地位薄弱,从而制约着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5)制定以及完善保护野生动物的有关法律以及制度。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事业中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不断出台这些法律以及条例,确保保护我国野生动物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保护野生动物事业的不断发展,这就涌现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国家要进行立法工作,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地。首先,从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这一方面来讲,我国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比如:《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为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提供法律保障。其次,虽然我国在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但是该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补偿主体、没有明确的具体程序等,从而不能够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健康生长。面对这一缺陷,我国要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严格惩罚伤害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
(6)保护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的发展措施。第一,对繁殖药用濒危野生动物进行研究以及驯养。在保护、发展以及利用濒危药用动物资源中,驯养繁殖药用濒危野生动物成为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并且也可以增加野生动物药资源。第二,研究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的替代品。在研究濒危野生动物替代品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开展研究濒危野生动物药材代用品,比如:利用鼢鼠来代替虎骨。其次,在开发濒危野生动物药用的有效成分时要充分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最后,对濒危动物类的药材化学成分进行系统以及全面的分析,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将天然品组合起来。第三,不断完善濒危药用野生动物保护体系。通过对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进行加强以及完善,一步步恢复濒危药用野生动物种群的平衡性。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将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方法引进来,确保我国保护野生动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国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保护濒危药用野生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促使公众的意识得以提高。
4结语
野生动物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然而在地球生物网中,野生动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要合理、适当地利用野生动物,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在保护野生动物这一工作中,要分析每一个地区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实际数量,针对不同的种类来采取的保护措施,促使野生动物种群逐渐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叶先华,曾永海,刘翠.四川冕宁县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J].四川动物,2005(1).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范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42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已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7年5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2017年5月27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多种珍贵、濒危有蹄类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具体范围、界线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第三条卡山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实现自然保护、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卡山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将卡山自然保护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第六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统一管理体制。
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卡山自然保护区工作,其所属的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编制和实施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
(三)制定和实施各项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
(四)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及数据库,组织环境监测;
(五)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工作;
(六)负责护林防火、野生动物救护、疫源疫病监测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工作;
(七)负责野放的普氏野马保护管理工作;
(八)依法查处破坏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保护设施的违法行为。
第七条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州(地)、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应当履行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主体责任,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保护措施,支持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展相关工作。
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畜牧、旅游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卡山自然保护区相关保护职责。
第八条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会同保护区所在地和毗邻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以及产业园区等有关单位,制订保护公约,建立联防保护机制,划定责任区,共同做好保护工作。
第九条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社会治安秩序,并依法查处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卡山自然保护区的义务,对破坏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志愿者服务、捐赠等形式参与卡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十一条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结合卡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状况,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栖息地、迁徙路线以及人为活动范围等因素,组织编制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公布实施。
编制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应当征求自治区有关主管部门、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行政公署)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应当进行论证或者听证。
第十二条经批准的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批准程序报批。
第十三条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及其相关部门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涉及卡山自然保护区的,应当书面征求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意见,并与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十四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实行分区管理。
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批准的卡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设置区界标志和功能区区界标志,并予以公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毁卡山自然保护区区界标志和功能区区界标志。
第十五条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卡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实际工作需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监测预警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科普宣传。
第十六条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保护区自然环境特点、野生动物生存状况和生活习性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科学建设野生动物饲草料基地、饮水点和投食点。
发生自然灾害或者事故灾难的,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和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及时评估受灾情况,并采取开辟通道、设立庇护所、补水、补充食物等救护措施,为受到或者可能受到影响的野生动物提供紧急救护。
第十七条机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应当避让保护区;无法避让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编制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方案,经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工程项目野生动物保护方案中确定的野生动物保护设施,应当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应当验收野生动物保护设施;野生动物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工程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涉及国家或者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征求国务院或者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九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已建项目及其设施阻碍野生动物迁徙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拆除;无法拆除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要求,设置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或者廊道。
第二十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内已经设置的商业探矿权、采矿权和取水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制定退出方案。
第二十一条卡山自然保护区五公里范围为保护地带。
在卡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地带依法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园区经营以及其他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建立生态恢复区,建设生态迁徙走廊,设置围栏、围网等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造成不利影响。
在保护区地带进行有关活动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造成不利影响的,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向有关人民政府提出治理建议。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二十二条开发建设活动造成卡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的,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实行生态损害赔偿、补偿制度,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章保护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卡山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确需调整的,应当依照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的条件和程序执行,避免破坏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第二十四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开垦、砍伐、烧荒、探矿、采矿;
(二)采集、抽取地表水、地下水或者截流自然水系;
(三)采石、挖砂、取土或者采挖动植物化石;
(四)采挖野生植物;
(五)捡拾野生动物尸体和衍生物;
(六)猎捕、杀害、出售、购买、利用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或者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
(七)倾倒废弃物或者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八)引进、应用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或者携带疫源体等。
第二十五条禁止任何人进入卡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经依法批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和季节性传统放牧的牧民除外。
卡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经营设施,不得开展任何生产经营和旅游活动。
卡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自然景观的生产经营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十六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单位、居民和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应当遵守卡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在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有关活动。
第二十七条在卡山自然保护区内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活动,不得使用危害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安全的药物或者方法。防治单位应当制定防治方案,并于防治活动实施前二十日向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报备。
第二十八条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在牲畜越冬放牧地与野生动物冬季栖息地交叉重叠的区域,应当采取限牧等措施,保障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第二十九条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和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护野马原生基因延续。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普氏野马繁育期内,应当组织牧民将有繁殖能力的家马迁离普氏野马野放区域,实施生殖隔离。
普氏野马野放区域,由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划定并公布。
第三十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在进出卡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和保护区重点区域设置检查站点,对进出保护区的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检查。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的,除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给予处罚外,由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一项至三项规定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造成破坏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违反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六项规定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违反第七项规定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造成破坏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八项规定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卡山自然保护区区界标志的,责令恢复原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批准进入卡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三)在卡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建设生产经营设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旅游活动,或者在实验区内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的生产经营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四)在卡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卡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关林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农业、畜牧、旅游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由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集中统一行使,其他有关部门不再行使。
第三十五条卡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范文篇3
一、田野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田野文物就是指那不可移动并且分布地在住宅区之外的古文物,像古建筑、古石刻、古石窟、古壁画等。由于分布的地形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导致田野文物的保护工作非常困难,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分布广、数量多
田野文物分布无规则是田野文物的特点之一,因此为管理保护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例如:近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民勤县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的单位就有192余处,而在录不可移动文物多处,并且大多数都存在于野外,因此,文物保护工作非常艰难。
2.保护经费不充足
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除了部级与省级的文物能够得到相应的保护经费,市县级以下的田野文物保护单位很少能够争取到保护所需经费,因此文物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缺少经济上的基础,很多田野文物保护区没有进行专人管制,没有看护房,更不要说监控管理的设备了。
3.文物收藏热致使保护工作更加艰难
受到经济发展和国内外的文物市场行情变迁等影响,造成文物价值急剧上升,人们对于文物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认识越来越全面,在暴利的驱使下,很多人跳出道德底线,铤而走险,实施田野文物盗窃行为。
4.执法力量偏弱
很多地区在文物保护管理方面缺少人力资源,缺少专业的对文物保护进行执法的队伍,再加之上级文物保护单位或者政府布置下的任务繁重,导致地方单位无法分心于正常的保护巡查工作上。部分部门甚至没有配备巡查车辆,对巡查力度和效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5.少数地方政府对于文物价值和文物保护法规不够重视
为了加快城市规划或项城建设,少数地区政府无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公然实施破坏行为,兴建房地产和规划所需设施,造成田野文物损失严重,遭到不可修复性破坏,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二、对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建设文物保护工作的执法队伍
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过程中执法队伍的建设一定要重视起来,加强对执法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保护工作的巡查力度,配备巡查车辆,为执法提供设备上的方便,有效的震慑文物盗窃分子。
2.加强对于文物保护意识和文物价值的宣传,防止各媒体上歪曲性的报道
现阶段多种文物鉴定节目、鉴宝报道频频出现天价文物,拍卖会上千万的成交价格也是屡见不鲜,这对于文物盗窃分子的诱惑是非常大的,导致他们将田野文物确定为盗窃目标,屡屡发生文物失窃案件。因此,加强文物价值上的正面报道与宣传,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考古工作,提高宣传力度。例如:在进行正常的考古工作过程中,对于考古所在区域的百姓进行文物保护宣传,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并道明盗窃文物受到法律制裁的后果。同时可以召开考古成果的会,利用各种媒体为大众贯彻文物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了解文物对古老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知道其是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一部分,主动地配合考古人员进行文物挖掘工作。
(2)通过与文物相关的节日进行文物保护宣传。在举办文化遗产日的同时,大力宣传文物保护工作,并将在考古方面取得的成果通过展览的方式展现出来,加强对文物文化底蕴的渲染,使人们通过文物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进而提高他们的荣誉感,提高民众保护意识,通过这样的办法降低文物盗窃行为的发生。
(3)通过网络、媒体、新闻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网络是现今传递消息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手段。利用网络对文物保护进行宣传,对于全民普及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护在民众心目当中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再辅助于新闻媒体这样比较正规的节目进行宣传,加大对文物盗窃行为打击力度的宣传,让所有人都知道盗窃文物受到法律制裁的严重性。提高文物保护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田野文物的保护工作是艰难的、是枯燥的、是长久地。为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文化保护当做自己的责任。而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人员也应该提高警觉性,加强管理监察工作,不断的完善保护手段和巡查措施,有利地从宣传和准备工作上震慑和打击盗窃者的犯罪心理,提高田野文物的保护效率,尽最大努力去延续田野文物遗产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袁保明.基层田野文物保护初探[J].才智,2011(20).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1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范例(3篇)
- 阅0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范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1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

女子足球训练计划范例(3篇)
- 阅0女子足球训练计划范文1体能训练的内涵和意义运动员的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能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因素构成,各.....

交叉检查工作方案范例(3篇)
阅:0交叉检查工作方案范文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按照教育整顿任务目标要求,结合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安排,市....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范例(3篇)
阅:0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范文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S86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范例(3篇)
阅:0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范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1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加强农村精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