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毕业走向(整理2篇)

来源:

工商管理毕业走向范文篇1

(一)课程设置较杂,没有特色课程,知识传授面宽但不深入

工商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一方面,这种宽的知识面必然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够深入,对每个方向的知识只是了解。另一方面,与同类其他二级学科的知识之间存在严重的趋同,不能体现本专业的特色,通常出现工商管理专业方向模糊,与其他专业相比没有核心竞争力。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不明确

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仍然坚持法约尔提出的十四项基本的管理原则。按照专业化分工,企业内部会形成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等众多职能部门,每个部门的工作各侧重于一个专业领域。对于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中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中,各门课程就是为解决企业中对应部门的实践活动来开设的,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有明确的就业岗位。而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现代企业并没有一个总的企业管理部门,因此,这种情况导致“工商管理学生毕业无岗位”的说法,必然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要与其他专业的同学共同竞争同一类岗位。

(三)专业实习困难,专业技能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在实践锻炼中才能掌握,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缺少校内模拟训练和去企业实战演练的机会。一方面,很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很少,没有为学生建立固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即便有些学校有实践基地,但由于学生数量多,企业无法提供对应的实习岗位,大多时候都只限于集体参观,学生不能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资金短缺,一些模拟教学软件(如有些课程的模拟沙盘)及实验室没能及时配套,学生校内模拟实训相对少,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基于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改革中已经走在了前面,规划出了自己的培养模式,且正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笔者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走访过国内一些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比较有特色的学校。在我们所走访的高校中,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开设工商管理高级班,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管理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主要依托国际合作办学来实现。一般对于这样的高级班学生,前两年在本校学习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以双语教学为主(有一些课程也可由合作办学的外方教师来上课,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教学),后两年学生直接到国外进行学习。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培养高素质、适应能力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是:办学成本高、对师资、学生素质要求较高,且只适合小规模办学。这种模式在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财大、宁波大学等很多高校中都在开展。

第二类,与热门专业和行业嫁接,突出专业方向。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本校热门专业的核心课程,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这种模式目前以南京审计学院最为特色。南审的优势专业就是审计、会计,他们在其它各专业中都加大了会计、审计相关主干课程学习的比例。工商管理还与金融专业进行嫁接,开设金融企业管理班,把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拿进来。这样培养的学生既熟悉金融行业的业务特点,同时也具备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方向不强,就业去向不明确的缺点,学生既能一专多能,又有一技之长。存在的问题是:全校性教学资源的共享与调配比较困难。总体来说,这种模式的推广性较强,适应面较广。

第三类,以传统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依托,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这种培养模式的思路主要还是以原来传统的那套培养思路和课程体系为主,但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力度。从培养目标上来看,仍然坚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但素质、技能都更高的应用型人才。基本上走访过的大多数学校对传统工商管理还是有所保留,就是规模较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对管理实务的认知和锻炼。校内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与实验软件(ERP、TOP-BOSS)的应用来解决。校外主要是能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相关工作岗位进行集中实习,让学生能实际接触一些业务,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

第四类,整合社会资源,培养创业管理人才。国家教育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将创业精神作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本条件。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创业管理不但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更成了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创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更加面向社会,深入行业。这类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导师制为主,每位学生都要配备校内校外导师各一名,针对性指导。校外导师团由学校和政府牵头来组建,后期由管理学院负责对接和维护。校外导师可把学生带进企业、带进他们的项目,这样真正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创业训练的平台。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由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大赛,以赛促学,并能通过这样的一些平台和契机为有创业想法和项目的同学争取创业基金。培养工商管理类创业型人才是孵化、催生、兴办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的需要,也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为区域经济服务。面临的问题是:校外优质教师资源获得有难度;有创业意识和具备创业素质的学生占少数,班级规模会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发挥到最大效能。

工商管理毕业走向范文篇2

不同的收入期望,会直接影响我们对专业的选择。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总体薪资待遇情况比较理想,但优势并不十分明显;而有些专业就业后薪资待遇呈两极分化,做得出色能拿高薪,做得不好甚至会被迫转行。当然,还有一些专业需要“熬出头”;毕业之初待遇一般,但坚持下去,成为这个领域的能手,待遇就非常可观。总而言之,薪资待遇是我们挑大学、选专业时的重要参考项。

一、平均月薪最高的专业

据统计,我国最新一届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2514元,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为4160元。月薪最高的本科专业为能源动力类,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签约薪水高过国有企业。从专业来看,当前签约月薪最高的硕士毕业生专业类为电子信息科学类(5373元),签约月薪最高的本科专业类为能源动力类(3027元),高职高专则为语言文化类(2322元)。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一方面,可见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摆正了心态,将着眼点放在三五年之后甚至更长远的未来,而不去过分计较刚毕业、还没有太多实践经验时的报酬。

本科生从事的各职业中,外语类专业、工学类技术职业收入最高,但从整个专业大类而言,工学类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不敌经济学专业。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就业期待地与实际工作地点存在较大反差,毕业前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待都是留在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就业,愿意留在区县就业的大学本科生仅3成左右。

但在毕业半年以后再来看,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有52%的一般本科学生都在这里工作,而“211”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也达到44%之多。大城市虽然就业机会多,但是求职竞争也非常激烈,与其一直堵在大城市找工作,不如多在中小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经济和工学类以及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收入最高,超过了学习小语种的毕业生。

从行业来看,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运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相关行业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在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半年后实际月收入水平也是同类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在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中,半年后实际月收入较高的还有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行业中,半年后实际月收入较高的还有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建筑业。

从性别来看,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前的月收入期待、半年后的实际月收入和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这三项指标都是男性高于女性。这种现象在高职高专中更为突出。当然,这是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具体到每个人,还是要看自己的功底、努力程度以及职业规划。

志愿导航

法语专业

专业链接:接受相应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培养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就业走向: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院校推荐: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语学院、南开大学、四川外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

信息安全专业

专业链接:本专业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

就业走向:毕业后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维护工作。

院校推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药物制剂专业

专业链接:学习掌握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等基本知识;培养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就业走向: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

院校推荐:沈阳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甘肃中医学院。

医疗技术美容专业

专业链接: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学习现代美容科技,掌握相关理论和护理方法。

就业走向:在医院、美容院和美容机构,担任美容师、培训师、美容导师或相关产品的销售人员。

院校推荐: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专业链接:学习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掌握电话机、传真机等在内的通信工程安装、管理和维护。

就业走向:可从事移动通信公司的设备研发与调试、移动通信业得运营,相关产品得检修和营销等工作。

院校推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日语专业

专业链接:除了学习日语、旅游业务相关知识外,还要学习团队管理、业务联络等技能。

就业走向:考取相关证书,可到旅游公司从事导游或旅游管理工作,也可当老师或翻译。

院校推荐: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西安涉外旅游职业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空中乘务专业

专业链接:立足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际合作为特色,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岗位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及岗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从事客舱服务、民航地面服务、旅游酒店及其他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就业走向:毕业后可从事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务、地勤服务及民航商务等工作。

院校推荐: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空中乘务专业学校、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导游专业

专业链接:学习旅游概论、旅游管理、饭店管理、初级会计学、中外民俗等专业课程,进行旅游知识讲解和导游员等岗位实习,从而具备相关工作的入行基础。

就业走向:可在全国各大旅行社、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国家军事博物馆工作。

院校推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旅游学校。

二、月薪增长最快的专业

调查显示,本科和高职高专薪资最低的均为医学和医药卫生大类。这是否说明包括医学类在内的目前“低收入”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佳呢?其实不尽然。尽管医学目前月薪偏低,但其发展潜力却很大。在月薪增长最快的前10位专业中,医学类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中药学、药物制剂专业增长最快,增长率为46.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不良资产处置(整理2篇)

    阅:0

    不良资产处置范文篇1在不久前召开的“观察家年会”上,与会专家不约而同的谈到了目前正在进行的银行改革。在....

    工商管理毕业走向(整理2篇)

    阅:0

    工商管理毕业走向范文篇1(一)课程设置较杂,没有特色课程,知识传授面宽但不深入工商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设工....

    食品质量安全总结(收集3篇)

    阅:0

    食品质量安全总结范文篇1近几年来,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及其它各种自然灾害危机的影响,但是我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