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范例(3篇)
来源: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基本颜色词;对比分析;文化内涵;异同点;成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92
1色与颜色词的含义
1.1颜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环境里,大家主要是通过眼睛去感受外界的事物,颜色在我们眼中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在古代,人们对颜色的认识并不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万物的颜色是由光的照射所形成的。
1.2颜色词
大千世界,形形,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世界上的颜色多得数不胜数,但颜色对我们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用语言将颜色加以具体化和形象化,由此就产生了颜色词。所以说,颜色词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在言语上的反映,它能折射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2红黄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2.1颜色词“红”和“red”的中英文化内涵对比
2.1.1在经济上的含义
相同之处: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发红包一说,在过传统节日春节的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都会收到长辈送的红包,这象征着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合资企业间的利润分配叫作分红。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微信红包更是成了人们之间转账、付款的便捷平台。
在英语文化中,也有很多red的词组表示经济意义。例如:inthered表示负债、亏损。
redfigure表示经济赤字;redink表示亏空;gointored表示出现赤字、亏损等。
2.1.2在政治上的含义
在政治这层含义上,红色在两种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对比差。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喜爱和崇尚红色,因为它象征着革命和进步。因此,它在政治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战争时期,红色代表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制度,代表自由的革命,所以有红军、红色政权、红星、红旗等词语;此外,我国国旗的颜色就是鲜艳的红色,它不仅象征着革命,同时也暗示了新中国的诞生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红色就像是一束光照亮每个人的心灵。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认为红色是具有贬义色彩的。它基本上代表的是暴力、激进、血腥、残忍和危险等,和我国的红色观有截然不同的含义。例如:revengeplan(血色复仇计划)、redbattle(血战)、red-handed(血染的)等。
2.1.3在心理情感上的含义
当红色表示人的心理动态或是某种情感时,它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当红色指愤怒、生气等情感时。汉语中有“气得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英语中有redwithanger、seered等表示生气的词组。其次,红色还可以表示羞涩、不好意思、难为情。汉语中有“羞红了脸”,英语中则用blush、flush等单词来表示。
不同的是红色在汉语中代表忠诚、耿直的品格。例如在戏剧中关羽的脸谱就是红色,又如诗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体现了忠贞的品质。这一点在英语中却没有体现。
2.1.4在礼仪习俗上的含义
相同之处:第一,在表示重大的节日或是活动的时候多用红色。如:在未受西方文化熏染之前,中国的婚礼布置都是红色,如新人的衣服,新娘的峙粒窗户上的“帧弊侄嘉鲜艳的红色。在中国人眼里,红色多为喜庆之色,意味着日子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同样的,red在英语中也有这一意思,如短语theredletterday。再比如,在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的衣服帽子都以红色为主;2012年伦敦举办奥运会时,市区里的邮筒、电话亭等也都是醒目的红色的。
第二,红色代表一些不好的风俗。例如,当女子对其丈夫出轨时,人们会用“红杏出墙”来形容这个女子的放荡行为;一些不健康的风月场所我们通常用“灯红酒绿”来形容。而英语中也有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来形容最危险的地方。因为具有典型性,所以常常被用来暗示充满色情的场所。
第三,汉英中红色也代表警示、危险的意思。当行人、车辆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遇到交通信号灯变为红色,则表示车辆或行人禁止通行。
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红色在汉语中可以用来指明媚美好的事物,也能够被用来指女孩子姣好的容颜,如“红颜”、“红妆”,而这一点在英语中却没有涉及。
2.2颜色词“黄”和“yellow”的中英文化内涵对比
2.2.1在政治上的含义
自古,黄色就贵为天子的颜色,从唐代到清代的君王都独用此颜色。黄色在人们眼里是权力与地位代表,不容百姓玷污。例如,皇帝穿的衣服叫作“黄袍”,皇帝的公告叫作“皇榜”,在中国古代普通百姓是不允许穿戴黄色衣物的,由此可以看出黄色在当时的政治等级上是人们无法侵犯的。然而,yellow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一层意思。
2.2.2在经济上的含义
因为金子非常值钱,并且它的颜色又是黄色,因此黄色象征着金钱、财富。渐渐地有了“黄金时间”、“黄金地段”、“黄金周”等词语的出现,这也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Yellow在英语中也指财富,如yellowboy(金币)。又如用goldentimes、goldenage等单词分别来形容黄金时代、黄金年华。由此处可以看出用gold的实物色取代了人们所定义的颜色――yellow,进而使短语更加形象。
2.2.3在心理情感上的含义
相同之处:在汉英双方文化中,黄色都可以被用来表示萧条、枯萎、死亡。秋天,万物萧条,叶落花黄这一自然现象引起了人们凄凉的心理感受,时常能够和失意、落魄的人们产生心理共鸣。如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对当时诗人的心理写照。同样,在英美文化中也有类似意思,如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曾用“Mywayoflifeisfallenintothesear,theyellowleaf”(我的生命如枯萎的落~一样凋零)来表达他忧伤凄凉的情感;诗人雪莱也把黄叶用deadleaf来替代。
不同之处:汉文化中,黄也可以指美好的、幸运的意思。例如:“黄道吉日”(尤其指男女双方为举行婚礼或是新店开张特意挑选的好日子)。英语中的yellow常有胆小的、卑鄙的之意。例如:yellowstreak表示胆小、yellow-dog表示卑劣的人。
2.2.4在礼仪习俗上
相同点:首先两者都有警告、警示的意思。在体育赛事中,裁判员会对严重犯规的运动员示以“黄牌”警告,交通信号灯中的“黄灯”,马路上的“黄线”等都具有警戒的作用。对应的英语中则有yellowcard、yellowlight、yellowline。
其次两者都可以用来表示身体健康状况。汉语中用“面黄肌瘦”来指人的身体由于长时间处于病态之中而给人造成的第一印就是病恹恹的样子,不似正常人那种健康的状态;而英语中用yellowfever、yellows来分别表示黄热病、黄疸病。
不同:黄在汉语中更加侧重色情的意思。例如用“黄”、“黄”等词语来表示那些不健康的低俗文化,为了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继而出现了“扫黄”的行动;而yellow在英语中却是多指低级庸俗的意思。这一含义源于“yellowjournalism”,指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将低级趣味的文字用非常夸张、不符合常理的手法来表达。
3两种颜色词文化差异成因分析
语言搭起了各国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而词汇又在语言的起基础作用。故而颜色词在不同的背景下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对其造成的影响。
3.1历史传统
在中外的婚礼上我们看出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对颜色词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就非常崇尚和喜爱红色,在新人的婚礼上主打色就是鲜艳的红色,上到门帘装饰,新人衣服颜色,下到花轿和新娘头上的峙炼际呛焐,这也寓意着幸福美满、日子红火;相反,西方国家受历史传统和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在婚礼上的主打色是白色,白色意为圣洁、纯洁、毫无瑕疵。因此,新娘的婚纱,头纱以及捧花都以白色为主。这也象征男女双方的婚姻是纯洁的,不掺有其他瑕疵的。
3.2地理环境
华夏民族的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有水有地的良好条件使农业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产业。《说文解字》中有“黄,地之色也”,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十分依赖自己的土地,因此大河发起的陆地文明让国人生出了对黄色的土地浓浓的崇敬和喜爱之情。因此,我们也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自己是黄种人而自豪。
而英语国家多靠近海洋,蓝色也成了大海的颜色。他们依靠大海进行航海贸易、环海探险、海面征战等诸多活动。因此,海洋的蓝色就成了他们的代表色,象征权力和高贵。
陆地文明的黄色与海洋文明的蓝色都是各自民族的崇尚色,也代表了各自民族繁衍生息的颜色。由此可知,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崇尚色必不可或缺的也是无法更改的自然因素。
3.3民俗习惯
中国南方人的主食是大米,所以大家习惯用“米”色来形容淡黄色;相反,英国人主食是面包配黄油,所以他们则用butter-yellow(黄油色)来表示淡黄色。再比如说“红茶”,在中国我们称之为红茶乃是根据茶水的颜色来命名,从而达到与“绿茶”相对应的效果,这反映了中国人追求对称美的传统;而在英语国家则根据茶叶实际颜色称为“blacktea”,从这些方面可以反映出两国人民在对物质的颜色定义上受风俗习惯的影响。
4结语
总之,颜色词的红与黄有着极为广泛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由于颜色词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故而每种基本颜色词有其独具魅力的文化涵义。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快速进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双方的文化开始相交相融,所以,基本颜色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相通性。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不同民族间不同文化的内涵自觉性,熟悉和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这对我们学习英语,熟知英汉基本颜色词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畅.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红色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8.039
AbstractSincetheadoptionoftheMay4thmovement,thehistoricalformationofredcultureinChina,thebasicconnotation,thevalueofthetimesandthecampusredcultureconnotationth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tocarryoutsocialistredcultureconstructionsignificanceisfortheconstructionofthesocialistcorevaluesystemtocreateaneffectivepath,cultivationof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arehighlyculturalconsciousness,andtoprovideaninexhaustibleimpetustothespiritforthesocialistbuildersandsuccessors.Furtherproposedtheuseofredcultureleadthemainpathsoftheyouth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amely,tostrengthenredcultureresearch,enhancetheconsciousnessoftheyouth;cultivationofcontemporaryuniversitystudentsarehighlyculturalconsciousness;expandingtheredculturebase,buildredAssociation,campusactivities,websites,andnewmediaconstruction,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ntotheyouthphysicalandmental.
Keywordscollege;redculture;path
1中国当代红色文化的历史生成和基本内涵
1.1红色文化的历史生成
自从“五四”运动发生以后,中国便诞生了完全崭新的红色文化,主要是社会革命论和共产主义宇宙观,即可概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产主义性质的文化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红色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一,“红色”记载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种面貌,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新中国建设与发展中的首创精神;第二,经历了艰辛困苦的探索,经过漫长考验的红色文化,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愿望;第三,红色文化旗帜鲜明体现了各种中国精神,例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生动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不畏、不怕牺牲、勤劳勇敢、奋勇向上的中国精神。
1.2红色文化的基本涵义
(1)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可以理解为特定时期的一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指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色文化,它包括实体的和非实体的,诸如遗留的抗战纪念地、标志物纪念物,以及有着革命历史内涵的革命精神等。一般而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经过长期积淀所形成的精神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得以延续的内在根基,而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它充分吸纳、接受、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文化思想,同时和中国具体的基本国情一脉相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红色文化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对于铭记历史教训、弘扬中国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高校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顾名思义,高校红色校园文化是在高校传播、弘扬和延续的一种红色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以红色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是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红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方针,以建设校园红色文化为出发点,着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科学文化素质的建设,充分运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年思想,以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高。
2高校运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年思想的重大意义
(1)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造有效途径。现代教育强调对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往往过于死板,讲究传统,不善于变通,采用灌输的方式,学生的思想难以独立,同时主体性得不到尊重。红色资源具有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变,将其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感染力。
(2)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高校红色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对教育培养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这是塑造大学文化形象,提升大学精神,促进和谐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当代青年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经过长期积淀所形成的精神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和得以延续的内在根基,从而可以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得益于文化的复兴。随着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现如今越来越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之一。
3高校运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年思想的主要路径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高校应该抓住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通过把握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积极探索运用红色文化在引领青年思想中的有效渠道。
3.1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提高青年觉悟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重要的精神财富,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年思想,提高青年觉悟,通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还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这就需要加强红色文化研究,积极研究、开发红色文化成果,更好地引领青年思想。自我国陷入民族危难以来,许多高校在国家危难时期成立,与国家同兴衰,和民族共存亡,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历史人物,还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红色革命历史。这一时期,许多高校充分利用历史资源,结合爱国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2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引领青年思想
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扩大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影响,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营造富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红色文化,将我国传统红色革命、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注入到高校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传统教育为基础,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文化,紧跟时代潮流,运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年思想。
3.3拓展红色文化基地、活动建设,融入青年身心
(1)建设学生红色社团。学生社团是当代青年学生自愿成立的一种群众性组织,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发掘自己,有助于激发当代学生的自我潜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相关的学生红色社团,来推进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具体而言,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体现学生自主、自愿的精神,同时要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增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设各种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建立各类社团组织,各类社会实践,以此来拓展红色文化基地、活动建设,从而融入当代青年的身心。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平台和社会实践是发展校园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为了有效引导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认识和了解红色文化,让优秀的革命文化传统得以永续发展,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能够传承和发扬,高校应该要学会善于运用一些真实的事例,通过强有力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来推动校园红色文化的传播。例如,通过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抗日革命纪念碑,通过纪念馆学习历史文化,通过烈士陵园、伟人故居等了解伟人,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号召学习红色精神,将红色文化的学习真正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增长他们的真才实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以利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3)建立红色文化网站,占领网络阵地。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弘扬社会精神、号召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合理使用。高校应该更多建立红色文化网站,通过网络阵地来搭建文化基地,推动高校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引领青年思想。例如,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充分挖掘网络上的各种红色文化资源,抵制不健康的网络低俗文化,提高大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红色文化、红色知识的能力等。高校应加快推进红色网站的建设和整体规划,例如可以通过开展专栏报告、专题讲座、红色文化资料、历史活动展览等,建立红色文化网站,构建一系列的校园红色文化平台。丰富和发展红色文化网站的各种内容,以及加强相关的宣传力度和教育力度,增强网站的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红色文化网站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和红色文化基地。同时,应该充分运用各类型媒体,例如微信、微博、社区APP等,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诸葛毅.大学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德育功能[J].江苏高教,2010(3).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
关键词:基本色彩词;内涵意义;文化内涵;翻译
一.引言
大千世界,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东升的旭日,皎洁的月光,蔚蓝的大海,碧绿的原野,金色的麦浪,绚丽缤纷的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和文明发展的基础。英汉语言中都存在丰富的色彩词,形成一个特殊的词群,是各自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英汉色彩词都可分为两大类,即基本色彩词和实物色彩词。基本色彩词是指那些专门用于表示事物色彩的词,如英语中的black,white,red,yellow,green,blue,purple,汉语中的黑、白、红、黄、绿、蓝、紫。实物色彩词起初只是某些实物的名称,但因这些实物具有某些突出的色彩,故而衍生出新义来,不仅表示这些实物,而且也代指这些实物所具有的突出的色彩,如英语中的gold,silver,violet,orange,coffee等,汉语中的金黄、银白、桃红、橙色、米色等[2]。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表示颜色的词汇也相应得以丰富,其意义也从原来单纯地表示某种颜色而派生出许多新的意义,即所谓的“内涵意义”。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活动,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nida)将其总结为四个基本过程:(1)分析原文;(2)将原语转换成译语;(3)重新调整译文;(4)约请有代表性的读者检验译文。其中,分析原文就是细致处理词汇的所指意义和内涵联想意义、研究句法和语篇结构,翻译中大多数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过好这一关。如果译者确实理解了原文的涵义,又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译语,翻译就是一个很自然的驾轻就熟的过程[3]。因此,要正确译出英汉两种语言中与色彩有关的表达方式,关键的一环就是正确把握这些色彩词在两种社会文化语境里所表现出的内涵意义,即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二.颜色与民族心理
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以及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一种颜色以相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热烈奔放,象征着喜庆和奋进;绿色是生命之色,显示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白色纯净素雅,蕴含着圣洁无瑕、纯朴自然之意;蓝色恬淡宁静,给人以意蕴深远、心旷神怡之感……
(一)红色red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英语国家,红色都象征喜庆、高兴和幸福。例如在中国,过新年时门上要贴红对联,杨白劳尽管家境贫穷仍要给女儿买上二尺红头绳,青年人举行传统结婚仪式时,新娘要穿上红衣裳,门窗、墙上要贴大红“喜”字。
在西方国家人们把圣诞节和其他节、假日称为red-letterdays,表示“喜庆的、欢乐的、可纪念的”的意思。在迎接国家元首等贵宾时在机场铺展红地毯作为最高礼遇。
中国古代常用“红颜”或“红粉’’指称面容姣好的女子,用“红闺”或“红楼”指富贵人家女儿的闺阁。
在英语中颜色词red没有与“女子”有关的引申义,因此在将上述词语译成英语时不能照字面义直译,只能回避其中的“红”,而译出其喻义,将“红颜”译为“abeautifulgirl”或“aprettyface”,“红粉”可译为“agailydressedgirl”.而“红闺’’或“红楼”可译为“alady’sroom”或“aboudoir“.
(二)绿色green
绿色在中国文化中是杂色,暗含着卑贱和非正统,也常有“女性、淫荡”的内涵。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元朝以后凡娼妓都得着绿头巾。“绿云”指的是女子乌黑的头发,“绿窗”是闺房的窗户。妻子的不忠贞使得丈夫受辱叫做丈夫“戴了绿帽子”。
英语中的“green”有着“金钱、妒忌、缺乏经验、新鲜”的内涵意义。在美国,纸币是绿色的,因此在美国常用green代称“钱财、钱票”或“有经济实力的”,美国人把美元钞票称作“longgreen”,“greenpower”则指金钱的力量,“green-eyed”意为嫉妒的,而“doyouseeanygreeninmyeye?”意思是“你以为我幼稚可欺吗?”,刚入门的新手被称为“greenhand”,“greenwound”是新伤,没有经验容易上当的人被称为“greenhorn”,“greengoods”意为新鲜货,“greenmeat”意为新鲜肉,“agreenoldage”意为老当益壮。
(三)黄色yellow
中国人习惯用黄色象征低级趣味、腐朽没落,那些内容庸俗猥亵,有严重色情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被贬之为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普及,又有黄色软件,但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毫不相干,英语中表示汉语“黄”的词应是"pornographic(色情的),filthy(淫猥的),vulgar(庸俗的、下流的),obscene(淫秽的、猥亵的)”等,而英语的颜色词.blue却常常用来表示汉语中的“黄色”,即“下流、猥亵、淫
秽”之意,如“bluejokes”(下流的玩笑)、“bluerevolution”(性解放)、“bluefilms”(黄色影片)、“bluesoftware‘’(黄色软件)等。汉语中还有些词语与英语的yellow毫不相干的,如“黄道吉日”(goodluck)、“黄毛丫头”(asillylittlegirl)、“黄花’’(claylily)等。
英语中的"yellowpages"却译为“黄页电话薄”,是一本按不同的商店、事业、企业、机关分类的电话号码查号薄,它与“下流”、“猥亵”毫无关系,只因它全是用黄色纸张印刷,所以称为“yellowpages"。英语中的“yellowboy'’则更不是“下流的小男孩”,而是“金币”的俗称。
英语中,“yellow”暗含“背叛、邪恶、胆小”等内涵。“yellowdog”为卑劣小人,“yellowbelly”和“yellowlivered”都指懦夫,“yellowunion”指专门破坏工人罢工的工会,是受资方操纵的傀儡组织.
(四)蓝色blue
英汉语中的蓝色,都可以用来指秋高气爽的天空色,给人以辽远、宁静和超脱的感觉。汉语中蓝色的引申义较少,但英语中的蓝色引申义较多,它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沉”、“心情不悦”、“忧愁苦闷”,如词组"inabluemood"、“tohavetheblues'’中的blue均有“忧郁”、“沮丧”、“烦闷”,乃至“倒霉(的)”的意思。
holidayblue=winterholidaydepression,特指圣诞节来临,飞雪不停,人们被困在家里,感到孤寂;也指圣诞节前,因经济拮据而无力置办年货和礼物,显得寒碜而心情郁郁寡欢。
blue还用以喻指“黄色的”、“下流的”,如“abluefilm”指“黄色电影”,”tomakeabluejoke"指“开一个下流的玩笑”。
blue还意味着“王族与高贵、忠贞与正义、“blueblood”意为贵族血统、出身名门,“blue-ribbon”意为一流的,“bluebook”是社会名人录。“trueblue”指的是忠实可靠的人,
(五)白色white
白色所引起的联想在英汉语中是比较相近的,都喻指纯洁(purity)或清(innocence)。但英语中某些词组中的“white”却并不表示汉语“白”的意思,如“awhitelie”,并不是“白色的谎言”,而是一种“无害而善意的谎言”;又如"thewhitecoffee",并不是“白咖啡”,而是“牛奶咖啡”。
在汉语中也有许多含有“白”的词语根本不表示颜色,英译时与“white”毫不相干,而只是与其他字一起构成词组,表示事物名称或另有寓义,如
“白菜”(chinesecabbage)、
“白熊”(polarbear)、
“白蚁”(termite)、
“白卷”(unansweredexaminationpaper)、
“白痴”(idiot)等。
还有些词组中的“白”,表示“单纯的、不掺杂的”,如“白开水”(plainboiledwater)、“白纸”(ablanksheetofpaper)等。
“白”还常表示“徒劳、徒然”(invain)或“无代价”(withoutcost)之意,如“白费事”(allinvain,awasteoftimeandenergy)、“白搭”(nouse,nogood)、“白送’’(togiveawayfreeofcharge,fornothing)、“白手起家’’(tobuildupfromnothing)等。
(六)黑色black
“黑”和“black”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具有“黑暗、不正当、阴险、恐怖”等内涵,一般均指坏人坏事,用作贬义。如汉语中有“黑市、黑名单、黑心肠、黑户、黑钱、黑社会、黑帮、黑幕、背黑锅”等。英语中则有“blackmarket”黑市、“blacklist”黑名单、“black-hearted”黑心肠的、“blackguard”恶棍、“blackart”妖术、“blacksheep”败家子、“blacknews”坏消息等。耶稣因是在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受难,因此theblackfriday被认为是“凶险不祥的日子”。这些共有内涵的产生可追溯到人类早期,那时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几乎没有任何客观的了解,对黑暗状态中的自然环境怀有一种巨大的发自本能的恐惧,这种恐惧心理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沉积,进入了人类的潜意识,并在交流信息,表达感情的语言媒体中反映出来。
汉语中“黑”色还有“刚正不阿”的内涵,宋代清官包拯,其戏剧脸谱为黑脸,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敢于坚持原则办事,不怕得罪人的行为形容为“唱黑脸”。英语中的“black”却还表示“倒霉的”,“blackday”指不走运的日子。黑色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blackintheface(脸色铁青),tolookblackatsb.(怒目而视)
色彩是丰富的,英汉颜色词词义的非对应也是多方面的;而且一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有的相近,有的相左,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因此颜色词语的翻译常常使译者踌躇和困惑,翻译时需仔细推敲,谨慎处理。如下例:
3.mr.brownisaverywhiteman.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hehasbeenfeelingbluelately.whenisawhimhewasinabrownstudy.ihopehe’llsoonbeinthepink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七)紫purple
英汉语中,“紫”和“purple”都有“高贵、显赫、帝王、华丽”的内涵。汉民族春秋时期,国君穿“紫衣”,“紫气东来”表示祥瑞降临,明清皇帝的宫殿称作“紫禁城”,天帝居住的地方称“紫霄宫”或“紫薇宫”。英语里有“beraisedtothepurple”意为“升为红衣主教”,因为西方的帝王和主教有穿紫袍的传统,“thepurplerailway”指王室专用跑道,“marryintothepurple”指嫁到显贵人家,“borninthepurple”指生在帝王、贵族之家
三、颜色的社会属性
颜色词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观。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颜色与历史
以服饰颜色表示王位
“黄”与“紫”是两种普通的颜色,但在不同的民族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黄”色是中央之色,帝王之色。
在西方人们却崇尚“紫”色,古希腊、古罗马皇帝、执政官、执法官以及将军都身着紫袍,紫色象征着显贵和尊严,象征着王位和王权,紫袍加身意味着上升到显赫的地位。因此在英语中有toraisetothepurple(升为红衣主教),tobeborninthepurple(生于帝王之家),tomarryintothepurple(与皇室或贵族联姻)等成语。
以建筑、服饰颜色表示官品等级
明清时又明文规定,只有皇室的宫室、陵墓建筑及奉旨兴建的坛庙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亲王、郡王等高级贵族只能用绿色盖顶。蓝、紫、青等色为官宦之家用色。
在我国古代唐朝,备品官服也都有规定的颜色:六品官服为深绿色,七品官服为浅绿色,八品官服为深青色,九品官服为浅青色。
白居易在《琵琶行>诗中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中的“青衫”即指九品官服,那时白居易居九品芝麻小官。
以服饰的颜色表示职业
以服饰颜色表示职业的种类在西方社会比较流行。最明显的例子如:
white-collarworkers白领阶层,指受过专门教育或技术训练的脑力劳动者;
blue-collarworkers蓝领阶层,指普通的体力劳动者;
grey-collarworkers灰领阶层,指服务性行业的职工;
pink-collarworkers粉红领阶层,指职业妇女群体;
golden-collarpersonnel金领阶层,指既有专业技能,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颜色与礼仪习俗
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新娘身穿红色的服装,头上盖着红头巾,窗上、门上、墙上都要贴上大红“喜”字,因而婚礼被称为“红喜事”。而在办丧事时,中国人由于深受佛教“超度”之说的影响,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作“白喜事”,因此丧家人在治丧时必须穿白衣、戴白帽、系白腰带或胸佩白花以示悼念,这是中国人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
在西方的婚礼上新娘总是身披白色婚纱,给人一种圣洁高雅的美感,象征爱情的纯洁珍贵;而在丧礼时则穿黑色的礼中国整理服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因此,由于中西方对婚礼和丧礼观念和服饰颜色的迥异,对于汉语中的“红白喜事”决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而只能解释性地译为
"weddingsandfunerals"
(三)颜色与政治
在我国,颜色往往有着浓重鲜明的政治色彩,最为典型的就是“红”色,它象征着革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而“白”色意味着反革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黑”色象征着死亡、腐朽、没落的事物。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政党和政治派别,其中有不少政党、派别、军队、组织是以颜色词命名的。如:
blackhand黑手党(指在美国从事犯罪活动的一意大利移民秘密组织)
greenpanther绿豹党(指激进派自然环境保护者组)
graypanther灰豹党(指美国激进派老年人党)
redarmy红军(指前苏联军队)
(四)颜色与经济
颜色词在经济术语中使用频繁,且异常活跃,如:
redink(赤字),
inthered(亏本),
intheblack(盈利),
blackmarket(黑市),
greenfieldproject(新上马项目),指需要资金的新兴企业;grayarea(灰色地区),指工人失业严重的地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活跃,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出现了一些含有颜色词的经济术语,如
黑货(smuggledgoods)
灰色收入(greyincomes)
红利(dividends)等等。
四.英汉基本色彩词的翻译
可以说,不同语言间意形兼备的转换固然是最理想的翻译境界,但这种理想的境界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达到。通过对比英汉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我们看到其间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保留原语的颜色词,就可能在意义上有所损失;反之,如果在意义上完全忠实于原文,就不得不在形式上,即颜色意象上有所变动,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做到既保留原语的颜色意象,又传达原语颜色词的文化伴随意义。翻译的实质是帮助不同语言的人们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从而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当意义上的忠实与形式上的忠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应该本着以意义为原则,对原语中的色彩词进行灵活多样的处理。针对英汉色彩词文化内涵的共通性和相异性,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相应地采取以下四种处理方法。
(一)直译色彩词
当英汉色彩词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完全对应和相近时,可将色彩词直接翻译出来。例如:黑市blackmarket、黑名单blacklist、黑心肠的black-hearted、红色警报redalert、为欢迎总统铺上红地毯torollouttheredcarpetforthepresident.
(二)转换色彩词
由于英汉色彩词文化内涵的差异还表现在以不同的色彩词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转换色彩词的方法。例如:
1)她对他的成功感到眼红。sheisgreen-eyedwithhissuccess.
2)现在这些游戏场正改作电影俱乐部,这往往意味着他们要放映黄色电影。nowthebingohallsarebecomingcinemaclubs,whichnormallymeanstheyshowbluefilms.
(三)去除色彩词
当英汉色彩词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不对应时,可采取去除色彩词的方法。例如:
1)这位歌星现在正红得发紫。thispopstarisnowattheheightofherpopularity.
2)约瑟夫的父亲看起来很保守,但他的思想却是挺激进的。josephine'sfatherlooksveryconservative,buthisideasareveryred.
(四)补充说明色彩词
当英汉色彩词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相互空缺或相反时,可采取补充说明色彩词的方法,即保留原语中的色彩词,并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明示出原语色彩词的文化内涵。例如
1)他家里的白色家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消耗的电量占到80%。whitegoodsconsume80percentoftheelectricityinhisapartment.
2)远惭西子,近愧王嫱。若非宴罢归来,瑶池不二;定应吹箫引去,紫府无双者也。(《红楼梦》第五回)sheshouldputhisshihtoshameandmakewangqiangblushverilyshehasnopeerinfairyland,noequalinthepurplecourtsofheaven.(杨宪益、戴乃迭译)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1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紧急大通知范例(3篇)
- 阅0紧急大通知范文[关键词]旅客列车;紧急制动阀;问题;对策今年来,我们在组织对一起因车门翻板故障,导致启动时车门无法关闭,以及一起旅客未乘降完毕列车突然启动的安全情况进行分.....

篮球投篮专项训练方法范例(3篇)
- 阅0篮球投篮专项训练方法范文投篮技术动作测评调查本研究以天津体育学院2011级篮球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全国U15“60s投篮技术评定评分表”对学生的投篮技术动作进行测.....

圣诞主持词范例(3篇)
阅:0圣诞主持词范文李:听!远处渐渐传来了圣诞老人驾着鹿车而来的清脆铃声,白色的圣诞节属于我们的童话般的节日如....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范例(3篇)
阅:0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范文关键词:基本颜色词;对比分析;文化内涵;异同点;成因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

紧急大通知范例(3篇)
阅:0紧急大通知范文[关键词]旅客列车;紧急制动阀;问题;对策今年来,我们在组织对一起因车门翻板故障,导致启动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