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现象(收集3篇)
来源:
秸秆焚烧现象范文篇1
近年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能源局等部门,分别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禁止焚烧秸秆、促进生物质发电等文件。2014年9月30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应该说,政府有关部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出现了不少成功做法和经验。
然而,秸秆焚烧现象并未得到根治,还出现禁而不止的势头,主要产粮区秸秆焚烧问题尤为严重,2014年火点明显多于以往。以下列举三个例证。
其一,2014年1月,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13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情况:夏季秸秆焚烧火点数最多的两个省:安徽1775个,河南1272个;秋季火点数分别为570个和506个,仍居前两位。
其二,环境保护部官网了2014年9月29日―10月5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卫星遥感监测结果:11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74个。居前4位的省份为山东、河南、辽宁、河北,每公顷耕地上火点数分别为23、22、6、6个。
其三,2014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第1版报道,河南省环保厅组织7个督导组,对全省秸秆禁烧情况进行了巡查督查,发现着火点7893个;发现的共性问题有:一是火点多,过火面积大。部分市、县的公路两侧狼烟四起,火光冲天,气味呛人,土地因烧秸秆而一片焦黑;个别地方过火范围长达数十公里。二是地方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好协调监管职责。三是对秸秆禁烧的宣传不够,农村看不到夏季秸秆禁烧的宣传场景和标语。
秸秆焚烧会加重大气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会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引发火灾烧毁周边的树木和农作物,甚至引发森林大火,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会增加区域性雾霾天气出现的可能。雾霾是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秸秆焚烧烟尘和气味被风带到周边,也会在浓度差作用下弥散,影响大气环境。如果居民都能闻到大气中焚烧秸秆的味道,反映大气环境已经受到了影响;其实,没有闻到烧秸秆气味并不代表没有受到影响,可能污染物浓度已经升高。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污染物成分源解析发现,在2014年10月的三次灰霾发生过程中,秸秆焚烧时大气中钾元素比例上升明显,对灰霾天气形成的影响不可忽视。秸秆焚烧对某个城市雾霾的污染源贡献多大,要做理性分析。例如,由于北京市周边的秸秆焚烧火点少,对雾霾的污染源贡献不大;对周边焚烧秸秆火点多的中小城市,对雾霾的贡献则要大得多。其道理不言自明:风大时北京不会出现雾霾天气,居民也闻不到秸秆焚烧的气味。而对一些中小城市而言,秸秆焚烧的烟尘和污染物将加重大气污染程度,与其他污染物叠加并成为雾霾发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秸秆焚烧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发现,秸秆焚烧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多项污染指数升高。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引起咳嗽、胸闷、流泪,重时会诱发支气管炎。如果秸秆焚烧排放的烟尘与其他污染物叠加,导致PM2.5浓度升高并出现雾霾天气,到医院就诊的老人、儿童人数增加,这已被北京、南京等多地的研究所证实。一些研究也发现,呼吸道疾病与雾霾天气存在相关关系。
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作,力求农田不冒烟;而农民则千方百计地烧掉秸秆。结果是秸秆禁烧工作年年抓,而秸秆焚烧现象年年发生,卫星监测到的2014年着火点比以往年份更多一些。因此,研究秸秆焚烧的原因,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对症下药,收到预期效果。
1.时间紧是客观原因。对农民而言,秸秆烧掉最省事。在农忙时,既要收又要种,而且不能过了季节。作物收获非常重要,光种不收的事没人干;种就更重要了,不种下一季没得收。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妇女、老人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收割机的普及取代人工劳动成为作物收割的主要工具。由于土地所有权的限制,一些地区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受收割机类型、地块大小和地势起伏等条件影响,收割机主人怕机器受损,一般要留出8―10公分高的麦茬。农民在把小麦、玉米等作物抢收到家后,还要再把秸秆捆扎搬离田间,既没有时间也有些力不从心;而留在田里的麦茬又必须除掉,否则不能种下一茬。“不烧怎么办”是农民的无奈选择。
2.行为惯性是主观原因。农民认为,秸秆烧掉最方便。在调研时我们常听到种粮大户、村民主任等人在谈到秸秆焚烧问题时说,秸秆焚烧也有好处,能增肥、灭害虫、减杂草。焚烧秸秆产生的草木灰含丰富的钾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结构;秸秆焚烧时的高温可以烧死虫卵、杂草种子。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地方政府对秸秆禁烧的宣传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一些农民对秸秆还田、免耕等的效果不太了解。尽管专家认为,秸秆焚烧会对土壤微生物、对地力等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农民缺乏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的知识,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特别是对区域性大气污染影响的危害性,行为惯性使农民优先选择了焚烧。
3.缺乏出路是重要原因。农
民选择烧秸秆,是因为划算。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炊事和取暖用上了电、液化气等能源,秸秆用作薪柴的需求下降了。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发展,秸秆作饲料的用量减少;由于部分农村治安差,留守老人、妇女不敢养猪、养牛、养羊,怕还不到出栏的时候就被偷了;打击农村偷窃行为需要引起重视。秸秆还田成本偏高。有关研究发现,秸秆粉碎还田,撒腐蚀剂、旋耕和增水作业的成本在每亩130元左右。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些地方一家一户建沼气池不划算,农民不愿意投资。编织草帽、草苫等原有用途,因工艺失传、年轻人不愿干等原因,用量有限。做蘑菇基料,很难规模化利用。秸秆收购价格较低,运到路途较远的造纸厂、发电厂,农民的收入抵不上运费。秸秆发电用量大,但能量密度小,燃烧值低,不易运输且成本高(“百里不运草”)、所需存储场地大,一次投资大等,有补贴企业才愿意投资建设生物质发电厂。上述种种原因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秸秆无法用掉只好烧掉。4.缺乏长效机制是关键原因。尽管秸秆用途不少,如可以还田做肥料,可以青储用做饲料,可以做蘑菇基料;可以造气供居民使用;可以造粒或生产燃料棒,供锅炉使用;可以用作编制手工艺品、人造板和电厂原料等,但在农民力所能及范围内且能赚钱的用途并不多,也缺乏对农民有吸引力的商业模式;而得不到多少实惠、“赔钱赚吆喝”的事农民不愿干,企业也不会主动去干。由于秸秆收购季节性很强,如果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撑,企业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就秸秆收购价格而言,农民认为不赚钱;而对一些生物质发电厂而言,与燃煤电厂相比并没有什么成本优势。由于污染问题,国家禁止草浆造纸。由于秸秆综合利用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尤其是适宜农户分散利用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不多,利益共享机制缺乏等原因,导致秸秆焚烧禁而不止。
5.认识不到位和监管不力是外因。对秸秆焚烧的危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靠落实文件、靠上级督促禁烧秸秆,难以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由于对“情节严重”的焚烧秸秆行为缺乏量化指标,执行起来的尺度难以把握:过轻起不到惩戒作用,过重会引起当事人的矛盾。对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乡村干部很难“较真”,毕竟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虽然国家对秸秆禁烧有一定补助,但不足以支撑基层工作人员的支出;且农村分管禁烧秸秆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把全部精力用在监管上。由于监管的时紧时松,即使被移出田间的秸秆,一旦监管放松还会被农民烧掉。
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利用。秸秆焚烧,改革开放前没有,联合收割机使用前很少,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解决秸秆禁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需要管理者的智慧。“解铃还须系铃人”,农民是烧秸秆的行为主体,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加大宣传力度,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可以用张贴画、科普讲解、村头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问题。除了常年性的宣传,还可以选择每年的夏秋收获季节集中宣传时间,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具体做法,宣传秸秆还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等。用技术指导农民,用效益吸引农民,用示范带动农民。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秸秆的综合利用能力,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焚烧了秸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公路和铁路的正常运行;使乡村干部认识到,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秸秆禁烧,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农民不敢烧、不愿烧,秸秆禁烧才能见效;只有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
(二)将秸秆还田放在优先位置,提高农业发展后劲
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土壤有机质下降、过度依赖化肥、化肥利用率低并导致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等实际问题出发,应把以还田为主的农业利用放在优先位置。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形式。如选取叶子等软质、易腐熟的秸秆用作堆肥、沤肥并施用于田间;选择适合的秸秆用作饲料喂养牛、马、猪、羊等牲畜,再将牲畜粪便施用于农田;在收割时直接将秸秆粉碎并均匀地撒在田间,用拖拉机旋耕入土,既解决了收割下来的秸秆,也解决了留在田间的秸秆,形成“秸秆切碎—拖拉机旋耕—插播种”的还田模式;还可以发展形成建大棚—养猪—建沼气池—沼气用作炊事、照明等的“四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我国南方的一些家庭,建沼气池不但利用了秸秆,还解决了部分燃料来源,沼气渣还用作肥料,可谓一举多得,应加以推广应用。针对秸秆还田等农业利用中的问题,应出台相应措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规划并推广低成本、高效率和少污染的秸秆利用方法,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三)打通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商业模式
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形成产业链,扩大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应在满足农业、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从秸秆数量、品种及利用现状出发,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的能源化、工业化利用。可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示范工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解决秸秆收集难的问题,需要探索和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对成片的秸秆,应从收割机收集入手,在收获农作物果实的同时将秸秆收集并运出田间;对零星的秸秆,可采用农户收集+村粗加工+公司规模化利用的方式,由农户收集并运到村里的集中点,进行粉碎、压块等粗加工,生产成燃料或原料。这样做,既有利于储藏、运输,解决运草的经济性问题;企业再进行利用,可以形成规模效益。
此外,国家应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如对用秸秆生产乙醇等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给予必要支持。一些高校和地方在开发秸秆的化学利用,用于生产乙醇等。国家应逐步推广成熟技术,促进产业化发展。
(四)修改补贴环节和对象,让秸秆利用者得到实惠
国家已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各类补贴,包括化肥补贴、土地补贴、农机补贴(农业部负责)、生物质发电补贴(能源局负责)、以及重大项目补贴(发展改革委负责)。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机制。在调研中发现,收集秸秆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收入,特别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发现自己的收入比邻村干同样事的人要少,会认为受到不公正对待,心中有气;个别人的气不顺甚至会一时失去理性故意烧秸秆。因此,从解决问题入手,调整补贴对象和补贴环节。化肥补贴虽然可以降低种粮成本,但难以抑制化肥过度使用的情况;因而可以将补贴与秸秆还田利用挂钩。土地补贴没有直接补贴土地利
秸秆焚烧现象范文篇2
关于最新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范文 一年一度的夏收季节即将来临,辛勤的汗水即将变为丰收的果实。然而每年夏收过后,秸秆大部分被废弃或焚烧,污染环境的同时,还严重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向全街道广大群众发出倡议:
一要积极宣传焚烧秸杆危害。向群众大力宣传焚烧秸杆的危害,做到秸秆焚烧危害家喻户晓。秸秆焚烧有五大害处:一是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空气;二是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三是形成新的火灾隐患,近年来秸秆焚烧导致火灾频频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四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五是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浓烟、片片焦土,极大的破坏了城乡环境形象。
二要带头劝阻亲友焚烧秸杆。从身边做起,从亲友做起,劝阻父母、邻居、亲朋好友停止焚烧秸秆,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告知亲友,实行秸秆全面禁烧的好处:认真搞好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不仅能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秸秆焚烧或乱堆乱放、腐烂变质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实现秸秆转化升值,增加经济收入。
三要自觉承担保护环境责任。要站在抵制秸秆焚烧工作的最前沿,敢于同焚烧秸秆的不良习气作斗争。对不听劝阻、肆意焚烧秸秆的人和事,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构筑禁止秸秆焚烧的坚固防线。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城市。大家行动起来,为共创绿色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行动吧!
关于最新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范文 农民朋友们:
夏收时节已经来临,大家辛勤的劳动即将换来丰收的喜悦。然而,近年来,部分农户在夏收过后,在田间焚烧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不仅破坏了耕地土壤结构,而且产生的浓烟污染了空气,加剧了雾霾发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对交通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秸秆焚烧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还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地球变暖(据统计,每焚烧1吨秸秆将产生1.5~1.8吨二氧化碳,约需1~1.5亩森林才能完全消耗)。秸秆焚烧问题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提升农产品品质的作用。每还田1000公斤农作物秸秆,相当于施用12.8公斤尿素、12.2公斤过磷酸钙、19.1公斤氯化钾,可节约化肥成本80元。建议广大农民朋友采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综合利用模式。
在此,我们向广大农民朋友倡议:
一、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秸秆焚烧的严重危害。
二、积极响应号召,自觉做到不焚烧秸秆。
三、主动向家人、邻居和亲戚朋友宣传劝导,做到不烧一根秸秆、不冒一处烟。
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选用带粉碎机的收割机收割油菜和小麦,做到资源不浪费,变废为宝我带头。
农民朋友们,为保护蓝天碧空、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生态安乡,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支持秸秆禁烧!
xxx
20xx年5月12日
关于最新禁止燃烧秸秆倡议书范文
露天焚烧秸秆,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每年夏秋二季农作物收割后的秸秆或被焚烧或被废弃,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再现蓝天白云,做一名有责任担当、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确保我村今年禁烧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现发出如下倡议:
——在思想上消除“秸秆焚烧肥田”误区,充分认识秸秆焚烧是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对农作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
秸秆焚烧现象范文篇3
关键词:秸秆;焚烧;综合利用
一、我国大气环境状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全国各地受雾霾天气影响严重,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的形式变得十分严峻。从污染的来源来看,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烧废气是主要的污染来源。其中,秸秆焚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就是燃烧废气中的一种。根据2016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结果显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不超过20%,而污染超标的城市达到了80%。由此看来,我国在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二、造成焚烧秸秆屡禁不止的原因
造成秸秆焚烧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煤气、天然气等能源的出现与使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秸秆的燃料价值明显削弱,利用率也越来越低。由于无用的秸a秆遗弃在田地当中,影响了农民正常的耕种,所以便将其进行焚烧。
其次,由于农民的劳动文化水平有限,始终认为焚烧后的秸秆会形成有效的肥料,增加田地的营养,从而提高下一季作物的收益。因此,大范围的对秸秆进行焚烧处理。
最后,许多务农人员对秸秆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其没有价值,便将其进行焚烧。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秸秆的使用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养殖场的饲养工作以及沼气的制取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此外,由于农村青年人口的大量流失,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了秸秆的收割能力不足,因此,只能采用焚烧的办法进行处理。
三、焚烧秸秆的危害
1.引发火灾。火灾是焚烧秸秆最容易引发的问题之一,每一年,全国都有许多因为焚烧秸秆导致的火灾案例,使人们的个人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如果焚烧秸秆处在大风天气,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2.造成环境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普遍危害便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我国环保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燃烧秸秆最多的国家之一,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气体已经成为了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秸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硫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以及酸雨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3.引起交通事故。在焚烧秸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色浓烟,一旦焚烧地点距离公路较近,便会降低公路的能见度。如此一来,便留下了较为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每到秸秆焚烧的季节,都会发生多起由于浓烟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T伤亡。如果焚烧地点距离机场较近,则会对飞机的起飞、降落造成严重的阻碍,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4.破坏土壤结构。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因此,总是错误的认为,秸秆焚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对于田地肥力的提高,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便不顾空气污染,大量的焚烧秸秆。秸秆作为一项待开发的能源,在提高土地肥力方面的确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焚烧秸秆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秸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导致田地的温度不断增高,从而将其中的有益菌杀死,降低了土地的保水性以及其中原有的养分含量。非但不能起到增加肥力的效果,还会使得田地更加贫瘠。若要实现秸秆还田,增加田地的养分含量,可以采用秸秆粉碎发酵的方法,利用秸秆发酵后产生的养分,从而提升土地的肥力。
四、目前综合利用的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秸秆焚烧的问题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此类行为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出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如何有效的引导农民正确的意识到秸秆的作用与使用方法,意识到秸秆焚烧的危害,则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为了有效的控制秸秆焚烧的行为,加大了对秸秆利用方法的宣传与指导。秸秆作为一项可再生资源,与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相比,形成速度较快,而且获取十分方便。然而,在技术方面,虽然已经实现了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制取沼气、制作养殖场饲料以及生物质发电等。但是,这些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产生较高的利用价值,从而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更多的农民则是明知焚烧有害,也只能继续选择焚烧。由此看来,政府有政策,百姓有对策,综合利用说起来易,做起难,光堵不疏不行。因此,在快速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秸秆自身的特点,加大秸秆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使农民在利用秸秆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利用价值,从而有效的杜绝秸秆焚烧的现象。
五、如何切何实际搞好综合利用
1.燃料化技术的使用。从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秸秆燃料化主要可以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沼气发酵技术。利用科研技术成果,可以使秸秆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从而形成可供燃烧的氧气,而发酵完的废物则可作为肥料施于田地当中,促进田地肥力的提升。
其次,乙醇制作技术。经过处理的秸秆,在水解发酵以后,会形成液态化的乙醇。通过实验证明,完全可以作为燃料进行使用。
2.秸秆肥料的使用。焚烧后的秸秆作为肥料使用,并没有实际的效果。然而,使用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后,撒于农田表面,通过翻耕将其翻入田地中后,秸秆的碎屑会在途中慢慢腐烂,并分解出利于作物成长的影响物质,从而实现增强田地肥力的目的。
3.秸秆基料的使用。从我国目前的秸秆利用技术来看,作为其他经济作物生长的基料,是一种最有利用价值的技术。例如:在菌类的种植过程中,使用发酵后的秸秆作为基料,可以为菌类提供足够的营养与生长环境。
4.原料化技术的使用。秸秆作为一种高纤维的农作物,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秸秆种类的不同而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中。有些秸秆可以提取糖分,作为白糖生产的原料。还有一部分秸秆,由于其自身强度较高,可以在经过特殊处理后,作为建筑材料进行使用。
六、结语
综合所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与广大农户的需求相差甚远。因此,要真正做到综合利用首先政府要强化宣传,强化服务,另一方面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应加大秸秆利用技术的科研投入力度,提高秸秆利用的价值,从而使农民主动利用秸秆去创造经济效益。如此一来,便可有效的杜绝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义人.浅谈当前如何搞好秸秆禁烧工作[J].农业工程技术,2016(23).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4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2023年带安字的女孩名字大全‚安字
- 阅4“安”字由[宀、女]组成‚寓意着阖家欢乐‚幸福快乐等含意‚表述在女孩名字之中寓意着安全、清静、吉祥。 寓意非常美好‚当父母们在搜索一些寓意美好听的女孩名字时。 何不应用.....

社区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精选范
- 阅0大学生社区服务活动已圆满落下了帷幕,我很庆幸自己报名参加了这次如此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接触到了平常时很少接触到的东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社区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报.....

创建文明城市个人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 阅0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完善全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域.....

电视剧插曲(收集3篇)
阅:0电视剧插曲范文篇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东方红》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4.《歌唱祖国》5.《....

秸秆焚烧现象(收集3篇)
阅:0秸秆焚烧现象范文篇1近年来,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环境保护部、能源局等部门,分别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收集5篇)
阅:0混合式学习理论论文篇1论文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技术领域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