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会计知识(整理2篇)

来源:

有趣的会计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教学;培养;兴趣;会计;途径

一、前言

学习兴趣表现为力求更深入地了解某种知识的愿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或求知欲常常驱使人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甚至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凡是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学科,学生就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积极地思考和实践,兴趣越强,智力发展越快,未来成就往往也越大。从事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兴趣,否则学习效率难以提高。会计教学也不例外,学生会计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素质有关外,学习兴趣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南京林业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500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各种期刊查阅有关会计教学、学习兴趣方面的文章60余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62份,回收率为93.7%。其中男生254份,女生308份。

3.数据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微机归纳整理,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会计课的态度,分别对男生和女生进行分析,女生有71.1%的人对会计课很感兴趣,而男生只有15.4%对会计课感兴趣;对会计课一般感兴趣的女生有16.9%,男生有41.3%;对会计课无所谓的女生有7.5%,男生有21.2%;对会计课不感兴趣的女生有4.5%,而男生则多达21.9%。

通过调查,可以分析得出女生对会计课的兴趣远远大于男生对会计的爱好,这些是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对会计课的认识以及学生的素质有关的。以素质教育思想来要求,可发现会计教学存在以下教学误区,笔者对此分别进行分析。

(一)知识中心主义

教师致力于传授现成的系统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感兴趣的新知识的介绍和传授,教学内容陈旧,呆板,缺少创造力,忽视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一定自由,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发挥学生互助、互学的热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予指导,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考试中心主义

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分数定优差,严重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考核上应改变过去不同起点、同一终点、同一标准的做法。对不同起点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向上的愿望,这是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不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而忽视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这种学习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可将这种赏识贯穿于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整个过程。对于那些学习有些掉队的学生,要使学生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但不予迁就和放松。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路径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系统化,编织知识网络,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主要作用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掌握知识,实际上也就是要掌握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知识,更应引导学生将已获得的知识组成一定的体系。每门课程本身均有自己的内在逻辑联系,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段与段之间都存在逻辑层次和有机联系,展示出一个知识结构网络。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应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哪些课程的分化,与哪些课程有交叉,又是哪些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基本结构。如:在讲《会计学原理》时,应首先告诉学生该课程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学习其他会计课程的必备知识,引起学生想学好这门课程的兴趣。在讲完全课程的内容时,要进行全面地归纳、总结,找出本课程中,哪些内容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哪些内容是围绕前者进行扩展和外延的。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掌握认知结构、编织知识网络,不但能使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内容,而且能掌握知识交叉和交合的各种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深入研究学科中某一方面知识的兴趣。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哪些内容弄懂了,哪些内容没弄懂,以推动学生自觉弥补知识欠缺的自觉性。

(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1.应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实践相联系。每一门课程都有许多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是整个课程的基础,也是整个课程知识网上的网结,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重要的。但这些概念较抽象,单纯地把这些概念介绍给学生,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接受。笔者认为在讲授这些基本概念时,可以从两方面着手:(1)通过生活中观察到的实例或实验结果来解释、说明这些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2)帮助学生从这些感性材料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透过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的内部规律,进而掌握由科学抽象形成科学概念的一般方法。同时,教师应该围绕这些基本概念不断提出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促进多向思维,建立丰富联想,从更多更具体的实例去思考、体会,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介绍了“原始凭证”的定义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原始凭证中哪些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其他原始凭证吗?”“你认为原始凭证重要吗?如何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等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将身边发生的事物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2.讲授中应适当运用数学知识。几乎每一门课程,都有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达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这种表达不仅简洁、精确,而且可以通过应用数学所提供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进行数量方面的描述、计算和推导,从而对问题做出分析判断。教师在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从具体的形式中归纳、总结这一过程的主要步骤和要点,并布置适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练习,使学生掌握这种数学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同时,教师还应进一步指出这些数学方法和技巧在同类学科类似问题上的应用,可从以往学过的课程和今后将要学到的课程中列举例子加以说明,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迅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

3.运用类比和比较的思维方法。每一门课程中都有许多相近的知识点,运用类比和比较的办法来引导学生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如:在讲到会计核算程序时,书上介绍了7种具体核算程序。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到易混淆,难掌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上课前将7种核算程序列在一张图示上,并用醒目色彩将不同核算程序的主要区别点标识出来。学生看了图示后,通过类比,很快便掌握了七种核算程序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除了应用类比和比较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类比和比较的办法用于同类学科中的类似问题上,让学生真正掌握类比和比较的思维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教室、校园网等网络教学环境迅速普及。现在,许多家庭已购买电脑,且绝大多数已连入英特网,信息技术在逐渐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方式。如何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的具体做法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并指导学生利用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网络环境中有着海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更多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逐步失去了以往占有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不可能再依赖现有的教参把有限的知识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筛选、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敏感地捕捉信息并进行有效地分析、判断、整理、归纳、评估、加工、传递和创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网络时代知识急剧增长,若是像传统学校教育那样只强调对系统知识本身的学习与掌握,那么学到的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过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通过自主学习,继续学到工作中所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使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

(四)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学习兴趣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兴趣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学习内容的特性,学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体验,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1.多媒体技术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电影、电视等,将学习内容融入到这些元素当中并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改变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2.多媒体技术能够便捷地使用多媒体,将这些媒体合理安排,充分运用,能有效地做到寓教于乐、愉快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本身还是它具体表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对学生而言,都是新鲜的,因此,它能给学生一种新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教师懂得多媒体技术,提前编写教学课件。编写教学课件的过程是相当艰苦的,除了大量的文字、图形的输入工作,还要穿插动画,录制声音,剪辑一部分电影电视画面,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就成了现代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五、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长的一种内动力。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力量,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必然会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一个具有广泛而深厚读书兴趣的学生能够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学得广,钻得深。兴趣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机动灵活地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兴趣升华为志趣,为其将来在财务岗位工作储备过硬的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华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30-31.

[2]曾华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高等教育研究,1998,(1):10-12.

有趣的会计知识范文篇2

【关键字】青少年计算机学习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对后期更高阶段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课堂作为青少年学习的主要阵地应该发挥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作用,但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利用好社会资源,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以下我将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到的一些经验,与大家进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的探讨。

一、发挥课堂优势,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的主要阵地。作为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不能把计算机课程当做副课去对待。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计算机的使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会使用计算机或者不懂计算机,将很难在社会立足,因此作为计算机的任课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兴趣的培养。

青少年阶段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主要侧重对学生计算机兴趣的培养。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爱好意识,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贡献;通过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把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只有老师明确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才能够重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要摒除传统的观念,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多思考多研究一些适合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的方法。比如建议学生之间互相写E-MAIL沟通学习心得,利用一些节日如六一儿童节去制作一些电子贺卡,以这种有目的的活动去带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在网上获取知识的欲望,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影响学生上课的效果,甚至可以影响到学生对于计算机这个学科的关注度,影响到青少年的一生。

计算机信息技术同时也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基础的学科,加之青少年动手能力强,应该在讲解计算机课程的时候,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讲解鼠标的操作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使用鼠标单击双击打开文件,拖动移动电脑桌面的快捷方式等,通过具体操作,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鼠标的用法。在进行操作的同时,老师也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地给予一些趣味性游戏的配合,比如“扫雷”等这些电脑自带的小游戏也是学生进行鼠标知识了解的重要途径。

二、拓展学习思路,注重校外资源利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各界都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能局限于校园,而应该拓展视野,积极地利用社会资源。老师可以去多关注一些地区性甚至全国性的计算机比赛,如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制作大赛等这些赛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通过参与这些比赛,一方面是可以调动学生与全国青少年同台竞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完成比赛,学生计算机的知识也会得到拓展与应用,增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信心。同时,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也是学生提升计算机兴趣的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关在计算机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视频或者展览等,以此激发青少年立志学习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的决心和勇气。拓展与更高阶段学生或者师长的交流也是提升学习计算机知识兴趣的有效方法,可以邀请在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一些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等来给学生做关于计算机学习的报告,发动社会各界一起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学习。

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首先的阵地的学校,学校要给予青少年学习计算机营造良好的环境,举办计算机制作的相关竞赛,重视计算机课程的考核。作为青少年的任课老师,也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创新,积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关注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掌握程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算机知识讲座、名人进课堂、走进科技馆等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只有多方面形成合力,关心关注青少年成长,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J].山东教育科研.2001(10).

[2]闫晓丽.浅谈中专生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9).

[3]苗立才.对在职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的几点做法[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8(C6).

[4]周卫东,张晓斌.提高初中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10(1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整理2篇)

    阅:0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中职院校校园网网络规划搭建一、引言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的一....

    有趣的会计知识(整理2篇)

    阅:0

    有趣的会计知识范文篇1【关键词】教学;培养;兴趣;会计;途径一、前言学习兴趣表现为力求更深入地了解某种知....

    有趣的健康科普小知识(整理2篇)

    阅:0

    有趣的健康科普小知识范文篇1【摘要】目的:为了了解我市农村不同人群卫生科普形式和内容的需求,探索适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