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收集3篇)

来源: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篇1

一、美英日三国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侧重点上的差异

虽然美英日三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都注重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公平和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但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在于制定和实施早期学习标准,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人学准备。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发起了以“标准”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并逐渐影响到幼儿教育领域。2000年,美国负责“开端计划”项目的部门提出了《“开端计划”儿童发展结果框架》(以下简称《结果框架》),将幼儿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语言发展”“读写”“数学”“科学”“创造性艺术”“社会性情感发展”“学习方式”“身体健康与发展”等学习领域,并提出了每一领域的构成要素以及3—5岁幼儿在每一要素上应当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与行为等。在《结果框架》的影响下,到2003年,美国已有近27个州制定了一个或多个发展领域或内容领域的早期学习标准;【ll至2009年,美国所有的50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均已拥有了成系统的早期学习标准。【:1与此同时,全教协会和一些教师理事会也制定了各领域的儿童早期学习标准。例如,全教协会与全美数学教师协会于2002年联合了《幼儿数学:良好开端》;美国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于2006年了《从先学前班到8年级的课程焦点:追求连贯性》,明确提出了学生从先学前班到8年级每个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131美国早期儿童学习标准制定的初衷是从专业出发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近年来,各州教育部f-Jx9早期学习标准的实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不仅加强了早期学习标准的约束力,为贯彻早期学习标准提供支持性措施,而且加强了对早期学习标准实施的监控。[41英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在于制定早期学习目标,以指导幼儿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英国开始了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使人们日益注意到作为学校教育基础的幼儿教育质量问题。2000年,英国政府了《基础阶段课程指南》,把3—5岁确定为“基础阶段”,提出并描述了基础阶段幼儿在每个领域的“发展阶石”(即每个学习领域的早期学习目标)、“幼儿的实际表现”(即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过程)和“实践工作者的工作”(即如何为幼儿设计、建构和提供适宜的活动)等。1512008年,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又颁布了《早期基础阶段的法定框架》(以下简称《法定框架》),提出O一5岁儿童的早期学习目标应包括以下六大领域:个人、社会和情感的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问题解决、推理和计算,有关周围世界的知识和理解,身体发展,创造性的发展,161并规定了每一领域的具体学习目标。英国政府制定的这一早期教育目标已经成为当前英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南针,对其幼儿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美国和英国不同,日本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着重于创设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以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的教育改革主要是“以教育的个性化、自由化、国际化为目的进行的”,[71这一改革目标促使日本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儿童生存能力、情感、欲望和态度等的培养。日本1998年改订、2000年开始实施的《幼儿园教育要领》提出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幼儿园生活,培养儿童生存能力的基础”,并提出了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等五大领域的具体目标;1812007年,日本政府在新修改的《学校教育法》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幼儿提供保育,创设适合幼儿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91并再次明确了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达五大领域的具体目标。据此,日本文部科学省2008年改订、2009年开始实施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具体规定了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侧重点的不同,反映了近10年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是三国幼儿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改革差异的集中表现。

二、美英日三国在幼儿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上的差异

近10年来。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目标、实施和评价的改革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中差异最大的是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美国幼儿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在于幼儿的早期读写、数学和科学学习。由于近年来美国把儿童的读写和数学教育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受到基础教育改革注重教育质量这一总体发展趋势的影响,美国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虽然一如既往地重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创造力和身体的发展,但从其2000年颁布的《结果框架》等学习标准所强调的“核心领域”来看,美国早期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幼儿的早期读写、数学和科学学习,对幼儿寄予了“雄心勃勃”的学业期望,语言和认知两个领域由此成为最受人们重视的早期学习领域。2003年,美国27个州所制定的早期学习标准都涵盖了这两个领域。对“创造性艺术”“社会性情感发展”“学习方式”“身体健康和发展”等其他学习领域,有的州将之纳入了早期学习标准,有的州则没有。【10I到2007年,已有80%以上的州的早期学习标准符合了“综合性”的要求,体现出了不同于小学学业标准的特点,但是仍有一些州仅包括了阅读、数学或少数几个学术性领域(如科罗拉多州、加利福尼亚州等)。【11I在美国,“语言”领域和“读写”领域被区分开来,例如在《结果框架》中,“语言发展”指“听与理解”“说与交流”,而“读写”则是指“语音意识”“认识并尊重图书”“文字意识和概念”“早期书写”和“字母知识”等。受基础教育改革重视教育质量的影响,英国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也注重幼儿的早期读写和数学学习。2000年,英国政府颁布的《基础阶段课程指南》把基础阶段的课程内容分成人格、社会性和情绪情感,交流、语言和读写,数学,知识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身体发展,创造性发展等领域,提出了到基础阶段结束时每个幼儿在各个领域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它虽然强调了幼儿身心发展目标的“全面性”,但也很注重幼儿的早期阅读和数学能力。以读写能力为例,要求5岁幼儿能够听出词汇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音,发出单词中的短元音;将语音和字母联系起来.会说和听出字母表中的每一个字母;会独立地认读一定数量的熟悉或常用的词汇以及简单的句子;会写自己的名字和标签、标题之类的东西,会使用标点符号来结构简单的句子;会运用语音知识来拼写简单的规则单词,而且努力拼读一些更复杂的单词等。【12呵见,英国的早期读写教育虽然没有像美国那样从“交流、语言和读写”领域中分离出来,但也颇受英国政府的重视。2008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法定框架》将O一5岁的早期学习目标分为:个人、社会和情感的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问题解决、推理和计算,有关周围世界的知识和理解,身体发展和创造性的发展。It31和2000年颁布的《基础阶段课程指南》相比,《法定框架》仍然没有将读写从“交流、语言和读写”领域中分离出来,但将数学领域名称改为“问题解决、推理和计算”;从内容来看,它所提出的5岁幼儿应达到的读写和数学目标更为具体和翔实。

与美英不同,20世纪末2l世纪初,日本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更重视人际关系和健康领域。1998年改订、2000年开始实施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对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大领域中的“目标”‘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一些修改。其中,修改较多的是健康、人际关系和环境领域,修改较少的是语言和表现领域。例如,在人际关系领域,不仅修改了原有条目中的部分内容,而且新增加了两条内容,分别是“和同伴一起做事时,有决心做到底”和“与同伴的交往不断加深,具有同情心”,【141其注意事项也有所修改和增加。另外,环境领域的目标、内容和注意事项虽有所修改,但并没有突出数学或科学学习的内容。相比之下,语言领域的修改不多,其主要的修改在于将幼儿阅读图书、听故事的指导和语言指导分开,提出“通过图书和故事,让幼儿充分地体验到图书和故事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尽情想像的愉,进而形成丰富的表象,发展语感”;在文字学习方面,指出应“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使用文字传递自己所思所想的快乐和喜悦,对文字产生兴趣和注意”。051总之,尽管1998年的《幼儿园教育要领》突出了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也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表现出了更多的重视,但和其他领域相比,修改不多,也没有突出强调早期阅读领域。2008年,文部科学省再次修订了《幼儿园教育要领》,对五大领域的幼儿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总体而言,健康和人际关系领域的修改较多,环境、语言和表现领域的修改较少。在人际关系领域,在具体目标的第二点增加了部分内容,并在内容方面增加和修改了一些,在注意事项上分别修改和增加了两条内容。在环境领域,目标和内容都没有修改,只在注意事项方面增加了一些内容,但并未强调数学或科学学习。在语言领域,没有修改目标,只是修改了内容的第二点,并在注意事项上增加了一点,具体内容为:“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关注教师和其他幼儿的语言,并学会倾听;逐渐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161由此可见,和1998年的《幼儿园教育要领》相比,2008年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在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上并未强调早期读写、数学和科学学习,其改革的重点仍在于人际关系和健康领域。

三、影响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差异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衰退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美英日三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的冲击,促使三国都把教育作为振兴经济、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基本国策,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提高教育质量,美英等国发起了以“标准”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这一运动随着幼儿教育重要性的日益显现,在2l世纪初已经渗透到幼儿教育领域,使得美国和英国均把制定早期学习标准、提倡早期读写和数学学习作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日本政府则于2008年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主要通过加强中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的学习,延长主要学科,特别是理数学科的教学时间来调整1998年中小学课程改革提倡的“宽松教育”政策,提升基础学力。然而,日本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学力的强调并没有影响到幼儿教育领域。这是因为经济衰退使得日本人对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有一种消极的看法,认为“日本的现代化如此之快和彻底,赶上并超过了西方国家,但却导致了核心文化价值观受损或缺失……幼儿园有其内在的保守功能,就是使儿童远离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17j因此,“尽管近年来在国际教育成就测验中日本的表现有所下降,造成日本的中小学开始呼吁应跟随美国、重视学业成就和教学效能测定,但是至今为止,这样的呼声还没有蔓延至大多数日本幼儿教育机构,还没有促使幼儿教育转变重视建构主义、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模式。”【18l也正因为如此,日本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仍坚持以游戏为中心,坚持通过环境进行教育。

其次是社会变化的影响。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妇女就业率大幅攀升、未成年父母逐年增加,虐待儿童、低质量的幼儿教育等状况日益凸显,美国公民中40%的人不能有效阅读,甚至不能阅读,已经影响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工作系统的正常运作。[191与此同时,英国的社会问题也比较严重,贫富差距显著、妇女就业率上升、由移民带来的社会排斥现象突出、单身母亲和少女妈妈数量跃居欧洲首位、因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下和缺乏经济来源而导致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恶劣、越来越多的成人和儿童缺乏基本的读写和数学技能、青少年辍学率增高和犯罪现象增多等。㈣可见,美国和英国社会面临着大致相同的社会问题,由此必然引发美英两国都把强调早期阅读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作为其课程改革的着力点。进入2l世纪,日本社会虽然也存在着妇女就业率提高、未成年父母增加、青少年辍学率增高和犯罪现象增加等社会问题,但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少子化、核心家庭化、都市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日本社会人际关系日趋淡薄,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和效率,社区和家庭教育作用下降等弊端日益凸显,导致日本幼儿普遍存在生活习惯和态度差、不会与他人交往、缺乏自制力和耐性、规范意识低下和运动能力差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必然会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放在加强人际关系和健康领域等方面。

再次是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国幼儿教育课程的特色,是造成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文化传统对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促使三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多样性;另一方面,三国为了保持其文化传统,也在保守和变革中力图保持平衡,从而使其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各具特色。具体而言,美国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使其更勇于探索和创新,成为欧美国家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头羊;英吉利民族依恋传统的性格以及崇尚经验、注重审慎试验、讲求实效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决定了其改革的渐进性和保守性,使英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尾随美国之后;日本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使其必然会将人际关系作为改革的重要领域来考虑,而不是像美国和英国那样根据时代的变化将早期读写和数学作为重要的改革领域。

第四是教育政策的影响。教育政策综合反映了美英日三国经济状况、社会变化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直接影响着三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近10年来,美国的教育政策注重应对经济衰退、社会变化、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等问题,因此一改长期以来不干预和少干预幼儿教育的政策,将制定早期学习标准,加强早期读写、数学与科学学习,强调入学准备等作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英国将幼儿教育发展提升到事关英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终身教育体系建构与国际竞争力增强的战略高度予以思考和谋划,【2ll由此制定了早期学习目标,强调早期读写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日本政府一方面固守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传统,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注重人际关系领域,另一方面也根据社会的变化,加强了健康领域的改革,并适当强调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四、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综上所述,在经济状况、社会变化、文化传统和教育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近10年来美英日三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美英两国和日本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差异较大,一方面美英两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均为制定早期学习标准,而日本注重通过创设适当的环境培养幼儿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美英两国幼儿教育课程内容改革都重视幼儿的早期读写和数学领域,而El本注重人际关系和健康领域的改革。其次,美英两国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一是无论是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还是强调早期读写和数学教育,美国都走在英国的前面,表现出其激进与求新的一面;二是两者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表现出了一些差异。如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方面,美国既强调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也注重早期学习标准与中小学学习标准的衔接;英国则注重制定科学、规范的早期学习目标,并逐步将其完善和具体化。在幼儿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美国将“语言”领域和“读写”领域区分开来,英国则仍然将“读写”置于“交流、语言和读写”领域。从幼儿教育是否注重儿童“学什么、知道什么和必须做到什么”等“能力”方面的问题来看,可以将目前世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分为“就学准备型”和“生活基础型”两种。[22j从上述分析可知,美英两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为“就学准备型”,而日本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则基本为“生活基础型”。我们从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异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自闭症;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62-03

早期融合教育是服务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的世界潮流。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明确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随着早期融合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班级尤其是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然而,自闭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儿童综合性发育,主要表现为社交困难、言语发育迟缓以及刻板行为。自闭症儿童在各种障碍类型中属于个别差异较大的障碍类别,在同样的融合环境下,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明显不同于其他障碍儿童。因此,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更需要特别关注和完善的配套措施。幼儿园作为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主阵地,是完整支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师作为早期融合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支持主导作用会对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中的教师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以他们的工作经历作为背景,期望在一定层面反映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中幼儿园支持现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建构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调查”自编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者将问卷编制好之后对南京市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中20位教师进行了初测,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最终确定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基本信息、教师对自身从事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认识以及教师对幼儿园给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的认识,调查问题由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组成。

本次调查选取南京市5所有自闭症儿童就读的幼儿园,请75位幼儿园教师填写“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调查”自编问卷,收回问卷72份,有效问卷72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

1.教师基本信息。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然而,仅有11%的教师具有学前特殊教育专业背景。(1)教师与自闭症儿童的接触。仅有7%的教师直接从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5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接触过自闭症儿童,或者是幼儿园其他班级中有自闭症孩子,或者是自己生活周围有这样的孩子,他们仅限于观察或者尝试着和这些孩子交流过,并没有深入与这些自闭症孩子互动,更没有直接教育过这些孩子。(2)教师对早期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所有教师都对早期融合教育有所了解,都支持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但是80%的教师对在自己班级开展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持中立态度。

2.教师对自身从事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从事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信心不足,仅在创设环境一项信心较高,其他关于自闭症儿童知识、技能以及教育方面都显示出教师对自身的主观认知,但值得肯定的是,教师都有学习自闭症儿童知识的需求。

3.教师对幼儿园给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的认识。(1)幼儿园是否努力建设全员参与的早期融合教育接纳氛围。早期融合教育的全员参与涉及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幼儿园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多数教师认为幼儿园在努力建立全员参与的早期融合教育接纳氛围方面做得的还不够,需要加强和引导。(2)幼儿园是否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支持体系。

(3)幼儿园在其他方面对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现状。

表3显示,幼儿园在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方面还需努力,加强对教师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培训,加大与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合作以及对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引导。

三、研究结论

1.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中幼儿园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2.我国从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教师对自己从事这一工作的能力不自信,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3.我国开展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幼儿园在支持工作方面还需做多种努力。

四、讨论与建议

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证明:物理环境的融合只是体现了融合教育的形式,这种融合并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需求,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程度、接纳水平以及所能提供的满足其特殊需求的支持性措施。对自闭症儿童而言,到位的政策支持、结构化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接纳氛围、区别性的课程设置以及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等是满足其特殊需求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要发展早期融合教育,提高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质量,就必须从当下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现状出发,从各方面给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支持,建立完善的教育支持体系。

1.加强对早期融合教育的宣传,建立完善的早期融合教育政策。政策支持是教育开展的硬性保障。在我国,人们对早期融合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正在逐渐深入,教育部门也逐渐出台相应教育规划发展融合教育,如我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首要目标便是“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但仅有计划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融合教育政策,在教育场所、实施人员、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可行。因此,在推进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过程中,只有依靠“权利和义务”框架下的制度性构建,才能够对自闭症儿童进行“零拒绝”的融合教育。

2.引в锥教师形成正确的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态度。普通幼儿教师的态度对于自闭症儿童是否能够真正被融合在全纳的教学环境中接受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了解普通教师对早期融合教育的观念或态度。谈秀菁等发现,当面临学前特殊儿童,绝大多数普通幼儿园教师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学前全纳教育的要求并对现有的教育资源缺乏信心[2]。幼儿教师对早期融合教育认识不足,对幼儿园招收自闭症儿童持中立态度,这些都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真正融合与发展。当务之急,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幼儿教师早期融合教育的引导,为建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做好准备。

3.建立全员参与的早期融合教育接纳氛围。全员参与的接纳氛围是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幼儿园而言,全员参与的接纳氛围意味着幼儿园管理人员、幼儿教师以及幼儿都能够对自闭症儿童的融入真心接纳。然而,不管是全纳教育发展很好的美国,还是处于融合教育发展初期的我国,全员参与的接纳氛围还有待发展。有研究指出,美国普通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深度仍然不够,教师在对自闭症儿童学习特性和教学策略的了解掌握上相对不足[3]。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也有信息显示,很多教师因为对特殊儿童不了解,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些特殊儿童,所以不愿意接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4]。在普通幼儿中,有大部分的普通幼儿不喜欢残疾人[5]……因此,如何在全员参与接纳态度初构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每一位成员的具体行动是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4.提升幼儿教师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只有接受了额外教育干预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才可能在普通班级中获得长足的进步。本次调查研究中,80%左右的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持怀疑态度,75%的教师认为自己还不具备为自闭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学计划的能力值得肯定的是,在有时间、精力和机会前提下,所有教师都表明愿意学习掌握自闭症儿童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师有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为教师创设或提供机会,参加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研修班或各种培训会议,为教师购买相关书籍,适当减少教师其他工作,保证教师的学习时间等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教师相关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从而促进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构。

5.设置资源教室,引进或培养资源教师。资源教室方案是一种极具弹性的教育服务措施,其服务对象是融合教育班级殊需要儿童,在每天或每周的一部分时间开展特殊教育指导,指导内容包括评量、教学及咨询。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几所幼儿园中还没有专门的资源教师,老师们也不清楚什么是资源教师和资源教室。可见,资源教师和资源教室还没有成为广为人知的普遍内容,作为融合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支持要素,我们必须加快资源教师和资源教室知识的普及,同时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或课程设置中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从而培养融合教育中急需的资源教师。

6.努力建构完善的幼儿园支持体系。幼儿园支持是早期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核心。目前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立还需努力,急需从以下方面加以建构:增强教师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加强教师从事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信心,让教师能够从内心真正愿意接纳自闭症儿童;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学习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知识技能的机会,引导教师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专家引领下设置适应自闭症儿童学习特点的弹性课程;对幼儿园孩子进行引导,正确对待自闭症儿童;有条件的幼儿园设置资源教室,引进资源教师,从多方面齐头并进,加快自闭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幼儿园支持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Zhang,KC.Earlychildhoodeducationandspecialeducation:howwelldotheymix[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clusiveEducation,2011,15(6):683-697.

[2]谈秀菁,尹坚勤.普通幼儿园殊教育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5):13D15.

[3]Myles,B.S.,Simpson,R.L.,Ormsbee,C.K.,etal.Integratingpreschoolchildrenwithautismwiththeirnormallydevelopingpeers:Researchfindingsandbestpracticesrecommendations.FocusonAutisticBehavior,1993,(8):1-18.

[4]于玉东,郑艳霞,王新.河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4.

[5]刘颂,钱红,付传彩.北京市学前融合班级中普通幼儿对残疾的认识与接纳态度[J].中国特殊教育,2013,(10):6-7.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篇3

关键词:早期阅读幼儿教育阅读教学

所谓幼儿园早期阅读,就是指幼儿园为3-6岁的幼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例如:DVD、多媒体、幻灯片、电影等,让幼儿接受相关信息,在观看这些内容时进行语言表达和初步的理解。早期阅读不仅要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更要通过这些方法让幼儿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早期阅读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现状与分析

由于幼儿阅读与成人阅读存在很大的差异,幼儿只掌握一定口语表达能力,词汇量有限,很难理解复杂的语句,而且幼儿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不能理解实质,主要以图画为主。正因如此,现阶段幼儿园早期阅读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对早期阅读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准确。教师对幼儿的早期阅读不重视,不认为这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内容,没有意识到早期阅读的价值。

2.教师和幼儿互动积极性低。教师和幼儿缺乏互动,只是让幼儿单调地阅读。对于幼儿来说,与老师互动可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阅读内容,但是老师往往不重视互动。

3.教学评价程序化、知识化。教学评价使得早期阅读变成一种负担,每个幼儿都带着任务阅读,体会不到早期阅读的乐趣,反而认为是一种负担。

4.幼儿阅读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带领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并不是专业老师,很多只是经过专业培训,不懂得怎样带领幼儿阅读。

5.家长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家长认为早期幼儿阅读教育并不重要,阅读并不一定要从幼儿做起,这就使得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很被动。

6.教学组织形式陈旧,不够新颖。

二、针对早期幼儿教育现状提出解决策略

1.提供丰富的幼儿早期阅读资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幼儿来说,书更是学习语言和表达重要的载体。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早期阅读教育。生动有趣、色彩鲜明、文图并茂的故事插画,可以使幼儿对文章产生兴趣。另外,我们还要在阅览室制定阅读规则,要求幼儿轻拿轻放,不破坏图书,不乱涂乱画。在阅览室里营造良好的读书气氛。

2.开展多彩多姿的阅读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内容。根据早期阅读的教育目标,我们要对幼儿进行有计划地培养,把生活阅读、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完美结合起来。

3.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幼儿快速进入阅读状态,让幼儿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家长在家里也要为孩子创造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想读书时,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书,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丰富阅读内容,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4.帮助幼儿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需要幼儿拥有阅读方法和技能。如掌握逐页翻书的技巧,让幼儿学会一页一页地阅读,图画也要按顺序翻阅,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读书中了解完整的故事内容。另外,还要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每一本书都是有封面、封底的。最后要学会有顺序地阅读。很多学龄前儿童会无意识地胡乱翻阅图书,选择自己喜爱的页数看,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幼儿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地、有顺序地阅读。

以《狐狸爸爸鸭儿子》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故事情节非常幽默,角色多,故事讲述的是:有一只狐狸捡到了一个鸭蛋,它在想吃鸭蛋还是肥肥的鸭子中陷入了思想斗争,但是孵蛋的过程是辛苦的,狐狸的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篇文章幼儿应通过扮演各个角色学习。激发幼儿的乐趣,通过多媒体的方法让幼儿认识狐狸,了解故事的起因,并且向幼儿提问:狐狸来干什么呢?从而让幼儿大胆猜测。在幼儿进入阅读情境时,教师要设计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因为幼儿的思维非常具体,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教师所出的问题应该尽量小、具体,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激发幼儿对此篇文章的阅读欲望。

三、结语

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地培养。在幼儿园里教师应该坚持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创造良好的、安全的阅读环境。早期阅读对幼儿情感、思维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我们要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技巧与能力,通过早期阅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断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为幼儿以后的阅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润鱼,袁宝英.3-5岁幼儿早期阅读材料的选择与指导实验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4

    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2023年带安字的女孩名字大全‚安字

    - 阅5

    “安”字由[宀、女]组成‚寓意着阖家欢乐‚幸福快乐等含意‚表述在女孩名字之中寓意着安全、清静、吉祥。 寓意非常美好‚当父母们在搜索一些寓意美好听的女孩名字时。 何不应用.....

    2025电影霸王别姬的心得观后感精选

    - 阅0

    《霸王别姬》电影里;男怕夜奔女怕思凡确有深意,不仅仅是一个梨园行的说法而已。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电影霸王别姬的心得观后感参考范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

    2025《见字如面》观后感精选范文

    - 阅0

    作为国内首档也是全屏唯一一档明星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把中国从古至今的书信做了一次集中大扫描和大梳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见字如面》观后感参考范文8篇,仅.....

    岗位职责说明书(整理2篇)

    阅:0

    岗位职责说明书范文篇1a、确定岗位的任职条件:岗位说明书里已经确定了这个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条件是招聘工....

    岗位竞聘工作思路(整理2篇)

    阅:0

    岗位竞聘工作思路范文篇1我们石黄处从2008年起推行了竞岗聘任制,所以中层干部和职工全部实行“双向选择,竞争....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收集3篇)

    阅:0

    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篇1一、美英日三国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侧重点上的差异虽然美英日三国的幼儿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