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例(3篇)
来源:
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文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0)01-160-01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1996年11月~2009年6月我所离休老干部(以下简称“休干”)中经驻军171医院及地方三甲医院确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参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999年3月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学科组制)。共39例,年龄60~91岁。按年龄段分60~69岁4例,70~79岁12例,80~91岁23例。
1.2治疗方法
1.2.1药物治疗目前对39例休干的治疗药物分为三类:一类为促进骨矿化药物,如钙剂和活性VitD:高钙片、罗钙全等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二类为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降钙素(益钙宁)、雌激素(黄体酮、安琪坦等)等,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已知疗效最确切的抗骨吸收疗法,但副作用也较多,且休干配合服用者少。三类为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如依普拉芬等。治疗时,有单独用药,但我们通常联合用药。
1.2.2高危人群的监测与家庭护理对高危人群进行疾病的宣教,提供预测风险和评估干预措施。建立科学的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日照时间,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对于高危老人出现无明显外因的腰酸背痛、关节长时间痉挛,或并有身长缩短、驼背时要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已患病休干加强其安全防护指导,注意不要参加剧烈活动或长时间活动;避免在黑暗中及太光滑或有障碍的地面行走;穿舒适而耐磨的鞋等。
1.3疗效评定标准
愈合:症状消失,BMD(Bonemineraldensity,骨密度检测)或BMC(bonemineralcontent,骨矿含量)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好转:骨质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即BMD或BMC较诊断治疗时基础上平均增加1个标准差以上;控制:BMD或BMC的测定值较诊断治疗时未有明显改变,症状消失或得以控制;无效:症状无改善,BMD或BMC值减少明显,甚至出现骨折。
2结果
在病人的药物治疗中,0例愈合;11例(占28.2%)好转;26例控制(占66.6%);2例无效(占5.1%),其中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股骨颈骨折。在治疗的过程中仍有10例出现新发现的骨刺和颈、腰椎及其它关节的退行性变,BMD或BMC的测定值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表明一旦患有骨质疏松症,治疗相当棘手,疗效也不确切。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国内统计资料为8800万,占总人口的6.97%。骨质疏松症是骨吸收增强及可能充分进行骨形成所致。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以达到预防病理性骨折,同时缓解全身性骨痛为目的。在我们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仅是延缓病程,缓解症状,起不到根治作用。临床治疗不彻底,患病后护理一般也较繁琐,因此我们就需从预防上着手。根据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的致病因素很可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降低甚至消除。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每个人随着年龄增加其骨量的减退是不可避免的,但研究表明从年轻时就注意饮食补钙,达到高的骨峰值,可减少更年期后和随着老龄的骨量丢失;运动会促进骨的发育,坚持持续适量的运动会增加骨矿盐的密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骨量不必要的丢失。因此对于骨质疏松在尚无绝对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消除可控致病因素,尤其是在BMD或BMC值低于1~2.5标准差的高危人群做好疾病预防显得格外重要(包括在疾病时)。具体的做法是:平时应进食足够的营养和含钙丰富的膳食,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等;改变不良嗜好,如戒烟、戒酒、少饮浓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品;适度、适量的体育锻炼,老年人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舞剑、做操、打门球等,同时还可以增加日照时间等。那么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就会较低;即便出现,症状也较轻,且发展速度也较慢。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使之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消除或减轻影响其健康的危险因素,密切监测骨密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预防或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董进.骨质疏松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1.
[2]肖建德.实用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6.
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文篇2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接受针刀松解术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病,其中有不少病人同时患骨质疏松症。笔者随机对该类病人在行针刀松解术时,给予3个月为一疗程的骨疏康治疗。现将1999年1月~2000年12月治疗的一组病人疗效观察作一小结,以期对退行性关节病、骨质疏松治疗的适应证开展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治疗组37例中门诊患者35例,住院患者2例;男5例,女32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2.5岁。病程3个月~33年,平均1.2年。左右膝关节均有伸屈功能障碍,伸位5°~15°,屈位80°~115°。膝部疼痛昼夜发作,步履迟缓,下蹲不完全,严重时不能正常行走,失去家务劳动能力。所有本组病例都有局部封闭、针灸、输液、内服及外敷中西药物疗效不理想史。
1.2治疗方法凡纳入病例在针刀松解术治疗时,均被要求加服骨疏康,同时停用雌激素、维生素D制剂、钙剂等其它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中22例在行针刀治疗前2周先服骨疏康,15例在第一次针刀治疗开始服骨疏康,针刀疗程结束后继续服用骨疏康。服法:每次1包,每日2~3包。疗程为3个月。
1.3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10月第三届全国骨质疏松研讨会拟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指标及膝关节X线改变选择诊断标准:(1)膝关节疼痛伴伸屈功能障碍;(2)全身骨骼酸痛,以腰痛为主;(3)X线:膝关节间隙变窄,股骨髁、胫骨平台及髁间嵴、髌骨上下缘有大小不等的骨赘,关节内游离体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细小且排列紊乱。
1.4病例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50~80岁;③病程3个月以上。(2)排除标准:①经检查证实较严重的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原发性病变;②重度神经官能症;③中度以上高血压,BP在180/110mmHg以上;④X线、血检等检查排除膝部肿瘤、结核、急性期类风湿等。
1.5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腰膝酸痛,步行困难,膝关节伸屈障碍,正常家务劳动能力等。疗效标准:优:疼痛消失,步行速度恢复至相同年龄阶段健康老年人水平,恢复正常家务劳动,1年以上无复发;良:疼痛基本好转,上楼、爬山时膝部仍有轻度疼痛,能坚持日常家务劳动;可:膝部疼痛改善,平地行走或家务劳动稍频又感疼痛;差:经一疗程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治疗前后效果比较:疗效优良35例,占94.6%;可1例,占2.7%;差1例,占2.7%。说明在针刀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时需关注到骨质疏松存在的可能,有明显骨质疏松症状者,以骨疏康配合针刀治疗,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见表1。
表1治疗方法疗效观察略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骨与关节的退变和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老年骨骼系统自身的老化和退变。关节的变化首先是关节软骨的变性或磨损,软骨变薄或消失,关节间隙变窄,对外力的缓冲作用丧失;滑膜变性、增厚、出现游离体;关节不稳定,经常接受机械刺激,异常应力作用的部位产生骨赘。骨质疏松受遗传、代谢、免疫、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是骨质代谢的退变,表现在全身骨量明显减少,骨的大小和外形变化不明显,但有骨组织微结构衰败凋萎,包括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的细小改变、骨密度(单位容积中的骨量)减少。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肾虚是导致衰老发生的根本原因,关节退变是因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脆弱,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常因劳损或损伤而气滞血瘀,阻塞经络,经气不利,变生为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诸证。骨质疏松则因肾脾两虚:肾虚精亏,不能养骨充髓;脾虚血瘀不能通达四肢而失濡养,出现腰膝酸软、乏力。
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质疏松对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愈合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治愈骨质疏松提供启示。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转子间骨折95例进行随访,分析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败率,髋部再骨折情况,病死率。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活动下肢。抗骨质疏松组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内固定失败率5.2%,病死率6.5%,随访评分平均为89.5。非抗组愈合时间3―7个月,内固定失败率11.1%,病死率11.1%,随访评分平均为83.0,两组都没有出现髋部再骨折情况。结论:转子间骨折愈合后,为了促进患者更好康复,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不仅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而且内固定失败率和病死率都比较低,能够让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今后在临实践中需要重视该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愈合术后处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1-02
1.引言
骨质疏松的发生不仅给患者日常行动带来不便,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该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容易发生,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并且这类患者容易发生髋部骨折,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的会引起患者病死。因此,根据这种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愈合是临床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2.一般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转子间骨折95例进行随访,其中男性17例,女性78例,年龄在71―93岁之间,平均年龄85.8岁。
2.2手术方式。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医学治疗实际需要,对患者采用适当手术方式。其中,57例运用动力髋螺钉+空心钉内固定术,20例运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18例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通过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并且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
2.3术后处理。手术后患者伤口都得到有效愈合,并对患者复查,没有出现内固定失效患者。术后第2天患者在床上做踝关节主动、被动屈伸练习,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避免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后3―5天双下肢坐在床边,进行屈髋、屈膝练习。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77例,非抗骨质疏松治疗18例,所有患者术后12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
3.结果
手术后6―1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内固定失败6例,死亡7例。同时对比分析抗骨质疏松治疗组和非抗骨质疏松治疗组的基本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该表格可以得知,抗骨质疏松治疗组在髋部功能Harris评分、愈合时间、固定失败例、死亡例等方面都比非抗骨质疏松治疗组要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4讨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今后在临床实践中需要以此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骨质疏松患者的有效治疗,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4.1不能忽视术后治疗工作。在老年性骨折中,髋部骨折占有很大的比重,髋部骨折又有一半是转子间骨折。目前针对该症状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法,及时发现和尽早开展手术有利于患者治愈。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骨折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整个治愈过程需要细致料理。除了对患者进行手术固定之外,不能忽视术后护理工作,药物治疗等,这样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4.2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更好。根据上述对比研究和分析,抗骨质疏松治疗组在髋部功能Harris评分、愈合时间、固定失败例、死亡例等方面都比非抗骨质疏松治疗组要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在临床实践需要重视的问题。抗骨质疏松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愈合平均时间为2.6个月,远低于非抗组的4.1个月。因此,抗骨质疏松治疗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尽快让患者摆脱骨折带来的不便,对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还能够降低手术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对患者正常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4.3应该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法运用。总之,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尽管患者手术方式不同,骨折类型不同,但应该尽早运用抗骨质疏松治疗方式,这对患者治愈具有重要作用。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范例(3篇)
- 阅0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科学探究创新思维整合思维发散思维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工程的经济价值范例(3篇)
- 阅0工程的经济价值范文个方面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功能与造价的分析,优选出满足必要功能的费用,消除不必要功能的费用,使得功能与造价达到最佳配置,从而优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价值工.....

工程经济与工程财务范例(3篇)
阅:0工程经济与工程财务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网络....

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例(3篇)
阅:0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文[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分析[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范例(3篇)
阅:0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科学探究创新思维整合思维发散思维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