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成果转化(整理2篇)
来源:
新技术成果转化范文篇1
一、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江苏省科技进步条例》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事实科教兴省战略加速科技进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保证财政支出的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经费的稳定增长。
(二)进一步充实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机制。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在已有的1.5亿元规模的基础上,1998年起省财政从财政回收的周转金中分3年专项投入5亿元。各市也要建立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快投资资金的周转,开展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担保业务,搞好资本运作。要充分发挥管委会作用,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对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交纳的所得税,由省财政列收列支返还给该公司,用于风险补偿。
二、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的扶持
(三)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要按照《江苏省科技进步条例》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将科学事业费用和科技三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按照新机制发展科技事业,实施科技计划,吸引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等。
(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依法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除按规定上交国家和省以及用于土地复垦的部分外,由财政返还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的用地指标给予倾斜,以确保重点项目实施。
(五)对于经省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内的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属孵化项目缴纳的所得税,由财政列收列支返还给科技创业中心,用于基地建设和培育孵化项目。
三、进一步扶持省级重点企业集团、省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省级重点乡镇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下统称省重点扶持企业)
(六)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自认定之日起两年内所征收的增值税属地方留成部分,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咳列收列支,并按一定比例返还给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单位。
(七)对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按国家现行优惠政策征收所得税;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外的高新技术企业,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所得税比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多缴的地方部分,实行先征收后返还的办法。
(八)省重点扶持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超过3%的部分,可视同利税列入企业工效挂钩的考核基数。
(九)省重点扶持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用地,可减免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政府净收益部分。
(十)省重点扶持企业用盈余公积金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有权地方税务机关核定,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可按零税率征收。
(十一)各有关部门要优先支持省重点扶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试基地等技术创新机构,并从各工作环节上增加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办上述技术创新机构。
四、加快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十二)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及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专利、专有技术等科技成果创办各类民营科技企业。新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经有关主管机关认定,有权税务部门批准,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十三)鼓励民营科技企业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对主要由个人出资,因历史原因领有全民或者集体企业执照的民营科技企业,在产权界定过程中,应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明晰产权归属,促进其稳定健康发展。在民营科技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属科技人员的技术类奖励所得和个人分红用作投资的部分,可直接转成股份。
(十四)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通过联营、兼并、租赁、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资产的优化重组。民营科技企业买、租、包公有制中小型企业,在所得税返还、挂帐停息、付款期限、评估收费、水电增容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样优惠政策。
(十五)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运行质量好的民营科技企业集团,经省或市政府批准,可享受重点企业集团的政策。对具有一定规模、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民营科技企业,在发行债券、股票等方面享受国有企业同样待遇。
(十六)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并完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以政府和企业等共同投入的形式,设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资金,重点用于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贷款的担保。民营科技企业比较集中的市县,从1998年起,对民营科技企业上交的所得税,各级财政部门可按照实际上交额,每年按一定比例安排一部分作为本地区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民营科技企业可根据自愿原则,按不低于其业务收入0.5%的比例交纳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资金(资金所有权不变)。
(十七)鼓励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到民营科技企业工作,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依法合理流动民营科技企业工作,其人事关系、人事档案可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机构。民营科技企业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评审,以及因公务出国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同类人员实行统一政策。
五、面向中小企业,加快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十八)各级政府应鼓励并扶持主要从事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诊断、技术信息、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技术市场、科技信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性试验基地、科技开发中试基地、新技术发展中心等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对经省认定的非营利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参照执行国有独立科研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
(十九)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各级政府对于重点技术交易机构、重大技术交易活动和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应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积极建设开放型科技信息网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技术交易,陈国家有特殊规定外,不受行业、经济性质和经营范围的限制。
(二十)政府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而资助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项目下达部门可责成项目承把单位向社会公开转让。
(二十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校、所按照股权比例分得的利润部分地方所征收的所得税从1998年起3年内实行先征收后返还的办法。
(二十二)凡对我省壮大支柱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在业有重大影响的、并由本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申请的国内外发明专利,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视情况资助部分专利申请费和专利维持费。
六、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用人机制
(二十三)单位实施职务技术成果,应当从其实施该项职务技术成果的销售额中提取不低于0.5%的金额,作为报酬支付给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单位转让或许可他人实地其职务技术成果的,应当从其转让技或者使用费中提取不低于20%的金额,作为报酬支付给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
(二十四)高新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转化项目投资,成果价值占注册资本比例最高可达35%,成果完成人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者根据其实际贡献,可获得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所占比例不受限制。
(二十五)中央各部委、外省(市)的企事业单位及科技人员、海外留学人员自带科技成果和资金来我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注册资金最低为3万元人民币。上述单位和人员带高新技术成果来我省创办企业或实施转化,经认定,可优先享受项目立项、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
(二十六)海外留学生人员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研究、领办高新技术企业取得的工薪收入,经有权税务机关审批,可视同镜外人员收入,在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时,除减除规定费用外,并暂适用附加减除的规定。
新技术成果转化范文篇2
[关键词]技术市场;科研创新;自贸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7)4-54-5
ResearchonthePredicamentandCountermeasureofTechnologyMarketDevelopment
――TakeHenanProvinceasanExample
HouDongqing1YinJun2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IASInternationalCollegeofZhengzhouUniversity,XinzhengHenan451150;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ZhengzhouHenan450003)
Abstract:Asanimportantcomponentofmodernmarketsystemandinnovationsystem,technologymarketplaysakeyroleintheallocationofmarket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SincetheestablishmentofHenanFreeTradeZone,relevanttechnologyinnovationandtechnologymarketsupportingpolicieshavebeensubsequentlyintroduced,whichhasimprovedthemarketsupervisionandservicesystemoftherelevantgovernmentbodiesintheestablishmentofHenantechnologymarket.WiththeadvanceofFTZstepbystep,theimportanceandurgencyofpromotingtechnologytransferandachievementstransformation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throughstatisticalanalysisoftherelevantpartdataon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HenanProvincein2014,usingabigdatavisualizationmethod,thispaperdescribedthetechnologymarketdevelopmentproblemsandpresentedcountermeasures.
Keywords:technologymarket;scientificresearchinnovation;FTZ
S着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和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技术市场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2017年6月9日,科技部在《“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中明确强调:技术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作为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肩负着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使命[2]。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为技术市场的建立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众多挑战。
1河南技术市场现状与全国技术市场概况
1.1河南技术市场现状
1.1.1潜力巨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稳步提升。截止2014年底,全省共有2958项技术成果实现转化,比上年增长0.17%,达到41.65亿元,相当于同年全省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的10.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40万元。
通过图一可以看出:2014年河南省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层面,高达2082项,比2013年略有下降。但基础理论研究和软科学项目分别由2013年的105项和162项,增加到了151项和173项。
1.1.2交易主体日益活跃,创新能力提升迅速。2014年,河南省企业输出技术合同37.75亿元,占技术合同成交额的90.7%,居各类交易主体之冠(图2)。
与此同时,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技术市场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14年,大学和科研机构除形成大批基础研究成果,其中大专院校948项,科研单位142项(图3)。企业正在成为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其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技术市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夯实。
1.1.3服务配套日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14年末,河南省已完善技术转移机构113家,建立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等技术市场交易场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1个,技术市场管理与技术转移从业人员8694名(图4)。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实现快速发展,促进了研究开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专业化服务不断发展,科技服务业态逐步形成。
1.1.4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交易环境愈发优化。随着河南自贸试验区改革的日益推进,2014年,河南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情况逐步呈现出合理化,政策引导化的优势。以郑汴洛为例(图5)。
2015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文件要求:“推进省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规范发展其他权益类交易场所,向符合条件的非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登记托管、产权交易、知识产权登记评估质押等服务”。还要求“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河南中心、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为依托,加快建立覆盖全省、服务企业的技术转移网络,积极创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3]。
2016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进一步要求:“促进技术市场繁荣和发展。制定出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市场培育和发展相关的扶持政策,构建技术市场体系。培育技术交易主体,支持技术转移、交易、登记等中介机构、服务机构,扶持经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在河南省转移转化的项目,培育技术交易经纪人才队伍,促进河南省技术市场健康发展”[4]。
1.2全国技术市场概况
2011-2015的5年间,我国年均28万余项技术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改变了财政单一的科技投入结构,成为全社会R&D(研究与开发)投入的重要渠道,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重要支撑[5]。2015年,全国技术合同共成交307132项,成交额比上年增长14.7%,达到983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倍,相当于同年全社会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的69.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额3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图6)。
2河南技术市场面临的问题
随着河南日益融入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布局,自贸试验区也在深度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而全球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和深度调整[6],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技术市场发展面临着新问题。
2.1技术市场供给源头匮乏
进入21世纪,科学知识的产生规模和传播速度更广更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交叉融合,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出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为技术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来源,而反观河南的整体科技成果,领先的区域主要是国内部分,在国H上的话语权还相对较弱,成果水平亟待提高(图7)。新技术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态[7]。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亟需抓好技术要素市场建设,创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生态,才能在创新全球化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8]。
2.2技术市场的主力军尚未形成
我国经济结束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迈入增速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亟需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市场发展促进技术要素的流通和转化,更好发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对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重要作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为经济中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9]。河南省在加大自贸区经济建设先行先导的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积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整体效果上还有待提升(图8)。
2.3技术市场的体制空间有待进一步释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为重点,着力破除制约技术要素流通和技术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技术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一带一路”及自贸区的开放合作战略,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10]。
2.4高水平技术、高层次人才与高强度资本的融合不充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顺应世界潮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亟需技术市场发挥好集聚技术要素、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促进高水平技术、高层次人才与高强度资本的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型创业,促进创新创业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对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融合更加依赖,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尤其是与资本市场的深层互动亟需加强,支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资本活力仍需激发。
3建立技术市场的对策思考
3.1完善技术市场政策体系,营造创新驱动发展良好环境
研究制定科技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入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技成果公示、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相关制度[11]。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其它要素市场立法经验,制定促进技术市场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指导意见。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纳入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同时制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技术的财税优惠政策。
3.2优化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强化技术转移服务效能
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源头、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发挥知识创新源头作用,将公共财政投入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和研发能力向全社会转移转化。鼓励企业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开展组织创新与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强化技术集成与应用,探索技术资本化、产业化[12]。鼓励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全过程服务。强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全球资源链接能力,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自贸区建设规划,积极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鼓励省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在国内外科技创新领先地区设立机构,与国内外同行开展深层合作,有效利用和配置国内乃至全球创新资源,吸引国际先进的技术项目、优秀的人才团队和丰富的资本在河南省落地。鼓励跨国科技企业、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等在省内建立分支机构,紧密跟踪全球领先的技术转移新模式新趋势,带动河南省技术转移服务业加速发展。
3.3利用技术市场+互联网,加速创新要素开放流通
运用“互联网+”构建互联互通、和而不同、主体活跃、机制灵活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全面提升要素流通速度和资源配置效率。结合河南省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建设,鼓励地方,尤其是自贸区3个主体区域,完善区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发挥区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产业特色突出、企业需求明晰、服务资源集聚的优势。
3.4加强技术市场人才培养,提升行业人员从业素质
加强与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吸引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职业技术经理人来华工作、短期交流或举办培训。支持河南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选派工作人员赴国内外进修、短期交流访问。探索建立国际高端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制,与国际技术转移组织联合培训国际注册高级技术经理人,培养具有专业化能力、复合型背景、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技术转移专业人才[13]。
3.5夯实技术市场发展基础,提高技术市场管理水平
健全各级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形成自贸区与河南省各地方相结合、政府与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技术市场管理与监督体系[14]。提升政府宏观引导和专业化管理,逐步完善对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管理。加强技术市场信息化管理,积极开展技术交易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15]。探索建立技术市场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深度挖掘技术供需和配置关系,开展技术热点、价格预测和技术流向等分析研究,探索建立技术交易信息增值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科技部.“十三五”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规划[R].科技部,2017.
[3]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实施意见[OL].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2015.
[4]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OL].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2016.
[5]早.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出彩河南[N].河南日报,2016-9-26.
[6]吉林省委省政府.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若干意见[N].吉林日报,2016-8-1.
[7]本刊编辑部.力振兴发展谱写新篇章――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七次会议精神[J].新长征,2016(9):8-19.
[8]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OL].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2017-6-15.
[9]《技术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高新技术产业资讯,2013(5):4-6.
[10]段瑞春.技术市场的政策与法制[J].科技与法律,1991(2):71-80.
[11]杨勇.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市场发展的政府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蒙古师范大学,2015.
[12]韩义雷.让技术像资产一样用于创业[N].科技日报,2014-12-27.
[13]大豫网.层次人才来郑创业可获得100万元科研资助[OL].大豫网,201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