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网络设计方案(整理2篇)
来源:
大楼网络设计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超级无线策略控制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数据分流
1引言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呈迅猛发展态势,用户对无线宽带的需求逐渐增高。预计到2023年MBB(移动宽带)流量将增长500倍,热点流量将达到当前的2000至3000倍。如何应对激增的数据流量冲击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巨大挑战。
就中国移动的网络现状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同时运营GSM/TD-SCDMA/TD-LTE/WLAN四张网络,而不是遵循业界传统的2G/3G/4G之间网络生命周期替换规律。那么必然要求四张网络相互协同、优势互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协调均衡发展,给用户提供“一张网”的业务体验。在定位上,四张网络各有其侧重点:GSM网络主要承载GSM语音、短信等基础业务以及中低速的数据业务;TD-SCDMA网络主要承载手机终端的移动数据业务以及部分话音业务;TD-LTE网络主要承载高速的数据业务,同时具备语音功能;WLAN网络主要作为热点区域的数据业务分流,承载低价值、低移动性、低QoS的数据业务。然而由于终端发展的限制以及用户习惯,四网现阶段并不能很好地协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了SWPC(SuperWirelessPolicyController,超级无线策略控制器)的概念。
2SWPC的设计原理
本文所介绍的SWPC作为独立的网元(基于IBMServerxSeries343基架式服务器),储存有现网GSM小区及AP所有位置信息,并可以根据运营商需求进行策略定制,基于负荷、终端、签约方式等信息进行网络选择。同时,在终端侧需要按照与之相对应的客户端软件,通过TCP连接从SWPC服务器中获取选网策略。
SWPC的设计是基于3GPPR10协议中定义的ANDSF(AccessNetworkDiscoverySupportFunctions,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单元)标准,初步实现了GSM与WLAN之间的“超级无线策略控制”,且SWPC作为终端的接入锚点实现GSM与WLAN之间的智能选网,通过网络与终端交互协同,实现网络接入的有效分类。其可以基于GSM与WLAN两网之间的负荷、终端能力、用户签约情况等信息制定策略,帮助终端用户选择最佳的网络制式,实现多种协同方式的协同运营。
2.1SWPC组网方案
SWPC组网方案如图1所示:
图1SWPC组网方案
SWPC组网方案的核心设计思想是主动实现资源与业务负荷的最优匹配。SWPC服务器位于核心网侧,一方面与GGSN打通路由,另一方面其配置了公网IP,通过CMNET与AC连通。将四张网在RAN侧汇聚成一个节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统一调度和控制。它位于核心网与RAN侧中间,将BSC/RNC/eNodeB/AC等节点的无线资源管理(RRM)功能逐渐汇聚到SWPC,实现RRM功能集中,并可基于终端位置以及申请的业务类型选择承载网络,协同使用四网资源。
2.2SWPC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1)终端安装客户端软件。当其发起数据业务时,首先向基站控制器BSC进行注册,并将相关CellID信息上报至SWPC服务器。
(2)SWPC服务器内存储有全网BSC小区及小区内AP相关信息,其根据小区负荷决定是否向用户发送WLAN热点被发现的通知消息;如果负荷达到一定门限则发送热点发现的通知消息,否则不发送。
负荷判决依据为考察时段内上行数据业务硬拥塞率大于2%或下行数据硬拥塞率大于2%且流量大于1MB的小区,其数据业务硬拥塞率计算公式如下:
上行硬拥塞率公式为:
(1)
下行硬拥塞率公式为:
(2)
其中,K是与天线特性有关的参数;γ是路损系数,对于Wi-Fi为5。
Pi表示SWPC中的优先级,网络运营商或提供商基于这个优先级选择最好的网络,计算公式如下:
(3)
T与时间有关,当优先级只适用于改善拥塞,则T设置为0,并且优先级设置为默认优先级;α是建议的优先级系数。
SWPC根据所获信息查询网络负载状态及用户相关信息,并根据用户终端上报的CellID向网管系统查询相对应的蜂窝网小区的负载信息,如当前激活用户数、物理资源块利用率等;同时,根据WLANAP的MAC地址向网管系统查询相应AP的负载信息,如信道利用率、当前接入或活跃的用户数等。然后SWPC从用户信息数据库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用户可接入的SSID列表等。
(3)SWPC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热点发现与通知消息,其中包含可用的Wi-FiSSID等参数。
(4)终端打开根据接收到的热点发现通知信息启动Wi-Fi模块,并基于SSID进行网络搜索,若成功则选择最优的WLANAP接入,若失败则关闭Wi-Fi模块,继续在蜂窝网进行数据业务。后续如果终端移动出了Wi-Fi覆盖区域而导致多次搜不到Wi-Fi网络,则终端软件自动关闭Wi-Fi功能模块。
通过此过程,在用户接入时进行蜂窝网络和WLAN网络的性能及负荷对比。在蜂窝网络负荷较高时引导用户从蜂窝网络切换到WLAN网络,减轻GSM网络的负荷;同时充分利用WLAN网络,降低WLAN网络热装冷用问题。
3SWPC实验效果分析
本次实验试点方案选择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首先对该区域的宏基站流量及WLAN覆盖情况进行摸底。根据现网的分析,当前的WLAN覆盖主要满足了学生在宿舍内使用笔记本进行上网的需求,而宿舍外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等区域仍有数据业务的需求,为了减轻这些区域室外宏站的压力,释放用户移动上网需求,建议对以下区域做覆盖,如图2所示。并通过基于SWPC的WLAN自动分流、PEAP自动认证和流量资费包等措施,将这些地方的数据业务引导到WLAN上来,同时验证SWPC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
3.1西安财经学院宏网与WLAN覆盖及性能情况
分析
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分为4个区域:运动区、教学办公区、教工宿舍区、学生生活区,目前已经对人员密集的教工宿舍区(包括1至8号学生公寓楼、1至3号青教楼)做WLAN深度覆盖,设计目标覆盖16560用户。
根据现网统计(1至8号宿舍楼),总体使用情况较好,忙时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
表11至8号学生宿舍楼的WLAN用户数据统计
热点忙时平均在线
用户数忙时总流量/MB每用户平均下载速率/kbps
1号宿舍楼10410932.04160.9
2号宿舍楼10915958.99245.4
3号宿舍楼16921788.9213.0
4号宿舍楼13020034.95262.7
5号宿舍楼52645820.54137.4
6号宿舍楼55562119.05185.4
7号宿舍楼1023115043.14183.7
8号宿舍楼31400.93547.1
总计2619293098.5/
以7号宿舍楼为例,虽然忙时平均在线用户数和总流量最多,但由于WLAN信道共享,忙时用户的平均速率不高。图3为7号宿舍楼忙时WLAN话务统计,话务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
目前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GSM覆盖正常使用的楼宇包括: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1至8号宿舍楼、2个食堂、图书馆、校医院、行政楼、青教楼、实验楼。其中,有室分覆盖的是1至8号宿舍楼、青教楼;其余区域均使用室外5个宏站来覆盖。室外宏站24小时PDCH占用情况如图4所示。
采集了5个宏站的小区级24小时话务统计,发现室外宏站24小时占用PDCH最大值超过40(认为数据业务的负荷很重)的小区分别为:2874、2875、2876、17797、17798、5337、5338、5259、17247、17248、17249、17734。
从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目前覆盖室外和非宿舍区的GSM宏站负荷普遍较高,说明这些区域仍有较大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分流方案,而该区域WLAN负荷较低。利用ANDSF方案可以进行GSM与WLAN流量协同,充分利用现有WLAN网络来缓解GSM网络压力,释放用户上网需求。
表2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GSM基站及小区的覆盖区域小区站址覆盖区域
2875、28762号宿舍楼基站知味苑食堂和第二教学楼及附近区域
17797、177985号宿舍楼基站第二教学楼及附近空旷区域
5337、53388号宿舍楼基站清真食堂及宿舍室外区域
5259青教楼基站第二教学楼和图书馆中间室外空旷区域
17247、17248、172493号基站
(图书馆)图书馆内、行政楼、实验楼及周边室外区域
117342号宿舍楼基站覆盖体育场及周边区域
3.2财经学院基于SWPC的数据业务分流方法的
具体实现流程
终端安装连接管理器软件,进行数据业务时和SWPC交互,判断当前位置是否有WLAN覆盖,并根据小区和AP负荷确定是否需要切换至WLAN,总体流程分为3个阶段:选网时机判定、WLAN发现过程、WLAN选择过程。
(1)选网时机判定
安装在终端的客户端软件运行在后台,实时监控终端的状态和业务使用情况,以此判断是否有必要发起WLAN发现和选择过程。当终端处于2G/3G连接状态并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时,客户端启动WLAN发现和选择,否则保持当前连接状态。
非锁屏状态,在锁屏状态时即使有业务流量也不大,没有必要切换到WLAN。有些用户也希望WLAN接入时进行提醒或确认。另外,如果WLAN按时长计费,锁屏状态自动连接WLAN可能导致资费问题。因此,锁屏状态没有必要进行WLAN自动分流。
累计到一定的业务流量(流量门限用户可配置,小流量应用或背景流量没有必要切换到WLAN)或者特定应用激活(可配置,如在线视频应用)。
(2)WLAN发现和选择过程
在判定需要进行WLAN选网后,首先发起WLAN发现过程。对于WLAN模块已经打开的终端,可以省略该过程,直接扫描网络即可。
客户端向SWPC请求网络发现信息,携带终端当前的位置信息,即小区ID。
SWPC预置小区和WLAN热点的对应关系,根据小区位置判断终端是否进入WLAN覆盖区域。
如果终端当前小区有WLAN,则指示客户端打开WLAN扫描网络(由于小区和WLAN未必共覆盖,只有通过扫描WLAN才能确定是否进入WLAN覆盖)。
如果搜索到用户感兴趣的SSID(根据用户的账号配置确定),则启动WLAN选择过程。
客户端向ANDSF请求选网策略,携带扫描到的WLAN信息,包括SSID和BSSID等。
SWPC根据2G/3G和WLAN的网络状态,确定优先网络。
如果优选WLAN,则指示客户端接入WLAN,可以指定AP。
客户端根据ANDSF指示接入WLAN(是否提醒用户可配置)。对于Portal认证(CMCC或CMCC-EDU),由客户端完成Portal认证;如果是EAP认证(CMCC-AUTO),则由系统自动完成认证。
3.3财经学院SWPC方案测试效果分析
在预装客户端的手机上成功验证了通过SWPC控制GSM/WLAN选网的机制。根据SWPC服务器所设置的策略,控制终端是否弹出WLAN登录提醒,手机用户确认登录后自动完成WLAN接入和认证,并设置友好页面对用户的WLAN包进行流量提醒。如图5所示。
通过对财经学院全校师生进行SWPC客户端软件预装,统计该区域内WLAN网络优化覆盖和用户体验得到了明显提升:WLAN忙时在线用户数提升26.7%,峰值流量增长56.3%,GSM的高负荷压力得以有效缓解。SWPC的分流策略执行较准确,分流成功率达到75%,但还有优化的空间。同时对用户的数据业务体验提升显著,80%以上的体验用户认为手机上网速率更快。如图6所示。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基于四网协同“超级无线策略控制器”的构想,结合3GPP中ANDSF标准设计出了基于ANDSF服务器实现GSM与WLAN之间数据流量协同的方案,根据用户接入时两网的负荷等情况,为用户选择体验最佳的网络。该方案在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进行了部署试点,并达到了智能分流GSM/WLAN数据流量的效果,对用户的感知提升明显。
基于SWPC方案仅实现了“超级无线策略控制器”构想的第一步:完成GSM/WLAN两网间的策略控制。后续随着TD-SCDMA和TD-LTE网络接口进一步集成,“超级无线策略控制器”的方案将进一步成熟并扩展到3G、4G网络,真正实现中国移动GSM/TD-SCDMA/TD-LTE/WLAN网络的四网协同。
参考文献:
[1]3GPPTS23.402.ArchitectureEnhancementsforNon-3GPPAccesses[S].2011.
[2]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R].2011.
[3]杨静.基于ANDSF实现WLAN和蜂窝网间选网机制的增强[J].电信科学,2012(5):99-103.
[4]薛忠余.一种ANDSF获取接入网动态信息的方法[J].信息通信技术,2012(3):88-91.
[5]张振专.基于智能终端辅助的ANDSF网络选择机制增强[J].信息通信,2013(1):174-177.
[6]胡陶军,胡铮,苗杰.基于WLAN与蜂窝网协同的终端选择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3(1):116-119.
[7]张科.GSM与WLAN融合与分流部署策略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3(2):23-28.
[8]王少波,冯传奋,付宏志,等.GSM/TD与WLAN网络深度融合方案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2):32-35.
大楼网络设计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EPON网络;网络技术;过程
1.需求描述
本次某小区部署数据接入网,初期提供数据接入服务,同时为IPTV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时给客户提供IPTV服务,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网络服务。
小区内共有7个标段248幢楼房、含690个住户单元,共计有9108个住户。另有商业、学校、机关等大楼若干。初期为用户首先提供宽带上网业务,后期需要开展IPTV、VoIP和其他数据增值业务。本方案中主要考虑住户的接入,商业、学校、机关等今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次网络建成的网络可以提供足够的带宽,实现高质量的数据接入业务、IPTV流媒体业务。网络要具备良好的扩展和升级能力,在未来可以有效支持三网合一的业务需求。
2.光纤接入网络支持的业务包括
互联网接入:提供普通INTERNET接入,对浏览页面、上传下载等普通应用有足够的带宽保证。
VOIP:面向未来的NGN网络,提供网络电话业务。
IPTV/VOD:可以实现各种单播或组播方式的视频业务,包括PC或机顶盒方式的IPTV业务、视频点播(VOD)业务。
3.小区宽带接入网方案
本方案将为新建项目,使用SALIRA2550OLT和SALIRA3300系列ONU建设小区宽带,系统在可靠性、标准适用性、安全性、扩展性、SLAQOS可管理性等方面有充分保证和全面考虑,基于这个平台有效开展数据接入业务以及基于IP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
3.1网络拓扑结构
小区内共有10个标段298幢楼房、含780个住户单元,共计有9824个住户。另有商业、学校、机关等大楼若干。由于小区楼数较多,本方案主要考虑住户的接入,后期商业、学校、机关的接入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3.2局端OLT配置方案
考虑到该小区总用户数多,此次设计采用SALIRA电信级中心站设备OLT2550,该设备为10U设计,插卡式结构,计划安装在小区内的中心机房。设备满配置可提供28个下行PON光口,28个上行GE口。该OLT能够提供最大28Gbps接入容量。满足该小区宽带接入和以后的IPTV业务开展需要。
3.3PONODN网络方案
本次工程中心OLT安装在小区内,所以采用1次分光,采用1:16分光器,分光器考虑采用地埋方式或者小区内光交接箱内,分光器出来光纤到楼栋,在楼栋安装箱内成端,按照该楼栋户数配置的ONU3346的数量配置纤芯数,每台ONU3346配置2条纤芯(1芯主用,1芯备用)。多楼栋的楼考虑2个楼栋共用1台ONU3346,光纤到1号楼栋,2号楼栋使用5类线直接穿。
3.4ONU部署方案
本期工作初期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数据接入服务,后期目标为客户提供IPTV和IP增值业务,本着实用和经济的原则,计划采用盛立亚ONU3346部署FTTB,光纤到楼栋,采用壁挂式接头箱,内置ONU3346,ONU3346出5类线到用户家。ONU3346为24FE接口用户端,为高密度经济型用户端。
3.5扩展接入方案
EPON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只要针对小区当前网络规划的情况,增加分光器/板卡等设备,可方便快捷的实现对网络的扩展,且不会对现有业务造成任何影响。例如,针对本方案,可以对该小区部分高端客户提供FTTH(光纤到户)接入以及迅速接入周边客户(只需要部署分光器到该用户之间的光纤即可)。
由于目前没有具体的需求,本方案书中暂不针对这种方式进行设计和配置,可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进一步沟通后进行规划。
4.方案特点和优势
使用SALIRAEPON平台可以充分实现数据接入网的设计目标,非常适合本次方案的需求,由上面的网络设计可以看到EPON作为数据接入解决方案的主要优势:
点到多点的网络拓扑结构在逻辑结构上是星型的连接,即每个ONU都是直接连接到局端设备,避免网络的非平衡结构,相比传统的点对点或环状的网络有更强的接入能力和扩展能力,能节省大量干线光纤,减少投资。
4.1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采用用一套中心管理系统对整个网络进行管理,避免传统接入网管理能力差、分开管理的缺点,同时,能够管理到ONU端端口为维护、故障排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4.2从维护的角度看
无源光网络采用无源器件,大大减少网络故障点和机房配套设施。
4.3从网络建设角度来看
采用EPON平台能够做到分期投资,在运营过程中逐步扩容,不浪费任何资源,增加投资回报率。
4.4从运营商市场竞争角度看
借助SALIRA2000平台能够快速部署和扩展的特点,运营商可以更快更灵活的满足用户需求。
5.结论
本方案提供一种基于EPON技术的光接入网解决方案,方案以EPON技术实现光纤到楼(FTTH)网络,充分体现以太网和IP业务的优势,具备三网合一(TriplePlay)的业务支持能力。
EPON作为一种新兴的接入网技术,非常适合光纤接入网络(FTTB/FTTH)建设,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无源的特性可以降低建设、管理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加新的赢利机会;EPON网络的体系结构非常符合接入网建设,使运营商可以快速有效的开展业务并易于进行网络扩展;EPON提供的高带宽将满足用户对网络带宽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使运营商开展多业务有可靠的网络资源保证;EPON网络的兼容性良好,可以和现有网络很好的融合;EPON在提供上述优点的同时,还具有其他FTTX技术不可比拟的经济性,可以减少投资和长期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阎德升,EPON-新一代宽带光接入技术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