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论文(收集5篇)

来源:

口腔医学论文篇1

由于我院是医、教、研结合的专科医院,学院没有设置专职的带教教师,目前实习生带教工作均由临床医生承担,除教学和临床任务外,每年还需要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务,临床和科研的压力对带教教师的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繁重的临床和科研任务可能会造成带教教师精力的分散,临床带教工作费时费力责任大,但带教的教学效果却没有被纳入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而像科研能力却成为考核的主要标准,这使得一些教师产生了敷衍和应付的工作态度,把带教视为一个简单任务,不认真备课和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操作病例,并最终导致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不够。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医疗体制改革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考研”占据了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一些学生认为考取研究生比实习要重要,临床操作只要出科考试合格就行,在临床实习中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极大的影响了临床实习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的法律意识逐年增强,这也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患者会不满甚至拒绝实习生为其诊疗,这也间接造成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培养不够、看得多动得少的局面。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是临床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基本保证,随着我院的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每年都有新的年轻教师承担理论和临床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适应从临床医生到临床教师身份的转变,适应从自我学习到教书育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承担临床和理论的教学任务,我院也在逐年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临床操作的独立性较高,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综合医疗、器械、技工、审美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先由各个科室推荐授课教师,然后经院系对所推荐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和资质的审查,审查合格后方能确定。我院挑选的临床带教老师一般要求从事临床工作2~3年的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者优先,同时还应有较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医风医德高尚,责任心强,富有敬业精神。带教教师在授课前严格执行试讲制度,试讲过程中学院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指导点评,试讲通过后方可进行授课活动。各教研室定期备课,在每个实习周期开始前首先由科室或教研室组织有经验的高年资教师进行临床带教的示教,对青年教师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传、帮、带,同时学院定期组织有临床经验的医生开展院内学术讲座,传授临床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也为保证临床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另外,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性,教学相长,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带教工作,具有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为人师表的工作态度,而且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注重病史采集、口腔颌面部检查及各临床各学科基本功的训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由易到难的为学生挑选合适的临床病例进行操作练习。另外,带教老师还应能把教学与实践结合,活学活用,把各学科的前沿知识、新技术、新观点带入实习教学中。实践表明,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是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院正逐年强化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逐步纠正部分临床教师重医疗、轻教学、重科研的思想倾向,并把临床教学工作纳入优秀教师的评比范围。

2.2严格临床实践纪律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教育的最后阶段,是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树立医风医德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日后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实习阶段,学生既要巩固理论知识,又要不断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同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4]。学院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应学习医院有关医风医德的培训知识和医院各科室的规章制度,学习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和典型医疗纠纷案例,实习期间严格执行考勤和请假审批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现在学生中的“就业热”和“考研热”等客观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摆正实习与就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树立优良学风;教育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劳动纪律,科教办定期抽查学生的出勤率,了解实习情况,注意对实习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及时与学生沟通,尽力帮助解决实习期间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减少对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

2.3明确教学实践目标和任务在我校近日印发的《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规定》中明确了我校临床实践教学总体目标要求、主要环节工作任务、学生考核评价办法,首次提出开展“早期接触临床”、“实习前临床技能综合培训”、“毕业回归综合训练”等环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了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等教学过程管理措施。还引入了迷你临床评估(Mini-CEX)、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客观结构化考核(OSCE)等方式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加强医学生“三基三严”培养训练,构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今年组织各学院师资力量重新对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制定,口腔医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对各主要临床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修订和完善,以新的教学大纲指导规范临床实践教学。

2.4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对临床实践教学考核的评价包括对带教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目标的评价这两方面。其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促进教师达到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师职责的必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考核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教学工作量等。而在学生实习期内,则由各教研室定期组织实习学生进行典型病例讨论,科室轮转之前进行出科考试,由带教老师和科室主任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点评;实习期满后再由学院统一组织综合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并计入总成绩。通过各级考核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总结自己的收获,发现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口腔医学论文篇2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岗位胜任力;职业素养;专业教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3(c)-0141-03

胜任力一般指的是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1]。临床岗位胜任力是指医疗服务中熟练运用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推理、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反思行为,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社区得到优质服务[2-3]。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朝阳专业和产业,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到义齿加工企业、矫正修复体公司、口腔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义齿研发和制作、工艺的发明和改良、口腔设备及口腔材料发明和改进等工作。这就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岗位能力要求。该专业毕业生不但要熟悉口腔和牙齿的解剖生理功能特点,更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并最终解决问题。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手段要紧密地和产业企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培养眼高手低的理论高材生,也不能只是企业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经过深入企业调查,和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构建和确定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毕业生的最核心的岗位能力为:①复合型理论知识,要熟悉口腔医学尤其是牙齿颌骨的形态功能等,也要熟悉高分子化学、材料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②熟练的操作技能,懂操作,会操作,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③以沟通、审美、合作、创新为主的综合能力。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口腔修复技师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改革开放将口腔瓷修复技术,钛铸造技术,精密附着技术,种植义齿修复技术,CAD/CAM技术引入我国,带动了口腔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在需要高素质口腔医师的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师。此外,随着医疗高分子化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和口腔美容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公司的技师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层次低,专业相关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自我知识更新和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即岗位胜任力与岗位要求相距甚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急需发展,2005年,四川大学率先面向全国招生。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体系大部分院校还是参照医学培养模式即公共课程部分、专业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而口腔医学技术是理学范畴,注重的是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的是实用型“技师”人才[4]。泰山医學院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201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该校以胜任力为目标,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1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调整理论教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技师,既能胜任口腔修复、正畸工艺的各个流程和操作技术,又能够对实践中的如流程革新、技术发明、材料合成等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促进口腔工艺技术的提升。夯实专业理论是胜任力的基础。通过课程体系的分段“整合”、教学内容的整体“融合”,使医学、工学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机“复合”。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体系:①打破三大块模式,融入更多的实验、见习、实践课程,精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类课程,增设高分子材料学、医用分子材料学、美学、口腔医学美学、数字图像处理、口腔医学概论等课程,加大三大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和融合。②实施模块化教学,将相关课程、实验重复课程模块化[5]。以口腔材料学为例,除前三章总论部分外,课程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为口腔内科学材料、口腔修复学材料。由于以上两门课均有涉及相关材料的实验课,所以可以删除口腔材料学实验课,将口腔材料学理论课拆分至两门课相应章节同时授课。③调整理论、实验课时比达1:2,更多地在实验实践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2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

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能动手,会动手。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逐步落实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原则:①实验教学改革,将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固定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等课程教学搬到实验室中,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做中学,先预习,再到实验室实验,最后带着疑问和实验心得看书、看课件,教师答疑。②见习模式和见习方法的研究,开学初专业教育放到义齿加工中心或相关设备公司,大一寒暑假即开始预见习,学生到广州、深圳、东莞、青岛、日照、泰安等地的义齿加工公司观摩学习。③实习模式研究,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更多的融入产业,实习时间延长至18个月。反复的实践,使学生对口腔工艺流程、义齿加工仪器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技工操作水平和岗位胜任力。

3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培养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国内口腔技师的水平与国外优秀技师比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学习和应用方面,而是突出地体现在内在的人文知识、专业素质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学生的人文修养、美学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对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如技师加工的义齿,不仅仅是产品,更应该是艺术品,从美观、使用、舒适度、个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学过程中:①开设医学心理学、口腔医学美学、修复工艺质量管理课程;②选修医患沟通、大学语文、奇石鉴赏等课程;③举办见习、实习讲座,请有关专家和技师现身说法,交流义齿加工过程中的好于坏、得与失;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通过各种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培养目的[6]。

4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办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①口腔医学技术与口腔医学在名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二者理学学位与学士学位的区别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志愿报考等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是否考虑使用口腔工艺技术等名称也需广大同行讨论。

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减少生源的流失。学生入学后,真正清楚口腔医学技术和口腔医学的区别后心理落差较大,转专业率高,如该校2013级转专业率为29.4%,2014级为28.0%,这说明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可度不高。同时,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转行率较高,很多人对本行业满意度不高[7]。王洪生[8]指出,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达到50.6%,62.7%的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一般满意。入口和出口两方面都不甚满意,说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还需进一步的明确。

③是否设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准入制度,实地考察师资、实验培训条件、实训基地、图书等,严格本科办学的准入。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在2013年之前全国只有10余所院校开设,近几年有井喷趋势,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纷纷申请设置该本科专业,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也不一定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社会地位。对这样一个相对精细化的朝陽专业,办学的准入要求是否要更严格、更苛刻。

④细化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的培养标准,加快研究生培养。目前口腔医学技术有统一的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和产业对接的要求,是否尽快组织高校、企业、毕业生代表进一步研究、细化教育教学标准。另外,口腔医学技术的研究生培养高校非常之少,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会对本科教育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也会对其专业地位有一个提升,也会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教学反哺,加快其发展。

⑤尽快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教材体系。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该专业的全国高等教育统编教材。有的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有的使用高职高专教材,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以胜任力为目标,精选、完善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课程及实验教材,形成知识配套、结构合理、内容协调、特色突出的口腔医学技术教材体系。目前,该校已编写《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拟编写《口腔素描学》和《口腔修复工艺质量管理学》等理论与实验教材。

⑥加强知识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教学的教师主要都是临床修复的医生,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不能只是理论型的教师,而是懂教学、懂生产变革、懂经济的知识复合型人才。理论知识要丰富,动手操作和科技变革的能力更要强化。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同时聘请企业一线专业技师进校参与教学工作,逐步建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互动、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9]。

口腔医学论文篇3

AbstractTheoverallanddetailedreviewoftheclinicalresearchonoralnursingwasmadeinrespectofitshistory,presentsituationandfuturedevelopment.

KeywordsOralnursingClinicalresearchProgress

关键词口腔看护

临床的

研究

发展

口腔护理始于唐代,《医说》中提出“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数千年来,从古至今,人们从不同角度及不同方面对口腔疾病进行了研究、观察,开发了许多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口腔护理的历史

口腔护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口疮之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认为口疮发病与气候失常有关。之后的许多著作,又相继阐明了口疮的病因、病理及辨证施护的法则。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口舌疮候》说:“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明确地指出口疮之病因在于心脾热盛。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口病》中指出口疮反复发作的特点及其调护方法,曰:“凡患口疮及齿病者,禁油面酒酱酸酢咸腻乾枣。差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寻乎再发,发即难差,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人不知之。”宋代《圣济总录*口舌生疮》说:“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者,不可执一而论,当求其所受之本也。”指出口疮有实有虚。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口齿》门“附录”载:口舌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宜用圣汤;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宜用中汤。”指出了口疮实证、虚证的不同治法。张景岳详述了口疮的证治;明代龚廷贤的论点虽与张景岳相似,但辨证用药自有其特色。清代张璐和罗国纲等对口疮各抒己见[1~4]。历代医家对口疮的认识不断发展,治疗护理经验也不断丰富。

2口腔护理的现代研究

祖国医学对口腔颊腭、唇舌、齿龈等处发生粘膜损害为特征的口腔疾病称为口疮。口疮之证包括了西医的多种口腔疾病,如复发性口疮、白塞氏综合征、创伤性口腔粘膜损害、结核性口腔粘膜溃疡、感染性疾病伴发的口腔溃疡、各种内科疾病并发的口腔溃疡以及恶性肿瘤放、化疗中发生的口腔溃疡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口腔疾病是口腔科医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且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列为研究课题。著名教授樊明文等[5]曾对口腔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分类和治疗等诸问题进行了论述。而口腔护理技术由传统的医护一家(即诊断、治疗和护理均由医生一人承担)逐步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吉林医科大学编写的《护理知识》[6]中论述了“人的口腔里经常存有大量的细菌,人在患病时由于抵抗力低下,饮水、进食少,常可使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碳水化合物分解、发酵、产酸的作用增强,因而不仅容易引起牙周病、腮腺炎等,而且可使口腔发臭,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致口腔感染,甚至导致全身感染。”明确地指出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童雅培等[7]提出了口腔护理的目的: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粘膜干燥皲裂;避免口臭,使病人舒适,增进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及并发症;观察舌苔及口腔粘膜的变化。楼静霞[8]除论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介绍口腔护理的用物、用法外,还提出了常规用口腔护理的药液,如芳香含漱剂、1∶5000呋喃西林液、3%硼酸液、朵贝尔氏液、盐水、0.25%~1%普鲁卡因。焦吉芝等[9]论述了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王明珠等[10]论述了口腔的解剖学基础、口腔的组成以及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杜治政[11]论述了口腔的清洁卫生护理关系到病人的心身健康,口腔卫生护理除保持口腔的一般卫生外,更多的要求是针对口腔疾病而采取的护理手段。

3口腔护理的进展

口腔护理日益受到重视,但口疮病人常用护理药物均不很理想,副反应较多,治疗效果差,因而中药漱口液应运而生,如陈俊[12]提出中药漱口水对口疮的预防及治疗;朱肾杰[13]论述金蒲散含漱剂治疗复发性口疮;王亚楠[14]论述丁香漱口液的临床应用等同类研究。但上述研究仍停留在传统的研究方式和表达形式上,且迄今尚未研制出效果甚佳的中药漱口液投放市场。口疮灵漱口液[15]根据近代药理研究,结合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理论之精华,选用传统验方的组方法度,自定合成方,一改传统丸、散剂型,严格操作而制成,临床应用245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史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3

2杨文儒,李宝华.中国历代名医评介.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3

3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4

4王王秀瑛.护理发展简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

5樊明文,许围祺,李秉琦等.复发性口疮.口腔医学纵横,1986,2(1):41

6吉林医科大学.护理知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2

7童雅培,陶英东,郭淑云等.护理手册.济南:山东省人民医院.1978.36

8楼静霞.口腔医疗护理手册.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08

9焦吉芝,谭淑荣.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86,2(6):17

10王明珠.实用护理技术解剖手册.北京:金盾出版社,1987.74

11杜治政.护理学新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13

12陈俊.中药漱口水对口疮的预防及治疗.中华护理杂志,1987,22(9):404

13朱肾杰.金蒲散含漱剂治疗复发性口疮.中西医结合治疗,1991,(5):311

口腔医学论文篇4

【关键词】口腔全科;综合门诊;医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85

目前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以4年课堂和实验教学,1年的临床实习教学为主。1年期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学生一般是去医学院的附属专业口腔医院进行分科实习。在此期间,学生主要对口腔医学的内科、外科、修复、正畸等相关科室进行轮转,从而对口腔的临床操作获得一个学习和掌握。但由于专业口腔医院的学科分类非常细,患有不同口腔疾患的患者往往在不同科室内完成治疗,学生在一个科室里面只能获得本科室的学习内容,内容专一而局限,学生很难获得足够的对患者疾病治疗进行整体方案制定的训练。

省属院校培养出的口腔本科毕业生,如果不考取研究生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更可能成为一名基层口腔综合科医生,或者选择口腔诊所开业。大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按照科学研究的模版进行培养,需要在学生本科临床实习阶段,有针对性的培养独立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整体治疗方案的能力。

四川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对于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笔者所在学校本科毕业生半数考取研究生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另有半数学生会进入基层医院成为业务骨干或者考虑开业。这些基层医院基本是未进行口腔分科的,同时由于基层口腔专业人才缺乏,学生毕业后就会直接参与到临床一线上去。如果在学校期间就能对学生进行口腔全科医生的严格训练,必然会减少其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一家专业分科的三甲口腔医院,而医院成立的城北门诊是专业分科不强的口腔综合门诊。为了促进口腔全科医生的培养,笔者所在医院以此口腔综合门诊为口腔全科医生教学基地,进行医师培训的新尝试。

1充分发挥口腔医院综合门诊的专业设置优势

利用口腔医院综合门诊的专业设置特点,对有志于进行口腔全科从业或者是开业的口腔医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口腔综合门诊内不设细的专业分科,患者往往会在一位医生处完成所有的治疗内容。这需要从业的医生具备较强口腔综合知识,同时也需要医生进行各学科间的综合学习。如主诉牙痛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或者是患牙拔除的治疗,完成治疗后,可能还需要进行义齿修复等。综合门诊的带教医师需要兼顾口腔医学各个学科专业,指导实习生改变单病单治的思维方式。将患者的疾病和整个牙颌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制定治疗计划时从全局出发,综合应用牙体、牙周、口外、修复、正畸等相关知识,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指导临床工作。充分发挥口腔综合门诊的特点,训练口腔实习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其成长为合格的口腔科全科医生[1]。

2组织口腔综合学科小讲课教学,加强学习的系统性

口腔综合门诊内分科相对不明确,但临床医疗教师一般又有自身的专业方向(以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城北门诊为例,有牙体牙髓、牙周、黏膜、修复、颌面外科、正畸等各学科抽调的医师进行临床和带教。因此门诊每周有医师组织实习学生就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学习,每月安排医师进行本专业的小讲课,对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系统讲解及其多学科联合治疗讲解;同时也将口腔各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介绍给口腔医学生,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口腔全科医师。同时,医师也会对学生进行口腔综合门诊开业和管理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卫生系统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毕业后开业提供支持[2]。

3运用病案为中心“PBL”教学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双向沟通、教导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口腔综合科的实习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带教医师为主导的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科、正畸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加强病例分析,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全面地分析疾病的起因和演变。同时强调口腔系统全局和口腔全科的特点,周全地制定检查治疗计划,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对前来有“镶牙”需要的患者,如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如何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如何在把握卫生治疗原则的条件下,根据患者的时间、费用、功能美观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改变医学生理论脱离实践的无所适从状态,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其更大的学习主观能动性[3-4]。

4健全全科病例分析与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标准,逐步建立起临床基本技能和实习工作成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新模式。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内容的选择是以口腔全科医学生在实习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为考核重点。操作过程的评估采用教师现场评估的方式进行:每位学生出科前2周随机接诊新患者,完成考核范围内的接诊、检查、治疗方案制定、简单操作、病例书写等内容,由教师以学生在接诊期间的表现打分。实习工作成绩考核是在保证临床患者服务质量的同时,按照实纲要求分别制定在综合门诊实习期间口外、口内、修复科相关病种治疗工作量的考核标准,通过统计实习生在综合门诊完成的工作量,获得其工作成绩得分,最终的出科考核总成绩由临床基本技能和工作成绩考核综合评定[5-7]。

5鼓励学生从事口腔全科相关的科研活动

临床医疗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提,医学科学研究又反过来促进临床实践和医学教学,医教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实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对口腔全科的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在科研指导老师的安排下从事口腔全科相关的科研活动。通过对毕业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们意识到口腔医学的科研过程不仅仅是对医疗实践的简单描述和总结,而且是对医疗本质、医疗规律的理论性提升,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疗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医教研促进作用[8-10]。

成立口腔综合门诊以来,实习学生通过对口腔全科的接触和学习,掌握了全科医疗的治疗模式,踏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适应基层临床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广大基层需要大量受过专业全科口腔医疗培训的口腔医生,在口腔综合门诊进行实习的方法符合我国国情,可以满足社会对口腔全科医师的培养要求。5年制口腔本科的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医学实践和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大部分学生的流向是二级和二级以下口腔专科医疗机构、牙科诊所等,其承担的工作是以临床治疗为主,口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口腔全科诊疗工作[11-12]。如果仅仅采用口腔综合医院分科实习的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将口腔医学看成是各个亚科的简单相加,使学生在工作后的医疗过程中静止、孤立、片面地看待医学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口腔全科医师的培养要求。因此在口腔临床实习中,在笔者所在学校原有的分科实习基础上,以医院的综合门诊为实习基地,打破口腔分科的壁垒,使学生对口腔疾病有一个动态、系统、全面的认识,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42-644.

[2]李菁,杨瑛,潘丽恩,等.探索口腔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口腔全科医师[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85-387.

[3]张军.如何提高口腔医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48-149.

[4]吴云,王松灵.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8):35-37.

[5]蔡琴,夏金星,卓建,等.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师培养的教学实践和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95-97.

[6]张洁,李崴,黄建涛,等.浅谈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实习带教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427-429.

[7]麻尔光.循证医学理念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146.

[8]文才,孙旭,黄冉冉,等.上颌窦外侧壁骨内血管对种植外提升术影响的影像学研究[J].广东医学,2014,35(19):3077-3080.

[9]文才,廖健,翟浚江,等.种植义齿植入对患者口腔卫生的改变及对余牙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8):1249-1251.

[10]文才,张昊,蔡炜,等.加聚型硅橡胶印模在桩核冠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43(6):893-894.

[11]李忠.浅谈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问题和措施[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60-61.

口腔医学论文篇5

为了验证阶梯重复法的教学效果,将我院13级专科口腔医学技术班学生83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42人,一组41人,两组学生随机分配,男女比例相同,技能成绩均等。将口腔解剖学中的“左上颌中切牙”“、右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上颌第一磨牙”“、左下颌第一磨牙”四个滴蜡塑形实训项目首先各自分成5个步骤,为每位学生准备5组石膏模型(分别编号1~5号)及铸造蜡等相应的实验耗材。

2实验设计

一组同学为实验组,按照阶梯重复法教学,具体为教师在示教模型做第1步滴蜡形成牙尖核(切角核),学生参考示教在1号模型完成第1步;第二步教师接着滴蜡形成颌面(切缘)轮廓外形,学生在2号模型上从第1步做至第2步;第三步教师继续示教轴面塑造成型,学生另取3号模型完成1、2、3步;以此类推,在教师示教第四步颌面窝沟形态塑性及第五部精修,学生则在4、5号模型上完成1~4步和1~5步,至此学生练习了5个做到不同步骤的蜡冠。最后倒序在4、3、2、1号模型上叠加补齐所剩余的步骤,最终完成所有五个蜡冠的滴塑。另一组为对照组,按常规示教操作,即教师一次示教,学生参考示教内容,在教师个别指导下重复练习完成5个蜡冠,最后考核学生的操作,记录两组的技能成绩。两个项目后,实验组和验证组角色互换,同样方法教学验证后,记录技能成绩。

3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见表1、2、3、4。实训项目的两组考核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四个实训项目两组间合格人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阶梯重复法相较于常规示教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训效果。

4教学讨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开学第一天周记范文(整理7篇)

    - 阅0

    开学第一天周记范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漫长的暑假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心情十分愉快。带着寒假作业走进离别一个多月的校园,大家都感到校园里的春意特别浓,空气都比往年更加新鲜,.....

    小学三年级语文周记范文(整理5篇)

    - 阅0

    小学三年级语文周记范文篇1星期天,我把作业做完了,看见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想:爸爸妈妈上班真辛苦,回来后还要干家务,今天何不给爸爸妈妈放个假,给他们一个惊喜呢?干什么呢?我看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