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专业(收集3篇)

来源:

舞蹈专业范文篇1

游戏是在生产劳动中人们发明的一种改变枯燥乏味、调节紧张疲劳生活节奏,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娱乐性、竞技性很强的的一项活动,对开发智力、锻炼体力和培养意志,增强合作意识上都起到了很大作用。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在舞蹈教学中,历来均与传统的“口传身教”式教学方法进行,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被动式的机械的教与学的关系,游戏的渗透就是一种有效的改变这种状况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将游戏渗透到教学中,将教学中问题或内容,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积极主动,全身投入地学习,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将枯燥的学习转变为快乐的接受,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舞蹈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的教学效果。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永恒的动力。学前教育的学生进校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以说基本上从未接触过舞蹈,而且年龄都在16—20岁之间,已过了基本功练习的最好年龄,学习舞蹈的过程,是较为艰苦和困难的,所以教学过程中,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非常重要。因此,笔者把游戏渗透到教学中,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课教学效果,是卓有成效的。

二、创设“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导入方法,巧妙地导入新课,就会象磁铁般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成为铺设学习的桥梁,使教师更好的调控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在舞蹈教学中”游戏”的导入也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的方法。“游戏”导入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经过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对新学内容有较好的感知,因此所谓的枯燥乏味的新内容就能够迎刃而解了。例如:笔者在幼儿舞蹈创编《动作的发展》一节中,以游戏“跳绳”为导入,同学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把“跳”这个动作充分发展为:单腿跳、双腿跳、正跳、反跳、交替跳、麻花跳……等等丰富多彩的动作,学生通过这个游戏的对新学内容———《动作的发展》有了充分的理解。因此,游戏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迅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以生活中熟悉的游戏,或生活常识、儿歌律动、竞争环节等手段为切入点,游戏的导入设计必须巧妙,教师要独具匠心的把教学目标隐藏在其中,且趣味性强和难易程度要适中。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投入且循序渐进,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就轻松愉悦且环环相扣了。

三、营造游戏贯穿,增强学习舞蹈的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科罗寥夫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半。”这是对游戏教学的最好注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开始接触舞蹈时,学习兴趣较高,但随着机械枯燥的训练及难度的加大,加之身体上的疼痛,丧失了学习舞蹈的信心,甚至产生了恐惧感,最重要的就是舞蹈教学缺乏趣味性。而游戏教学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这样学生就能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在舞蹈教学中营造游戏贯穿课堂,运用故事化(情景化)主教材游戏组织教学,是一种好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干巴巴地传授知识转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愉快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托情景、故事,把游戏从课堂的引入到课堂的结尾串联起来,与教学内容浑然一体,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游戏中下完成课堂目标,是提高舞蹈教学实效的一种好的途径。例如:在教东北秧歌手绢花时,笔者采用了情境的设计,利用多媒体视频把身边的环境假象为春天里开满美丽鲜花的花园;又运用了角色的设计,同学们自己以扮演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角色出现;最后采用了情节的设计,设计出小女孩在花园里捉蝴蝶、玩耍游戏的情节。教学中在特定的情境中,笔者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情境教学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善于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及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生动的语言和现场调控能力,就可以带领学生在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妙用“游戏”巩固,提高学习舞蹈的可效性

舞蹈专业范文篇2

舞蹈专业的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程、舞蹈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实践环节及教师专业教育课程构成。

舞蹈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舞蹈写作教程、舞蹈形态学、中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纲、欧美现代舞史、舞蹈专业英语、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象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解剖学、舞蹈概论、舞蹈作品分析、编舞技法、表演基础、美学、音乐理论、音乐鉴赏、曲式分析、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人体解剖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

(来源:文章屋网)

舞蹈专业范文篇3

关键词:幼师专业;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17-01

一、基本训练

舞蹈基本训练是舞蹈教育的基础,是舞蹈教学必不可的,它是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第一课题。对于入学前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来说,加强舞蹈基本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训练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身体由自然素质向舞蹈专业素质发展,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教学内容要安排扶把练习和离把练习两部分。扶把练习首先解决的是正确站立姿态,要求学生掌握收腹、收臂、挺胸、立腰、直背、沉肩、提气的技巧以达到挺拔向上的健美站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擦地、蹲、踢腿、划圈、控制、压腿、腰部等以腿和腰基本功为主的训练,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锻炼以达到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离把练习也叫中间练习,主要进行单一动作、单项小组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是扶把练习在离把后的继续提高与深一层次的开发。通过中间部分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舞基本手位、脚位常用舞姿、旋转、翻身、跳跃、步伐和芭蕾舞基本手位、脚位等动作与技巧,把握肌肉在动作进行中的紧张与松弛度,以及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和较好的控制能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来安排内容的深浅程度。幼师舞蹈的基本训练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而生搬专业舞蹈的训练方法,对一些高难度动作、技巧、身段,一般不用一刀切的办法,而应因人制宜,从作为幼儿教师在舞蹈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入手,为以后的舞蹈学习和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民族民间舞训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间舞形式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并具有鲜明的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民族民间舞训练是幼师舞蹈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舞蹈教学选择民族民间舞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表演素材,丰富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创编能力。通过民间舞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四至六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手位、脚位、基本动律、舞姿造型、常用动作以及身体运动规律。笔者认为三年制学生应学习藏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五个民族民间舞。其中汉族应教授二种以上内容,如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四年制学生除学习以上内容外,还应开设汉族的云南花灯、陕北秧歌或安徽花鼓灯和朝鲜族民间舞,使目前广泛普及在各艺术类院校舞蹈专业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在幼师学校里也纳入固定教学之中。

民族民间舞教学,首先应介绍每一个民族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让学生了解该民族的居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性格气质和审美习惯等。舞蹈动作的教学,通常应先介绍和学习手形、脚形、手位、脚位、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规律。然后进行上肢动作和舞步的训练,这一部分内容可分为单一动作练习和上肢与舞步的配合练习。在较好掌握手臂动作、道具技巧和各种基本舞步的基础上,再进行单项组合训练或表演性组合训练。根据幼师专业舞蹈课女生特点,应选择具有抒情、细腻、明快、眼神丰富、手腕灵活等风格特点的舞蹈组合进行训练。如胶州秧歌中的“小曼”,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弦子舞”,蒙古族的“腕”、肩”,维吾尔族丰富多彩的手的变化与眼神的运用等,只要训练得法,都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幼儿舞蹈训练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

    小学生周记[精选](整理5篇)

    - 阅0

    小学生周记篇1周一,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会。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彩旗飘飘,像跳优美的舞蹈。红色跑道上的椅子,一行行、一列列整齐的摆着,犹如一条条长龙。花坛中的花草也是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