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收集3篇)
来源: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篇1
关键词:高考;文言文复习;课本
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其中例句和考察内容,全部都是课文原句。如,2007年广东高考模拟题二考题8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多为实词也有个别是虚词),考题9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加点的虚词大多对比(一个是阅读语段中的词,一个为所学课文中的词),考题11翻译语段,此题中的分点是必须把语段中的重要词语(实词、虚词、常见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翻译出来,大意对即可。针对近年来的高考语文教学,我对自己特别是文言文复习教学进行了反思,对于我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讲,文化基础弱,学习习惯不好,文言文抽象,篇目数量多,课文难度大,要想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得高分,必须加大对课本的复习。我们知道高中文言即便将古诗、古代戏剧单元除去,还有十一个单元。学生学习专业的时间大约占一年半的时间,留给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一年半里学生需要学习这么多古诗文,其记忆理解背诵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复习不得法、不及时,巩固不扎实、不理想,学生对于所学的文言文只能留下浅淡的痕迹,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时出现不知风云、答非所问、胡拼乱凑的现象是不足为奇的。
因此,学好课文,巩固基础知识,也就是高考复习的关键。当然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在高考复习时都会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但是我们面对文言文大量的知识点,仅凭几篇例文点拨是不够的。怎样有效地利用课本,怎样让知识得到有效的巩固?怎样做到歉意,转化成学生的能力?这一点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是个难点,更是一个挑战。合理有效地利用课本是我应对高考的必备方法。简单说我采用三步走的方法。
一、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狠抓知识点
如,复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虽然这篇课文只有三百多字,但需要复习并掌握的知识却很多。课本通译是必须,重要的实词如,贰、辞、许、用、陪、鄙、厌、赐、封、阙、唯、微、因、敝、与、易;重要虚词:之(三种用法)、其(两种用法);通假字:共=供、知=智;词类活用: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夜缒而出缒(名词作状语),既东封郑封(使动用法);句式: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辞曰(省略句),行李之往来(定语后置),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对于我们专业学生,不能放过任何一课的复习,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到句式特点,字字落实、点点落实、课课落实。
我认为学习不经过自己的积累总结,那是不扎实的,对于专业的学生,牢抓课本是十分必要的,回归课本,全面复习,狠抓知识点。归纳、总结、积累、消化,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一轮复习的必备过程。
二、巧用课本,重点复习,落实知识点
临近高考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练兵。如,我们的部分大学生只注重练习题的数量,而忽略了练习题的质量,特别是古文翻译语段,遇题就翻译,而忽略在文中或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只凭借主观想象推测进行答题,这样其得分点就容易被混乱。脱离课本,容易答题偏差。但到二轮复习时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课本,怎么办?专家所指:《过秦论》《鸿门宴》《报任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师说》这几篇文章能扎实过一遍,进行重点复习,把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落实,高考就不会有问题。实质上这一轮复习,教师一定要对全套教材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烂熟于胸,在课上复习时要拎出要领,触类旁通,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总结规律,授之以渔。所以这一复习过程中这一定要突出重点,做到每课有心得,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二轮复习时文言文知识的深化与提高。只有如此才能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才能从浅表的熟识达到深层的理解,进而从容地运用。
三、衔接课本,演练复习,拓展知识点
“温故而知新。”怎样落实知识点还在于练兵考试,最好选用近年来的高考题,题型比较标准一些,同时也能落实大纲要求,题在书外,答案在题内,体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高考前两个月坚持每天做古文阅读,大概小篇短古文三四篇,做完认真对答案,对古文是找出自己知识的缺漏,找出自己和答案的差别。注意归纳,把古文常用字的意思和各种文言现象归纳好,并把现代文中出现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等归纳。平时读课外的古文可以增强语感。在做题的过程中再次寻找不足,回到文中去寻找与课文衔接的知识点,一定要理清、底清。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篇2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当。大多数学生把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归咎于“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被动”。【1】这说明,在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方法的原因,学习效益在受着明显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探索语文学习行为规律,优化语文学习行为管理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把语文学习行为提高到”管理”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更系统,更全面。
(一)优化语文学习目标管理
长期目标管理
学习语文的长期目标应该与学生的终生发展相关。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基本要求。当然,学习语文的长期目标也可以是开发智力和挖掘潜能。学习语文的另一个长期目标是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进学生的精神追求。
中期目标管理
中期目标通常是指在未来3到5年内要实现的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一环。例如,高中3年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必须为此全力以赴。
短期目标管理
短期目标,可以设定在未来的1个学期或1个学年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实现一系列的短期目标才能保证顺利实现中期目标。例如,清华大学的高考成绩在我省平均要求636分,那么你的短期目标就是保证每学年的平均成绩都不低于636分。
最近目标管理
如果你不做完今天的课后作业,你就不能保证这学年的平均成绩达到636分。最近目标就是指那些能引导你实现短期目标的那些目标。这就是“各个击破”原则的精髓所在。
设定目标最忌的是拖延时间。如果你把每个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直到任务表上所列出的每个目标都能在30分钟或1小时内完成,这样你就已经找到对付拖延时间的好办法了。
(二)优化语文学习时间管理
很多时候,学生不知道怎样利用时间学习语文。有的坐半天什么都没学进去,有的整天在学,成绩却不见提高。他们都应该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方法----ABC分类法【2】
1.将语文知识按轻重缓急分为:A(最重要)、B(次重要)、C(一般重要)三类;
2.按优先原则安排语文知识学习顺序,粗略估计各项工作时间和占用百分比;
3.记录实际耗用的学习时间;
4.每天进行计划时间安排与耗用时间对比,分析时间运用效率;
5.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更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选择最佳的学习时间学习语文
人在一天的不同时期,有四个学习学习的高效期。
第一个学习高效期:早上起床后,此时学习一些难记忆但必须记忆的东西较为适宜,如生字生词、必背课文、诗词等。此时适宜大声念,会有利于记忆。
第二个学习高效期:上午8点至10点,人的精力充沛,大脑易兴奋,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较强,此时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应充分利用来做理解型的阅读题。
第三个学习高效期:下午6点至8点,也是用脑的最佳时刻,不少人利用这段时间来回顾、复习当天学过的语文知识,加深印象,分门别类归纳整理,也是整理笔记的黄金时机。
第四个学习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时。利用这段时间来加深印象,特别对一些难于记忆的长篇背诵加以复习,则不易遗忘。
试试下面的建议,改变语文学习状态
1.每天一节语文课,要用双倍的时间来复习、思考、总结。同学们习惯于制定计划,但在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忽略了思考、总结的重要性、必要性。在课堂上,学生个体对一节课所讲的语文知东西只能有个了解,真正要达到熟练的掌握程度,花时间是唯一的法宝。
2.用精力最好的时间来解决难度最大的语文问题。要有禁“欲”精神,太多的学生喜欢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喜欢学的科目上,喜欢避难就易。却不知,解决了困难的知识点或不懂的知识点才算得上真正的进步。因此,要建立起根据需要来学习的学习理念,而不是简单的根据兴趣来学习。真正的学习需要是难点知识或不懂的语文知识。
3.避免长时间的学习一门科目或同一类知识。拿语文来说,很多同学总喜欢长时间学习或训练同一种类型的题型。要懂得适当的转换。一般情况下,不要连续3个小时学习或训练同一种类型的题型,这样有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是学好语文的又一大法宝。
(三)优化高中语文知识(阶段性基础知识、可持续发展素质知识)管理
分清语文知识类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根据知识的时效性特点,这里把高中所要求管理的语文知识分为阶段性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知识。
这里要讲的阶段性基础知识指的是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导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可分为语文积累和语文综合运用知识两部分。语文积累方面有八项基本考点。其中识记层面四个考点,一是拼音认读汉字,二是汉字的形音意,三是常用汉字的规范书写,四是准确默写新课标要求背诵的近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语文综合运用方面有三个考点,内容全部是从表达层面上进行要求,具体的形式分别是古诗词曲鉴赏、现代文阅读以及大小作文三个点上进行考查。
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知识则是为了培养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能够迅速适应高信息化、知识化未来社会发展的人,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语文实践,建构起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知识。新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来介定这一层面的的知识。它不但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更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等。
那么,怎样管理好高中语文知识呢?首先,要加强阶段性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语文基础性知识,掌握必要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知识,多讲小技巧,在量(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上为质(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养)的飞跃奠定基础。其次,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勤记笔记的习惯,专注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另外,还要加强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借鉴与吸收民族的文化的精髓;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采收人类优秀的文化养分。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范文篇3
关键词:高考语文;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加强;作文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118
传统的高考语文总复习分三步走:梳理知识网络重点专题训练综合实战训练。这三步不知道已经走了多少年,我们在肯定它有一定效果的基础上,也会为此种方法所需的巨大付出而发出感叹。这不由得让笔者陷入了思考之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们的高考备考再轻松一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在这里提出两点内容与大家探讨。
一、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逐一对照高考考试说明和近几年本省高考语文卷的考点,在茫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资料中寻章摘句、照搬或剪切拼凑出一套套练习题,让学生做,改后讲评,评后再做,一拨又一拨,铺天盖地,这或许是大多数学校高三语文复习的缩影。毋庸置疑,在高三进行必要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完全以考代学,以讲评试卷代知识体系的构建,却是不科学的。单调重复的训练,只会让我们预期的效果大打折扣。
语文考查最核心的内容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文复习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语文知识网络,亦即忽略了语文学习之本。那么,在高三学年,语文知识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狭义地说,是考点,也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要考的知识点;从广义地说,是中学生应该有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必需的课外语文储备。具体有两条线:一是课本,包括根据考点来编的各类复习指导书;二是课外,如对文化经典,文学名著的涉猎等等。
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就是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号入座,系统梳理有关知识。文言文的复习要回归课本,要从让学生积累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主要意思入手,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信、达、雅),弄清通假字、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诗词鉴赏除了要弄清古诗词常见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外,还要认真看一些鉴赏实例。文学名著要熟悉小说故事梗概及思想内涵,记住一些精彩难忘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特点及事迹,了解作者行文布篇的技巧,建议重点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五部名著。语言运用题的复习,要彻底理清病句修改、句式变换、语言表达等各类题型的知识要点及解题技巧。作文复了要广泛涉猎,积极训练外,还要熟悉掌握必要的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技巧。
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高三语文教学常有的遗憾是:一是没有系统性,大多在讲评试卷、练习中“蜻蜓点水”一下;二是尽管有计划,但常常被各种考试中断,无法贯彻下去。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须抓根本,也就是构建知识。
二、加强作文训练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且就我省而言,作文比分还有上升的趋势,不少语文教师赞同语文考试“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可见作文复习一定不能马虎。高三阶段,学生不重视作文,是对语文的一种变相放弃;教师不重视作文,是对学生前途的不负责。
当前高三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处于“无为”状态,放任学生作文“自由”发展。表现在作文训练的无计划性,无系统化,基本上是照搬某份试卷的作文题目,自认为什么题目的好,就考什么题目,缺乏宏观的考虑。即使有作文指导,也有范围上贪大求全、指导上蜻蜓点水的毛病,许多学校作文教学已演变成一种呆板的模式:大量的话题作文题材,林林总总的话题,让学生疲于应付,学生越写越烦,越写越失去信心。作文教学甚至演变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共性:押几个话题,提供一些相应的经典论据,印发一些标准化范文,大肆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所津津乐道的“作文技巧”去套题。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的学生作文,常常是一种变相的抄袭,作文迷失自我,千人一面,“假、大、空”现象不可避免。
写作是学生的一种思考、一种表达、一种超越,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语文水平的重要表现。学生作文的提高需要实实在在下苦功夫,月积月累,勤于思考,勤于笔耕。高三学年,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作文水平,语文老师责无旁贷:一要认真进行应试作文基本知识的指导,如审题、立意、构思,拟题、选材、开头、结尾,文采、卷面、表达,力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二要根据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训练序列,真正着眼于学生作文素质的全面提升,不崇拜猜题、押题、套题这些所谓立竿见影的训练。作文命题要体现时代色彩,彰显人文精神面貌,贴近生活实际,题目朴素平实,让学生有感而发,有兴趣去写。三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从阅读中借词、借句、借意、借表现手法,为自己写作服务。阅读面可以小些,如《读者》、《思考与智慧》等刊物,《智慧背囊》、《时文选萃》等书藉,各地方高考满分作文,都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好材料。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

小学生周记[精选](整理5篇)
- 阅0小学生周记篇1周一,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会。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彩旗飘飘,像跳优美的舞蹈。红色跑道上的椅子,一行行、一列列整齐的摆着,犹如一条条长龙。花坛中的花草也是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