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收集3篇)
来源: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范文篇1
感恩1.1
牛气冲天2.1
春牛3.1
开卷有福4.1
健康是美的灵魂5.1
用“快乐”留驻健康6.1
呼唤公德意识7.1
为什么不试着停下来8.1
解读自己9.1
国家发展人为本医改上路得民心
10.1
学习生存11.1
心中的“苹果”12.1
特别关注
血压正常后为何还需“治未病”1.4
糖尿病诊断系列讲座(一)1.6
漫话糖尿病1.6
什么是糖尿病1.7
肆虐人类健康的糖尿病1.8
专家答疑
肛周脓肿1.9
何谓肛周脓肿1.9
肛周脓肿的发病原因1.9
肛周脓肿的发病类别1.9
肛周脓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10
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1.10
需要鉴别的五种疾病1.10
肛周脓肿的预防1.11
特殊肛周脓肿的处理1.11
延误诊治的原因与后果1.11
攻关肌萎缩的领军人1.12
食品安全,我们还要走多远2.4
漫话糖尿病(二)2.6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2.6
怎样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2.7
糖尿病分哪几种临床类型2.8
哪些人应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9
出现哪些表现你应想到他患有糖尿病2.10
患了糖尿病应做哪些检查2.12
血糖和尿糖是怎么回事2.13
专家答疑
腰椎间盘突出症2.14
应运而生的癌症第二治疗3.4
漫话糖尿病(三)3.6
胰岛素3.6
胰岛素的作用3.6
胰岛素是谁发现的3.7
什么是胰岛素3.8
体内胰岛素是从哪里分泌的3.9
浅谈胰岛素受体3.10
哪些因素影响胰岛素分泌3.11
专家答疑
呼吸系统疾病3.12
哪些疾病会引发慢性咳嗽3.12
应用抗生素无效的咳嗽该怎么治疗3.13
慢性咳嗽及对健康的影响3.14
长期不愈的咳嗽需要做哪些检查3.15
本期专题
癫痫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上)4.4
防治癫痫的基本常识4.4
合理用药治顽疾4.5
癫痫与脑电图检查4.6
现代医学成像方法在癫痫诊疗中的价值和作用4.7
专家答疑
冠心病防治知识问答4.8
健康新知
鱼・鱼油・鱼肝油4.14
谈吸烟、二手烟、三手烟的危害4.16
医患双方都要讲诚信4.17
本期专题
癫痫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中)5.4
癫痫的诊断5.4
癫痫病的急症――癫痫持续状态5.5
老年人癫痫5.5
儿童癫痫浅谈5.6
专家答疑
失眠困扰全球的现代病5.8
健康新知
解谜《医改不是‘速效救心丸’》5.10
今年的手足口病5.12
中药的引申应用值得重视5.14
本期专题
癫痫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下)6.4
癫痫病外科手术治疗应具备的条件6.4
PET脑功能显像对于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价值6.4
外科手术治疗癫痫病6.5
继发性癫痫的治疗6.6
专家答疑
高考前夕考生心理调试很重要6.8
春末夏初注意疾病的预防6.10
健康新知
21世纪干细胞移植创造神经科学奇迹6.11
悄然走进人们生活的蜂胶6.12
分清流感与感冒疫情面前莫慌张6.14
本期专题
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上)7.4
何谓“未病”7.4
治未病健康工程及其现实意义
7.5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原则7.6
专家答疑
为注射乙肝疫苗者答疑解惑7.8
老年斑的三大奥秘7.10
健康新知
怎样去看医生7.9
夏季孩子如何预防蚊虫叮咬避免患上登革热病7.12
头痛医脚说“经络”7.14
本期专题
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下)8.4
亚健康是“未病”的表现形式8.4
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8.5
专家答疑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8.8
如何拍手及其他8.10
健康新知
什么叫小儿疳积8.11
输液速度您不能随便调8.12
中年人体检查什么8.13
本期专题
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9.4
专家答疑
八种饭后习惯应警觉9.8
怎样消除焦虑症9.10
健康新知
计划免疫功德无量9.6
教师应防六种病9.11
秋季饮食宜“少辛多酸”9.12
本期专题
女性如何远离乳腺增生10.4
专家答疑
健健康康治便秘10.7
铁元素不足也会让人疲惫不堪
10.10
健康新知
积极应对中药不良反应10.8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保证人民基本用药10.12
中秋节与月饼10.14
本期专题
糖尿病的防治11.4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防治策略11.4
控制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一定要达标11.6
限时限量吃水果11.7
专家答疑
几种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11.8
平衡膳食养育宝宝11.10
健康新知
小儿输液时怎样护理11.11
琳琅满目百草园11.12
痰――中风与中成药11.14
本期专题
痛风性关节炎12.4
专家答疑
药粥也要合理选方12.7
中医感冒的分类和用药12.8
健康新知
辨舌象一叶知秋12.10
“大雪”节气重养生12.12
给老年人的八条建议12.14
医生讲坛
什么是“脑损伤标志物”1.14
常见的致盲眼病――老年黄斑变性
1.15
痛苦难言话脱肛1.16
频繁恶梦警惕病1.17
不良心理漫谈(一)
嫉妒心理1.18
谈谈疾病的物理治疗(一)1.20
生活习惯不良易患胃癌1.22
正确对待肾囊肿1.23
谨防秋冬皮肤瘙痒症1.2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检和预防2.19
什么是“心脏标志物”2.20
春季慎防流脑2.21
谈谈疾病的物理治疗(二)2.22
直肠癌的病因与预防措施2.23
怎样提防淋巴癌2.24
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治要科学2.27
不良心理漫谈(二)
猜疑心理2.28
关注抑郁症的非典型表现2.41
罹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16
前列腺癌的血清标志物3.17
正确洗手病菌驱走3.18
为糖友的“长寿之旅”护航3.19
谈谈疾病的物理治疗(三)3.20
不良心理漫谈(三)
自卑心理3.21
漫谈健康长寿3.22
癫痫三大病因3.44
正确对待无菌性前列腺炎4.13
乳腺癌的血清标志物4.18
当心腹部切口疝4.19
剧烈难忍的三叉神经痛4.20
影响血脂检查的五大因素4.21
不痛不痒的颈部肿块4.22
两种慢性胃炎的不同表现4.23
验血之前有讲究4.24
你知道痛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4.25
不良心理漫谈(四)
怯懦心理4.26
保护听力你了解多少4.49
走出急性肠炎就医误区4.50
胰岛素抵抗及其评估方法5.7
低血糖的早期表现和预防办法5.15
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5.16
遮挡光明的翼状胬肉5.18
患者咳嗽可能源于过敏5.19
春天踏青旅游谨防皮炎病5.19
剧烈头痛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5.20
留意人体“故障”信号5.2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5.22
警惕隐性疾病5.23
不良心理漫谈(五)
虚荣心理5.24
慢性肝病合并溃疡病的6个特点
5.25
女性如何安度多事之秋6.7
短暂半分钟小心防大病6.9
别忽视影响睡眠健康的“小事情”6.13
正确认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升高6.16
恼人的酒糟鼻6.17
发生脑出血应对有讲究6.18
婴幼儿看电视可引起眼球斜视6.19
切莫小视老年尿失禁6.20
6种乳痛莫担忧6.22
不良心理漫谈(六)
偏执心理6.24
夏季如何防止宝宝腹泻6.27
预防脑溢血十二招6.29
指纹辨病最适于婴幼儿6.34
夏季腹泻的重要病原菌7.15
当心性低血压7.16
矫正便秘预防肛裂7.17
莫把鼻炎误当感冒7.18
心血管病的定时炸弹
――代谢综合征7.19
慢性咳嗽的肺外病因有哪些7.20
不可忽视的“中风前兆”7.22
宝宝容易患眼病新生儿预防莫放松7.24
不良心理漫谈(七)
焦虑心理7.26
检查宫颈病变的TCT技术7.28
甲型H1N1流感的检验诊断8.14
夏季谨防隐翅虫皮炎8.15
位置降低的疾病――胃下垂8.16
常见多发的婴儿湿疹8.17
母儿血型不合
――怀孕以后为何查血型8.18
闷热天气如何防止中风8.19
夏季腹泻预防为主8.20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食物有忌口8.22
自我调治苦夏证8.23
准停经期为绝经做准备8.24
不良心理漫谈(八)
逆反心理8.26
婴幼儿发热的家庭护理8.28
骨质疏松和骨病的检验指标9.13
面对荧光屏提防干眼症9.14
足跟痛的原因与防护9.15
巨大胎儿――孕妇生一个大胖孩子好吗9.16
夏秋季节防丹毒9.17
糖尿病患者请不要拒绝胰岛素9.18
留意肾病发生的信号9.19
准妈妈孕期别犯这些错9.20
容易误诊的隐匿性抑郁症9.22
头痛症的认识误区9.23
不良心理漫谈(九)
依赖心理9.24
夏秋谨防脚气病9.33
肺心病的心理护理很重要10.13
避免细菌污染防止食物中毒
10.15
全民补碘利弊谈10.16
易被忽略的鼻后滴流综合征10.18
引起眩晕的病因知多少10.19
这个孩子小吗――胎儿生长受限
10.20
似病非病的梅核气10.21
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10.22
秋季腹泻患儿的护理要点10.23
你了解特发性水肿吗10.24
阑尾炎误诊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特点
10.25
不良心理漫谈(十)
懊悔心理10.26
怎样鉴别尿中蛋白的性质11.15
前列腺癌早期征兆11.16
青少年慢性咽炎早防治11.17
如何预防前列腺癌11.18
这是为什么――胎儿畸形11.19
谈谈帕金森病11.20
预防冻疮从秋末冬初开始11.21
脊柱相关疾病趋向低龄化11.22
你了解脂肪肝吗11.23
儿童应定期检查听力11.24
莫把疾病当秋乏11.25
不良心理漫谈(十一)
攀比心理11.26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12.15
生理现象要顺其自然12.16
积极预防减少死胎12.18
血脂异常症的治疗12.19
认识老年性痴呆症12.20
秋冬季节预防过敏性鼻炎12.22
儿童肥胖症的防治12.24
不良心理漫谈(十二)
怀旧心理12.26
百姓药房
某些常用药品与食物有禁忌1.19
怎样读懂药品说明书1.25
家有宠物备些药1.26
合理应用雷佛奴尔1.27
冬补膏滋有讲究1.28
滥用板蓝根对健康不利1.29
卵磷脂的滋补健身功效1.30
使用安眠药的“八项注意”1.31
伤湿止痛膏用途广1.51
抗过敏药――氮■斯汀2.25
莫用牛奶来服药2.26
降压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及预防2.30
补法种类多应用慎选择2.32
喹诺酮类药物联用有禁忌2.33
抗心绞痛治疗要正确选药3.24
要正确看待降压药的不良反应3.25
科学用药远离药害3.26
益母草新用3.31
服用糖浆莫把方便当随便3.33
莫把补药与营养药混为一谈3.35
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片治疗偏头痛3.37
常服避孕药应补维生素4.28
复方菠萝酶片可致鼻出血4.29
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几种常用药4.30
惊恐障碍发作服用帕罗西汀效佳
4.31
使用安眠药需小心谨慎4.32
春季常用的八种中成药4.34
对症选用润喉片4.41
中成药治疗婴幼儿泄泻4.53
泄泻的辨证及用药5.26
怎样选用牙病药物5.27
云南白药新用5.28
常见夏日病症怎样用药5.29
这些调料亦良药5.30
延胡索止痛功效神奇5.33
鹿衔草新用6.25
谈谈舌下含药6.26
京万红的新用途6.28
理气开胃首选沉香舒郁丸6.30
逍遥散的独特药效6.31
花椒药用8款6.33
三种老中成药的新功效7.25
冠心病的中药外敷法7.29
夏日减肥中药组方7.30
鱼腥草在治疗疾病中的妙用7.31
食药双佳黑木耳
――谈孙中山的“四物养生汤”7.32
药店自购药要注意细辨药品含量7.33
正确使用止咳药7.34
恰择中成药立除各种眩晕7.35
夏日病的良药――藿香正气水8.28
祛风除湿国公酒8.29
解暑止渴的乌梅茶8.30
不能同用的中西药8.31
夏天用好风油精8.32
田螺敷脐治腹胀8.33
亦蔬亦药话茄子8.34
使用维生素可避免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8.41
怎样才能买好药9.26
枸杞子――四季皆宜的保健佳品9.28
人参健脾丸与人参归脾丸的区别9.29
土法巧治小伤病9.29
外贴膏药有讲究9.30
11种蔬菜的药用价值9.31
盆腔炎经期用药事半功倍9.32
胎盘不可随便吃9.35
巧用蚕蛹治疗疾病10.27
双黄连制剂的新用途10.28
秋梨食疗正当时10.30
不要躺着吃药10.31
补药储藏十不能用10.32
补肝益肾覆盆子10.39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综合治疗
11.28
淋射疗法治疗肢体肿痛11.30
小小眼药大用场11.31
食药两宜“素三宝”11.32
自我用药应谨慎11.34
糖浆剂不要放在冰箱里11.35
有机钙更适合老年人12.17
正确服用速效救心丸12.25
用于咳喘的六种中成药12.28
六项药物研究成果12.30
增补叶酸为胎儿和孕妇保驾护航
12.32
药品的慎用、忌用和禁用12.33
学点中医药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四)
――舌诊之三1.32
漫谈五味消毒饮1.34
话说解表药1.35
中医如何治疗高脂血症1.36
中医的几种奇特治法1.38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五)
――闻诊2.34
漫谈防己地黄汤2.37
中医如何治疗心绞痛2.40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六)
――切诊(之一)3.28
漫谈平胃散3.30
中医如何治疗心律失常3.32
肾虚血瘀与益肾通脉汤3.34
呕心沥血筑燕窝4.36
拈之即来的良药4.37
如何保存名贵中药材4.38
形治形脏补脏其中奥妙细思量4.40
小故事
闻药和眼药4.42
萱草花的传说5.32
名称似相近个药有专功5.34
中药剂量的学问5.37
小故事
早年隆顺榕5.38
甘草――药王国里的“国老”6.32
木瓜的传说与药用6.36
阿胶史话与临床运用6.38
教您看懂中药方6.40
天津“坐堂医”史话6.64
小故事
兴盛一时的天津同仁堂6.42
金花树――中国槐7.21
大黄的传说7.36
补肝益肾话杜仲7.44
小故事
清朝末年的天津老药铺7.40
中药制炭的作用8.35
山药的故事8.36
药食两用说山药8.37
百合药膳香雅宁神8.38
以毒攻毒说五毒8.42
小故事
名列国药四大号的大仁堂和宏仁堂8.40
此“参”非彼“参”功效各不同9.34
妇科良药――当归9.36
十大名花皆可当药9.38
独特的冬虫夏草文化9.40
陈皮、青皮和鲜橘皮不是一回事9.43
小故事
从宫廷走向民间9.42
九九重阳话吴萸10.33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七)
――切诊(之二)10.35
柴胡的传说10.38
车前草的故事10.40
小故事
漫漫学艺路10.42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八)
――切诊(之三)11.36
中药配伍有讲究11.38
尚留芍药殿春风11.39
生地黄的故事11.40
中药五种味道的药理11.43
小故事
穿厚朴吃肉桂11.42
漫谈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十九)
――切诊(之四)12.34
本是同根生功效各不同12.36
治眼良药决明子12.38
沙漠人参――肉苁蓉12.39
因人取名何首乌12.40
小故事
骑马坐轿不如切药12.42
养生保健
人到中年做好四件事1.37
老年人心理困扰和需求1.40
孕晚期产前出血正常吗(一)1.41
护卫百岁寿星的“三剑客”1.42
女性尚未生育能否放环1.43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5)1.44
耐寒・生存・本能(5)
儿童冬季免疫抗病四则1.46
前列腺的自述1.48
冬季老年人如何预防脑出血2.29
预防康复延缓衰老2.38
肩关节疼痛僵硬并非肩周炎2.42
孕晚期产前出血正常吗(二)2.43
耐寒・生存・本能(6)
冬季让宝宝吃出免疫力2.44
少女要注意预防生殖道感染2.45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6)2.46
宝宝鼻炎的护理和防治2.48
新郎当心蜜月性前列腺炎2.49
让生命在健康中延续3.36
胎教的艺术及对婴儿的影响3.38
孕晚期产前出血正常吗(三)3.40
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家庭防护3.41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7)3.42
中老年人胸闷胸痛莫大意3.45
男人应该像女人一样长寿3.46
堵车时您别闲着4.33
失落心理的自我调节4.39
老年科学保健三字经4.39
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4.44
春季最佳养生饮品――蜂蜜4.44
你的牙齿健康吗4.45
喜乐当有度心静保平安4.46
中老年有氧锻炼的方法和益处4.52
老人睡前宜做的五件事5.13
要珍惜自己的唾液5.39
漫谈生命的平衡
――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决定性因素5.40
中年男士护肝从饮食入手5.42
三叉神经痛的自我保养与护理5.43
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法5.44
养生新时尚――自然疗法5.46
室内别用芳香剂除异味6.35
糖尿病病人夏季保健四要点6.35
家中风景独好6.44
长寿之敌――精神垃圾6.46
科学发现微笑使人健康长寿6.48
老年人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6.49
天然激素――大豆异黄酮7.39
推迟衰老有妙招7.41
梅兰芳为何“养生”而不长寿7.42
老年保健重在心理养生7.43
养生趣说“双弓米”7.46
不同鱼种有不同的保健功能7.47
七种不正确的饮食习惯7.48
快乐养生奔长寿8.43
天天有个好心情8.44
游泳过后做好六件事8.45
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8.46
健康长寿“走”出来8.48
炎夏十忌8.49
说说快乐秘诀9.44
休息也有误区9.45
有益养生保健的七种干果9.46
洗澡平常事水温有讲究9.47
提防9大营养“扒手”9.48
善待自己莫烦恼10.44
中外名人的养生经10.45
秋季衣食住行养生之道10.47
让肿瘤患者平安度过夏秋之交10.48
温热软饮益养生10.48
好习惯胜似补药10.49
我的伊妹儿11.44
常聊天康而寿11.45
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七个“别”11.46
缺水可导致身体疼痛11.47
中老年人晨醒后有七忌11.48
健脑操――解除头昏很有效11.48
佩戴老花镜的五点意见11.49
寿与“七伴”12.23
平平静静度晚年12.44
热姜水巧疗疾12.45
孔子的养生观12.46
互动平台
咨询窗
哪些人应该常年服用阿司匹林
1.52
血黏度与血脂有何不同1.53
为何打扫卫生后就手臂发痒1.54
青春期遗精是否需进补1.54
癌症为什么会疼痛1.55
阴囊潮湿的原因和防治1.55
心理热线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56
就医需懂法(20)
妇科医生做了外科手术属于医疗事故吗?是以医疗事故,还是要申请司法鉴定?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果不服,该怎么办?只要构成医疗事故,鉴定费用就要由医院承担吗?
1.58
咨询窗
血尿原因何在2.50
怎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51
血脂高是否一定要服降脂药2.53
尖锐湿疣可否用中药根治2.56
春燥为何不可乱服润喉片2.56
心理热线
什么是心理性疼痛2.52
就医需懂法(21)
我想让医院提起医疗事故鉴定,可以吗?对医疗事故鉴定等方面质疑,找什么部门解决?签定了赔偿协议就可以一概不负责了吗?
2.54
咨询窗
时缘何易“漏精”3.51
常服紧急避孕药后患多3.54
晚上梦多该如何治疗3.55
冠心病患者怎样睡眠3.57
心理热线
儿童少年品行障碍3.56
就医需懂法(22)
法院将人身损害赔偿诉请为医疗事故赔偿诉请合理吗?医疗官司一年半尚未判决,我该怎么办?3.58
咨询窗
小剂量服用吲达帕胺毋庸担心诱发痛风4.54
新茶放上半个月再喝4.55
上网太多导致眼皮跳怎么办4.57
心理热线
少儿品行障碍与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56
就医需懂法(23)
由于医院的责任导致患者在医院受伤,医院要承担责任吗?医师不够负责任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患者在医院因医疗行为外的原因死亡,医院是否应承担责任?因医院过失导致二次治疗,医院应承担什么责任?4.58
咨询窗
周岁内婴儿不宜学走吗5.54
乳汁未吸完要挤掉吗5.55
老年人可否进行第二次白内障摘除手术5.57
心理热线
癌症的心理反应和从“心”治癌5.56
就医需懂法(23)
什么是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材罪?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要符合哪些要件?什么是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构成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要符合哪些构成要件?5.58
咨询窗
脂肪肝容易导致肝硬化吗6.54
噪声危及母体和腹中宝宝吗6.55
孩子身上常出现瘀斑是何因6.57
心理热线
正确认识心理障碍6.56
就医需懂法(24)
什么是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构成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要符合哪些要件?什么是生产、销售假药罪?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要符合哪些要件?6.58
咨询窗
儿童生长性腹痛是否需要治疗7.54
我是否患上了癫痫病7.55
性器官有病不一定是性病7.57
心理热线
儿童睡行症7.56
就医需懂法(25)
什么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具有什么法律性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是如何成立的?7.58
咨询窗
如何正确更换避孕方法8.54
上幼儿园的小孩只认一个老师怎么办8.55
淋巴结炎和淋巴瘤有什么区别8.57
心理热线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副反应
8.56
就医需懂法(26)
医疗机构执业应当遵守哪些规定?什么是医师?医师执业应当遵守哪些规则?8.58
咨询窗
转氨酶高就是肝炎吗9.54
如何护理婴儿脐疝9.55
中老年人前列腺长结石怎么办9.57
心理热线
抑郁心境不容忽视9.56
就医需懂法(27)
什么是护士?护士执业应当遵守哪些规定?是否允许医务人员从事业余服务和兼职工作?9.58
咨询窗
前列腺炎会不会传染给妻子10.54
涂丰乳霜,为何导致月经不正常
10.55
束勒胸部,为何会妨碍健康10.57
心理热线
怎样自我评估失眠10.56
就医需懂法(28)
军队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要处理的,如何适用法律?美容不成,反而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可否追究行为医疗事故责任?医院鼠患不绝,老鼠咬死婴儿,亲属可以要求医院承担什么责任?10.58
咨询窗
剖宫产后瘢痕痛痒是怎么回事
11.54
孕妇须提防弓形虫感染11.55
别盲目追求老来瘦11.57
心理热线
抑郁症有单相和双相之分11.56
就医需懂法(29)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故意行为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是不是只有医务人员积极侵害患者的行为才构成医疗事故?
11.58
咨询窗
婴儿用学步车会不会影响生长发育12.52
老人缘何会舌痛12.53
发生骨刺疼痛该如何进行理疗12.55
心理热线
精神分裂症痊愈后怎样巩固疗效12.54
就医需懂法(30)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是不是医疗后果?在医疗过程中,因为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是不是医疗事故?12.56
温馨生活
衣服宽松点皮肤不瘙痒1.21
抗辐射多吃六种食物1.39
冬季洗菜要彻底1.45
冬季晒太阳胜似吃补药1.47
吃豆腐的学问1.49
莫让生命在“干杯”声中倒计时1.50
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卫生吗1.57
神奇的拍手健身法1.64
文摘
加湿器使用不当可致病(16篇)1.60
酒后护肝的热汤面2.36
腌菜放心吃2.45
四种食物呵护男性健康2.48
手脚冰凉按摩生阳2.57
元宵节灯俗琐谈2.62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2.64
文摘
巧泡海带等(16篇)2.58
结石并非只长在肾脏3.24
染发不可忽视健康问题3.48
大蒜能治高血压3.49
减肥当心不育3.50
很多癌是吃出来的3.51
如何面对家庭暴力3.52
善待肚脐事半功倍3.53
病人不要对医生隐瞒病史3.64
文摘
白糖妙用四法等(16篇)3.60
碘对人体来说并不是越多越好4.43
春天常吃四种食物抗过敏4.47
心态平和是健康的金钥匙4.48
解决春困多睡并不是好办法4.51
文摘荟萃
吃饭过快影响脊背健康(16则)4.60
春夏交替时节吃水果有宜忌5.32
茶水里放两片姜驱寒暖身不感冒
5.47
药粥助您度盛夏5.48
春暖花开时须防四“火”燃5.50
盐是良好的美容用品5.51
吃五谷杂粮学问多5.53
海带是长寿菜5.64
文摘荟萃
黄酒和料酒的区别(18则)5.60
食物精品――豆腐渣6.21
夏天话饮茶6.37
美肤食疗七种“色”6.43
餐后助消化的食品吃法有讲究6.50
吃快餐也有很多学问6.51
涂抹防晒霜选用要得当6.52
文摘荟萃
夏天适当多吃马铃薯(18则)6.60
熬绿豆汤有讲究7.13
10种天然清洁剂还你绿色之家7.45
葡萄是保肝护肝的最佳食品7.50
四种食品勿与酒同食7.50
睡眠知识辨对错7.51
四大素山珍保健之良药7.52
老人度夏四法宝7.53
养生保健的长生果――花生7.64
文摘荟萃
喝点酸奶对牙齿有益(19则)7.60
猪肉蔬菜巧搭配保健营养效果佳
8.21
炎夏老人宜吃“三豆”8.25
保健佳品“菌”中来8.50
芒果好吃但要注意食用方法8.51
食疗脂肪肝8.51
最适合夏天吃的八类食品8.52
宝宝的辅食妈妈究竟该如何做8.53
夏日养生“四宜”8.64
文摘荟萃
慢吃苹果快吃糖(14则)8.60
四类食物缓解人的坏脾气9.41
夏季室外注意防雷击9.50
皮肤晒伤后别急着冷敷9.51
吃些有益于眼睛的食品9.51
夏天防倦须补钾9.52
饮料:区别寒热喝出健康9.53
秋季养阴宜食粥9.64
文摘荟萃
正餐前后别吃甜品(20则)9.60
粥疗歌10.43
不吃药治疗感冒有妙法10.50
秋凉护好你的胃10.51
让绿茶参与疗效10.52
常吃五种食物预防乳腺癌10.53
秋咳食疗四款汤10.53
文摘荟萃
秋天喝红茶养胃(19则)10.60
冬季进补正当时11.13
蘑菇创造健康神话11.50
九点饮食妙招赶走更年期症状
11.52
鲜奶酸奶豆奶我们如何取舍11.53
文摘荟萃
冬天上火喝五汁饮(18则)11.60
调整饮食防治老年性白内障12.47
四季饮茶健康说12.48
熟芝麻保肝又护心12.49
孩儿断奶让爱与温暖同行12.50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防治;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24-0105-01
慢性支气管炎又称“老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情多呈缓慢进展,在不进行任何干预或治疗情况下,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近年来,由于吸烟人群的增多,在世界范围内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1]。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社区护理在一部分病人中开展了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防治与健康教育,并进行相应的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某社区60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男性39人,女性21人,年龄56一72岁,大中专以上9人,中专以下45人,文盲6人。
1.2方法
1.2.1实验分组将60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并使二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当。任选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1.2.2教育形式对实验组30人在2008年11月份入冬前开展了健康教育,发给每个病人一份健康教育处方,并结合口头进行指导。教育内容[2]:(1)注意气温变化,防止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不到公共场所去,以免感染,一旦被感染,应及时治疗。(2)绝对要求戒烟,并动员亲属、同事戒烟,以减少烟雾的吸入。(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吸入煤烟、油烟等各种刺激性气体。(4)适当参加室外活动,如散步、做呼吸操(腹式呼吸和缩唇锻炼)等。(5)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及疲劳。(6)哮喘病人应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吸入花粉、尘螨及进食鱼、虾、海鲜等。(7)加强营养,特别是多吃高蛋白饮食。疾病缓解期可用“扶正固体”的中药或核酪等药物,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结果
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共发病33例,其中对照组发病24人,发病率为80%,而实验组(健康教育组)只有9人发病,发病率为3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意义(P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数量多、病情重,冬季高发[3],常引发或加重其它疾病,甚至危协病人的生命。过去对此类疾病的处理,无论是卫生机构还是病人、重点主要在药物治疗上。但由于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多数病人不能长期住院,且又与季节关系密切,所以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以往一些病人久病后逐渐摸索出一些自我保健办法,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系统性,故而收效不佳。大多数病人还缺乏系统的有关自我保健方面的知识,不懂得如何才能减少发病和减缓病情。通过调查,对照组93%的病人不了解老慢支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86%的病人没有自我保健知识或只是一知半解,80%的病人在冬季发病,而两组中98%的病人渴望掌握有关老慢支的自我保健知识。控制老慢支的发生和发展,关键是预防。所以病人掌握自我护理、预防保健措施很重要。健康教育中,我们采取的是病人最能理解和接受的文字和语言教育形式,发一份短小精悍的健康教育处方,字不多却概括的具体、全面,形成了通俗易懂的文字,便于病人随身携带和随时复习。口头教育具有转达信息最直接的特点,教育中可视不同情况,做较详细的解释;与病人面对面易于交流,少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既经济又有效。通过健康教育,所有受教育的病人均理解该教育的意义,90%的病人能够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水平后,78%的病人没有发病,实验组9人发病后多能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控,恢复较快。
参考文献
[1]王秋月.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对策[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3,10(1):41~42
冬季疾病预防健康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基层医院治未病意义内容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23-02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缓解了这一局面,但国家和个人的医疗负担过重,依然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以下几点是重要因素:①我国在疾病的防治上长期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重大医院、轻基层医院”的倾向。[1]“重医疗、轻预防”,对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公共卫生职能偏废,防治脱节。对于传染病,我国已经能够对其中的十几种进行疫苗注射等有效预防措施,但对于非传染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不能下降。社会老年化、社会环境变差、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等因素,也使得患病率增高。这都使得治疗疾病的总成本上升。“重大医院、轻基层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悬殊,使得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加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②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大型医疗仪器和设备层出不穷,治疗手段日益更新,伴随着的就是医疗费用无上限的上涨趋势,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③以药养医的弊端。国家对卫生部门投入不足,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现象屡禁不止,加重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
另一方面,亚健康状态一直困扰着人们,现代医学却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第一状态),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第二状态),75%的人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2]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感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烦躁、失眠,或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或腹胀、便秘,或腹泻,或心慌、胸闷,甚至有欲死的感觉,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下降,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下降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
基层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中医经典中有诸多论述,[3]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八正神明论》谓:“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灵柩?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难经》中就有“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的说法,医圣张仲景言:“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中也说:“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
基层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应以以下三个方面为主:
(1)宣传养生观念,普及养生知识。目前社会上有股“养生热”,但水平和目的都良莠不齐,人们难以辨别。有的人认为养生很难、很玄妙;有的人认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养生,或不重视养生。医院应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以张贴宣传栏、发放养生知识手册、门诊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方法。中医养生包括调畅情致、均衡饮食、规律起居、劳逸适度、顺应天时等方面,能做到这些就是养生了。
(2)亚健康的调整。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首先要让其有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方法。其次,通过辨证论治,根据其具体体质或证型,开出具体的食疗方、膏方等,有条件的可以结合针灸、艾灸、按摩、推拿等方法,必要时,直接用中药进行调治。根据其实际生活情况,可以推荐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气功等锻炼方法,并提供可靠的学习途径。
(3)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个特色疗法,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比较旺盛,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一些阳虚阴盛的宿疾得以恢复,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异性咳嗽、鼻炎、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梅核气)、关节炎、冻疮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
目前,医疗负担过重已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模式已成共识。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2008年全国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治未病”健康工程旨在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3)》中已将“人口与健康”作为11个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4]中医学丰富的“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对于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长,将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琦;高京宏;李英帅;夏仲元;亚健康筛选方法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

小学生周记[精选](整理5篇)
- 阅0小学生周记篇1周一,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会。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彩旗飘飘,像跳优美的舞蹈。红色跑道上的椅子,一行行、一列列整齐的摆着,犹如一条条长龙。花坛中的花草也是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