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栽培技术(收集3篇)
来源: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篇1
冬瓜原产中国南方,性清凉,味清淡,具有消暑解热、利尿、养颜等保健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保健理念及生活消费心态的改变,对冬瓜表现出日益旺盛的需求。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种植冬瓜历史悠久,产品远销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挖掘增产增效潜力,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引进优良冬瓜品种,连续三年进行三模覆盖栽培选择良种,培育壮苗
选择良种
选择植株生长势强,肉厚色白,肉质细密,品质优良,抗病、高产、耐贮运的优质品种。肃州区以广州黑皮冬瓜为主栽品种。
培育壮苗
利用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于3月中旬采用营养钵进行育苗。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用5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园土与腐熟农家肥按6:4至7:3的比例混配,过筛,每立方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20g消毒灭菌,装入8cmx10cm的营养钵中,紧密摆放于日光温室建好的苗床内。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中搅拌至30℃后捞出,再用3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min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min,冲洗干净,置清水中浸泡4~6h,洗去种子表皮粘液,沥干水分后用纱布包好,放在温度28~32℃、湿度90%以上的环境条件下催芽。在催芽过程中,由于种皮通透性差,容易引起缺氧烂种,未发芽前,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持续催芽至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及管理
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浇透水,按2~3cm深度播种,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粒,种子要平放,播后注意保温保湿,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以上,一周时间即可出苗,出苗60%左右时,适量浇水一次,齐苗后白天棚内温度超过30℃时适当通风,三叶一心开始加大通风量,约35~40天即可移栽。移栽前控制水分炼苗7~10天,移栽时用0.3%磷酸二氢钾和80%代森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栽。
精细整地,适时移栽
整地施肥
起垄覆膜
适时定植
4月上中旬地温稳定在15℃以上,幼苗具有3~5片真叶时,按株距40cm“丁”字型打穴,大小分级定植,保苗数21750株/hm2。随定植随灌移栽灵,并将开口处用细土封严。定植完后浇透水,5~7天后再浇一次缓苗水。此后注意不能使膜内湿度过大,以免造成沤根,一般缓苗水后20天内不需再浇水。
搭小拱棚
田间管理
冬瓜果大叶茂,生长季节耗水量和需肥量都较大,要求肥水和阳光充足。
开花前管理
开花后管理
及时撤棚
5月1日左右撤去大棚内的小拱棚,5月20日左右外界气温稳定在10℃时撤去大棚。
整枝、留瓜
冬瓜一般只留主蔓结瓜,但其根系强大,茎蔓生长旺盛,中下部每节均可抽出侧枝,5~6节后开始着生卷须,应及时去掉侧枝及卷须,第一雌花应及时摘除,选留16~20片叶间的第二个瓜。冬瓜容易产生不定根,故应适时压蔓。如果植株疯长而出现座瓜困难时,用双手握住主蔓中部,反向旋转,使该段纵裂,来调节植株生长中心转移,促其座瓜。留瓜后上部瓜蔓继续生长,至上部15节位处打顶,以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生长。
水肥管理
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期,用当天盛开的雄花及时人工辅助授粉,以利座瓜。及时防治影响座瓜的瓜实蝇(针蜂)和蓟马。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害
危害冬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等。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通过放风、水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预防。如若发病,应对症施药。分别选用70%的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或70%恶霉灵1500倍液或25%的甲霜灵500倍液,或36%霜霉威水剂300倍液灌根,每株250mL;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40%灭病威悬剂4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主要虫害
危害冬瓜的主要虫害有黄蓟马、蚜虫、黄守瓜等,发现虫害及时用药防治。黄蓟马用25%杀虫双水剂400倍液或98%巴丹原粉2000倍液喷施;蚜虫用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克蚜星800倍液交替喷雾;黄守瓜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适时采收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冬季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目前谯城区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日光温室黄瓜的栽培面积发展更为迅速。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谯城区温室黄瓜栽培的产量和效益,已是谯城区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现将冬季温室黄瓜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精选品种
根据谯城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抗病、耐低温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或生产的黄瓜销往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选择黄瓜是否密刺、颜色深浅、把柄的长短等特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根据茬口选择品种的属性,一般越冬茬栽培应选择耐寒性强、早熟、早中后期产量均高的品种,冬春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强、早熟前期产量高的品种,秋冬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热、结瓜期耐低温的中晚熟品种等。谯城区目前种植比较多的是冬美-2、冬棚巨峰、冬冠等品种。
2施肥整地
施足肥料是高产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施尿素1500kg/hm2、硫酸钾4500kg/hm2、标准磷肥2500kg/hm2、钙肥2700kg/hm2、镁肥500kg/hm2、有机肥150t/hm2,以上肥料除磷、镁、钙肥全部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外,氮、钾肥留1/2在黄瓜结瓜期进行追施。整地一定要精细,一般黏土或两合土整地做垄时,垄高15cm左右即可;如果是沙土地,做垄时一定要做高垄,一般垄高25cm以上,以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黄瓜根系的生长[1,2]。有条件的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更好,在黄瓜定植行上按行距开沟,沟深25cm,宽60cm,在沟内填入25cm厚的作物秸秆,可以是新鲜的玉米秸秆、麦秸等,然后踏实,这样不仅节省肥料、改良土壤,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3田间管理
在正常苗期管理的基础上,在营养土中适量加入氮、磷、钾速效肥,能促进壮苗,增加雌花的形成。根据多年的实践,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肥沃的非菜园土6份配成的营养土中,添加尿素300g/m3、磷酸二铵1.5kg/m3、草木灰5kg/m3,能促进壮苗,促进雌花的形成。在黄瓜苗期,温室内增施CO2气肥,使白天棚内CO2的含量达到800~1500mg/kg的浓度,可增加黄瓜前期和中期的雌花数,增加产量。黄瓜苗期在防治病虫害时使用烟雾剂,能有效地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促进雌花增多、减少雄花的作用。利用揭盖草帘的早晚来控制日照时间的长短,创造短日照,一般日照时间每天8~10h,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一般上午温度23~26℃,午后22~30℃,前半夜16~18℃,早晨8~10℃,昼夜温差为8~15℃,有利于雌花的形成[3,4]。
4水分管理
土壤湿度70%~80%时,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比土壤湿度90%以上时雌花多1倍以上,比土壤湿度40%以下的条件下雌花多2~3倍。因此,在育苗时土壤湿度要控制在80%左右,定植后土壤湿度要控制在70%~80%,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一般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当卷须呈弧状下垂,叶柄和茎之间的夹角超过45°,中午叶片有下垂现象,此时应该浇水,宜安排在连续晴天的初期。浇水要考虑水温,一般地温与水温的差要小于4~5℃,大于此温差对根系生长不利。因此,应选择上午10时左右进行浇水。采取膜下浇水,在宽行里覆秸秆,以减少水分蒸发面积,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早上揭帘后,棚内温度在10℃以上时,进行短时通风,然后关闭通风口,温度升到20℃时,继续通风降湿,到棚内没有雾气时,关闭通风口进行升温,进行温度正常管理。
5植株管理
在植株缓苗进入正常生长期后,要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瓜须,正常情况下,叶片的功能期为70d左右,之后开始老化、黄化,不但失去光合功能,还要消耗许多能量。因此,对于功能期超过70d的叶片,要及时摘掉,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并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在黄瓜4叶前喷施50~80mg/kg的乙烯利,能有效控制徒长,促进花芽的分化,增加雌花的比例。
6病害防治
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细菌性病害、灰霉病,这几种病有时单发、有时混发[5],防治时应注意区分,防治霜霉病可选择霜霉威、甲霜灵、冠菌清等防治;灰霉病可选灰霉净等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冠菌清、DT、细菌灵、农用链霉素等防治,在阴雨、雾、雪天气或晴天浇水后,采取烟熏或喷粉防治效果更佳。
7参考文献
[1]马长云.冬季日光温室黄瓜超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8(1):35.
[2]薛世库,张胜菊.冬季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3):17,26.
[3]钟松林.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2(4):44-45.
冬瓜栽培技术范文篇3
论文摘要介绍了冬瓜-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冬瓜、优质稻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永定县地处福建省西部,位于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靠近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14.2~20.7℃,年平均气温最低月份为1月,最高月份为7月;年平均气温≥20℃,年积温>7400℃,无霜期317~320d;年降雨量1450~1800mm,3~4月为春雨季节,5~6月为梅雨季节;2~5月日照时数较少,7~8月日照时间最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岐岭乡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发展大田蔬菜生产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结合该乡农业生产实际、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示范推广冬瓜—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年种植面积达133.33~200.00hm2,一般产冬瓜60t/hm2,优质稻7500kg/hm2,年收入可达7.5万元/hm2以上,比烤烟—稻栽培模式增收1.95万元/hm2左右,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复种指数,有效地制止耕地抛荒,加快了土地扭转的步伐,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高密度冬瓜栽培技术
冬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短日照作物,蔓生性及分枝性强,主蔓叶腋间发生第1侧枝,形成子蔓,子蔓叶腋间发生第2侧枝而形成孙蔓;冬瓜怕涝耐旱,栽培上要求搭架、整枝、摘心等调整植株措施,以控制营养生长,使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能够输送到果实之中。冬瓜老果、嫩果均可食用;其果肉厚而洁白,疏松多浆味淡,有特殊香味,煮汤清炖、炒吃均宜,可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冬瓜还是很好的食疗保健蔬菜。
1.1品种选择
一般应选生长健壮、果大肉厚、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耐贮的品种,如青杂一号、粉杂一号等栽培为宜。
1.2育苗
1.2.1播种时间。冬瓜定植需气温稳定通过15℃,发芽气温30~33℃,≤20℃发芽极慢且不整齐,春播宜在2月上中旬,采用小拱棚保温育苗,3月中旬移栽。
1.2.2湿润浸种与保温催芽。选成熟一致饱满的种子,倒入55℃温水中,不断轻轻地搅拌,温度降至30℃时,再浸种6~8h,捞起冲洗,去除种子粘着物,用湿纱布包好,保持种子松散状态,置于26~30℃温度下催芽,每隔8~10h用30℃温水冲洗种子,并翻包1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2.3播种。将苗床耙平,整齐排放营养钵,钵与钵之间用细土填满,四周加土埂保护,每钵播露白种子1~2粒,深0.5cm,浇水后再盖1层细土或草木灰。
1.2.4苗期管理。播种后搭小拱棚保温,膜内温度不能超过35℃,根据气温变化和前期需变温的要求,控制膜内温度和湿度,进行灵活通风揭膜或盖膜,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雌雄花比,降低第1雌花节位,促进早熟;定植前5~7d,白天膜内温度保持25~30℃,夜间20℃左右,苗床温度过高应及时揭膜,苗床温度过低应及时盖膜,定植前5d日夜通风,定植前3d揭膜炼苗,确保苗壮而不瘦弱、不徒长。冬瓜根系木栓化较早,如根已木栓化则难以发侧根,断根移栽则缓苗期长,幼苗出土前15d,每隔7d施稀人粪尿1次,3叶1心至4叶时需移栽定植。
1.3移栽定植
冬瓜适应性较强,但不宜连作,应选3年以上未种葫芦科作物、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微酸性的砂壤土为好,低洼地不宜。早翻耕晒白,施石灰750kg/hm2后,细碎土壤,做成畦带沟1.6m大畦,畦高40~50cm。每畦种2行,栽0.90~1.05万株/hm2,穴施有机肥2kg、硫酸钾复合肥50g、过磷酸钙30g,肥土充分混合后覆土,定植后浇1次定植水,并在畦两边喷洒选择性除草剂,然后盖黑膜,定植后20d左右破膜引苗。
1.4大田管理
1.4.1追肥。定植至抽蔓前,宜勤施薄施,用碳铵加磷肥掺入人粪尿浇施。抽蔓至开花,应控枝蔓徒长,观叶色施肥,叶色偏淡可施氮肥,叶色浓绿不施氮肥,只施钾肥。坐果至果实膨大期,坐果后应重施1次肥料,后每隔7~10d施肥1次,连续施2~3次,每次施尿素120kg/hm2,氯化钾120~135kg/hm2,掺入人粪尿浇施。
1.4.2搭架。畦边适当距离搭上1.5~2.0m高“Y”式木桩,Y处放上横档搭好平棚,每穴边插一木棍以便引蔓上棚。
1.4.3调整植株。冬瓜分枝性强,又靠主枝结果,因此引蔓上架前应将所有侧枝剪除,培育健壮主枝,上架后引蔓向适当空间伸展,使蔓叶在架上均匀分布。留果应在叶片最大的第2、第3雌花处留果;根据长势每株留1~2个果。中型瓜10~15片叶进行打顶,并留1个健壮的侧蔓,其他侧蔓全部剪除,所留侧蔓应在5叶左右打顶摘心;第1雌花果处小叶处难于成大果,应及早摘除,以促进第2、第3雌花坐果成大果,方能提高产量。
1.4.4提高坐果率。着果季节遇阴雨天多,影响昆虫活动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蔓叶生长过旺,可在坐果节前一节用小刀刻伤其蔓,同时打顶去侧枝。
1.4.5水分管理。冬瓜对水分要求高,结瓜前,除移栽时浇水外,一般应中耕控水蹲苗;挂果后应一直保持畦面湿润,表土见黑不见白,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1.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上要重抓农业防治,如实行科学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焚烧或深埋,发病株周围喷药保护等。冬瓜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瘟病、黄守瓜、蚜虫、瓜实蝇等。应选用对症药剂及时防治。
1.6适时收获
冬瓜开花至成熟需35~45d,达食用标准至老熟时均可采收。
2优质稻栽培技术
2.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高抗、优质品种,如Ⅱ优2186、Ⅱ优明86、特优898等。
2.2采用旱育稀播,培育足龄带蘖矮壮秧
在5月中旬进行播种,用种量11.25kg/hm2,播种前种子用300~500倍强氯精进行消毒,1叶1心时喷施250~300mg/kg多效唑液,并薄施人粪尿,3叶1心时撒施尿素30kg/hm2,5叶1心时撒施复合肥30kg/hm2,秧龄35d以内。
2.3田间管理
施足基肥,用碳铵750kg/hm2、氯化钾300kg/hm2、过钙225kg/hm2;插2.7万丛/hm2左右,插秧后5~7d结合第1次追肥进行化学除草,一般追肥用碳铵600kg/hm2、过钙300kg/hm2,丁草胺除草剂15kg/hm2,促进禾苗早生快发,提高分蘖率;中后期适施穗粒肥,施尿素75kg/hm2加氯化钾75kg/hm2,达到壮大穗,提高粒重。水分管理做到早控苗早搁烤田,及时搁烤田有利于“中群体,壮个体”,为穗大、粒多、青秆黄熟打好基础。
2.4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适期防治,注意掌握前期稻纵卷叶螟、稻瘿蚊,中期稻螟虫、纹枯病,后期根据稻飞虱、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做到测准、狠控,确保稻苗生长健壮、活熟高产。
参考文献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三年级周记范文精选(整理10篇)
- 阅0三年级周记范文篇1今天,我又让姥姥教我做一道菜,学的是“炒土豆丝”。我说:“姥姥我还想学炒一道菜”,姥姥说:“那我就教你炒土豆丝吧。”于是我们就开始动手了,先把土豆皮削掉,用.....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