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收集5篇)

来源:

妇产科学篇1

【关键词】妇科学产科学医学教育

妇产科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必修和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广、整体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学科,教学内容抽象、操作性较强,内容繁杂和凌乱,特别对于基础和理解能力普遍较差的学生,给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传统的“讲稿+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显得不太完美。我校临床教研组(妇产科备课组)对妇产科学教学进行多种改革尝试,为此,笔者就妇产科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浅谈一些体会。

1强调学好本学科的重要性

妇产科学开始部分一般有对本学科的简介,讲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并阐述一些注意事项等。在以前,有的教师往往并不重视第一次上课的引导,通常象征性地简述或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省略掉,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在男生当中这种想法尤为突出,因此会导致他们对妇产科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作为妇产科学教师,第一堂课应着手解决此问题,给学生讲明不管以后从事哪个学科,妇产科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是当好其他学科医生的必需知识。比如因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到消化内科就诊时,需排除早孕反应,以免行大量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而发生对胚胎的不良影响;更年期常出现类似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等许多临床疾病症状与妇产科学相关。通过举出生动的相关疾病混淆的例子,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妇产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1]。

2多媒体教学在妇产科学课堂授课中的应用

学好一门课的关键是学生对它是否感兴趣。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从而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赋予生动的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的兴趣。如“妊娠生理”这一章节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当多媒体课件把“排卵”、“受精”、“输送与着床”这些基本概念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有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既新鲜又好奇,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很快理解了基本概念,同时加强了记忆。增强教材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在妇产科学的教学中,尽管在课堂中配备了一些如骨盆模型、分娩模型等辅助教学工具,但有许多无法演示的内容,比如接产过程、妇科患者的一些手术方法等,只能用肢体语言及口头语言共同表述,如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则能达到静态(文字、图表、图形等)与动态(录像、动画)的结合,使许多复杂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易学易记的信息,从而解释深奥的理论,例如“正常分娩”章节“分娩机转”这部分内容在人体内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讲课时,采用骨盆模型示教,学生听课后,只能被动地凭自己的想象来理解。在医院,由于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学生大批带入无菌操作的产房,观看正常分娩及接产的技术操作,学生难以强化理论知识和熟悉操作技术,教学费时又费力。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屏幕上胚胎、胎儿在母体宫腔内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形态的照片,胎儿足月后先露部分在母体骨盆内完成“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外旋转”、“胎肩娩出”等适应性转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分娩机转的动画以及产妇正常分娩整个过程和接产技术操作等,同时配以文字和解说,学生印象非常深刻,容易理解接受,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2]。

3实训(验)课以观看录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实训(验)课可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基础,如果工作后不在妇产科工作,就很少有机会参加妇产科的临床实践,应重视学生时期妇产科实习实践。妇产科的妇科检查多需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所以很多患者不愿配合教学。由于妇产科学的特殊性,许多特殊检查和操作无法普遍进入教学,更无标准化病人供教学研究,给妇产科学教学带来困难。为此,主要采用观看录像的方法,将妇产科学各种疾病及一些手术的录像带结合大课所讲内容播放给学生,使其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并巩固,为进入临床实习及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找出病例,进行病案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归纳总结病史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要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需重点掌握的疾病。同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往往有临床表现的一些差异,尽量选择比较典型和代表性的病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各类疾病的能力。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难记忆的操作,如四步触诊法、双合诊等,为了防止遗忘,我们可以利用一点时间观看录像,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现场操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4加强集体备课课前准备简称备课

系指为具体落实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学科教学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课表的安排,为完成指定班次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做的各项准备工作。集体备课是备课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后反思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3]。教研室应集体备课并通过交流每位教师教案、相互听课,指出不足点及改进方案,每学期应调查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同时听取教学督导组专家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讲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此妇产科学备课组定期举行集体备课,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5运用病例导入教学法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讲解概念、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听和记,缺乏主动学习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现运用病例导入教学法,以病例为引导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另外病例导入法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封闭状态变为动态、开放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间接的知识接受向自主学习、探索研究转变。由于病例导入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展开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因此,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其学习潜能,加深了其记忆,提高了其学习效率和临床思维能力[4]。

6考试方式的改革传统

考察学生的方法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存在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啃书本现象,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3—3—4”的模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次是考察平时实际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验)操作能力以及闭卷笔答的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可全面考查学生对妇产科学的总体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孙红军,董慧.病例导入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44.

2黄薇,乐江华,陈罡,等.妇产科教学与多媒体手段应用.高教论坛,2005,3:71.

妇产科学篇2

宫腔镜联合B超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宣杰华(101)

国产Ⅱ型皮下埋植避孕剂避孕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王莉虎正学马启福闫兴福董永红(104)

探讨43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漏诊原因及母胎预后赵文霞史红(107)

城乡两所医院剖宫产指征比较分析张小勤(111)

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尚利飞(116)

护理园地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李金凤(106)

心理干预对增加孕妇正常产率的效果观察刘淑芹宋义菊孙波(182)

家庭式陪伴分娩观察分析高玉芹(184)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附33例分析)郭庆荣韩淑珍李金伟(185)

产后出血36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涂红萍(186)

浅谈产后出血的急救、预防与护理钟玉贤(188)

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段传娥(189)

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39例的护理廖丽芳(190)

经验交流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20周妊娠的临床观察王风梅李静杜艳霞(118)

子宫肌瘤218例临床分析崔彦玲(146)

阴道彩超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洪梅(147)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关问题处理的体会侯永凤(149)

宫腔粘连26例治疗体会凌霞易艳玲(150)

无痛人工流产术1220例分析杨慧(151)

丙泊酚全麻在人工流产术中的运用体会杨晓清杨志兰(153)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186例临床分析龙万英(154)

终止妊娠对36例尖锐湿疣疗效的影响冯国梅(155)

甲氨蝶呤在宫颈妊娠中的应用崔凤荣王焱(156)

胎膜早破125例临床分析郭淑梅田山林徐珍英(157)

胎膜早破导致难产的88例临床分析李荣霞(158)

胎膜早破的治疗戚甫琴(160)

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邓艳平张命生(160)

双腔囊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刘霞(162)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晚期产后出血51例的临床分析于延桃(163)

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抢救子宫的临床应用马海侠王伟光(164)

腹部皮内缝合不拆线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舒细芬(165)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分析3例黄安翠(166)

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的探讨梁燕邓卫芳(167)

会阴侧切改为皮内缝合法的体会郭红斌贾淑英(168)

剖宫产术中、术后感染的防治孙丽艳(169)

临床医学

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对高危妊娠及胎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李惠瑜张小芹王芳芳(119)

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41例临床分析杨建敏丁小兰黄庆义(121)

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宋晶哲卢丹朱网娣(123)

显微输卵管吻合术89例临床效果分析潘凤英(125)

低剂量米非司酮、毓婷和含铜宫内节育器用于紧急避孕的268例临床观察董素贞吴淑华(127)

不同时期流产原因分析杨军欣(130)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的效果分析胡建芳王盈红黄晓莉(133)

双唑泰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观察邓文英(134)

笑气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临床效果分析丁兆爱(136)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剜出术

血清孕酮、PAPP-A及VEGF联合测定在判定早期妊娠中的临床价值刘秀娟李广太任海颖(1057)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余立波(1061)

中西医综合诊治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及盆腔疼痛的研究卢启颖夏永华(1064)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42例报告)孙南丁(1067)

剖宫产术中不同方式处理腹膜和反折腹膜术后粘连的比较田晖(1069)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216例分娩方式的选择蔡查清(1072)

华夏时代图书服务部(1060)

先天性心脏病影像诊断学(1063)

3%碘酊局部注射治疗阴道壁囊肿杨翠艳马志宏(1071)

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补钙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刘忠厚(1074)

特异性阴道炎白带涂片在盐水和CTB染色涂片上的区别王维平尹聚君(1079)

实用妇产科超声彩色图谱(1094)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稿约(F0003)

临床研究

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病理改变与Fas/FasL的表达余江宋晓翠冯永堂何静贺德志姚加芸(1075)

新柏氏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李贺兰唐新红(1077)

综述

人瘤病毒与宫颈癌相关性研究进展李萍(综述)李亚里(审校)(1080)

白细胞介素-1对胚胎植入的影响机制刘栋王伟杨秀萍(108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入前诊断中的应用陈琳郝玉鹏(1088)

妊娠合并糖尿病郝锐(1090)

循证医学

双胎输血综合征治疗1例李丹周昌菊彭丽秀(1095)

临床医学

宫腔镜下输卵管粘堵绝育时间的选择于玲(1098)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手术65例分析何明珍邓小明李泽平(1100)

妊娠11~16周药物引产的临床观察郝淑芳(1101)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李青(1103)

卵巢妊娠16例临床分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芮小慧蒋国华(1104)

老年妇女宫腔积脓10例临床分析薛茹杨玲(1106)

子宫脱垂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吴江平(1108)HttP://

植入性胎盘45例临床分析高凤霞于松(1109)

初产妇会阴侧切与会阴保护的临床观察姜兰英(1112)

持续性枕后位100例临床分析王金英(1114)

手转胎头术纠正枕位异常的临床评价魏宝丽(1116)

过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60例临床分析吴红(1117)

早产55例临床分析张桂云苗晓(1118)

医学影像

经阴道超声终止早孕延长子宫出血时间监测邹继华(1120)

彩超检查在胎儿脐带绕颈诊断中的作用于秀莲(1121)

经验交流

几种特殊早期妊娠用药物流产临床观察任晓容(1122)

输卵管妊娠的治疗体会王玲刘秉云(1124)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7例分析才玉杰叶晓梅(1125)

尼尔雌醇在绝经后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王美荣(1126)

卡孕栓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的应用邵农(1127)

改良式前庭大腺造口术30例分析刘建凤薛向荣(1128)

纳洛酮治疗产时胎儿窘迫60例临床分析魏忠林(1129)

剖宫产并发症的探讨朱丽新许丽晶(1130)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谷文萍(1131)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会阴侧切的临床影响蒋玲(1132)

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及控制策略车俊芝(1133)

病例报告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抢救成功1例李梅王静依刘述江黄文滢(1135)

宫内妊娠合并卵巢黄体囊肿5例岳立军(1137)

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抢救成功1例金文伟(1138)

调查分析

高龄孕妇分娩情况分析黄小丽(1140)

孕产妇贫血463例调查分析崔小琴(1142)

护理园地

产妇抚触婴儿对自身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刘焕年(1144)

子宫全切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张爱荣邱碧秀逯琨(1146)

如何指导孕妇做好梅毒检查李慧珍洪亚莱(1147)

带教新助产士的责任与体会梁静刘会玲李世梅(1148)

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体外药敏研究刘毅(193)

羊水过少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李穗湘罗萍香(198)

等离子刀电视腹腔镜下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应用研究董俊英吕宇李彩萍张小华蒋蓉刘润萍李海霞(202)

婴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徐海青周爱琴熊忠贵梅应华祁丽丁莉华(205)

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相关性韩雪松徐琳普苹赵小霞单朝萍章锦曼高玉涛(209)

产妇的焦虑程度对分娩的影响王静张文真何小会姜文锐(212)

妊娠晚期胎盘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与分娩发动的关系胡双九赵悦(215)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合成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郑雷李溥万卫红(218)

中老年妇女尖锐湿疣临床特征分析翁荣嘉朱敏杰范茂兰董云芳(220)

云南大姚彝族中学生月经初潮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徐琳程宝文鲁靖唐文如董永利肖春杰(222)

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妊高征患者肾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李利波李建芳(224)

笑气镇痛对产程的影响倪帼华丁惠群杨宾烈(226)

妊娠早期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与妊高征关系的研究王菊荣韩新彦成艳梅(228)

两种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比较研究王健(230)

卵巢上皮癌Ⅲ期临床治疗观察宋桂珍(232)

专科护理

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肖赛华郑乐知(197)

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患者的护理杨朝霞刘宁丁凤(277)

对平坦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马琳刘勇(278)

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周杰峰(279)

经验交流

急性下腹痛常见疾病的诊断特点张虹张维丹鲁立枫(201)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300例巫萍(208)

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器的临床观察吕小平(211)

双氧水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检查汪绍烈(214)

胎盘早剥50例临床分析刘淑霞(217)

会阴Ⅲ度裂伤3例分析马桂丽彭玉华(233)

会阴侧切术在优生中的作用及缝合术的体会曹兰英靳琦(264)

硝酸甘油治疗妊娠期重症高血压26例临床观察王敏王继芳(265)

正确处理妊娠全过程降低剖宫产率吴兰(266)

微波治疗会阴水肿的观察胡萍(267)

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临床分析刘勇马琳(268)

胎膜早破时终止妊娠的时机、指征和方法王丽珠(268)

妇女绝经后泌尿系统的变化初探薄明香(269)

产钳应用于剖宫产胎头取出困难50例临床分析金桂华赵青潘文(270)

羊水过少的诊断与处理(附50例报告)孙桂美朱华金彩芹(270)

女性生殖道包虫病(附9例报告)侯骏骥扎西次仁益西曲珍(271)

病例报告

巨大副中肾管囊肿1例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张婷路明张红(223)

孕41天切除一侧卵巢肿瘤和一侧卵巢黄体囊肿足月分娩1例桂琴(225)

多发性子宫肌瘤并腹膜弥漫性平滑肌瘤1例拜如霞蔡琼陈利馨(227)

宫内孕15周第2胎不全流产胎盘嵌顿致子宫急性扩张1例伊灵慧(231)

嵌顿性横位合并子宫肌瘤1例于艳辉尤丽左丽(272)

残角子宫妊娠伴植入性胎盘穿透子宫肌层致腹腔内出血1例梁小群黎莲花(272)

妇产科学篇3

1.1方法

带教老师均为妇产科学主治医师,具备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入科介绍,教师以现有的教学授课方式依据教科书上描述的方法讲解问诊,查体内容,根据教学大纲随机完成教学内容及出科考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即入科介绍,根据妇产科学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设置带教图,精选病例,设置问题,明确实习目标,严格按照带教图完成实习带教,

1.2评价内容与方法

⑴问卷调查,设计制定《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情况调查表》,以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妇产科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分别涉及了学生对实习安排的满意度、教学形式满意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⑵根据妇产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出科考试命题,以考试成绩作为客观评价的标准。根据主、客观综合评价的结果,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临床技能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理论考试中传统试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临床病例分析试题成绩高于对照组,其知识错误点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医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教学方式的正面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力和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患者对两组实习医学生接诊表现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

3讨论

3.1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临床实习教学是在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后,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帮助下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复习、巩固和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重点知识,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的综合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医学临床教育模式属于印证模式、跟班式带教,临床实习的目的为印证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相当于一种接近同一水平的重复学习,医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不够,升华知识的兴趣不浓;临床上遇到什么患者就学习什么知识,学习内容随意性大,学习内容片面、零散;实习目标模糊,什么都想去学,可是又不知从何学起,加上实习时间有限,致使实体质量不高。传统的教学是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偶有提问,受教师“一言堂”的影响,医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式接收状态,从而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另外,教学医院的老师除了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处理有大量的医疗任务和临床本职工作,导致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因此对教学内容可能会出现遗漏或忽略现象。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医学生来说,理论考试中传统试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差异在于临床实践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水平,说明了实验组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技能的提升快于对照组,临床病例分析思维较对照组客观、周全。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属于知识型、模仿型人才,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医学模式和复杂的医疗环境,科学的教学法是保证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寻求新的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是临床教学的热点。

3.2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优势

临床路径又称临床程序,是指通过制定一个严格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措施对某种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期待在最大范围内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目的是使得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早在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年刊就报道了哈佛医学院等将临床路径管理法应用于教学上,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实习医师临床操作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科室特色制定临床路径图,以固定的时间段为纵轴,以教学内容、方式、目标及教学效果为横轴,详细列出每个周期具体工作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为临床路径教学法。将规范化、程序化的CP管理法引入教学,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首先,规范了教学流程,带教老师可根据临床路径带教图对实习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带教,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带教计划不具体、完成时间不明确、教学目标模糊等缺点,避免了教学内容出现重复和漏缺现象,避免不同老师授课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带教老师个体能力的差异引起教学质量的偏差;其次,转变了教学理念,教师由“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教师根据预先安排的教材程序,稍加指导,有层次的逐步训练医学生。医学生便可具备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教师从“教医学知识”转变为“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提高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生按时间框架,主动查阅教科书及文献,使用学习论坛、图书馆等多种途径对CP文本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自主探索,将既往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进行融合贯通,理论联系实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加全面的掌握医学综合知识,提升他们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管理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不卢姆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层层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目标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要求,加强目标管理,明确教学目标,强调教师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唱主角”的作用,避免“填鸭式”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妇产科教学的特殊性

妇产科学篇4

妇产科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必修和主干课程,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广、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学好妇产科学对将来成为一名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医生有重要意义.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近年来对妇产科学教学进行多种改革尝试,具体有如下几点.

1强调学好本学科的重要性

妇产科学初次开课时一般有对本学科的简介,讲明它的地位或重要性及其学习方法,并交代一些注意事项等.以前教师往往并不重视开课语,通常象征性地简述或一带而过甚至干脆省略掉,而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妇产科,在男生当中这种想法尤为突出,因此对妇产科学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作为妇产科学教师,第一堂课应着手解决此问题,给学生讲明不管以后从事哪个学科,妇产科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是当好其他学科医生的必需知识.比如外科医生会面对急性阑尾炎和异位妊娠的鉴别;腹水、贫血等症状出现时,除内、外科相关疾病以外还应考虑妇科恶性肿瘤所引起的可能性;因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到消化内科就诊时,需排除早孕反应,以免行大量不必要的检查和用药而发生对胚胎的不良影响;更年期常出现类似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等许多临床疾病症状与妇产科学相关.通过举出生动的相关疾病混淆的例子,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妇产科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

2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是以传统媒体如书本、粉笔和黑板为基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教学要求.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化、更加直观且易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妇产科学以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为基础,讲解女性各个时期尤其是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特有的生理及病理表现,具有系统性,同时专业性比较强,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教学内容中抽象的部分比较多,教学难点较多.延边大学临床医学院自2002年始采用多媒体教学,并每年对妇产科学课件进行补充和修改,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及摄像机将典型的彩色图谱和病例收集起来,加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尽可能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赋予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兴趣.如在讲妊娠生理部分时选择动态的受精、着床及胎盘形成过程的光盘内容加入到多媒体课件当中,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部分变得形象,促使学生理解,便于记忆.分娩部分为妇产科学教学的重点,但过于抽象,因此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在骨盆各个平面的胎头的适应性转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个步骤,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与以往教学要求一样,妇产科学仍要有重点,重点部分多展开并强调,力求给学生树立重点,不能把大量的教材内容搬到课件中,快节奏放映,这样虽然比板书时的教学传输量大大提高,但信息量过大,容易导致学生跟不上,理解不透彻[2].

转贴于

3实习课以观看录像为主,举例、病案讨论为辅

实习课可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基础,参加工作后妇产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医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妇产科的临床实践,应重视学生时期妇产科实习实践.妇产科的身体检查部位多为需要保护的患者的隐私部位,所以患者多不愿配合教学.而妇产科学是实践性强的临床课程,有些疾病在诊断过程中所牵涉的操作技能比较复杂,加上学生对全过程的了解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缺乏全面的感性认识,当他们进入临床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临床实践衔接.由于妇产科学的特殊性,许多特殊检查和操作无法普遍进入教学,更无标准化病人供教学研究,给妇产科学教学带来困难.为此,主要采用观看录像的方法,将妇产科学各种疾病及一些手术的录像带结合大课所讲内容播放给学生,使其对理论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并巩固,为进入临床实习及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找出病例,进行病案讨论,通过病例分析归纳总结病史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要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需重点掌握的疾病.同种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往往有临床表现的一些差异,尽量选择比较典型和代表性的病例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各类疾病的能力.如在讲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例时,尽量选择具备多种症状集于一身的典型病例,如有肥胖、多毛、月经稀发症状,并存在B型超声波显示卵泡数多,血激素水平LH/FSH比值倒置,雄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婚后几年不孕,为怀孕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术后6个月内妊娠的病例.这样学生可通过1个病例可以充分复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牢记该病的特点.教学中恰到好处的举例不仅可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防止遗忘,同时也可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4改革考试方式

以往学生考察靠期末考试成绩,存在学生只为应付考试啃书本现象,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采取30%~40%为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平时实际应用理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以闭卷笔答的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可全面考查学生对妇产科学的总体掌握情况.

5教学总结

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教研室应集体备课并通过交流每位教师教案、科室组织试讲活动及相互听课,指出不足点及改进方案,每学期应调查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同时听取教学督导组专家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讲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仔细分析并总结学生的考试成绩,找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其为着重点和突破点,有目的地进行改革,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艳红,陈亚琼,辛晓燕.谈多媒体技术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2003,3(4):64.

妇产科学篇5

一般面临毕业的大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均会在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是由带教老师为这些护生进行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的教学,护理带教通过搭建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平台逐渐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护理实习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从护生向正式的护士转变的阶段,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案例教学法一种适用于医学护理教学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能够让护生逐渐学会实践操作,本文就对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进行妇产科轮转实习的大专护士生72人,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护生36人,其中男性3人,女性33人,年龄在17-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3±0.5)岁;观察组护生36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31人,年龄在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6±0.6)岁,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该组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带教老师和实习的护生每天准点上下班,然后由专门负责的老师对每天所遇到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认真详细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观察组:该组护生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①熟悉实习大纲:在进入实习阶段由老师向护生详细介绍案例教学的具体操作以及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然后根据实习的大纲来对妇产科的常见护理内容进行预习;②确定案例:带教老师根据实习大纲的具体内容每周均确定一个研究的案例,之后再由护生自行选择案例,然后通过分组等形式进行讨论确立;③具体实施:首先每一位护生均按照妇产科的护理程序收集有关的资料,按照预先的分组情况组员之间进行资料的整理和讨论,制定出完成的护理计划和最终的护理目标,最后将所有的资料交由带教老师展开进一步的交流讨论。在护理实践训练的过程中由带教老师每日均进行具体的护理干预,基础护理通过语言指导进行操作,专业性护理则需要急性手把手传授,要求护生掌握护理要点,然后再由学生完成师范的操作。每次护理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都统一汇总然后由组长反馈给带教老师进行指导,一般一周实习训练之后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在第二周内要完全进行解决;④案例总结:案例护理干预完成之后,由小组间对案例进行完善,最后统一交由带教老师,由老师进行总结评判。

1.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即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理论考核内容即实习大纲的内容,包括妇产科护理知识、基础护理知识等,满分百分制;实践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妇产科专科护理操作规范,满分百分制。综合素质评分: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包括着装仪表、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团队意识等,满分百分制。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P

2、结果

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核分数、时间操作分数、综合素质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的方式来重现妇产科护理中的具体场景,让护生自行纳入到案例的场景之中,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进行教学的方式。案例教学能够将抽象的妇产科护理的有些概念变得形象和具体从而更加易于理解,因此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效果显著。

在采用案例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紧扣实习大纲:案例教学方法是选择的护理案例为中心点,在案例交流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专科护理的技能培训和基础护理的实践指导,不断的熟悉妇产基础护理的操作要领,在此基础上加强专科护理的操作内容;②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整理6篇)

    - 阅0

    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篇1在某一个夜晚里,我和妈妈摇着小船驶向滨海那边的大船上去休息。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妈妈就起床了。只有我还在床上睡觉。我只能听见妈妈的嘴里咕哝着什.....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新学期新打算的周记范文(整理3篇)

    - 阅0

    新学期新打算的周记范文又是一年开学时,回到那个熟悉的校园,在我们眼前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春风吹满了校园,阳光灿烂无比。我也怀着激动情绪和伙伴们一齐来到了教室。同学们笑容.....

    关于寒假周记初中生范文(整理6篇)

    - 阅0

    寒假周记初中生篇120xx年X月X日X天转眼间,寒假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一幕幕令人快乐的事。使我最难忘的是那天和小伙伴一起放风筝的事。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