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实验方法范例(3篇)
来源:
生物力学实验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把重点放在考试大纲上,在教学理念上以考试大纲为教学要求,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授,没有去深度探究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形成了教师的封闭式教学和学生的任务式学习,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基础文化知识和科学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方法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是物理学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产物,也是发展物理学的手段,科学方法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存在于丰富的物理知识中,物理知识与科学方法构成了统一的有机体。结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大纲,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和创造才能,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原则
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
所谓隐性教育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隐蔽的发挥教学科学方法的导向作用;显性教育主要是指通过特定和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方式,提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方法名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科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隐性教育的渗透性影响,为显性教育创造条件,实施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最终以显性的方式展现出来。
应用性原则
物理科学方法是知识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体。把科学方法教育应用到实践中,通过训练可以获得所学物理知识的反馈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循序渐进
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接受能力等特点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科学教育方法。
传授知识、科学方法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物理知识是在科学探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的,因此方法是知识探究过程中的产物,知识与方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方法教育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以任何背景为依托,即使在任何条件下,也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所以为了充分实现物理知识的价值,在物理教学上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方法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在实验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法,确定实验的目标和方向,运用物理理论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把实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1、分析设计实验思想,挖掘实验科学方法
在每个实验精心设计的方法上,不仅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也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方法,例如:
(1)等效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试验中,在有限的器材等硬件条件下,通过运用等效法,利用简单的测量仪器测量出较难得出的物理量,例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试验中都运用了等效的方法。
(2)理想实验法:物理实验中,依据科学实验的理论,运用逻辑推理总结出物理结论的方法即理想实验法,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斜面研究。
(3)比较的方法:比较法就是在实验进行前,提前制定一个标准,然后通过实验与之相比较,例如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内接电阻和外接电阻的优缺点。
(4)试验放大法:通过利用放大法把很难直接观察到的微小变化显示出来,例如对万有引力的证明。
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的处理,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观察作为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实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的观察法有:
(1)重点观察法:保持物体质量一定并一定的控制力F,来观察加速与F和质量的关系,从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a=F/m。
(2)对比观察法:例如蜡烛在焦点内和焦点外的透镜成像定律研究。
实验记录是科学方法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将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统一起来,把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好而理论分析,主要的数据处理方式:
(1)近似值法和平均法: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物理教学实验中,得出的数据会有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得到比较精确的数据,这就需要进行多次试验,最终选取其中的近似值或平均值。
(2)表格法:在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把导线的电阻R、导线的长度L、导线的直径d和导线的面积等列入表格中,采用相应的仪器测量出他们的参数,进而算出不同数据的电阻率ρ。
(3)图像法: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是图像法最为典型的应用,通过图像的方式勾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最终求出重力加速度和初速度。
改进和设计实验,是检验科学方法掌握程度的最佳检测手段
改进和设计实验是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方式,选取物理教学中的经典实验,对其进行创新,改变原有的实验条件,强调实验目的,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从实际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悬挂测试中心等)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步骤,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得出实验报告,这样不仅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巩固了课堂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结束语:
科学方法教育对摆脱传统思想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功用,在物理教学中要不断深化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推动科学方法教育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国家研究理事会.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罗星凯等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
[3]王文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之实践和探索[D]:[硕士学位
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生物力学实验方法范文
关键词:操作能力;实验方法;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
课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物理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物理实验在教材编排上的局限性
1.教材中实验多为配合所学内容而安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学生不易通过这些实验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
2.课本中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都讲得十分清楚,
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即可
这样的实验只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也无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目前课本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要懂了书上的定律,一般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实验
这种安排违反了教育应该走在学生智力发展前面的原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
二、研究性学习促进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
1.教材编排更加科学合理
如人教版高一物理用控制变量研究法f、m、a三者关系时,过去教材提供的演示实验,直接是实验方案,这样学生思维受到了限制,新课程首先制订实验方案,研究解决两个问题,怎样测定物体加速度,怎样提供并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仅仅提供了两个案例展示解决方案的实例,这就给教师提供了展现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训练,也是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
2.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实验问题让学生研究
利用物理课中碰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可设计一些供学生讨论的实验题目,并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探索、解决。如静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判断与大小计算,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纵观学生存在的问题:对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模糊不清;不重视区分动摩擦和静摩擦;不会处理最大静摩擦力;对静摩擦力做功似是而非,不能准确把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接触静摩擦力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手握瓶子,对这个实验的研究,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如静摩擦力产生条件、大小方向如何分析,手握的力越大,则静摩擦力怎么变化?运动的问题会受到静摩擦力吗?静摩擦力会成为动力吗?学生通过这样研究,深刻理解了静摩擦力的概念。
3.对课本中一些重要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现成的实验,有时可以对这些实验进行一些讨论和改进。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教材实验单一、演示不方便,教师应该详细地讲清实验过程。如测量F的大小和方向,在相同作用效果下,测量F1、F2大小和方向,沿着这个思路,可以把实验改为在竖直面内完成,用重物代替橡皮筋,用两个弹簧秤测对应的数据,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学生经历了这么一个碰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对增强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4.加强重要实验方法教学
在实验领域中有一些重要的方法,比如减小实验系统误差的方法、减小实验偶然误差的方法、实验探究规律的方法、迂回测量的方法等,这些方法不是在个别实验中,而是在许多实验中都有应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些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必要时,我们甚至可以根据实验方法来安排实验内容,集中安排几个某种方法体现比较典型的实验,这样便于学生深刻领会和熟练掌握某一种实验方法。
三、高中物理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1.利用研究性学习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练好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某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研究什么?怎样设计方案?使用什么仪器?实验中需要观察什么?需要记录什么?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进行误差分析?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这一手段来研究问题,以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
力。如: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明确物体自由下落的位移、速度、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解决了测定落体运动加速度的问题,而且在实验中发明了一种更为精确地测量下落时间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开展。
2.利用研究性学习改进实验装置
目前我校物理教学实验仪器陈旧、更新慢,与新课程要求差距大,尤其是农村学校配备差,像教材中的传感器等,致使一些实验无法完成,因此需要就地取材,改进实验教学。如对摩擦力实验的改进,让学生用牙刷来做摩擦力实验,利用刷毛的弯曲方向,观察摩擦力的方向,实验简单易行,令人印象深刻。
3.利用物理实验确定研究课题
学生的物理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适时提出一些比较熟悉和简单的实验性研究课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作用和研究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例如:做了打点计时器实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测物体速度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何优缺点,现实生活中怎样测物体的速度,怎样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物理实验等。
总之,通过物理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贯穿于物理实验之中,增强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质量;反之,研究性学习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在实验研究中树立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养成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解读.江西教育,2002(1).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
生物力学实验方法范文篇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增强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要教好高中物理实验课,需要教师创新实验方法和思路,增强实验教W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开始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要教实验课,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增强实验教学有效性。笔者在教学中对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此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以期对广大同仁的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深刻理解课标要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要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新课标要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综合培养。具体来说就是: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发现和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描述问题。二是培养猜想与假设能力。要培养学生能提出或假设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三是能够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与已有条件来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器材装置。四是能够进行实验证据、数据收集。五是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得出实验结论,并能对实验结论进行解释和描述。六是能够正确写出实验探究报告,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教师只有在理解掌握这些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自觉地把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并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去,从而实现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设计实验环节,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科学安排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环节、步骤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注重对物理实验的环节进行创新设计。进行创新设计内容包括:实验装置器材的设计创新、实验方法步骤的安排创新、实验问题的创设和解决方法创新等。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方面,可把一次实验分成多次实验。在教材规定和安排的实验中,有些实验只需要做一次就可以,如果把实验分成多次不同条件的演示,就能显著增强实验演示效果。如可把“一个重物”分成50克或100克的钩码3~4个,可先把两块铅压在一起吊在铁夹上,再逐个增加50克的钩码或100克的钩码。要在每次增加,故意制造悬念,让学生的注意力随钩码重量的增加而集中,这样会让学生对实验留下深刻印象。
另一方面,可把一个实验拓展为多个实验。一些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常常认为一套一套装置只能演示一种实验。为了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可将一个物理实验拓展为多个实验。例如,进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时,为了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认识――“只要断电时灯都会瞬间变亮”,可将“断电自感演示器”进行拓展演示,将线圈电阻与灯泡电阻分成相等、大于、小于三种情况进行断电自感现象演示实验,从而得出:只有线圈电阻比灯泡电阻小很多时,才能使灯泡断电瞬间有明显的灯变亮现象。
三、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提高实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实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实验装置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来进行同样的物理实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探究中,能学会发现问题,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创新能力。如在进行“落体运动加速度的研究”实验时,可让学生每两人为一组,利用频闪照相研究钢球下落加速度。规定学生完成下列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装置调试、制作标尺、实际拍摄、分析照片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内容。而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如下帮助:指导方案设计、频闪照相使用、提供实验装置器材,参与学生对实验的讨论,帮助学生进行质疑释疑,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验中当主角,通过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总之,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搞好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定理、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范例(3篇)
- 阅0运动营养学课程教学范文关键词:淘宝平台;C2C网店运营;课程改革一、C2C网店运营介绍1.C2C网店运营介绍近几年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引领着电商平台迅速发展,交易规模以.....

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范例(3篇)
- 阅0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范文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64-02财务管理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