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措施范例(3篇)
来源:
绿色建筑设计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排水设计现状节水措施
Abstract:With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strengtheningofenvironmentalawareness,people'slivingenvironmentdeman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totrytotakeintoaccou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energysavingissues,advocacy,appealtotheuniversalwaterconservation,waterresourcesfromdestruction,andcanenterhealthywaterquality,waterrecyclingprocess.ThispaperanalyzesChina'swatershortagestatusquoonthegreenbuildingrequirementsforresidentialdesigninwater-saving,summedupthegreenbuildingdrainagedesignwaterconservationmeasures.Keywords:greenbuilding,drainagedesign,currentstatus,water-saving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环保、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人居环境的发展也迈向了绿色建筑的新阶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其中,节水及水资源利用也是广义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对绿色建筑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绿色建筑小区是关于节水及水资源利用的设计原则和理念是自给自足、争取零排放、充分利用天然雨水,并进行中水回收利用,以达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我国缺水现状及分析
随着近年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各种能源的供应也日益紧张,水资源的紧缺问题也越来越突显。据水利部门统计,我国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为2202m3,是世界平均量的1/4,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的缺水有三种类型:一是资源性缺水;二是生态缺水;三是水质型缺水。城市缺水严重,668座城市有2/3面临缺水,所以缺水是我国各地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扰,但又是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国家。无论是单位生产总值还是人均耗水量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单位用水量创造的GDP产值是我国的6至25倍;城市人均综合日用水量(含生产和生活用水之和),我国为536L/日,欧洲15国十多年来基本维持在260L/日。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随意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
二、绿色建筑对住宅设计中节水的要求
在绿色建筑住宅设计中应贯彻节水、节能要求:①在方案设计阶段,充分收集设计项目相关资料,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合理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②给水系统设计要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市政压力能保证供水的应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③对高层住宅,应合理分区供水,节约能耗;④在供水设备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节能、节水的供水方式。水泵的选型应基本运行在高效区;⑤缺水地区适合的项目,设计中水处理及回用设施;⑥冷却水应循环使用,绿化、洗车、景观用水设计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⑦根据项目特点因地制宜的采用土地入渗、收集回用、补充景观水体等形式合理利用雨水;⑧绿化灌溉设计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三、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
1、选用新型管材与阀门
在过去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用的建筑给水管为镀锌钢管。这种材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锈迹,对水质造成污染;如果管网内的水长期不使用,就可能放出锈水,造成水资源浪费。另外,一旦镀锌管的接头位置发生锈蚀,可能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带来安全隐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各种新型管材涌现出来,如PE管、PPR管等,应用新型管材,既可减少水质污染,提高用水安全,也可改善水资源浪费问题,降低成本,提高使用寿命。阀门作为给排水系统中的主要配件之一,其选择的类型、材料、质量好坏等,也将对用水量产生影响,因此应萱陶瓷阀芯或者铜芯等节水型阀门。
2、节水型卫生器具与设备
(1)节水龙头。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水龙头的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是一种常见的盥洗用水设备;当前,节水型龙头多以陶瓷阀芯水龙头为主。这种水龙头的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在同样的静水压力作用下,出流量低于普通水龙头,节水效率约20%~30%;另外,重启水龙头是当前国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节水龙头之一,既可节约用水量,也可防止溅水问题;而感应式水龙头、自闭式水龙头也在节水方面发挥作用,具有较强推广价值。
(2)节水淋浴。当前,研制应用的节水型淋浴器主要为冷热水混合式淋浴器,配有恒温装置,根据事先设定的温度启动扳手,即可准确调节水温,减少调水时间;另外,具备定量停止水栓的淋浴器,也可以事先调节冷热水量,当设置的用水量已经用完后,即自动停止,有效节约水资源。
(3)节水厕所。厕所冲洗设备作为绿色建筑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常见的将中水用作冲洗厕所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节水设备层出不穷。例如,美国推出的免冲洗型坐便器,无需水资源、无异味,利用高液体的存水弯衬垫,减少用水以及处理污水的费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设备;另外,感应型自动冲水设备,也相比一般性设备更加节水。
3、合理设置消防水池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中的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共用同一个水箱,而水箱中具有固定的储备水量用于消防;为了确保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标准,每年需定期清洗水箱,在放空水箱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并加大处理生活用水、清理水池的成本,产生负面经济效益。因此以长远角度为出发点,应该将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如果能将消防水池与社区水景、游泳池等相结合,则可实现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在建筑群或社区中,应尽量实现消防水池与加压水泵的共用。这样可有效减少由于消防加压而给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带来的难题,降低技术难度,节约设备投资与维护费用,方便集中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
4、构建中水工程
所谓中水,主要来自建筑中的生活排水,如生活污水、生活废水等。当各种排水经过专业处理之后,符合水质标准,就可作为非饮用水应用于市政、生活、环境等范围内。当前,生活废水在我国建筑排水量中占有约70%比例,如果能将这部分用水收集起来,净化处理为中水,再应用于建筑用水或生活用水中,以此替代自来水用量,既增大城市供水量,又可降低成本。在绿色建筑中构建中水工程,是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同时对环境保护发挥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长远角度为出发点,中水利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将成为今后绿色建筑给排水的必然发展方向。
5、充分利用雨水
雨水的利用,就是将建筑的屋面雨水、小区的道路雨水等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之后,满足水资源再利用的水质标准。与中水回收类似,雨水经过净化处理之后,也可广泛应用于小区景观、冲洗厕所或城市绿化。有关雨水的回收及净化处理,应根据雨水的来源、水量、水质以及回收标准等来决定。在小区道路雨水中,初期的COD浓度较大,处理工艺复杂;但是屋面雨水的水质良好,径流量大,更符合利用标准,其应用价值高于道路雨水。建筑屋面雨水的收集步骤为:
(1)利用导管,将屋面雨水引入地下,进入雨水沉砂池中。
(2)将沉砂池中沉积的雨水引入蓄水池,利用水泵引入杂用水蓄水池。
(3)将雨水经过加氯消毒之后,流入中水管道系统中。经大量应用实践表明,雨水降落初期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前几分钟的降雨应作为弃流处理。
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国内外建筑设计中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将推动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的改进和全面实施,从而推动绿色建筑在居住小区广泛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环保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如不注意防止水、土和空气的污染,会导致绿化与水面严重不足、空气污浊、气温升高、能耗剧增,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环境也会受到严重破坏。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是确保使用者的健康,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因素对人的影响。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绿色建筑环境设计方法
1.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1.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1.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1.4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2.绿色建筑中环保节能设计要点
2.1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日照及朝向、建筑体积、建筑整体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等方面的决择。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形成风涧,使自然风在其中回旋,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规划布局上,可以利用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不同的气压,使建筑物内即使在无风得情况下也有良好地通风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有效地避开主导风向,复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最大程度上地减少太阳辐射,保证居住人群的舒适度。
2.2建筑物的朝向
建筑物的朝向和问距会对建筑物内部采光、得热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与节能的因素。坐北朝南的建筑物能够避免太阳的东照西晒,降低日射影响,若同时配合以遮阳隔热,效果将更加显著。因此,在设计中根据日照和太阳入射角确定建筑朝向范围后,可进一步根据季风主导方向进行调节,选取合理的朝向,以获得良好的夏季穿堂风,并尽量利用建筑的体形变化做到多利用天然能源。
2.3建筑物的门窗
建筑物的外门和外窗是夏季阳光入射、冬季冷风侵入的主要通道,其能耗占建筑物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因此,在保证采光、通风、日照、观景等要求的条件下,节能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就是尽量减小建筑物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应慎重选择采用目前流行的大型落地窗的设计,选择节能型门窗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必须严格保证所选择的节能型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保温性。
2.4外墙设计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墙体都采用单一材料,如加气混凝土墙体、空心砌块墙体等。主要是通过架空地板、吸爵材料、风扇、过滤材料等来构建“可呼吸墙体”,这样就可以通过墙体的孔洞来使室内外的空气和水分进行交换,既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和湿度,还可以过滤灰尘和噪音。单一材料导热系数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以上,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新型复合墙体已经出现。复合墙体主要通过在墙体主体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或几层复合的绝热保温材料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复合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既不会使墙体过厚,又能承重,保温效果又好.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基本上都已经采用了此种方式。我国要达到节能百分之五十的要求,除部分采用加厚的加气混凝土单一墙体外,使用复合墙体将是大势所趋。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位置的不同,墙体保温包括内保温、外保温、夹芯保温等。
3.节能环保建筑设计的技术措施
3.1建筑设计中需控制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系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不计地面)与其所包同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多。有研究资料表明,体形系系数每增加0.0l,耗热能指标约增加2.5%,一般宜控制在0.30以下。建筑体形系数还与建筑物的体形是否规整及建筑物的体量大小有关。一般来说,控制或降低体形系数的方法有:减少建筑面宽,加大建筑进深;增加建筑物的层数;加大建筑物的长度或增加组合;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
控制表面面积系数。从获取更多的日照辐射,降低耗能的观点来看,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从节能意义来说,长轴朝向东西的长方形体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朝向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3.2室外装修节能
在外墙节能设计中,单独住户装修多采用外墙内保温处理,其应用时间较长,技术相对成熟,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都比较完善;并且内保温处理的内墙面平整度高,可以减少室内涂装工程的施工工序。但内保温也存在一些缺陷,如饰面层易开裂、产生热桥、需占用室内使用空间等问题,鉴于此,在做外墙内保温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以减少保温层的厚度,降低室内占用面积。保温层表面应做护面层,以提高面层的强度和硬度,但不得直接用硬质砂浆抹灰,以防开裂。现在常用的内保温材料有EIFS阻燃型聚苯板和酚醛泡沫塑料等,设计厚度在18~25mm内都能达到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民用建筑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时,必须与节能改造同步进行,以确保改造后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外墙表面涂刷白色或浅色涂料,减少壁面传热,以提高外墙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了空调的使用率,节约能耗。对于多层住宅或底层墙壁,进行垂直绿化。这样,就能缓解骤雨及曝晒造成建筑物表面的温差变化,从而改善生态和室内环境。
3.3室内装修节能改造
对室内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将热环境要求相同或相似的房间与区域相对集中布置,为主要使用功能房间选择良好的朝向,如经常使用的起居室、书房、主卧室等,保证其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减少灯具照明时间,通过自然通风减少利用电器采暖制冷而达到节能效果。一般连接房间的阳台,从节能角度讲,在物业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对阳台进行封闭,使阳台形成一个冷暖变化的缓冲区,即夏天热空气、冬天冷空气不会直接作用于房间,起到一个过渡区域的作用,减少室外空气直接作用于室内,从而减少室内能耗。对厨房和卫生间进行设计时,最好考虑明厨明卫,避免黑房间,厨卫对热环境要求不高,只要做到有良好采光,即可节省大量的照明用电。
在采暖设计方面,结合供热需求,应选用传导和容量适宜的供暖材料,暖气片作为采暖主要方式,在装修暖气片时,应少包装,最大程度发挥其散热性。对于住宅小区的供暖系统设计,如果规划和设计合理,不仅能够实现较好的系统控制和计量功能,同时可以降低能源的浪费。
提倡运用可回收性节能和节水技术;选用适宜的照明设备控制节能,减少不必要的电能耗费:然而要兼顾节能和装饰,还要做到量体裁衣。在很小居室内使用大型灯具,即便采用节能光源,同样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卫生间、厨房等应该选择有防潮、防水功能的灯具。
结合装饰考虑室内环境的自然通风性能,以利于空气对流交换,在装饰上设遮阳窗帘,采用室内电热水器与太阳能热水器相结合,减少室内热水耗能,从多方面达到节能目的。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无论是绿色建筑也好,环保建筑也好,节能建筑也好,其宗旨都是为了人类的安居乐业和长久的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前提下,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绿色建筑设计措施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节约资源;发展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引言
绿色建筑工程是指建筑项目在完整的建设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阶段),在保证工程安全与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实现保护环境、资源节约,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节能环保建筑工程。
我们之所以大力提倡打造绿色建筑工程,其目的是要让建筑项目达到“人-建筑-自然”三者统一和谐,创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空间,有效整合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环境利益,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建筑工程被称为“绿色”,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关注建筑能耗。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合理设计建筑形体、朝向等方法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二)关注材料选择。在满足建筑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节能建筑材料与高效环境维护设备,提高建筑综合能源利用率。
(三)关注环境融合。建筑项目需要加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充分利用阳光、风向、绿地、植被,使建构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有效达到最大环境效益。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绿色建筑虽然是一个现代名词,但是在我们祖先生活的时代里,古人的智慧让建筑的“绿色”功能无处不在。例如建造风车,重力水渠,竹木维护结构,地热保温,朝阳而居,雨水收集等方式,都是通过利用自然的资源,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的适用性,实用性,节能性,发挥建筑为人服务的最大效能。
然而到了现代,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进程却经历了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变迁。建国初期,由于设计能力的不足,施工方法落后等条件的约束,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重复一个污染严重,消耗严重的恶性循环建设模式。据统计这个时期我国建筑业所产生的物资消耗数量非常惊人,建筑物资消耗量占我国全部物资消耗总量的15%,造成的环境污染居然占到我国污染总量的34%。而且,建设过程中对土壤破坏,对树木的砍伐,对河流的污染都非常严重,施工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垃圾污染也防护不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绿色”的概念几乎没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绿色环保的重视和投入逐步加大,建筑行业也包含在内。大家现在不仅仅关注建筑好不好看,结构结不结实,也关注材料的绿色环保功效,关注建筑内部节能设置,关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200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让绿色建设有据可依,同时民间也成立了很多的环保组织,大力宣传绿色概念。通过不断的宣传,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建筑行业的事情,也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事情。
三、绿色建筑的几个阶段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如何实施和发挥其“绿色”功效才是关键,所以绿色建筑应该贯穿整个建设寿命周期,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应该对绿色建设的过程进行控制。
(一)规划阶段:规划是确定绿色建筑格局和方向的重要阶段,目的是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的灵魂,需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气候、资源、经济结构的因素,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格局,技术特点和应用材料。例如在丰水地区才能要求雨水循环利用;日照强烈的地区才能强调太阳能利用等。
(二)设计阶段:设计是将绿色建筑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落实到图纸上。发展绿色建筑的范围是面向大量普通的建筑,而不仅仅只是高端建筑,所以应注重通过常规有效的技术措施设计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而不是每个项目都采用高费用高科技来达到目标。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建筑体型、窗墙比;增设太阳能与地暖设施,节水设备和雨水收集利用设备;大幅度提高商品混凝土、高强度钢、轻质隔墙等材料使用率;设计建筑垃圾收集、填埋、减量、利用的环保措施等。
(三)施工阶段:项目建设应对绿色施工进行有效的过程动态控制管理,加强对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主要通过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几个方面来达到绿色施工的标准。
1.节材措施:就地取材,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时间,堆放位置,减少二次搬运,降低损耗率;提高机具和周转材料的使用率;使用商品混凝土,高强钢筋,优化钢构制作安装方法;选用耐候性良好的围护结构材料。
2.节水措施:设立现场设备机具车辆冲洗循环用水设施;混凝土保养采取有效节水措施;路面喷洒,植被浇灌采用非市政自来水;普及隔水效果突出的边坡支护技术;提高施工中循环水再利用率,保护好地下水源。
3.节能措施:根据施工当地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等再生资源;使用节能环保高效的施工设备,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施工设备单位寒冷;使用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线和灯具,控制用电指标。
4.节地措施: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和道路为施工服务;减少用地死角,提高临建设施的有效利用率;施工场内尽量设置环形通路。
总而言之,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建设的地位日渐重要,推广绿色建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情。建筑要实现真正的绿色过程化,目标化,需要各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各部门的合作支持,只有尊重自然,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才能使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更大更实效,才能创造更加富有我国特色和更加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W院报,2009(5).
[3]何瑞丰,赵泽俊.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与实施途径[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
[4]王志荣.绿色管理理念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应用[M].华南理工大学,2010.
[5]叶兵.浅论如何实施工程项目绿色施工[J].中华建设,2010.
作者简介:陈松(1979-),男,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学士,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研究。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生活中的生物常识范例(3篇)
- 阅0生活中的生物常识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日常生活,初中生物,关系现在教育提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由于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

玲珑雕刻的基本工艺范例(3篇)
- 阅0玲珑雕刻的基本工艺范文西八里庄的玲珑塔在京密引水渠畔西八里庄的玲珑公园里,有一座挺拔的古塔,古塔悄然无语地矗立在那里已有数百年之久。然而对于它的历史人们却鲜有人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