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的培养范例(3篇)

来源:

发散思维的培养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自然,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难以在成功的队伍中找到立足之地。显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指为了解决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国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的思维方式。它能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势作用的影响,迅速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批判思维是一种智能上经过训练的过程,包括积极地和高度技巧化的概念化,推论,分析,综合,或者评估收集而来的或产生的信息,观察,实验,沉思,推理,或者交流,作为一种对信念和行动的指引。在小学教育阶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主要就是以培养发散思维为主。

1.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从这句话当中,我们不难理解想象的重要性,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五彩池》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五彩池的水还可以呈现出什么颜色,学生的想象多姿多彩:有苹果红、葡萄紫、乳白色、淡黄色、嫩绿色,还有半白半绿、半蓝半紫、半黄半红……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小学生在天真烂漫的想象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己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留白”处,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2.引导多途径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思考问题,思路宽阔,不局限于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就不是线性的,而是沿着多条路径思考最终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2.1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一种思路,去钻牛角尖,应提倡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比如,认识一个新的词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意义相近的且熟悉的词语中去领会和吸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意义相反的且熟悉的词语中去领会和吸收,还可以通过描述它的形状,颜色,大小,作用,功能等方法来理解和消化。我们的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这样类似的方法,来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2正视不同个体的求异思维。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充分体现了文章的阅读需要通过读者的想象、思维、情感的参与来进行再认识、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特征培养他们的个性思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同一个问题,有效的培养求异思维,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3培养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即抛开总是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的思路导向,进行反向思维的一种方法。如《黄河象》一文中对黄河象化石的由来的假想,也就用到了逆向思维。当我们看到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化石时,自然就会想到化石在地底下埋藏了很多年,由此想到大象怎么会陷进泥沙里呢?那可能是去喝水吧!为什么要喝水呢?那自然就是渴了,渴又是怎样造成的呢?那就是当时气温极高,气候炎热。根据这个假想,科学家们推断出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在这个假想推理过程中,就充分调动了学生逆向思考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绪在广阔的想象中自由翱翔。

3.延迟评判,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地理,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1、引言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2、在地理课中培养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必要性

在现代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发散性思维包括于创造性思维之中,这种思维形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端性、灵活性、深刻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本人在教学中也发现,地理课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

3、如何在地理课中培养中学生的发散思维

3、1设法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兴趣点。实践证明,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学习思考的动力源泉。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图(括地图册、地理挂图、地理插图等),积极采用幻灯、电视录相、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适时开展地理演讲、考察等第二课堂地理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直观性与实践性,以新、奇、趣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强烈欲望,点燃思维火花,启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发散思维。

3、2让学生打好发散性思维的坚固基础。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是形成和发展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因为思维是在一定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有助于思维的进行和发展。例如,下面有这样一道旅游题,就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发散思维,从而解决问题:“有一外国旅游团从北京出发要参观中山陵、从化温泉、泰山、庐山、路南石林、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最后经香港回国。要求不走重复路线,请依次写出所经过的铁路线及中转站和航线及港口。”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熟悉全国铁路交通及水运交通,明确每一个名胜古迹所在城市或地理位置联系的铁路和港口;其次通过回忆地图,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把每一个名胜古迹联系的铁路港口衔接起来;最后,搜集发出的思维信息,确定一个大概路线。

3、3同时培养演绎发散和归纳发散两种能力。(1)演绎发散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是科学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例如:南北纬40度—60度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和暖流影响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比较温暖,夏季比较凉爽,降水丰富而季节分配均匀,这是一般情况。我们从英国伦敦所在的地理位置,即可推知它所属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这是个别情况。运用演绎发散思维,根据已知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能够推导出新的地理知识;根据经济地理生产配置的一般原理,可以推断或评价某地某个经济建设项目是否合理,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2)归纳发散思维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地理事实材料概括出一般地理原理,或由一些特殊的地理事物推导出一般地理原理。例如:秦岭——淮河附近是我国一月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是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分界线北面的河流有结冰期,分界线南面的河流无结冰期;分界线北面是旱地为主的耕作区,南面是水田为主的耕作区等等。由以上许多个别判断,经过归纳发散思维,可得出一般判断: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课堂上,我根据地理教学的有关内容,经常开展如此归纳发散思维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进行归纳推理的能力。

3、4营造心理氛围,发挥情感作用,鼓励发散思维。(1)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心理安全的空间。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进入课堂,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2)重视情感对思维的激励作用,要多使用激励性评价。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励,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一句安慰的话语、一种信心的鼓励,可能挽回学生的自尊;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一弯理解的微笑、一种耐心的态度,可能化解学生的焦虑;当学生破解难题时,一缕嘉奖的眼神、一种热心的问候,可能焕发出上进的动力。(3)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和启动学生的激情,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语言贫乏、教学活动单调,无疑会造成学生情绪的疲惫、思维状态的疲软,因此教师拥有和保持一份激情,并在激情的推动下,恰如其分地应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从而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的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

4、结束语

综上,地理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和中心。而地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内容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和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常启发学生多思、深思、善思,以改善学生的智慧品质,使学生的智慧具有一定的判断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快地培养开拓性创造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发散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字:特性;发散思维;教学质量

发散思维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当今时代,中小学教育正着实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呢?今天笔者根据4年的高中教学经验着重讲析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其特色表现在思维活动的多向性和变通性。也即是从不同方向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探讨问题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或者把命题适当变化后,让学生探讨有什么结论出现,这样会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教师就可以设问,如果动点P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2a(a为常数),当时,动点P的轨迹是什么?

同学们很快就可以回答:是椭圆

这时,老师又问:那么当时,动点P的轨迹是什么?那么当时,动点P的轨迹又是什么?这样就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答案(在讲双曲线的定义时,可以同样设问)。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教师要十分注重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爱好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倍角公式”这两节的公式推导时,就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推导”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其推导线索如下:

可以认为,和角公式、是这些公式的基础。

三、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途径。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抓住一道典型题目,寻求多种途径的解法,促使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分析。

例如:若实数x,y满足,求2x+y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学生很容易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两种解法,这时老师就可以把学生向数形结合方面引导,从而得出第三种解法(数形结合思想)。

解法1:(1)+(2)得:(3)

(1)+(3)得:

解法2(整体思想):

令m=x+y,n=x-y,则:,。

,,

解法3(数形结合):

①:画出可行域。

②:作直线2x+y=0,并平移。

③:观察确定位置(点A,点C)。

④:求最值

(,)。

之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变式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数形结合思想

例如:在上述例题的条件下,能否求:(1)的最值,

(2),的最值,(3),的最值。(解答略)

四、激励学生“联想、猜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是由来源材料分化多种因素,形成的发散思维的中间环节。善于联想,就是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有些探索性的命题,没有明确的条件或结论,条件要人去设定,结论要人去猜想,体系要人去构想。这类题目不仅题型新,而且扩大了知识和能力的覆盖面,通过题目所提供的结构特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例如:ABC一边的两顶点是A(-6,0)和B(6,0),令两边的斜率乘积是,求顶点C的轨迹。

分析:此题不难求得顶点C的轨迹是椭圆。注意到题中的定值,恰为求得的椭圆方

程中的,两顶点A(-6,0)和B(6,0)又是椭圆的两个端点,正由于这种“巧合”,可把上面这道

习题推广到一般形式。

命题:若两定点A(-a,0),B(a,0),动点P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乘积是,则动点P的轨迹是椭圆。(证明略)

这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其逆命题是否正确。

逆命题:若两定点A(-a,0),B(a,0),且动点P的轨迹是椭圆,则动点P与两定点连线的斜率乘积是。(证明略)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范例(3篇)

    - 阅0

    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范文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我国传统教育下小学数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成为一个固定模式,学生习.....

    成熟期家庭理财规划方案范例(3篇)

    - 阅0

    成熟期家庭理财规划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理财;客户需求;综合服务;金融超市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9-0111-02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金融理财是指金融机构理.....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工作总结(收集4篇)

    阅:0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研工作总结篇1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课堂....

    发散思维的培养范例(3篇)

    阅:0

    发散思维的培养范文篇1【关键词】小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

    党员教师年度考核工作个人总结(收集7篇)

    阅:0

    党员教师年度考核工作个人总结篇1时间飞逝,又是一年。忙忙碌碌中,我们的学期也接近了尾声。一年来,在上级党委....

    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范例(3篇)

    阅:0

    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范文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我国传统教育下小学数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

    小学教师党员上半年个人总结怎么写(收集17篇)

    阅:0

    小学教师党员上半年个人总结怎么写篇1本学期我们坚持以《纲要》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全心全意地为教育工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