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范例(3篇)
来源: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范文
水利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使得标准的数目持续增多,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水利技术标准管理本门的管理质量也要随之有一个质的提高。然而,利用人工的方法进行有大量重复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程序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显著地提高,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同样不利于水利技术标准的查询与统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影响到了既定的各项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力度,更别说对于标准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问题了。因此,仅仅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无法满足标准化管理的需求。为了解决日益完善的水利技术标准与落后的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国家水利部信息中心与水利标准主管部门联合开发了国际合作与科技业务系统。其中,通过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块、数据库系统以及标准报表等功能,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为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目前我国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资源匮乏
因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主要针对旱涝、水体污染等现象进行水土保持以及水资源调配等工作,并承担监督检查和预警防范功能,所以对其信息资源要求一定要丰富,具有足够的范围和较深程度的层次。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因为我国眼下的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对于信息资源的高标准要求,所以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2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一个实用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在行业范围内的实时共享。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信息资源共享是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然而目前我国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起步比较晚,各项功能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我国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2.3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的应用,是需要以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水利信息数据处理为基础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共享,就会造成信息的应用环节薄弱,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等问题。此外,水利工程各还能够以及水利行业中信息技术的制约也是信息得不到有效应用的因素之一。在我国,由于目前关于水利技术标准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和软件质量有限,存在着实用价值较低、设计不够规范、功能过于单一等缺陷,而且其开发成本较高,使得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应用环节十分薄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技术特征
(1)利用双向自动或手动拨号功能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与图文转换;(2)实时自动采集水情等各项基础信息,同时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分类、储存和传输等;(3)通过调用、预报和自动装载等功能,能够有效的实现数据库信息的资源共享;(4)人工置数输入编程设置、非自动测量参数;(5)实时检测水情等各项基础信息,并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动态的显示;(6)实现越线故障报警功能,自动保护数据信息。
4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4.1功能模块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管理的相关工作业务,可以把水利技术标注管理划分成十二个标准子模块,即:立项模块、起草模块、征求意见模块、审查模块、报批模块、模块、备案模块、宣贯模块、实施模块、复审模块、标准监督模块以及变更管理模块。这十二个模块环环相扣,每个模块都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工作职能,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立项模块、起草模块、征求意见模块、审查模块以及报批模块针对水利技术标准依次完成了从申报、工作大纲到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的审批功能。模板一般是负责经报批通过的标准,以及对标准状态进行修改的功能。备案模块主要是负责记录以及维护标准备案信息的功能。而宣贯模块则承担着记录与查询标准宣贯信息的功能。实施模块主要负责主管机构记录对于标准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任务。复审模块的功能是进行针对标准复审流程的管理工作,以及记录与查询复审信息的任务。而监管模块一般是负责实现对于各司局标准实施状况的统计与查询工作,从而为主管机构更加详细的掌握每个司局的标准进展状况创造便利条件。最后,变更管理模块一般负责记录标准的变更动态等任务。
4.2流程管理
水利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需要从立项阶段开始,经过起草、征求建议、审查到报批的一个完整流程。在十二个功能模块中,每一个功能模块的流程都需要主编单位、主持单位和主管单位协作来一同完成。需要首先经过主编单位的申报、再经过主持机构的审核,经审核通过后立即上报给相关的主管单位,主管单位审查通过之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相邻的模块,这样充分保证了整个水利技术标准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3数据库的建设
建立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是对水利技术标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为水利技术标准信息的资源共享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从而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应用。眼下,在我国的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中,一共囊括了1300多项标准。其查询信息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主持单位、主编机构、补助批次、一级状态、二级状态一级三级状态等。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的功能主要有查询功能、添加功能、批量更新功能、定制功能、项目终止以及删除功能等。
5结语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范文篇2
1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信息化系统应用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我国现阶段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对于相应信息化系统的有效应用而言,虽然说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落实和应用,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偏差和不良影响,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匮乏。基于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而言,要想促使信息化系统得到较好应用,必须要首先针对较为基础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和收集,但是在现阶段的具体操作执行应用过程中,这种信息资源的匮乏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相当多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都难以形成较为全面的信息获取,这也就给后续的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限制和影响,导致信息化系统难以发挥出较强的积极管理效果。这种信息资源匮乏方面的影响和威胁可以说是当前我国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信息化系统建设最为基本的一个影响因素,需要高度关注。(2)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具体到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来看,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还表现在相应的信息资源共享上,因为信息化系统最大价值的呈现必须要重点围绕着相应的信息共享进行处理,这种信息共享在当前却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在当前还存在着较多的障碍,很难实现较为全面的信息共享功能,如此也就必然限制了相应信息资源的高效运用,导致其应用价值受损。(3)信息应用存在明显问题。在具体的数据信息应用过程中,其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问题,这种信息应用方面的缺陷表现主要就是因为相应的数据信息难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分析、汇总和处理,如此也就影响到了各类信息资源的应用价值,对于数据资源的应用不够重视,限制了数据信息价值的呈现。当然,对于这种数据信息资源的有效应用来说,往往还会受限于相应的数据信息应用技术手段,其技术支持难以达到理想的作用效果,同样也必然会导致数据信息难以合理运用。
2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的应用
具体到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对于信息化系统的落实应用来说,因为其确实表现出了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相应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较为明显,相对于传统的水利技术标准管理手段来看,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价值,因此,重点加强对于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在相应的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中,必须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内容和要点:(1)明确各个功能模块。对于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构建来说,必须要首先明确相应的功能模块,围绕着相应的管理需求进行分析,如此才能够较好规定该信息化系统中需要设计的相关功能模块,并且确保这些功能模块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积极作用和效果。结合当前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而言,相应的信息化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功能模块:立项模块,主要就是完成对于相应水利技术标准的提出,明确大体的技术标准;起草模块,主要就是针对相应的立项内容进行具体细化,起草具体的技术标准内容,促使其能够较好解释相应的技术标准;征求意见模块,主要就是广泛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技术标准;审查模块,将相应的技术标准送达相关单位进行审稿;报批模块,审查技术标准,不存在问题后就可以通过审批;模块,主要就是针对审批完成的技术标准进行,供人们查询应用;备案模块,针对技术标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保存;宣贯模块,针对技术标准的宣贯内容进行处理,促使其能够被查询和应用;实施模块,主要就是针对技术标准的落实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记录;复审模块,结合技术标准应用状况进行复审,将复审内容及其流程进行重点记录保存;监管模块,监督管理技术标准的应用状况,并且促使其具备可查询效果;变更模块,针对相应的技术标准所有变更信息进行记录保存。(2)做好水利技术标准的流程管理。针对整个水利技术标准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具体管理和控制同样也应该在信息化系统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尤其是对于各个流程的基本执行时间以及具体内容,更是应该在信息化系统中得到较为全面的记录和保存,促使其能够较好维系相应的数据信息完整性和可查阅特点,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涉及到的各项功能。这种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的流程相关内容可以通过流程图的方式进行呈现,如此也就能够较好提升其数据信息的直观性和可靠性效果。这种流程管理在各个方面均能够得到较好应用,比如对于起草模块的运用如下图1所示:月报表管理。基于这种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来说,还需要重点针对相应的月报表进行有效管理,这种月报表的设计需要重点围绕着月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相关板块进行全面分析和设计,促使其能够在月报表的形成中体现出较为理想的可查性。这种月报表的设计应该促使其综合体现所有的数据信息内容,尤其是对于月报表中涉及到的各项基本内容,及其进度状况,更是需要进行详细统计记录,如此也就能够体现出信息化系统的综合作用效果。
3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持
对于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来看,还需要重点关注于相应的技术支持,这种技术支持主要就是指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的构建,该数据库的构建必须要重点围绕着上述相应的功能需求进行重点分析和设置,并且促使其不仅仅具备数据信息保存和记录功能,还需要从查修以及修改方面具备较为便捷的应用效果,进而才能够提升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中的应用来看,其在当前仍然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这种问题表现也就需要在今后的水利技术标准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中围绕着相应的系统模块及其具体功能进行全面分析,切实提升应用实效性。
作者:孟庆婕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安全管理;运行管理
OntheStrategicSignificanceofStrivingtoStandardizeManagement
DongPeng-fei
(JuxianQingfenglingReservoirManagementOfficeJuxianShandong276599)
【Abstract】Fromtheconceptofstandardizedmanagement,theauthoranalyzesthedifferencebetweenstandardizedmanagementandothermanagementmethods,discusses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ofstrivingtostandardizemanagementstandardunit,andthendemonstratestheprinciplesandmeasuresofstrivingfor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unit.
【Keywords】Standardization,Normalization,Specialization,Safetymanagement,Operationandmanagement
1.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现在已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了。人们更多的是把它等同于制度化管理,或叫标准化管理。所谓规范化就是:“在经济、技术和科学及管理等社会事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和制度等)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在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中,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事务管理标准统一规范,保证管理质量,确保安全运行,提高管理效率,改善彼此关系。
2.规范化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区别
2.1与标准化管理的区别。
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标准化管理更多地是强调把为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以具体的标准加以界定,并用所界定的行为过程标准来约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行为,其内涵接近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除了强调要贯彻体现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使所制定的目标和行为标准不再是孤立的支零破碎的制度规范之外,重点强调的是,对管理行为和标准进行统一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人性理论基础上,要求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上,来实施被管理者具有一定价值选择自由的管理。它不是简单地对企业组织运行的活动和过程制定具体的行为标准。
2.2与制度化管理的区别。
规范化是标准化的最高形式,尽管规范化管理最终也要落实到制度层面上,通过规章制度来实施,通过标准来评判,但制度化管理仍远不等于规范化管理。制度仅是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的管理都可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和贯彻。所以人们所说的制度化管理仅仅是强调要把企业老板或上司主管的稳定意志――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它仅仅是相对于由情感主导的上司老板的随意性管理行为而言的,是与能人强权管理相对立的一种管理,强调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
2.3与科学化管理的区别。
规范化管理则是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相对立的,强调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单位规范化管理标准体系的价值,而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和齿轮,是在对人的本质特性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确立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来引导下属员工的意志行为选择。规范化管理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过科学化来体现。
3.争创规范化管理单位的目的意义
3.1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和服务民生的重要物质载体。加强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水资源供给、水灾害防御和水生态保护三大安全保障能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安全决定一切。
3.2规范化管理的目的。争创规范化管理单位的目的,是推进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信息化,精细化;逐步建立“体制理顺、机构合理、权责明确、运行高效、良性发展”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通过创建形成机制,按照PDCA模式循环往复,持续改进,良性运转;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在规范标准化的轨道上持续走下去;健康安全运行发展下去。
3.3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加强日常管理,落实责任体系,实现管理常态化;制定管理标准,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管理标准化;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实现管理专业化;加强信息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推行管理考核责任制,建立奖惩机制,实现管理目标化,规范化管理划分等级,是为精细化奠定基础。规范化管理目前分为国家一级二级、省一级二级,两级四等标准。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财务风险的形成范例(3篇)
- 阅0财务风险的形成范文篇1[关键词]财务风险;起因及特点;对策及方法[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062-021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方案范例(3篇)
- 阅0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方案范文篇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其建设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对于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有较高的要求。在水利水电.....

医院导诊工作总结(整理7篇)
阅:0医院导诊工作总结篇1导诊员是医院中一份不可或缺的工作,他们是病患和医生之间的桥梁,起到指引和引导的作用。....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范例(3篇)
阅:0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范文水利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使得标准的数目持续增多,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水....

幼儿园小班个人工作总结(收集8篇)
阅:0关于幼儿园小班个人工作总结篇1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