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范例(3篇)

来源: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篇1

关键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

虽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还是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因此,要达到合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就必须认真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与管理,而进行物流成本分析与管理的前提是正确核算物流成本。

一、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不了解本企业物流成本的症结在于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上。在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中,要正确把握物流成本是困难的,容易计算的只是一些外委运输费等,其他的费用分散在制造成本和一般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项目当中。所谓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传统方法是指:

1.企业对物流系统的成本测量主要是以数量为基准的成本计算系统为主,并没有考虑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这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不能提供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且核算工作量大,要想把物流成本准确的从相应的制造成本和一般管理费及销售费用中抽出,首先应界定哪些是物流活动消耗的,哪些是非物流消耗的,由于界定存在着随意性,就会导致物流成本不准确;其次,物流成本金额按一定标准抽出,标准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物流成本不准确;同时,在众多的财务凭证中寻找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资料,对一些小型企业来说都是一种负担,更别提业务量大的一些大型企业,核算工作量过大。

(2)传统的成本计算法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因为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白己的库房保管货物和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传统的会计方法没有显现各项物流费用,在确认、分类、分析和控制物流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

(3)在现代的生产特点下,传统物流成本计算法提供的物流成本往往失真,不利于进行科学的物流控制。现代生产特点是生产经营活动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多样,产品生产工艺多变,经常发生调整准备,使过去费用较少的订货作业、物料搬运、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与产量无关的物流费用大大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基于这种无意识的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耗用额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的由来。这种计算方法使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这种危机在传统的制造企业表现尚不明显,然而在先进制造企业,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它却是致命的。

2.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

传统的成本核算已不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考虑到这种情况,人们希望找到适应物流行业特点的更好的成本核算方法,这就是作业成本核算法(activity—basedcostingmethod,简称ABC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ABC)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卡普兰利库玻(KapIan&Cooper,1988)两位教授提出来的。其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是沟通企业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问的桥梁。作业取代产品成为企业成本核算的着眼点。

物流运作方式与作业成本法的思想有相似性[1~3]。首先,物流业务的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比例高。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以及生产企业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涉及的间接费用比例甚高,且都不能直接归入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正是针对制造费用(生产企业)、间接费用(生产和服务企业)比例很高的企业而提出的。其次,物流企业的个性化生产或服务要求高。物流企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其物化表现为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每个客户所要求的服务都是不一样的。作业成本法在产品(服务)品种结构复杂,工艺多变,经常发生调整生产作业的情况下尤其适用。最后,作业成本法能辅助企业准确掌握提供物流服务的成本,进而辅助产品定价、客户赢利性分析以及物流流程改进等。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变革和改进。对制造费用选用多种成本动因,采用多种分配标准进行分配的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显然存在众多的优越性:

(1)能促使管理人员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是采用多标准来进行的,在分配过程中将会产生多种成本动因,因此,通过此方法能够确认引起各间接费用产生的原因,而一旦确认了某种产品消耗的间接费用的原因,就能使管理者从产生成本的源头入手,从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角度重新分析各种间接成本,以努力降低产品中的间接成本,间接成本作为企业产品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降低将会最终使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通过此方法将能促使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特点是作业成本法最突出的一个优点。

(2)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将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利用该方法将能正确反映各种产品根据其消耗的设施所付出的代价。在作业成本法中,是按照各种产品实际消耗的与间接成本相关的作业量来分配其应该负担的间接成本。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成本也包括直接制造成本和间接成本,只是这种方法在分配间接成本时,不是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来分配所有的间接成本,而是根据各种间接成本的作业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分配标准。由于引起各种间接成本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因此采用相应的分配标准,以多个分配率来分配间接成本必将能使企业的成本计算更加准确,能够提供更加正确的成本信息。

(3)作业成本法可以改进预算控制。作业成本法对于传统的成本性态分析进行了扩展,认为引起成本变动的动因绝不仅仅是产量,间接费用在产出量不变时也有可能发生变动。作业成本法的本质就是要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作业,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改变管理人员仅关注成本本身的思想。在该方法下,认为企业就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这其中一系列的作业连接就构成了作业链。每一作业的完成都将会消耗一定的资源,而每一作业的产出又将会形成一定新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按此推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顾客。企业的最终产品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凝聚了在各个作业链上形成的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而在企业内部的一系列作业中,有的作业能够增加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也有的作业则不增加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因此,在作业成本管理中,其目标就是尽量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或尽量减少其资源的消耗。对于可增加价值的作业,也要尽可能减少完成每一作业的资源消耗。通过这样一种做法将能够起到事前预算控制的作用,克服了传统成本控制强调事后控制的缺陷。因此,通过作业成本法将能够大大改进企业的成本控制。

(4)作业成本法可以改进业绩的评价。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不同的间接费用分析出与其相应的各种成本动因,因此,通过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将能够克服传统的以产量为基础的成本系统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许多在传统方法下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法下变成可控的,也将使得各间接费用责任清晰,这对于评价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绩将会有一定的改进作用。此外,由于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成本信息,通过该法计算出的成本也是比较精确、实际的成本,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它也能改进企业的业绩评价。

(5)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因为成本是按照作业归集的,各成品成本即为所消耗所有作业的成本之和,因此,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所耗费的作业情况及相应的成本情况能够清晰地揭露出来。

(6)有利于生产、销售决策。在卖方竞争的市场中,价格与成本的差异往往甚小,作业成本法能够准确的计量不同产品的成本,因而能够准确地计算每一产品的毛利,企业可以据此组织生产,扩大利厚产品市场占有率。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法显然不能提供这样的战略信息。采用作业成本法能够了解各个环节的作业成本的高低,通过与市场价格的比较,给企业提供了作业外包还是内制、买进还是租进的依据。

二、物流成本的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各种作业的成本之和,而作业成本是作业消耗资源的数量与单位资源费用之积,或者说是资源动因数量与资源动因成本分配率之积,由此可以得出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如下[4]:

设某公司提供m种物流产品(服务),整个过程有n种作业,s种资源。列向量:

表示物流产品(服务)成本。

矩阵

表示i物流产品(服务)消耗j作业的数量(i=1~m,j=1~n);

矩阵

表示单位j作业消耗k资源的数量(j=1~n,k=1~s);

表示单位资源的费用。则有:

即:

1.作业成本法的通用成本性态核算模型

上述基本原理核算模型将资源、作业等进行整体考虑,特点是计算简单,原理突出。但是在运算前要具备大量的己有数据。如作业分配率是多少?资源分配如何?作业成本构成结构如何?其成本形态又怎样?该模型均不涉及,事实上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有人从作业成本性态分析和生产函数的角度提出将生产部门结构和生产函数的构造方法用于作业成本模型构建上,提出一种基于作业成本形态分析的作业成本模型[5]。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按照成本习性,可分为:直接变动成本,间接作业成本和固定成本三类。Kaplan和Cooper则将之叫做: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其实质是一样的。

直接变动成本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变动成本以“数量基础动因",直接将资源分配给成本对象。间接作业成本随着作业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如发运准备、订单处理、收货作业等。间接作业成本以“作业基础动因”分配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不随数量基础和作业基础的成本动因而变的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广告费、税收等。

Kaplan和Cooper还将作业划分为:单位水平作业、批次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和维持性作业,那么直接变动成本对应于单位水平作业,间接作业成本对应于批次水平作业和产品水平作业,而固定成本对应于维持性作业。

根据成本性态,很容易得出通用的成本性态模型:

参考文献

[1]Cooper,KaplanRs.Measurecostsright:maketherightdecisions[J].HarvardBusinessReview,l998,(9-10):96-103

[2]CooperKaplanRS.Profitprioritiesfromactivity—basedcosting[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5-6):130-137Review,1991,(5—6):130-137

[3]GoldsbyTJ.ClossDJ.Usingactivity-basedcostingtoreengineeringthereverselogisticschannel[J].IJDLM,2000.30(6)500-514.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范文

3D图形学游戏数字媒体技术一、前言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近年来新增的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主要包含场景设计、角色形象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图形学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D游戏图形学”是一门在对传统课程“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的基础上,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开设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三维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算法与编程实现,以及3D图形开发技术的最新进展。

本文首先对传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设“3D游戏图形学”的必要性;然后就“3D游戏图形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进行了讨论;最后总结我们的经验与不足。

二、开设“3D游戏图形学”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发展很快,在各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特别是以动画、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图形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但是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内容无法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多以二维图形和理论讲述为主。对直线、圆、曲线等基本图形算法讲述较多,但是目前的图形学应用主要是三维的,二维图形算法已经非常成熟和硬件化了。

2.对当前应用领域中所用到的最新图形技术设计较少。随着动画、游戏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形技术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但传统课程“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内容陈旧。

3.实践案例教学内容欠缺。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没有理论结合实践,缺乏讲解具体算法的实现方法,要么主要将理论,要么讲程序语言OpenGL的简单使用方法,与实际应用需要严重脱节,使得学生学习一学期后也无法进行具体的图形编程。

为此,迫切需要开设一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不仅要把经典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讲透,而且能适当融合当前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的最新发展,并结合具体实践开展案例教学。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开设了“3D游戏图形学”这门课程。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3D游戏图形学”总学时数48学时,理论教学33学时,实验教学15学时。理论教学内容分为以下9讲:

第1讲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主要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定义、研究范畴,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图形系统构成、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热点,课时为2学时。

第2讲为基本图形生成算法,讲述图形光栅化的基本原理,直线的生成算法包括数值微分法和中点Bresenham算法,圆的生成算法包括简单方程生成圆和圆的中点Bresenham算法以及多边形的光栅化算法,课时为4学时。

第3讲为图形变换,图形变换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内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将绘制的图形转化成适合在屏幕上显示的二维图形,必须将其经过一系列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缩放、投影等,本讲主要讲述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最常用的二维图形变换和三维图形变换,课时为4学时。

第4讲为三维场景绘制流水线,主要讲述三维场景显示到屏幕上需要的一系列变换,包括观察空间变换、投影变换、窗口到视区的变换和光栅化显示,课时为3学时。

第5讲为真实感图形光照处理,主要讲述简单光照模型,透明、明暗、阴影及纹理处理,整体光照模型与光线跟踪算法,课时为时。

第6讲为三维场景造型技术,主要讲述三维场景的组织方式,几何剖分技术包括四叉树、八叉树、BSP树等,快速可见性判断与LOD加速绘制技术,课时为4学时。

第7讲为游戏特效绘制技术,主要讲述常用的特效实现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广告牌技术、粒子系统技术、精灵动画技术、烟雾火特效技术和眩光特效技术等,课时为3学时。

第8讲为碰撞检测技术,主要讲述碰撞检测的基本原理、基本碰撞检测算法的原理与实现,包括基于图像空间的碰撞检测算法、基于一般表示模型的碰撞检测算法和面向可变形体的碰撞检测算法,课时为2学时。

第9讲为计算机动画技术,主要讲述几种最典型的动画运动生成方法,包括关键帧方法、过程动画、变形动画、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和人体动画,课时为2学时。

与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相比,本课程偏重最新的三维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用较少的课时介绍经典的二维图元绘制算法,然后重点介绍当前用得最广泛的三维图形技术,融合最新的三维游戏图形开发技术。另外,本课程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每一章讲完理论后,紧接着介绍如何采用OpenGL进行具体编程,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做出自己的图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编程能力。

四、课程实验教学设计

“3D游戏图形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掌握目前应用广泛的三维图形技术,做到与时俱进,除了理论教学外,必须辅以足够的实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编程实现能力,使得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够利用OpenGL或DirectX进行具体的三维图形编程。实验教学内容是在保留经典的二维图形编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维图形编程项目,实验类型包括基本型、设计型和综合型三种。

基本型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验对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安排三次课内实验,实验一为VC++6.0+OpenGL绘图环境及简单图形的输出,主要是掌握在VC++6.0平台上配置OpenGL工具包,熟悉OpenGL工具包的主要功能,掌握OpenGL的绘图流程和原理,课时为2学时;实验二为基本图元生成算法的实现,主要是理解基本图形元素光栅化的原理,掌握直线和圆的多种生成算法,课时为4学时;实验三为几何图形变换实验,主要是实现二维、三维图形变换,包括基本几何变换和投影变换,课时为3学时。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机械原理》;机构运动分析;教学改革;Matlab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05-02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类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1-4],主要介绍机器运动特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原理》课程应当注重联系实际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机械原理》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相关内容,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成为《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机构运动分析是机械原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已知机构尺寸及原动件运动规律的情况下,确定机构中其他构件的规律。在工程设计中,机构运动分析用于对已选定尺寸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以确定所设计机构的运动规律是否能满足产品的需要。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已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的机构运动分析,因此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之一。

Matlab件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和高效的工具箱函数[5,6],在机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我们基于Matlab开展机构运动分析的教学改革。机械原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分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课后作业的改革两个部分。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

为了将Matlab融入机构运动分析的教学中,需要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等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1.教学内容。在原来的机构运动分析部分的教学中,需要介绍矢量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方法。矢量图解法作为一种绘图求解的方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尚未广泛应用于机构运动分析时,是机械工程师进行产品运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矢量图解法已基本被淘汰。由于缺乏合适的软件平台,一直是矢量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方法并重。在引入Matlab进行辅助教学后,课程教学中就不需要花费时间介绍矢量图解法了,可以将原来用于矢量图解法的时间加强解析法的教学。运用Matlab进行机构运动分析需要熟悉计算机编程和Matlab软件,因此需要增加Matlab基础教学的内容。虽然在本门课程教学之前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Matlab软件本身也较容易上手,但课程教学内容中仍需要安排适当的时间做一些基础性的介绍。

2.教学设计。由于采用了Matlab软件辅助进行机构运动分析的教学,因此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的调整。教学设计的调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方面,原来需要掌握矢量图解法和解析法的原理,现在只需要掌握解析法的原理,但需要增加掌握运用Matlab进行运动分析的部分。Matlab本来就是常用的工程分析软件,增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应用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2)教学重难点。在教学重难点方面,原来矢量图解法和解析法都是重点和难点,现在解析法仍然是重点和难点,运用Matlab进行运动分析的也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具备利用Matlab进行机构运动分析的能力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因此这部分内容也需要设为教学重点。(3)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利用Matlab进行辅助教学,需要采用项目导入法,从机构运动分析实例出发介绍解析法及基于Matlab进行分析的过程。

3.课件制作。在引入Matlab进行辅助教学后,首先基于项目导入法,从机构运动分析实例出发进行课件制作的规划。规划内容包括项目实例的选择、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1)项目实例方面,既要保留原课件中的例子,又要考虑增加工程实例。原课件中的例子更为基础,有利于介绍解析法的基本知识。工程实例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机构运动分析知识的应用。(2)课件制作软件方面,在引入Matlab进行辅助教学后,需要以PPT为主适当结合Matlab的方式制作。在介绍解析法基础知识、机构运动分析方程建立和编写Matlab程序的过程等,仍然采用PPT,而在展示机构运动分析结果时采用Matlab软件。PPT作为演示文稿软件更适合课堂教学,例如在介绍编写Matlab程序的过程时采用Matlab,字体会过小,影响教学效果。Matlab作为商业化的分析软件,在展示机构运动分析结果时,更为贴近工程实际。(3)在课件内容方面,针对Matlab的引入,增加Matlab基础介绍、运动分析计算结果、分析图表和动画。基于Matlab,各从动构件的速度变化表、加速度变化表、速度变化图、加速度变化图和运动动画都很容易得到,运用这些图表进行分析也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二、课程作业的改革

在引入Matlab进行辅助教学后,课程作业也需要进行改革,包括:课程作业题目和形式两方面的变动。

1.课程作业题目变动。在改革前,教学内容有图解法和解析法,课程作业以图解法为主,解析法为辅。图解法为主的作业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的困难而定的。图解法的题目只需要在纸张上作图就可以求解,而解析法的题目常常需要计算机辅助才能完成。造成解析法题目一直较少的原因在不同阶段并不相同,早期是因为计算机普及率不高,计算机普及率提高后是因为缺乏合适的软件平台。在没有合适的软件平台时,要求用类似C语言等平台编程完成解析法的作业对大多数学生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改革目标,需要针对解析法和Matlab应用设计作业题。这些作业题应兼顾解析法和Matlab应用,即注重应用Matlab编程求解解析法的问题。设计的作业题分原解析法题目、原图解法题目和新增题目三种:第一种是教材中原来的解析法题目,可以直接用,但需要针对Matlab应用做一些小修改;第二种是教材中原来的图解法题目,需要根据解析法的特点结合Matlab应用对题目做修改;第三种是新增题目,增加了一些设计题目。

2.课程作业形式变动。在改革前,课程作业的形式基本上以在作业本上完成为主。在作业本上先列出方程,然后给出计算结果。在引入Matlab进行辅助教学后,难以准确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因此需改变原来的课程作业形式,作业都要在Matlab平台上完成,然后将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打印出来。

三、结论

基于Matlab平台,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了机构运动分析教学改革。从课堂教学和课程作业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真正实现Matlab与机构运动分析内容的衔接。

参考文献:

[1]郝智秀,申永胜,陈国景.基于网络的《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研制[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47-49.

[2]李琳,张铁,潘健怡,李祀仪.机械原理双语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高教探索,2007,(6):149-151.

[3]杨文敏.机械原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169-171.

[4]董惠敏,钱峰,高媛,王德伦.基于网络的机械原理自主学习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3-13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幼儿园篮球教学方案范例(3篇)

    - 阅0

    幼儿园篮球教学方案范文篇12017年六一亲子活动方案一一、指导思想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广大少先队员最期盼的节日,通过开展六一庆祝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例(3篇)

    - 阅0

    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范文篇1(一)受众对刑事司法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重大刑事案件、热点刑事案件的关注,是一个不分国度的普遍现象,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刑事司法议题的持续关.....

    前台接待员工作总结(收集4篇)

    阅:0

    前台接待员工作总结篇120xx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在酒店领导的有效管理和酒店各部门员工的努力下,取得了成绩....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范例(3篇)

    阅:0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篇1关键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虽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

    幼儿园篮球教学方案范例(3篇)

    阅:0

    幼儿园篮球教学方案范文篇12017年六一亲子活动方案一一、指导思想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广大少先队员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