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范例(3篇)
来源:
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地方经济物种数量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自然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举足轻重的学科之一。遗传学研究各种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及如何决定生物学性状发育的科学,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学科密切相连,既基础又重要,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遗传学的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掌握和应用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实践技术,形成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遗传学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实践应用型生物学人才打基础。
一、遗传学理论教学方法讨论
目前,遗传学教学主要在各类综合性院校、医学院和农业院校本科学生中开课,遗传学教学紧扣中心法则一条主线、遗传和变异两大要点、遗传学三大经典定律及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四大板块,研究物质的传递、连锁互换规律与基因作图、性别决定和遗传重组、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以及基因的调控与发育、群体和数量遗传。
除了传统的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教师为中心讲解之外[1],还可以通过遗传相关知识点辨析同义、相关概念。如性遗传与伴性遗传及限性遗传;遗传力、遗传参数和重复率等。整个遗传学都围绕遗传三大定律和中心法则进行学习,因此可对相关内容进行列表比较,构建结构图和知识点层次图。引用国外优秀的视频教学教材,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生动有趣且直观地了解遗传学当中的各个知识点,例如核酸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复制,及现今应用广泛的染色体诊断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重视科学史的研究,学习知识点同时了解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和学习前人的研究思想与探索态度。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原版英文教材,如“PrinciplesofGenetics7thed”、“IntroductiontoGeneticAnalysis,9thed”等,根据最新的文献报道,从中文的期刊文献阅读入手,争取阅读英文文献、撰写科研简报和综述结合课堂相关知识点,继而扩展和深入学习。开展相关课题的讨论课,采用分小组方式进行辩论和知识点梳理,这些教学方式都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遗传学的理论知识。
二、数量遗传学教学现状
数量遗传学经历了百年的研究和探索,以线性模型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基本完善。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包括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式和遗传参数估测、选择原理和方法、近交和杂交的遗传效应分析、群体遗传学理论、通径分析。
目前,基于数量遗传学发展起来的现代动植物育种方法,在育种工作上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介入,传统的数量遗传学通过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MAS)、标记辅助导入(MAI),使得数量遗传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吴常信院士指出:“现代动物育种就是遗传理论、生物技术、计算机、系统工程和育种学家的实践经验的一个集合。”[2]
课堂教育的学时是有局限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物学和数理统计基础知识,数量遗传教学难度大,效果差。学生经常听得云里雾里,实践环节的设定又多半以基础为主,某些甚至没有办法与生产紧密结合。教学中常常感觉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但是一涉及具体问题的运用,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导致遗传学尤其是数量遗传学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神秘学科,总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三、我校本地地方经济物种临武鸭的研究情况
临武鸭是属肉蛋兼优型麻鸭,产于湖南郴州市临武县武水流域,中国名鸭之一,有着上千年悠久的养殖历史。根据科院亚热带生物研究所对其品质特性做的检测,临武鸭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多,种类齐全尤其以风味氨基酸居多;衡量肉质品质的肌酐酸是其他鸭种的三倍;脂肪含量低,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90%以上,类似于深海鱼油的成分结构,且富含锌钙等微量元素。1984年将其载入《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96年临武鸭获得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先后被湖南省、市、县列为种苗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工程。
对临武鸭相关遗传性状的研究,为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和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农村经济起到帮助。此外,临武鸭属于地方特色品种,本研究有助于对地方种质资源的了解和保护,对生物多样性及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也是一次尝试。
我国的肉鸭育种改良工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早期的选育工作还是采取常规方法,通过闭锁群家系育种,培育各具特色的新品系。近年来,通过适度近亲繁殖、高强度选择,培育出合成系,筛选出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配套系。如四川的天府肉鸭配套系、广东的仙湖三号肉鸭和北京的Z型北京鸭。我们本土的临武鸭虽然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口耳相传的丰富经验,但缺乏深入的数据支撑分析。尽管是肉蛋兼用型,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周期过长,饲料报酬低,鸭的生长性能还有进一步研究。
畜禽生产中,研究其生长相关性状估计遗传相关参数和建立模型,对其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数量遗传学教学中引用相应数学模型,对本地鸭种进行生长曲线非线性拟合研究。同时,估计本地物种的遗传相关参数中群体的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相关是通过观测值方差筛选优质个体。对于品系选育取得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分析准确估计,制订有针对性的育种方案。[3][4]
四、地方物种研究与遗传学教学结合的意义
遗传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坚持书本理论知识,室内室外相结合的原则,那么走出教室,走出实验室到生产基地去,是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增加具有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实验项目,与生产单位合作将实验室开到生产一线。[5]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遗传学尤其数量遗传学的知识,单纯教授让学生感觉很抽象,而带到生产实地考察,加上举例对比、数据的处理和正确估计群体的遗传参数和个体育种值,采用相应的模型构建遗传模型,并且掌握本地特色物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则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同时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2.为学生将来毕业论文、研究生阶段课题研究准备及相关教材修改和补充做铺垫。常规而言,生物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都是设计分子生物学很少训练数量遗传学的内容,实际上与地方物种研究紧密结合,进行数量遗传学的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有所启发。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特色经济物种的研究,对教材的补充和修改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3.鼓励学生创业。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高等院校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孵化基地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帮助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在掌握遗传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自己回家乡开办大规模养殖事业,不但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有可能为当地经济作出大的贡献,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服务地方农经。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高校就提出大学教育应当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创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高校教育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只有在高校将其知识资产应用和扩展到企业和社会其他领域,新的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才有生存空间。遗传学的教育与实践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社会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培高.重视经典遗传学知识体系构建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遗传,2010,32(4):404-408.
[2]冯政,刘贵生,孙华等.数量遗传学的发展与动物育种应用[J].猪与禽,2011,31(4):63-64.
[3]李慧芳,李碧春,杨宁等.华中地区家鸭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8,39(3):291-295.
[4]邹剑敏,李慧芳,陈宽维,等.我国家鸭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1,42(1):25-32.
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
1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各高校遗传学实验教学中通常存在以下共性缺点:①各农业院校中各专业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均大同小异,将“验证遗传学基础理论”作为主要教学目的,以染色体操作实验以及经典的遗传学验证性实验为主,涉及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的内容相对较少;②学生基本不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实验时目的不明确,单纯为做实验而做验,对实验的全局设计思路缺乏思考;③缺乏系统训练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环节;④实验教学方法僵化、手段落后,很难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⑤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单一,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教学效果;⑥实验室管理存在一定问题,有些实验资源不能很好地共享,实验室在开放时间上不能满足学生课余时间开展实验的需要。
2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措施
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途径见图1。
2.1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重组与整和在遗传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针对原先设置的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实验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研究创新型)实验3大类[8-9],针对农业院校不同专业先从实验内容上建立一个既能突出专业特点,又能提高学生实验技能,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2.1.1精选基础性实验。基础性遗传学实验是综合性及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它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突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基本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离心、电泳、显微观察、细胞和组织培养等[10-11],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主要选择以下几个实验,如减数分裂涂抹制片、有丝分裂制片、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诱导和观察、染色体显带处理及核型分析等验证性实验。在基础性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2.1.2开好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也称为复合型实验,遗传学综合性实验教学目标重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14]。在此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去完成预定的实验内容,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加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研究创新型实验奠定基础。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开设的实验以模式生物性状遗传分析实验(如将果蝇的培养、性别的鉴定、唾腺染色体的制片和观察、杂交实验、性状的遗传分析等综合成一个系统的大实验)为主,同时也可针对不同的专业补充分子遗传学实验内容如基因功能的遗传分析(细菌的局限性转导、拟南芥突变体的筛选、转座子引起的插入突变)等内容。
2.1.3精心组织研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研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最主要的特点是独立性,它是指独立于课程教学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创新性)实验。研究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7]。遗传学研究设计性实验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实验技能的综合性,使实验内容、过程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遗传学研究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简单地对实验结果的追求引导到广阔的思维空间中来,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在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中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学生进行动员和分组,每组3~4人,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实验室条件选择题目(或指导教师拟定几个指导性题目供选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要求学生将实验中遇到的疑难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要求用简洁、准确的专业术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高度概括实验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如生物进化遗传分析、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生物亲缘关系遗传分析等。
2.2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2.2.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实验教学手段。将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手段像遗传学理论课程教学一样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实验教学中,努力加大信息量,积极拓展课堂实验教学的有限空间,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嘴巴”的实验课理论教学模式[13-14]。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生动形象地、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全面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15-16]。
2.2.2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在遗传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采用不同的模式[17-18],根据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设计性实验3类实验不同的实验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①基础性实验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熟练掌握,采取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②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突出对学生查阅整理资料能力、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性实验教学主要采取教师实验现场授课指导与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③研究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突出对学生独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独立创新,对于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采取以学生研究式自主实验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
2.3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改革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在传统遗传学实验教学中,通常要求学生在固定时间、空间内完成预定的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但其实验内容的选择、实施禁锢在一个有限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打破这种常规实验教学思维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必须采用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开展教学,而其所需仪器设备较多、时间较长且不固定,学生无法在固定的空间和预定的学时内完成实验内容,必须利用课余时间或其他的实验室来开展工作,这就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19-21]。因此,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对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资源共享、统管共用”的理念建立公共的实验室大平台。同时,为了保证实验室尽可能全天候、开放式管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量补贴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改革前后的教学比较如表1所示。出研究的小课题,并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等进行研究。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1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之外,应将自己的视野放宽,多懂得一些非该专业的知识,不断用新知识补充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具备知识转化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应有意识培养1~2项特长,不但提高自己的素养,还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4.2拥有娴熟的教学实践技能在昆虫学实践中,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过程中能操作的教学策略与技能,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学生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4.3具备课题研究能力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主动敏锐地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创造问题的基础上确立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以课题研究促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探索出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
5丰富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1参观考察实践
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到校外开展一些对社会热点问题、专业相关性知识的调查,加深对社会的直观感受,在感受社会、体验生活的同时,增强创造社会的实践意识。这一点与农业种植户密切相关,下团场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利用学校的一切现有资源,如大学筹建的昆虫博物馆,既丰富了专业实践内容,又开阔了视野。
5.2劳动服务实践
组织学生在课外或假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农业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增长社会经验,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学习和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生活。
5.3组织管理实践
充分让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自主开展团队活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篇3
基因在决定个体表型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赋予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或抵抗力,以及影响机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基因对疾病的发生起着间接或直接作用。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识别疾病相关基因,以最终实现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防治[1]。
因绝大多数疾病是多个微效基因协同作用并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此类基因赋予患者易感性,故称为疾病易感基因(susceptibilitygenes)。随着分子遗传学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和实施,分析复杂疾病的遗传因素,定位疾病易感基因成为可能,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警带来了希望[2]。迄今为止,对符合孟德尔规律的单基因病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体系并定位克隆了近千个致病基因。但对于多基因病,因其不完全符合孟德尔规律,所以在其易感基因的定位和遗传分析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多基因病易感基因的定位和遗传分析成为近年来医学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多基因病涉及的主要为一些常见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哮喘、银屑病、神经及精神疾病等,其群体总患病率近6%[3]。它们虽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倾向,但不遵从典型的孟德尔遗传规律,其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其致病基因的分离尚缺乏成熟的技术,必需在人群与遗传标志的选择、数学模型的建立、统计方法的改良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艰苦的工作。当今国内外学者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主要是从改进实验技术和遗传分析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中常用的方法是大规模全基因组扫描和分型的连锁分析[4,5],即首先选定研究样本如家系、同胞对或人群,用遗传位标对样本成员针对全基因组、某染色体区段或某候选基因进行扫描,最后将所得数据用相应统计方法分析,确定哪些区段或基因与所研究的疾病间存在连锁或相关关系。
一、全基因组扫描策略
全基因组扫描(genomewidesearch)利用DNA多态性标记(主要是微卫星DNA)或消减杂交等策略,对基因组逐个点进行筛查,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用多态性遗传位标对样本个体进行基因扫描和分型,定出每一个体遗传位标的等位基因。用统计软件(如GENEHUNTER等)进行遗传统计分析,确定与疾病相连锁的染色体区段,通过增加扫描密度或单倍型分析等方法,将定位区域尽可能缩小。遗传位标目前大多采用微卫星多态标记(shorttandemrepeats,S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新一代遗传位标。
1.样本的收集和提取DNA样本:当前全基因组扫描基因定位主要是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分析方式。
选择理想家系。所谓理想家系应符合(1)诊断准确,且为迁移较小、相对封闭的人群;(2)家系的数目及大小需达到一定要求;(3)有明确的遗传相关数据,如遗传方式、遗传度、外显率等。家系材料的收集应尽可能全面,包括血液样本、组织切片、分离的细胞株、临床检验结果等[6]。
此外,还有以患病同胞对、核心家庭或以人群为基础的分析形式,选择相对应的不同样本。
2.DNA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方法:(1)选择与制备。全基因组扫描中利用的微卫星标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以2~6个碱基为单位、串联重复排列的序列,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并以孟德尔共显性遗传,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目前商品化的ABIPRISMTMLinkageMappingSet(PE公司出品)共包含400个STR,分辨率达
在上述区段内选择覆盖密度更高的微卫星标记,进行精细定位,尽量缩小致病基因的范围,明确基因位点。第三代遗传标志系统—单个核苷酸多态性,因其数目更多、覆盖密度更大(有可能达到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标志位点数目的极限),故在基因定位研究中具有其它标志系统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潜力,目前被大量使用。
3.SNP的发展:1990年开始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揭开了人类遗传信息的秘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迅猛的发展。SNPs数量大、分布广且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代表某一种族或人群间的遗传差异[8]。SNPs是指基因组DNA序列中由于单个碱基(A、T、C、G)的变异而形成的多态性,并且这种变异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大于1%[9]。SNP的位点及其丰富,几乎遍及整个基因组。据估计基因组中大约平均每1000bp,就会出现一个SNP,这样SNP在整个基因组的分布就会达到300万个。
由于SNP在基因组中的高密度的特点,与以前的微卫星或其它遗传标记相比,利用SNP可以在上述的研究中对目的片段或基因作出更加精细的标定,从而使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几个相对有前景的半自动或全自动地进行大量SNP检测的方法已经初露端倪。包括小型测序、多重反向点杂交、DNA芯片或微列阵,以及TaqMAN的方法[10]。
4.基因芯片: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是应用已知的核苷酸序列作为探针与标记的靶核苷酸序列进行杂交,通过对信号的检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它将许多探针同时固定在同一芯片上,在一次试验中,可以同时平行分析成千上万个基因[11]。因此它和传统杂交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靶分子种类多、结果客观性强等明显的优点。
基因芯片现已广泛使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例如基因芯片技术对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苯酮尿症等的检测均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12]。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遗传病相关基因会被揭示出来,这为在基因水平上揭示遗传病,并进行早期诊断奠定了基础。
二、全基因组扫描数据分析方法
1.连锁分析:在遗传过程中,2个基因或遗传标志被一起分配到子代而不发生交换,称为连锁(linkage)。两个基因位点发生交换的可能性反映了这两个基因的遗传距离,所以由标记位点与疾病位点间的重组率可估算出两者间的遗传距离及连锁程度。根据疾病有无合适的遗传模式,可分别进行参数分析与非参数分析。(1)参数分析法。亦称模式依赖的连锁分析法,即一般所指的连锁分析法。两位点连锁分析最常用的是LODS连锁分析,即对数优势计分法(logoddsscore,LODS)是基于最大似然比检验的参数连锁分析方法[13],主要检测在两基因以某一重组率相连锁时,出现这种情况的似然性有多大。该分析方法利用一个家系中所有成员之间的遗传信息,适用于已知遗传方式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定位。目前该计算有相应软件包可供使用,如Linkage,Lipid,Vitesse,Gene,Hunter[14~17]等。(2)非参数分析法。此法不依赖于疾病的遗传模式,被认为是多基因疾病的理想分析法。其研究对象限于家系中成对的患病成员,常用的非参数分析法有患病同胞对法和患病家系成员法。但非参数分析法在检出效力及分析可靠性上较参数连锁分析低,它也不能象LODS法那样得出遗传标记和易感基因之间的距离。患病同胞对法(affectedsibpair,ASP)原理是,如同胞对均为患者,他们将共有带有致病基因的那段染色体,通过标记物确定个体的基因型,可找出染色体上共有超出理论值的区域,从而对疾病基因进行定位。患病家系成员法(affectedpedigreemember,APM)原理与ASP法相同,只是把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家系的所有成员(包括患病的成对远亲),从而解决ASP法分析时家系资料不足的问题,其分析遗传标记和易感基因连锁的有效性则比ASP低。它只能确定致病基因与一个较大的染色体区域的连锁关系,而不能用于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18]。目前,APM法较多用于同胞对收集较困难的晚发性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分析。
2.人群相关性分析:在一个群体中设立病人组和对照组,确定遗传位标频率在两组中是否存在差别,即分析遗传位标基因型与性状基因间有否连锁不平衡,进而在该遗传位标附近寻找目标基因。选用隔离人群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更为理想。
3.传递-连锁不平衡检验:染色体上遗传位标与疾病位点间的距离较近,它们在传递过程中一起传递给子代,表现为共分离,即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19]。由于群体相关分析可能产生因群体分层而导致的假阳性,近年来有人提倡用患者核心家系成员(双亲及同胞)作为相关分析对照组,即Spielman创立的传递-连锁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test,TDT)[20]。TDT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分析方法,一般用于亲代的标记等位基因是杂合型,观察可能的易感标记等位基因传递给患病子代的概率。一般情况下,当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已经揭示在人群水平上某标记位点与某性状(如疾病)间存在某种关联性(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假的关联)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可排除可能的虚假关联[20]。
三、展望
多基因病的遗传模式尚未确定,性状的变异往往受众多基因与环境的共同调控,相互间又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21]。基因与基因间、基因与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无法检测,所以多基因疾病的定位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然而SNP和DNA芯片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多基因遗传病易感基因的定位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多基因疾病的发病存在种族、地区差异,所以易感基因的定位应开展国际性各地区多个实验室合作研究。我国地大人稠、民族众多,由于历史、地理、传统等原因,保存着许多相对隔离群体,这是我们开发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研究一项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家系资源,迅速开展多基因疾病全基因组扫描和分型的连锁分析、相关分析研究,对推动我国多基因疾病研究和提高我国人类遗传学科研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重视遗传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易感基因的定位才能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张奎星,朱鼎良,黄薇.多基因遗传病基因研究的策略和方法[J].生理科学进展,2001,3:215219.
2孙玉琳,赵晓航.复杂疾病基因定位策略与肿瘤易感基因鉴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5,32(9):803809.
3RimionDL.Principlesandpracticeofmedicalgenetics[M].3rd,NewYork:ChurchillLivingstoneInc,1996.3132.
4WeeksDE,LathropGM.Polygenicdisease:methodsformappingcomplexdiseasetraits[J].TrendGenet,1995,11(2):513519.
5DeviesJL,KawaguchiY,BennettST,etal.Agenomewidesearchforhumantype1diabetessusceptibilitygenes[J].Nature,1994,371(6493):130136.
6张安平,张学军,朱文元.疾病相关基因定位的全基因组扫描策略和方法[J].疾病控制杂志,2001,6:5(2),135138.
7高敏,张学军,李明,等.全基因组扫描定位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易感区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12):675678.
8席素雅.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特点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沈阳部队医药,2007,5:20(3):197199.
9沈亚,刘嘉茵非综合征性唇腭裂部分基因SNPs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1):7779.
10CollinsFS,GuyerMS.ChakravartiA1Variationonatheme:CataloginghumanDNAsequencevariation1[J].Science,1997,278:15801581.
11ChangJC,HilsenbeckSG.FuquaSA1Genomicapproachesinthemanagementandtreatmentofbreastcancer[J]BrJCancer,2005,92(4):618624.
12王娟娟,侯佩强.基因芯片技术[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3):285287.
13赵春妮,王彤.小家系资料连锁分析参数方法及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3):247250.
14HuangQingyang,ChengMengrong,JISenLin.LinkageandAssociationStudiesoftheSusceptibilityGenesforType2Diabetes[J].ActaGeneticaSinica,2006,33(7):573589.
15LevineDM,SloanBJ,DonnerJE,etal.AutomatedmeasurementofLp(a)byimmunoturbidimetricanalysis[J].IntJClinLabRes,1992,22:173178.
16NauckM,WinklerM,MarzW,etal.Quantitativedeterminationofhigh,low,and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sandlipoprotein(a)by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andenzymaticcholesterolstaining[J].ClinChem,1995,41:17611767.
17GUMingMin.GenomewideScanfortheSusceptibilityGeneLocitoAnkylosingSpondylitisinChineseHanPopulationActa[J].GeneticaSinica,2004,31(3):217220.
18WeeksDE,HardyID.Theaffectedpedigreemembermethod:powertodetectlinkage[J].HumHered,1995,45:1345.
19郭雪君.哮喘的分子遗传学[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6:376378.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茶叶销售策划方案范例(3篇)
- 阅0茶叶销售策划方案范文说:“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水城区紧紧抓住产业革命“八要素”,在“三变”改革推.....

网络的基本原理范例(3篇)
- 阅0网络的基本原理范文【关键词】WCDMA网络规划UTRAN1引言随着电信业重组的进一步完成,中国联通的3G网络选择了WCDMA制式,如何利用WCDMA制式建设好网络,是各大运营商争夺通信网络.....

导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整理8篇)
阅:0导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篇120xx年对于“年轻”的某某市旅行社有限公司来说是成长和壮大的一年,也是迎接挑战、....

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范例(3篇)
阅:0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范文关键词:遗传学教学地方经济物种数量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自然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

法律工作者个人总结(收集7篇)
阅:0法律工作者个人总结篇1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1、积极参加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