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600字10篇

来源:

作文一:家乡的春节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就知道春节快要到了。在我的家乡,春节有着独特的风俗,热闹非凡。
腊八那天,妈妈会早早起来熬腊八粥。各种豆类、红枣、桂圆等食材在锅里翻滚,不一会儿,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屋子。喝着香甜的腊八粥,年味儿就开始在舌尖上蔓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善恶。奶奶会摆上麦芽糖等供品,希望灶王爷能多说好话。
除夕是春节的高潮。一大早,全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爸爸和爷爷贴春联,我也在一旁帮忙递胶水。妈妈和奶奶在厨房准备年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寓意团圆的饺子等。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开始守岁,一家人一起看春晚,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
大年初一,人们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小孩子们则会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这可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元宵节也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街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灯,有兔子灯、荷花灯等,美轮美奂。还有舞龙舞狮表演,热闹极了。我们会吃着甜甜的元宵,感受着节日的欢乐氛围。
家乡的春节,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欢乐,这些风俗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盼望着每一个春节的到来。
作文二:端午粽飘香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这一天有着独特的风俗。
端午节前几天,奶奶就会去市场挑选新鲜的粽叶。粽叶绿油油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回到家,奶奶把粽叶洗净,浸泡在水里。同时,妈妈会准备糯米、红枣、五花肉等食材。
端午节当天,全家总动员包粽子。奶奶熟练地拿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做成一个漏斗状,然后舀一勺糯米放进去,再放入红枣或五花肉,最后用糯米填满,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紧紧地扎好。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可粽叶在我手里怎么也不听话,不是漏米就是包不紧。经过多次尝试,我终于包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阵阵香味。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剥开粽叶,糯米的香气混合着粽叶的清香扑面而来。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吃粽子,家乡还有赛龙舟的习俗。河边早早地就围满了观众,龙舟上的选手们个个精神抖擞,随着一声令下,龙舟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他们整齐地划动着船桨,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岸上的观众们也不甘示弱,大声喊着加油,场面十分壮观。
端午节,不仅让我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让我感受到了家乡风俗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体会到了家人团聚的温暖。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作文三:中秋赏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阖家团圆的中秋节,在我的家乡,中秋赏月是一项重要的风俗。
中秋节前夕,街上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有五仁馅、豆沙馅、蛋黄莲蓉馅等,琳琅满目。我和妈妈会去挑选一些喜欢的月饼,准备在中秋节晚上赏月时吃。
中秋节当天,妈妈早早地就开始准备丰盛的晚餐。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断。
夜幕降临,月亮慢慢升起来了。它像一个大银盘,高高地挂在天空,洒下银色的光辉。我们把小桌子搬到院子里,摆上月饼、水果等供品,开始赏月。我拿起一块月饼,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看着天上的明月,我不禁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爸爸给我讲起了中秋节的来历,原来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神的崇拜。听着爸爸的讲述,我对中秋节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时,奶奶提议我们来玩猜灯谜的游戏。奶奶说出一个个有趣的灯谜,我们绞尽脑汁地猜。猜对的人可以得到一块月饼作为奖励,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在月光下享受着团圆的喜悦。家乡的中秋赏月风俗,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我希望每年的中秋节都能如此温馨、美好。
作文四:清明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的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在我的家乡,有着庄重而传统的祭祖风俗。
清明节前,爷爷就会带着爸爸去山上砍一些竹子,制作扫墓用的工具。妈妈和奶奶则在家里准备祭品,有烧肉、水果、糕点等,都是先人生前爱吃的东西。
清明节当天,我们全家早早地出发去墓地。一路上,春雨绵绵,路边的花草被雨水洗刷得格外清新。到了墓地,爸爸和爷爷先用锄头把墓地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用新土把坟墓修整好。我和妈妈、奶奶则把祭品摆放在墓前,点上香烛。
全家人整齐地站在墓前,向先人鞠躬默哀。爷爷嘴里念念有词,诉说着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也祈求先人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先人,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祭拜结束后,我们会在墓地周围种上一些松柏树,希望它们能陪伴先人。然后,我们会把带来的纸钱烧掉,这是对先人的一种敬意和怀念。
回家的路上,我心情有些沉重。通过这次祭祖,我明白了生命的传承和家族的重要性。家乡的清明祭祖风俗,让我懂得了要铭记先人的功绩,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会把这个风俗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记住我们的先辈。
作文五:家乡的元宵灯会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家乡都会举办盛大的元宵灯会,这是我最期待的节日之一。
元宵节前夕,街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工人们忙着搭建灯架,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传统的宫灯,上面绘着精美的图案;有可爱的动物灯,栩栩如生;还有现代感十足的电子灯,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元宵节当晚,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来到街上。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我们随着人流慢慢前行,欣赏着各种各样的花灯。我最喜欢的是那条巨大的龙灯,它张牙舞爪,威风凛凛,身上的鳞片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还有那组以西游记为主题的花灯,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活灵活现,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神奇的神话世界。
除了花灯,还有精彩的表演。有舞龙舞狮,舞龙的师傅们动作娴熟,把龙舞得活灵活现;舞狮的狮子上蹿下跳,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还有踩高跷、划旱船等民俗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逛累了,我们就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元宵有芝麻馅、花生馅等,软糯香甜,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家乡的元宵灯会,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美丽的花灯,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还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盼望着每年的元宵灯会,因为它总是带给我无尽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作文六:重阳登高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的家乡,重阳登高是一项重要的风俗。
重阳节那天,阳光明媚,正是登高的好天气。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准备好水、食物和登山用品,向附近的山峰出发。
一路上,我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路边的野花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随着我们不断向上攀登,山势越来越陡峭,我也感觉有些累了,脚步渐渐慢了下来。爸爸鼓励我说:“孩子,坚持就是胜利,我们马上就到山顶了。”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继续努力向上爬。
终于,我们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俯瞰着山下的美景,我不禁心旷神怡。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田野里一片金黄,村庄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微风吹来,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我们在山顶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吃着带来的食物。妈妈告诉我,重阳节登高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寓意着 “步步登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休息过后,我们开始下山。下山的路比上山轻松了许多,但也需要小心谨慎。一路上,我们欣赏着不同角度的风景,感受着重阳节的独特氛围。
家乡的重阳登高风俗,让我亲近了大自然,锻炼了身体,也让我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我喜欢这个充满意义的节日,希望每年的重阳节都能和家人一起登高望远。
作文七:家乡的泼水节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盛夏都会迎来一场欢乐的盛会 —— 泼水节。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祝福的节日,让我无比期待。
泼水节当天,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水桶、水盆等工具,盛装出行。我也穿上了漂亮的民族服装,兴奋地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
上午,大家聚集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泼水仪式。广场中央摆放着一尊精美的佛像,人们用清水轻轻地泼洒在佛像上,以表达对佛的敬意。之后,泼水活动正式开始。
我拿起水盆,舀起一瓢清水,向身边的小伙伴泼去。小伙伴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向我反击。一时间,水花四溅,每个人的身上都湿透了,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会互相泼水,传递着祝福。被泼得越多,就意味着得到的祝福越多。
除了泼水,还有精彩的文艺表演。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动听的歌曲。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到了晚上,广场上燃起了篝火。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显得格外温暖。
家乡的泼水节,让我感受到了水的清凉与欢乐,也让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谊。这个独特的风俗,承载着家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我会永远铭记。
作文八:冬至吃汤圆
“冬至霜华重,汤圆暖人心。” 在我的家乡,冬至吃汤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风俗,寓意着团圆和圆满。
冬至前一天,妈妈就开始准备做汤圆的材料。她把糯米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温水,然后用手不停地揉搓,直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我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动手帮忙。
接着,我们开始做汤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揪下一小团面团,放在手心搓成圆形。可是,我搓的汤圆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形状也不太规则。妈妈笑着耐心地指导我,慢慢地,我搓出的汤圆越来越像样子了。
我们还做了不同口味的汤圆,有花生馅、芝麻馅和豆沙馅。把做好的汤圆放入锅中煮熟,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阵阵香甜的味道。
冬至当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汤圆。看着热气腾腾的汤圆,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感觉格外香甜。
爸爸告诉我,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过了冬至,白天就会越来越长,阳气也会逐渐回升。吃汤圆不仅是一种传统,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家乡的冬至吃汤圆风俗,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家庭的温暖。每一颗汤圆都包裹着家人的爱,我希望这个美好的风俗能一直传承下去。
作文九:家乡的火把节
“火把节至夜如昼,彝族儿女共欢歌。” 在我的家乡,居住着许多彝族同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他们都会举办盛大的火把节,我有幸参与过一次,那热闹的场景至今难忘。
火把节前夕,村子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人们准备好火把,用干竹和松枝扎成,上面还缠着彩色的布条。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杀鸡宰羊,准备丰盛的美食。
火把节当天,太阳刚刚落山,人们就点燃了手中的火把。一时间,整个村子被火光照亮,如同白昼。大家举着火把,排着整齐的队伍,围绕着村子游行。我也跟着队伍,手中的火把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游行结束后,人们把火把聚集在一起,堆成一个巨大的篝火堆。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彝族的舞蹈热情奔放,充满了活力。我虽然不太会跳,但也跟着大家的节奏,尽情地舞动着身体,感受着节日的欢乐。
在火把节上,还有摔跤、斗牛等传统竞技活动。选手们个个身强体壮,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赢得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火把节不仅是一个庆祝节日的盛会,更是彝族人民传承文化、增进团结的重要方式。家乡的火把节,让我领略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友爱。
作文十:立夏称人
“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在我的家乡,立夏这一天有称人的风俗,这一独特的习俗充满了趣味。
立夏当天,奶奶会早早地把家里的大秤拿出来,在秤钩上系上一个箩筐。我和小伙伴们都兴奋地围在旁边,争着第一个称体重。
奶奶先把我抱进箩筐,然后爸爸轻轻提起秤砣,调整着秤杆的平衡。奶奶一边看着秤杆上的刻度,一边念叨着:“今年又长高长胖啦,要健健康康的。” 称完体重,奶奶会在一张纸条上写下我的体重,保存起来,等到来年立夏再对比。
称完小朋友,大人们也会依次称体重。大家一边称,一边互相调侃着体重的变化,欢声笑语回荡在院子里。
妈妈告诉我,立夏称人是为了祈求健康平安。在过去,人们认为立夏称了体重,在炎热的夏天就不会消瘦,不会生病。这一风俗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却饱含着长辈们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
家乡的立夏称人风俗,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亲情的温暖。每一次称体重,都像是一次温馨的仪式,承载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我喜欢这个有趣的风俗,它也成为了我童年记忆中一抹独特的色彩。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语文6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

    - 阅3

    作文一:春节舞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在我的家乡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而舞龙表演则是春节里的重头戏。
    春节前夕,村里的能工巧匠们就开始忙碌.....

    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作文500字

    - 阅5

    家乡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无疑是我家乡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满载着我们对新一年的殷切期许,处处洋溢着热闹欢腾的气息。
    春节前夕,家家.....

    《与你同行》的作文10篇

    阅:0

    以下是十篇《与你同行》的作文示例,供你需要时参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调整和修改: 与你同行 成....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600字10篇

    阅:1

    作文一:家乡的春节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我就知道....

    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作文

    阅:1

    我将从不同场景入手,如家庭事务、社会实践等,展现“我”在经历具体事件后实现成长的过程,让每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