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扶贫工作要点(整理2篇)
来源:
网络扶贫工作要点范文篇1
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扶贫办〔2014〕27号)和颍上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颍扶贫办〔2014〕11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皖扶贫办〔2014〕27号)和颍上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颍扶贫办〔2014〕11号)精神,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8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任务。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与范围。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
2.建档立卡规模。按照上级要求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开展建档立卡。根据统计调查数据2013年底全镇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5863人。
3.识别方法。采取规模控制,逐级分解。由镇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分解到村居。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逐户调查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由镇政府按照上级扶贫部门的统一安排,负责组织各村有关人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入户调查填写。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
镇政府分解建档贫困人口的规模。按照镇分解到的建档规模,在2013年贫困检测的基础上,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建档立卡规模分解到村居。此项工作在2014年5月15日前完成。
第二步:初选对象。各行政村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建档规模,在2013年贫困人口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依据农户申请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政府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镇扶贫户名单,在各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3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镇政府将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统一识别、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发展需求与实际,制定对贫困户的帮扶计划。此项工作在2014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手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此项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扶贫手册》。此项工作在2014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省扶贫办将录入数据在全省试运行,并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苦户动态调整。此工作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
2.规模。按照省市县要求,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镇贫困村识别规模确定在3个村以内。
3.做法。按照镇分解的规模进行控制,将贫困村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村居。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人口、行政村数量等因素,在4月底前将贫困村规模分解到村。
第二步:初选对象。镇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2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贫困村由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和市、县、镇的单位及企业结对帮扶;非重点县(包括继续享受扶持政策的县)的贫困村由市、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帮扶单位,落实结对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全省网络运行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全国网络运行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四、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资金绩效管理考核、片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并为扶贫开发决策提供依据。《贫困县监测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帮扶情况和扶贫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监测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五、工作要求
网络扶贫工作要点范文篇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在2015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网络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扶贫行动是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为部署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总结交流做法经验,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江西省委省政府举办的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于2016年11月29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召开。
会上,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15家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公益扶贫联盟正式成立;开通了国家贫困县名优特产品网络博览会平台,启动了网络扶贫“双百”项目;国家发改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江西省政府签署了网络扶贫合作框架协议。
愿景:让“网络红利”惠及贫困人民
“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将“互联网”与“扶贫”联系在一起。
2016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战略任务部署;2016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对我国网络扶贫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正式提出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五大工程。
“网络扶贫行动为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在推进会上着重解读了《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内涵和要求。他指出,网络扶贫要整合各类资源和服务,建立起“一省一中心、一县一平台、一乡(镇)一节点、一村一带头人、一户一终端、一人一档案、一支队伍”的“七个一”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
庄荣文还在会上分享了网络扶贫经验,并提出让“网络红利”惠及贫困人民的殷切期望,“在信息时代,不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使用互联网上掉队。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就是要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迅速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网民转化为网民,开拓农村互联网应用市场,弥合数字鸿沟,让数字红利充分释放,让亿万人民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加广泛而且充足的获得感。”
经验:打通脱贫致富网络大通道
江西是革命老区,也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江西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从宁都县的“虎蛙稻”大米、宁都黄鸡、宁都肉丸、小布岩茶、野生山茶油和蜂蜜等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到南丰县一个小小的蜜橘成为橘农脱贫致富的“金果果”,再到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的一枚小小的咸鸭蛋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江西打通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网络大通道。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在推进会上说,赣州作为江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推进网络扶贫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着力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为贫困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目前,全市96%的行政村已通宽带,电子商务进农村实现了全覆盖,“农家书屋+电商”模式受到和文化部的充分肯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近120亿元,带动了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20多万人创业就业。
“我省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普及率在全国排名第29位,而贫困地区的普及率更低,直接制约了我省网络扶贫的步伐。我们把加强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网络扶贫的重点工程来抓。”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建晖提出,要推动“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幸福指数全面提升。
据悉,2015年末,江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年内共减少了142万人,减少了41%;贫困发生率下降4个百分点。
发展: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好东西如果没有好平台,也难以走出农村。”随着电子商务加速向农村渗透,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低成本的网络创业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推进会上,京东集团介绍了网信企业落实网络扶贫的做法和经验;阿里巴巴则表示将结合业务实际,推进网络扶贫,创新发展践。
“京东集团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选定200个国家级贫困县作为京东扶贫试点县,自行增加128个国定贫困县,从产业、创业、招工、金融等多渠道入手,带动贫困人群脱贫致富。”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蓝烨介绍道。

村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整理2篇)
阅:0村财务收支审计报告范文篇1一、审计前业务培训不足当前,村级财务审计业务按照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

网络扶贫工作要点(整理2篇)
阅:0网络扶贫工作要点范文篇1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医疗资源调配方案(整理2篇)
阅:0医疗资源调配方案范文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