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分类管理方法范例(3篇)
来源: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光盘,编目,管理
随书光盘大多是对图书内容的说明、解释和补充,它们在形式上分离于图书的主体,内容上又与图书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附件型。这种类型的光盘是目前的主流光盘,它通常与书的联系最为密切,光盘的内容常常是书本内容的延续和所涉及的案例及其素材,操作性极强。光盘离开书本就失去价值,而书本离开光盘便显得欠缺不足。2、并列型。这类随书光盘其内容往往与书本的内容一致,光盘是电子化的书,仅仅是载体形态不同。3、独立型。这种类型的光盘往往能够独立使用,其所涉及的内容书中已经提到,光盘的内容常常是一些能够独立运行的软件、程序或文本。4、主件型。这类光盘往往比书显得更重要,而书却变得是次要。5、综合型。书中内容基本完整,但随书光盘提供了更多的可供欣赏的内容。6、交互型。这种类型的光盘以学习型光盘为多。书的内容与光盘环环相扣,读者通过电脑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目的
一、随书光盘的分编
1、分类:随书光盘是图书的附件,是图书的一部分,应与图书统一进行分类。因此,应将书和盘作为一个整体,以同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给每种书和盘相同的索书号,盘不给登录号,但要给盘一个独立的条码号,这样读者可以在借光盘处简便地找到需要的光盘。同时,将书和盘都贴上标签,以便管理。
2、编目:图书馆为了能使读者快速准确地检索到他们需要的光盘,就需要对光盘进行科学的编目。随书附盘作为一种新的文献形式,它的著录还没有标准的著录格式出台。因此著录时或依据《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但著录应尽量简单,只需著录必备的字段,以节省编目人员的时间和减少今后的重复劳动.
二、图书馆随书光盘常见的管理模式及其优缺点
目前,部分图书馆并没有对随书光盘引起重视,对光盘的处理无外乎三种方法:一是将随书光盘取下来放置一边不加管理;二是让其随书一并流通。三是书盘分离管理。第一种方法最不可取,浪费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图书的价值,造成书本内容的不全面,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二种方法虽然方便了读者,但容易造成光盘的丢失、损坏且不利于工作人员的管理。第三种方法是目前最好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方法书和盘都能够得到妥善有效的保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小,但读者的查找不便,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的管理。
三、关于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的原则及建议
1、随书光盘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图书馆是收集信息,提供信息的中心。应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随书光盘。
(2)现代图书馆已经打破重藏轻用”的观念,应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价值,极大地提高随书光盘的利用率,不能束之高阁,造成资源浪费。
2、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的建议
1、不完全的书盘分离管理。即保存本的随书光盘随保存本进入基藏库保管,另一张作为母盘由电子阅览室保管,其余的复盘(含刻录盘)放入电子阅览室供读者借阅。
2、附盘备份:没有复本的独盘,需要刻录复制,保存其样盘,可以使文献永久保存,还可以方便读者借出使用,提高光盘的利用率。
3、做好宣传工作,在图书显著处加盖此书附有光盘,到电子阅览室借阅”,光盘与书采用同一索书号,并在服务窗口对借阅此类图书的读者给予指导。
4、电子阅览室应配备专门的设备,使读者不但能借走,也可利用馆藏设备现场查阅。
5、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使之能够指导读者更加有效地利用光盘资料,从而提高随书光盘的利用率。
4、网络管理。将光盘内容全盘压缩安装到到图书馆的局域网上,供读者在网上使用。
5、考虑随书光盘内容的有效期,加强对光盘的剔旧,保证资料的有效性。
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合自己馆情的管理方式,实现随书光盘服务社会,被读者广泛利用是根本目的,随着随书光盘资源管理经验的积累随书光盘定一定会真正发挥随书光盘的价值,使之成为读者乐于利用的一项重要馆基资源。
参考文献:
任庆芳,图书馆随书光盘有有效管理及利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
陈志东.图书馆如何加强随书光盘的管理和研究.《现代情报》2004(11)
杨晓新,浅议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
谢东,陈维娜,随书光盘文献书目数据著录的探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6)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其客观真实地记录着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发展轨迹,是图书馆管理工作决策与规划的依据,其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伴随着普通高校的办学规模的壮大,图书馆也随之发展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因此产生的档案在数量及载体形式上也不断增多。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还非常滞后,如何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需要,就成为迫切之需。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2002-2012),以“高校图书馆”并含“档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2013年5月9日),共获得19条期刊文献记录,而以“高校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则获得44158条记录。通过这一简单的统计对比,表明近十年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源于档案管理未受到重视及实际工作的欠缺。
1、档案管理工作未受到重视
图书馆档案是图书馆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保存价值。但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大多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因而缺乏搜集、提供档案的主动性。
2、无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法
按照档案学原理,做好档案工作就是要做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基础工作,而分类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案卷质量的高低。高校图书馆档案作为专门档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并不完全适用于《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因此,许多学校只能按照时间顺序或简单分类的方式进行归档,在实际操作中却无一套完整的分类法可依,造成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缺乏科学性,也无法进行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开发,无法发挥档案资源的效用。
3、档案员素质不高
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大都是办公室人员兼职,而没有配备专业人员。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日积月累而成的。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会使多数应归档的文件散落于不同的经办人手中,最终会导致档案材料的不完整、不系统。加之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不稳定,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必将导致档案工作的被动落后,最终造成图书馆的档案工作永远都做不好。
二、改进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档案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记载着高校图书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具有很强的信息利用价值和信息传播功能,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也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完备提出了要求。因此,应尽快解决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档案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道路。
1、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档案工作
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要做好图书馆档案工作,首先要积极争取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不应该仅停留在思想上,更多地应体现在行动上的支持。因此,馆领导要亲自抓并主动参与档案管理工作,并为档案员在各方面提供工作便利。
2、科学分类,编制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细则
笔者认为对档案实行科学分类应是完善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档案实体的管理秩序,使档案实体有序化、条理化,也便于校内外用户的查询、利用。其次,高校馆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兼职人员,其对如何分类并无清晰的认识,编制一个通用的档案分类细则有助于其更好开展工作。
虽然,教育部在1995年就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高校馆并未按此实施,而是各制定各的,这不利于档案分类的标准化,也不利于不同用户的检索利用。这方面应向《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习。只要采用《中图法》的馆,其图书的分类号都是一致的。而用户只需了解《中图法》,就可在不同图书馆实施检索。因此,笔者建议可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教育厅的高校图工委牵头,以《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为蓝本,结合图书馆特点统一制定《高校图书馆档案实体分类细则》,明确类目设置、标识符号及注释。方便各高校馆按照统一的规则规范档案工作。
3、提高档案员的专业化
(1)对档案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水平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兼职档案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有关。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档案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一方面要提供培训机会,另一方面各校档案馆应加强对兼职档案员的业务指导,而不是放任不管。
(2)健全档案人员管理体制
在高校中,不单是图书馆,其他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从事档案管理的基本都是兼职人员,这部分人员除了档案管理工作之外,还有其它工作。而学校对他们只有要求,却没有支持及奖励,这显然无法调动兼职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全新的档案人员管理体制十分重要。通过制定聘任制,稳定档案管理队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将个人工作表现作为考核的一项指标,并与劳动报酬、评优挂钩,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邱秀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8):24-26
[2]方敏.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3-76
图书分类管理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图书排架;优化管理
图书排架就是将图书按照一定的科学排列方法组织起来,使书库中的每一本书在书架上都有一个明确固定的位置。图书排架的目的就是便于检索,便于图书利用和保管,排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读者服务的质量和图书的利用,关系到书库书架空间的合理利用。
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分类排架以其藏书体系逻辑性强,方便读者直观检索,成为图书排架的主要依据和基本要求。分类排架它是按图书所阐述的学科体系及其内在联系、层次级别和逻辑系列,依据特定的分类法来组织文献,以便使相关相近学科的文献集中在一起。不同学科的图书区别开来,是达到图书馆图书排架有序化状态的基础。为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提高服务工作效率,图书排架工作中提出专题排架法、主题排架、模糊排架法、粗分细排法、细分粗排法。这些行之有效的排架方法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长期不懈努力、辛勤工作智慧的结晶。我馆在以分类排架为指导思想的原则下,根据馆藏图书类型,图书使用状况,读者类型及其对图书需求目的的不同,学校专业设置规模,以及书库空间书架布局,找到与不同排架方法的结合点,有效灵活地加以利用,现就上述排架方法在本馆图书排架中的运用作一阐述。
一、专题排架
专题排架:图书使用目的比较明确,专指性较强;此类图书不再按分类排架,而是根据书库空间、架位布局优化配置,固定架位集中统一放置,并作出醒目的标示牌,以示工作人员和读者。
1.1课程(毕业)设计用书。此类图书大多为手册和图册,大而重,平时不常用,借阅比较集中,大都在期末,借还书时间有规律,有一定周期性变化,我们将其固定排放在书库最边缘几排书架上,读者借阅时工作人员稍加指导就可找到,归还图书时由读者自行上架。
1.2我馆新进一批由出版社提供的免费教材样书,图书类目涵盖科技、社科类图书,为方便管理,编目时贴以蓝标贴以示区别,上架时架位固定在书架最前排,按书籍大小、厚薄,颜色不同归类统一集中排放,既整齐又美观,读者入库直入眼帘,比较醒目,有效地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二、主题排架
主题排架多从读者方便的角度考虑,这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目的所决定,使读者找书更为便捷,这是符合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的。所谓主题排架法是按学科主题组织排架,因为按内容属性相关的学科主题来排架,所以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应用,或是从哪个学科的角度,相同主题的图书都可集中在一起,即使主题下包含不同下位类学科或交叉学科,也可以把相同主题的图书集中,这也符合读者按学科主题或书名来找书的思维习惯。如Ansys这一主题的图书在土木、材料、机械工程、化工设备工程上的应用及其理论,按编目分属到TU、TB、TH、O类目中,这类图书研究生使用的较多,在馆图书数量不大但借阅率高,我们把读者进库第一排书架空出几个架位集中排放,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和归架。
三、模糊排架
运用模糊学原理进行图书排架的方法,适用于藏书量不大,占用架位少,架上位置小范围内相对化的模糊排架方式。适合模糊排架的图书多数为一般阅读用书,看此类书籍的读者大都无明确选书目的,只是随意翻阅的消遣型读者。找书不找目,根据读者阅读心理,对此类图书按同一类目统一集中放置,不再按分类编号先后次序排架。如R类图书在我馆的藏书数量不大,按医学,养生保健,分类集中模糊排架,不再按分类细分。
四、粗分细排法―分类目录粗分,分类排架细分
计算机类图书一直以借阅率高,借阅量大位居图书使用前列,对计算机及其技术的使用已广泛深入人们工作生活当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每年在不断的发展更新,针对计算机类图书时效性强,应用软件书籍在版本上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我们在排架布局上充分考虑到图书提存预留的空间,按人体工效学原理,中间直对读者上下两层书架放置最新版本书籍,上一层,下二层放置旧版本书籍,等新上书籍放置不下时,再将上一层下二层放置的图书提存,以此类推,在同一架位上下调整,不做大的倒架。
我馆虽然图书编目到四级目录,但针对计算机学科书籍的特点,我们对几个四级分类号下的图书进行了细排:
TP311根据《中图法》,此类目包含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几大主题,似乎排架无从下手,但仔细琢磨,就可以发现计算机类图书的特点,是有规律可寻的,TP311.12(数据结构);TP311.13(各类型数据库);TP311.138(各种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TP311.138依据数据库系统名称:SQLsever、Oracle、VisualFoxpro、Access分类集中放置。TP311.5(软件工程)、TP311.56(软件工具的开发研制)按名称LabVIEW、Powerbuilder、Delphi分类排放。
TP312(程序语言)依照语言名称:C、C#、C++、VisualC++、Java、Visualbasic、Pascal、Fortran、HTML、XML、Perl、UML、MFC、Jsp、J2ME、Matlab归类集中排架。
TP391(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应用)按软件名称:Photoshop、PhotoshopCS、3dmax、Premiere、Illustrator、Flash、Maya、Coreldraw、AutoCAD、UG、SolidworkS、CAXA分类排放。
TH122(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同样按照软件名称:UG、Solidworks、CATIA、Pro/Engineer、AutoCAD、Creoparametric细分排架。
经过细分后的计算机类图书排放有序,易于管理,也便于读者借阅。
五、细分粗排法-分类目录细分,分类排架粗分
我馆对同一类号,数量多的图书,如TP273、TP393在初次排架时按“分类-著者号”细排,图书编目改后为“分类-种次号”细排,虽然工作人员排架时比较一目了然,但经过一段时间管理,发现对排在里层借阅率高图书,图书归架比较费力,常抽取、常归架,就要常整架。所以不再按著者号、种次号进行细排,同一类号下图书不分先后次序集中架位放置,常借阅图书放在所在类书位最外层,取书、归架迅速便捷,便于读者系统使用藏书。既保证了图书排放的有序,又没有打乱原有图书排放格局和图书分类体系,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是灵活实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图书排架法。
在坚持以“方便”“有序”为原则,同时又灵活处理图书的细分和集中归类的问题下,我们以分类排架为主,辅以粗分细排、细分粗排、模糊排架、主题排架、专题排架。一方面满足了大多数读者通过计算机检索,按索取号通过架标上的标识找到相应的书架,然后在某一层书架上找到所需的图书;另一方面,组配灵活的多种排架法方式并存,是方便读者快捷,直观了解图书具体内容的有效途径,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在书库中高效利用图书,从整体上提高了读者借阅的服务效率。
我馆实行了图书排架的优化管理后,借阅良性循环已逐步形成,读者还回图书90%已做到自行归架,新生入校初次进书库还使用代书板,在对书库布局几次熟悉后,不再使用代书板就可将所阅图书放回原位,并自觉维护架位规整,这样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可以从繁琐的图书归架,上架,整架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读者的导读咨询工作,协同读者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美化、整洁的读书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琼.开架借阅下主题排架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5):34-5.
[2]王圣镔.高校图书馆书库排架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
[3]黄秀英.高校图书馆开架管理下图书分类与排架初探[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106-109.
[4]赵丽琴.开架管理下图书分类和排架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4):63-65.
[5]邓淑芳.开架借阅中图书排架的优化管理.津图学刊,1998(2):92-96.
[6]蒋鸿标.开架管理条件下的图书排架―浅谈“细分粗排”法[J].图书情报知识,2002(2):65-66,78.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例(3篇)
- 阅0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规划》指出:“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十分注意将提高与普及结合起来,有效地推动学校群众体育的发展,更好地增强全体学生的.....

循证医学的三要素范例(3篇)
- 阅0循证医学的三要素范文(一)资金短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医学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使之不再受传统文献实体检索的束缚。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医学工作者.....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