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来源:《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15个词语。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3.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学习描写“孔隙”的段落时,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矮”“窄”“险”和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思路。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领略风景名胜,回顾已学课文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幅员辽阔,许多人为它们留下了不朽的文章,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而叶圣陶先生也为金华的双龙洞写下了一篇游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即“记录”之意,记录的是游览的经过)
二、走进课文,探知写法
(一)路上(第2.3自然段)
特点:景色明艳、一路迎着溪流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明艳”的含义,理解溪流的活泼以及作者游览时的心情。
(明艳:明亮鲜艳,这里指植物生长旺盛,而不是指人的某种品质,表现的是红花绿叶相衬的美丽景色。)
(二)外洞(第4自然段)
特点:宽敞
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宽敞”的含义。(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宽敞”?能坐一千或八百人的大会堂有多大?联系学校的餐厅体会。)
(三)孔隙(第5自然段)
特点:窄小低矮
课文是怎样说明“窄小”的?又是怎样说明“低矮”的?
结合句子“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理解船的“小”,从行船的方式上理解孔隙的狭窄。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四)内洞(第6.7自然段)
特点:黑暗、宽广、奇异
结合相关句子,重点体会景色的“奇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可能会像哪些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等。
(五)指名学生上台讲述作者的游览顺序及景点
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浙江金华,现在我们乘车去双龙洞的途中,先欣赏一下山坡上的映山红吧……这欢快的小溪泉水就是从双龙洞流出来的。待会儿我们到了洞口先进外洞游览,看完外洞再乘小船穿过孔隙进入内洞,一览“双龙”的奥秘……今天准能让你们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三、拓展游记阅读,对比感知写法
(一)出示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叶圣陶的《记游洞庭西山》,与《记金华的双龙洞》比较,看看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二)出示游记学习单。
篇目写作顺序描写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顺序
途中—游洞—返回详略得当
《小石潭记》
《记游洞庭西山》
(三)学生默读文章,完成表格,教师巡视。
(四)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五)总结归纳。
四、质疑问难,自主设计
(一)课文学习到这里,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或者对于课文还有什么疑问?
(二)指名学生交流。
(三)请同学们根据“课后作业学习单”自主设计,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见闻——按照顺序
感受——用词准确

找骆驼教学设计(整理9篇)
- 阅0找骆驼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整理9
- 阅0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本文以精练的文.....

安全教学设计(收集8篇)
- 阅0安全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针对电子专业和电接触的高频率,在学习基本电路之前让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形成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葡萄沟教学设计范例(3篇)
- 阅0葡萄沟教学设计范文篇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努力构建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以贯彻新理念,实现教.....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阅:0《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

高中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3篇
阅:1高中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一)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担任高中计算机教师,致力于为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助力他....

消防安全基础培训知识4篇
阅:1第一篇:消防安全基础培训 一、引言 消防安全是守护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关键防线,每个人都理应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