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6篇)

来源: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1

关键词:园林城市群病虫害测报系统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构建园林城市群病虫害测报系统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日益恶化的居住大环境,呼换人人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绿色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城一区一园一村”的战略(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国家东部公园、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现实需要。

经过10年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衢州市、江山市已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龙游县、常山县、开化县也已荣获省级园林城市荣誉称号,衢州地区已成为全省第一个园林城市群。创建工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接下来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责任依旧重大,特别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这一块。

2008年,衢州市区重阳木食叶害虫锦斑蛾大暴发,锦斑蛾幼虫食叶危害,老熟幼虫吐丝下垂、着地,市区新马路被记者戏称为“水帘洞”。2010年春夏之交,衢州市区发生蚜虫风暴事件,对市民日常出行造成一定影响;前些年,南京市、丽水市发生红棕象甲危害加拿利海枣,几乎引起当地加拿利海枣全军覆没;2013年,衢州市区桃树流胶病、法国梧桐、香抛等蛀杆害虫危害大暴发。近几年来的灾害性天气呈现多发、高发态势,引起园林植物病虫害多发、高发、危害性加重。当今时代,绿地养护需要大植保。

衢州市各区块、各县市区由于地域相邻,相距半径基本在100公里之内。由于昆虫的迁飞习性、病害的随空气气流、雨水等转播的特点,为了提高整体防治效果,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有必要进行区域联防、区块联防,以实现共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二、目前我市园林城市群病虫害防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治现状

经调查,目前我市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的绿化养护责任单位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往往只是根据当地已经发生的园林植物病虫危害情况进行被动防治,甚至害虫危害已经很严重了,才开始防治,导致在同一地区防治工作没有统一性、协作性,防治效果不理想,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比如2008年,新马路重阳木食叶害虫锦斑蛾造成的严重危害,衢二中、市实验学校的校园内重阳木锦斑蛾造成的严重危害。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预测预报机构不健全,没有网络化。

有条件的园林单位,如衢州市园林管理处,每年都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但预测报结果基本上仅限于单位内部使用,测报延续性不够,没有系统化;园林绿化养护对外公开招投标的单位,比如柯城区建设局园林所、衢江区园林处、龙游县市政园林管理处、江山市园林管理处、常山县市政园林处,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已属于养护中标单位日常养护工作内容之一,进行预测预报的积极性不够高。养护责任单位因缺乏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也仅仅是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以前的防治经验对当年病虫害进行危害后的被动防治,有时难免错过最佳防治时间,比如衢江岸边防洪堤上香樟树食叶害虫樟巢螟的防治,常常防治效果不理想,树枝上挂满虫茧,对景观影响非常大。一些居住小区绿化病虫害防治更是盲目化或根本不进行防治,比如南市区的五一小区雀舌黄杨上的食叶害虫黄杨绢野螟,危害非常严重。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病虫害的寄生地或传染源而危及周边园林植物。

2、测报站点少,覆盖面小。

测报单位仅选个别地点做调查分析,往往造成测报片面性,同时,由于测报站点少,且与市区的水利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没有实现网络化,联系较少,对那些具有较强飞行能力或有迁移习性的昆虫活动监测存在漏洞,这些昆虫来势凶猛,危害较重,防治难度较大,如2007年,衢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年,武汉长江大学李传仁教授在武汉市区发现法国梧桐上危害的刺吸性食叶害虫—方翅网蝽,经过评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有中度危险的园林植物害虫。我市园林处植保人员在市行道树法国梧桐上也监测到有此害虫危害,幸亏及时防治,没有造成大的危害;2010年衢州市区的蚜虫风暴事件,很多市民仍然记忆犹新,事件的起因一是当年春季降雨量比往年同期明显偏少,天气适宜,导致柑桔蚜虫大量繁殖,二是市区周边乡镇种柑桔树的农民,因柑桔价格低廉,对柑桔树上的蚜虫没有进行有效防治,导致迁飞蚜大量迁飞繁殖,飞往市区危害,影响市民的日常出行。

3、测报人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单位有关植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也或多或少地做一些预测预报工作,但由于这项工作专业化程度较高,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技术人员有时也难以准确把握各种病虫害在当地发生的具体时间、危害程度、危害范围等。一般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病虫害防治人员更不具备预测预报能力。

4、养护责任单位病虫害防治往往不够到位。

象市区的长竿街、东河沿、中河沿、西河沿、道贯巷等处的行道树无患子近年来因蚜虫危害严重,因养护责任单位防治不够到位,每年一到秋天常出现提前落叶,大量蚜虫分泌物漂落到地上,引起无患子植物叶片、人行道铺装地上一片污黑现象,严重影响园林植物景观、城市卫生。

三、构建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病虫测报系统的重要意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工作,预测预报及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地域性、专业性。目前国内各地区仅有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福州市等极少数大城市建立起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

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根据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及气象条件等来预报一定时期内病虫害发生的时间、数量、强度等信息,以便及时组织人员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城市绿地养护管理中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寻找出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间,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是可以使打药及其他的防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园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农药在城市的使用量,节省农药及工时,降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成本。

二是可以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可以结合气象条件和养护措施较好地指导园林绿化养护实际工作,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走上以预防为主,走上注重生态,走上以人为本之路。

如果能在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中建立一套专业化、网络化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使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信息能够网络化,并将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以植保简报形式第一时间发给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部门,要求各相关绿化养护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段内,针对同一类园林植物病虫害,用同一类农药组织预防、防治,使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区域联防、区块联防的机构框架,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防治效果。

四、下步工作举措及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出发,下步建议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各项工作落实:

1、衢州市园林管理处作为全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部门,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监测、防治方面有专业优势、技术人员优势、多年的防治经验积累,因此有责任、有义务牵头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全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撑。

2、在市本级的中心区、柯城区、衢江区、西区、绿色产业集聚区、江山市、常山县、龙游县、开化县各设置若干个测报点,形成一个测报中心(衢州市园林管理处),8个病虫信息收集点(各县市区、各区块)的测报平台。每个测报点各配备1名植保员做好日常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危害的日常监测,测报分中心将植保员的日常监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定期上报测报中心,测报中心进行数据汇总、研判,定期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指导、提醒各园林绿化养护责任单位做好当前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预防、防治工作。

3、在每年春季、夏季园林植物病虫害高发期,市园林处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市本级各区块、各县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上门服务,进行点对点式的技术指导,以便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预防、防治工作。

4、每年年末,利用养护工作相对空闲时间,测报中心积极与上海市、杭州市园林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向其学习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成功经验、有益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组织各测报分中心的植保员进行当年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的分析、归纳、总结,为下一年度园林植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打下基础。

5、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日常监测、加强预防、加强防治,把衢州地区园林城市群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结束语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2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病虫害防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S482.39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5330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也随之提高,对于食品的绿色、健康、无农药、无公害、无污染的需求日益提高。目前,o污染的植物病虫害的绿色研究已经引起了全球此领域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在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上,对环境、人类以及生物不造成任何不良的危害。

1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指的是采用微生物自身体内的生物活性成分,提炼生产能够对植物病虫害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能够促进植物生长的生物制剂[1]。微生物农药的特点主要有:对环境无污染,不损害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身体健康,能够具有良好的防止效果;对病虫害的防止具有靶向性,对有益生物和动植物不造成损害;农药的原材料都来自于自然界,具有天然属性,还能够被自然分解,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能够避免植物病虫害抗农药性的产生,有效实现防止效果[2]。

2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

微生物农药领域的研究在我国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2000年时,我国的微生物农药生产厂家数量就已经近70家,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已经遍布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应用范围包括棉花、蔬菜、水果、林业以及粮食等等,能够针对20多种病虫害进行防治。我国针对真菌制剂已经有超过20a的研究历史,我国的真菌制剂研究主要是绿僵菌和白僵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目前,白僵菌在我国对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止面积已经超过了66.7万hm2土地面积,但是白僵菌的制剂成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开发出来。

3我国微生物农药存在的问题

虽然微生物农药在我国植物病虫害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微生物农药在田间的农药实施效果具有不稳定性,影响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方面的防止效果,微生物农药的不稳定性也造成农药效果见效慢。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其对于微生物农药这种新型农药的优势和优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造成了我国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难以推广。当前,我国微生物农药在我国田间的应用,需要解决微生物农药应用不稳定、田间农民对于微生物农药的环保型高、化学毒性小、药效见效慢等相关问题,要加大微生物农药优越性的宣传力度,加大农民对于微生物农药的深刻认知,积极推广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4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策略

4.1加快我国微生物农药形成产业化发展

应该加快我国微生物农药形成产业链的发展速度。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是未来我国田间植物病虫害防止的必然趋势,因此,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该朝着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形成能够推动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范围,微生物农药进入市场销售,有利于我国微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作为防止植物病虫害的农药,用市场机制逐渐倒逼化学农药退出农药市场,对于土地环境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保护作用。

4.2微生物农药开发融合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就是微生物农药,所以,想要微生物农药得到有效应用,就要将微生物农药开发融合于无公害农业生产之中,要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微生物农药制剂,将微生物农药制剂在农业生产基地当中得以推广和应用。要适应我国对于微生物农药的发展要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最大范围的发挥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和功效。

5结语

目前,微生物农药制剂在我国田间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微生物农药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的进行当中,相关领域的研究正在呈现出深入性和全面性。要顺应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微生物农药的开发与研究,加快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将微生物农药开发融合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和推广我国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德文.生物农药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植物保护,2013(05):81-89.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疗策略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

1.1种类繁多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不仅植物种类繁多,而且在搭配和设计上也有着多种组合。比如,在园林景观中,不同种类的草类、灌木和乔木等能够相互结合;不同生长特性的植物能够相互结合;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也可以进行组合。但是,这样一个植物种类繁多和结构复杂的多样性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不同种类病虫的寄居地和生长环境,从而使得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2外来病虫害入侵

近年来,为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种类,优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增加城市园林的异域风情,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植物种类。其中一些起源于其他地区,在我国缺少大范围天敌的病虫害也被引入进来,并进行大量生长繁殖,使得许多园林植物的病虫害现象更加严重。此外,由于受园林部门管理工作不到位、过多参与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繁殖等因素的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一些鸟类和益虫数量减少,园林植物结构失调,大大降低了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无法正常地持续生长,并加大了园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1.3防治措施复杂

我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主要是由植物自身和其生长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为确保防治工作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园林植物自身特点及病虫害的生长特点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1.4农药过度使用

长期以来,为了能够在短期内对病虫害的蔓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国时常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但是,由于过度使用农药,也杀死了大量的天敌。并且,园林植物害虫在长期的时间内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并不影响其大量繁殖,这就使得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2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疗策略

2.1加大对外来植物的检疫力度

由于国外危险性病虫害的入侵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还会对我国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引进国外植被时,应加大检疫力度,严格按照规范的检疫步骤,及时发现并处理有问题的外来植被,从根本上杜绝外来植被入侵对我国原有植被的危害。

2.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防治观念

首先,在园林建设初期,要设定一个种类丰富、互利共生和层次多样的生态结构。其次,制定相关防治策略,要坚持并利用自然界间的自然法则和生态学法则,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最后,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仅要采取可持续的生态学方法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还要尽量使不同种类的植物起到相互抑制的作用,从而避免以一种植物或病虫进行整个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3统筹规划

在园林绿化工作初期,为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有关园林管理部门及其工作者要实际考察周围环境,统筹规划所栽种的园林植物,以使植物的搭配能够实现相互协调的目的。

2.4加强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

从整体上讲,养护管理工作贯穿于园林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因此,为避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园林管理人员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参与适当的培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掌握程度。此外,为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养护管理部门来进行随时的管理与养护工作。

2.5从季节上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作为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有利时节,冬季是大部分害虫进入冬眠的季节。因此,园林工作人员通过对植物周围的土壤翻松和集中焚烧销毁一些有病害的植株,不仅能有效抑制下1年病虫害的数量,还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种良好的条件。

3结语

总之,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也必须随着科学技术和环境等变化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科学地分析具体的病虫害种类和特点,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以有效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频率,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措施

Abstract:Citylandscapeconstructionhasbeenchangedfromthesimpletreetoplantconfiguration,differentspecies,differentcolor,well-proportioned.Theoccurrenceandcontrolofpestsintheproblemaccordingtothegardenplantdiseasesand,discussesthetechnicalmeasuresofprevention,comprehensiveprevention。

KeyWord:CityGarden;Plant;Plantdiseasesandinsectpests;Preventionandcure;Problems;Measure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欣赏水平也不断提高着。物质的满足使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城市园林建设也由原来的简单种树发展到了植物配置,树种不同、色彩不同,错落有致。在如今园林绿化工作中,要达到绿化和美化的效果良好,只重视种植和造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绿化植物的有效管护,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意义

以保护生态、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自然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的防治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段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通过改进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及其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而不利于病虫害滋生和发展的环境,直接、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建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生态城的环境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二、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园林植物品种繁多,生长周期长短不一,小环境、小气候呈现多样化。加之其周围人为活动较为频繁,这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2、随着国际之间的贸易或国内地区问贸易的发展,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跨地区、跨国传播日趋严重。

3、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影响,使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或废水,影响着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削弱园林绿化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给病虫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园林绿化植物多栽植于庭院、公园等人口稠集区附近,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1、重视植物检疫

在自然情况下,病虫害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可以借助人为因素的传播,由一个地区传到另一个地区;由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随着我国城镇园林绿化的发展,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常常引进些本地尚无的花卉、树木、草坪、种苗等,给各种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渠道。某些危险性病虫一旦传播到新的地区,原来制约其发展的环境因素被打破,条件适宜时,就会迅速扩展蔓延,猖獗成灾。例如,葡萄根瘤蚜由美国传入法国后,经过25年,就有10万公顷的葡萄园归于毁灭;白锈病、樱花细菌性根癌病由日本传入我国,使我国许多园林景区蒙难。在引进或输出花卉等园林植物种苗和繁殖

材料时,对一些本地尚未发现、适应性广、繁殖力强、危险性大、又能随着种苗及园林植物繁殖材料传播的危险性病虫害,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发现传入,须及时采取措施就地封锁或消灭。

2、加强养护管理

提高园林绿化植物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改善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改变病虫害的适生条件,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栽培上要使园林绿化植物的特性与栽植点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从而保证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树势,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树种搭配方面,应避免有共同病虫害的树种、花草配置在一起。而且树种单一容易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危害。在园林设计时,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美化效果,还应考虑病虫害的问题。

3、做好监测预报,掌握疫情动态

针对各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制定监测方案,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和定期疫情普查,一旦发现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

4、采取综合治理,提高防治水平

一旦发现疫情,要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并辅以生物药(制)剂防治,采取诱杀成虫、剪除网幕、药防幼虫和收集虫蛹的方法,抓住幼虫为害期的三个重要时期,以及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关键环节,组织多形式、多环节灭杀。

5、其他预防工作

1)中耕除草:进入夏季雨水较多,绿地内杂草生长快,与其它地被植物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影响其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因此要及时修剪和清除杂草,防止杂草结籽和蔓延。

2)施肥:除施氮肥外,根据季节和不同植物生物学特性,适时适量追施磷、钾肥料,保证植物的营养与生殖生长。

3)松土保墒:雨后和灌溉后及时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保墒力,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增加土壤肥力,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4)汛期排水防涝:对低洼地块植被,根据雨水情况及时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5)修剪:对部分花灌木及时疏稀、截短;球类和绿篱类植物及时整形修剪;草坪植物适时修剪,保证良好的景观效果。

6)扶直:汛期对发生倒外倾斜的树木及时扶正,必要时设支撑。

7)维护巡查:及时对绿地进行巡查、维护、看管,对树木外斜、病虫害情况等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园林公司配备打药车和防治药剂,以预防生态城区域内大范围的虫害疫情的发生。要求各施工、养护单位准备打药设备和有关的生物或化学药剂,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打药防治,对重点已经发生的部分要求进行检测,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相的防治方法,杜绝任何一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2、科学防治,综合治理

全面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准确虫害信息,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将疫情区封锁,防止疫情扩散,并采取以人工、无公害药剂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成效。

3、联防联治,统一行动

防治责任按属地管理落实防治主体,坚持“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部门联动,建设部门与各施工、养护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防治局面。

4、信息畅通,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各防治单位应固定专人管理,发现虫情,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责任单位应及时组织防治,阻止虫情扩大蔓延。

总结

城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才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5

关键词:生态控制措施;病虫害防治;园林绿化

针对园林病虫害问题,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不仅要考虑防治效果,还需要考虑园林绿化环境的生态平衡,采取系统的防治措施和方法;根据生态平衡的理论观点,全方位、多角度地采用人工、生物、物理等防治手段,在维持园林绿化环境物种多样性的同时,有效抵制病害对植物的威胁,尽可能地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减轻危害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生态控制措施下的园林病虫害防治手段中,应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尤其杜绝一些残效期长的农药,一方面可以保护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同时也能锻炼园林绿化群落自我调节能力,以确保园林生态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1规范植物配置,合理构建园林绿化生态环境

实施园林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不是有意去打破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将病虫害消灭干净,而是基于自然生态系统考虑,需要根据本地气候和环境的特点,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构建一个适应能力强、物种多样化的园林绿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害虫是被自己天敌消灭,而不是过于依赖人为地防治,病害没有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在这种模式下的病虫害防治才是可持续的。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以前,首先收集园林绿化环境的相关资料,并对比分析植物防治前的生长条件与防治后的生长环境,研究两者的土壤、湿度等因素的差异及规避方法,尽可能保证前后因素相去不大,这对保证园林绿化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还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园林绿化环境生态平衡的干扰。

因此,如何去营造一个可持续的病虫害自我防治园林绿化生态环境,也就成了当前生态控制技术的重点问题。笔者以为,首先要熟悉当地植物的生长分布及自身特点,科学有效地配置园林系统中的物种,在保证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人为构建出一个多层次的植物生态系统,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日后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呢?首先,在拿到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图纸,开始熟悉景观效果要求时,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然后,通过对相关植物、种植地点和环境的选择、调控,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搭建一个较为平衡的园林绿化植物群落,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能够贴近自然,从而在这个群落中植物能得到健康生长,同时病虫害也得到有效抑制,病虫害不会对所有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在该模式下园林绿化生态系统向着自我完善方向发展,植物病虫害也得到了“无为而治”。

2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病几率

加强植物养护管理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手段,也是园林绿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以往很多从业人员都认为栽植是园林绿化的主要工作,忽视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三分种,七分养”,要对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后的养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基于上述原因,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应熟悉并掌握园林绿化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提高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为居民的起居生活和健康出行创造更好的环境。如何做好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主要通过下述方面进行。首先,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到养护管理工作中来,并认识到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谓的养护管理,首先通过科学的养护措施以保证苗木健康生长、提高景观效果,同时增强树势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要科学化养护管理,充分了解园林植物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条件,有针对性地防治和通过对环境的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得整个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高效进行。在养护工作中,主要通过减少病虫源和除虫病两个渠道进行。病虫通常都发生在植物生长情况不佳时,需要加强养护及时进行浇水、除草、施肥等工作,对植物实施合理修剪,确保植物拥有所需要的光照、养分和水分;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观赏性,同时也使植物达到最好的生长状态,加强植物在不利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有效抵御病虫侵害。此外,经常翻树穴的土壤,可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植物根部提供一个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有助于植物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同时还能很好地除灭潜伏在土中的病菌、虫卵,为植物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3合理进行生物防治,发挥自然调控的作用

应用生态控制技术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生物防治手段,通常可利用害虫的天敌、微生物、无公害药物、益鸟等自然因素,通过借助生物与生物的食物链间的关系,将害虫控制在对环境无害的程度之内,这种做法既尊重了自然法则,对园林环境没有任何的负面作用,同时也保护了植物的健康成长,使园林与害虫的关系达到平衡,既保证了园林环境的美化功能,也构建了一个可持续生长的园林绿化生态系统。

在一个园林绿化生态系统里,植物与害虫、天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就是物种竞争与进化的源头条件,这也给园林绿化病虫害生态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生物控制措施大致可以通过借助害虫天敌、益鸟、蜗牛、病原微生物等物种消灭害虫,这种方式不但没有破坏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不会造成污染,技术也十分易于实施。我国很多城市通过将肿腿蜂、赤眼蜂、瓢虫等害虫天敌引用到园林虫害防治工作中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借鉴学习。

4人工与物理方法并用,综合防治病虫害

通过调控有害生物的密度来实现生态控制也是常用的措施。目前,昆虫信息素和物理诱杀技术是应用较多的措施。通过研究发现,每一种害虫都有它各自的生长习性与趋性,通过利用害虫的生长习性进行防治,无疑是简单有效的。通过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以及光电等物理技术来对害虫实施防治,比如针对蜘蛛、网蝽、粉虱、木虱等害虫可以采取潜所诱杀的方式,通过黑光灯可以把飞蛾、蝼蛄、叶蝉、金龟子、蝗虫等具有趋光习惯的害虫诱杀,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味诱等方法进行园林绿化害虫防治。

园林绿化植物的病害发生是在具备病菌和发病环境条件下才能发生,二者缺一不可。也可通过物理方法使其不具备发病条件从而达到预防病害的作用。比如病菌发病一般需要较大的空气湿度,通过修剪,增强植物内堂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就可以避免一部分病害的发生;还有病害一般都是通过伤口侵害苗木,在栽植时对伤口进行包裹和涂抹,使其与空气和水隔绝开来,能达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在栽植苗木之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晾晒也可以杀死土壤里原有的虫卵和病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冬季通过树干涂抹黄油、缠胶带等措施都可以达到诱杀虫害的作用。

5合理使用农药,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基于生态环保方面考虑,在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尤其是一些毒性大和残效期长的农药,但是在特定时期,比如病虫灾害来势汹涌的情况下,采用生态控制措施在短时间内难以起到作用或难以控制病虫害危害程度,可适当借助农药来减少病虫害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影响,在该环节中,应优先使用低毒、无污染、残效气短的农药,尤其是一些生物激素类制剂;避免选用毒性大、残效期长的化学农药,以免对操作人员人身健康和苗木生长及土壤结构造成危害。实际园林绿化工程中,病虫害防治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施工人员,笔者认为,要确保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不仅要重视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做好园林绿化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这就要求从业人员熟悉植物适宜种植季节,掌握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时间,选用合理防治方法提早防治,加强园林绿化植物后期养护,最终保证园林绿化植物能够达到设计的美化效果。

此外,为了排除长期施药害虫产生抗性,在防治过程中应该交替使用不同杀虫机理的农药。在施药时要防止污染园林绿化生态环境,不要使用大面积喷雾的方式,多使用根施、涂茎以及注射等方式。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完善、完美的任务,需要长远考虑,时刻谨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防治方法,最终为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添砖加瓦。

6立地条件和养护管理调控

园林病虫害的发生与立地因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地、施肥、浇水、除草、松土等都是常用的立地调控措施,在实施时,既要考虑对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影响,也要考虑这些措施对病菌和虫害以及病虫害的天敌的影响;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的调控措施。另外,合理修剪也是减少病虫害的重要举措,对天牛、透翅蛾等钻蛀性害虫,袋蛾等食叶害虫、粉虱、蚜壳虫等,枯叶病、白粉病、阔叶树的腐烂病等的防治都可以通过修剪枝叶的方式来实现,修剪完后要及时处理修剪下的枝条,避免病菌和虫害传染。在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时,苗木的根系受到很大的伤害,已无法满足地上枝叶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为了达到上下平衡需要修剪植物的枝叶,可降低植物移植过程中的水分消耗,避免苗木的物理死亡。平衡修剪通常在植物起挖后就开始,为了提升苗木栽植的成活率,针对阔叶树木则需要加重树冠的修剪量,把树木上交叉、下垂、内膛、出现枯叶病虫的枝叶修剪掉,对于萌芽能力较强的植物,可加大修剪量,以短截为主,减少蒸发量同时促发新枝。此外,合理安排草坪的修剪高度、次数和时间对草坪的长势和病虫害的预防也十分重要。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造有着积极的意义。城市园林植物对于改善当前城市的环境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同时,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1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多发的原因

1.1城市园林种植规划不合理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城市对于园林植物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种类选择,这是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出现的重要原因。多数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比较单一,例如,克拉玛依市独山子老城区园林植物以杨、柳、榆“老三样”为主,这种单一的园林植物种类布局,一旦出现病虫害将会波及大范围的植物。

1.2城市园林植物防治措施不到位

城市园林植物对于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了城市园林植物数量的逐年增加,但受到资金、人员的限制,导致园林植物的管理措施并不十分到位,造成了病虫害的蔓延,影响了植物对于环境的改善作用。一方面由于苗木品种的引进过于频繁,一些相关的检疫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另一方面因园林植物的管理资金不足,致使园林植物保护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加上缺少资金的支持,一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并没有充分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植物病虫害的发展创造了可乘之机,威胁到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

1.3城市园林植物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和城市工业的发展,热岛效应逐渐增强,这给一些病虫害提供了生长环境。另外,由于一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不合理,导致一些病虫的天敌被杀伤,这也是植物病虫害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病虫害用农药进行治理,对城市的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2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2.1加强植物的检疫工作

由于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城市从外面引进的植物种类也在逐渐增加,但因检疫工作的不到位,诱发了一些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植物的生长。在今后的城市园林植物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植物的检疫工作,减少植物的病虫害隐患,保障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价值。

2.2尽量避免使用毒性比较强的药物治理病虫害

目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主要的防治措施就是农药治理,一些农药的毒性比较大,不仅仅对植物的生长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在今后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尽量采用一些“低毒高效”的药物进行治理,同时,还可以采用天敌诱杀的方法对虫害进行治理,这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2.3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城市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对于植物的生长以及城市环境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当前植物病虫害引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预防措施不到位,这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今后,在植物的养护管理中需要进一步重视和落实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这不仅仅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一方面植物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预防意识,定期对城市园林植物进行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需要及时做出有效地处理,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可以通过喷洒一些生物性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减少一些病虫害的潜在隐患。

2.4增加植物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

城市园林植物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观赏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进行良好的维护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植物管理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未能有效地落实,在今后的城市园林植物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增加相关的维护资金,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应该保障植物管理资金的有效使用,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3结语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当前城市园林植物管理中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并不十分完善导致植物病虫害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城市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在今后的城市园林植物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重视病虫害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作为城市园林植物的管理人员应该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价值,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400字(3篇)

    - 阅0

    《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400字《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儒林外史.....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左右范文(8篇)

    - 阅0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左右范文10篇《傅雷家书》是儿子傅聪留学波兰时,傅雷夫妇因想念关爱孩子而给其写的家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左右范文,希望大家能.....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6篇)

    阅:0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篇1[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的简称就是指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6篇)

    阅:0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篇1关键词:园林城市群病虫害测报系统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构建园林城市....

    残疾人保障金征收标准(6篇)

    阅:0

    残疾人保障金征收标准篇1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和积极参与下,我市残疾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