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6篇)

来源: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1

[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特征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83-03

一、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由来

民族是人类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说来,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就是指这四个基本特征在视觉图形上的表现。

艺术家在塑造个性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创作环境以及所依据的创作理念,都深受其成长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同一地域的艺术家们因生长环境中文化的大同小异,其创作也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最终会扩大并形成为全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民族文化精神,于是也就有了民族特征这一概念。

每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必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形成民族独有的特征。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的观念层面上,它能直接反映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视觉艺术风格。

当然,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是民族的,也是时代的。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该民族的设计会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设计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不同时代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二、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体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特征。譬如,日本视觉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在美学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日本化”设计风格,它具有静、虚、空灵等传统的东方韵味特征。德国视觉艺术设计受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影响,它的民族特征主要体现为设计趋向理性,重点在简洁、直接,注重可读性,与德国严谨务实的民族特征相吻合。意大利的设计风格受其民族特征影响,其设计形式注重人的个性、情感和心理的表现,美观灵活,充满意式幽默,这是在“文艺复兴”的文化底蕴下形成的民族特征。中国视觉艺术中的民族特征是含蓄、传神表意、以意代形等,这是儒学文化等传统意识形态造就的。

日本的视觉艺术风格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与柔和的民族特征。“雪”“花”“月”和“物哀”等是日本自然美学观念的精髓,也最常见的设计题材,通过对这些具备强烈民族特征的图像的设计,表达人们对自然之中稍纵即逝的、纯洁的、伤感的事物的喜爱。在色彩方面,日本的视觉设计运用“白”“青”等素简、清淡之色较多,他们喜欢自然事物及植物的原色和水的清纯无色,这是因为日本民族把自然事物的色彩也赋予了美学和文化学的意义。在视觉艺术设计中,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就表现为一种图像简单、不完整、破损和以物寓意的设计风格。

德国的视觉艺术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它的视觉艺术风格趋向理性风格,严谨、精致、务实是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非凡”的民族特征。在德国视觉艺术设计中,设计师的思维极其广阔,不拘一格,比如一些设计师常常会利用很平常的书本、灯泡与铅笔等素材,将其组合、分割、拼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思维手段表现强烈的意念追求,进而演绎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寓意的新视觉形象。

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师非常善于从“文艺复兴”的丰厚文化底蕴中吸取营养并使之与自己的设计完美结合,20世纪50年代的后“实用加美观”原则让他们的设计有个性、自我的风格。除实用之外,设计师的思想、追求、和幻想会被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使他们的设计别具一格,更加出众。总的来说,意大利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核心是人的力量;抛弃低劣的人性,恢复、高扬明晰的审美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意大利设计追求的美好境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中国文字、工艺品和许多人造物,都有自己的独特形式,这些独特形式,即民族特征,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可以说这些都是中国的“形式专利”。它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相结合,能够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文化特征,又有当代视觉效果和审美意味的新风格。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凤与凰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又体现出现代视觉语言的特色。中国2008北京申奥标志,其形象以传统的吉祥造型“盘长”为基本构架,这种造型源于佛教“八吉祥”之一的“盘长”造型,在民间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心心相连,事事如意”之意。可贵的是,设计者还加入了时代的设计形式,对“盘长”的造型做了出人意料的夸张设计――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断意连”的写意手段,使其“静”态之形变为动态之像。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结”“运动员”和“五角星”三种意蕴的结合,其形象可以说是生动自然、寓意深刻。整个标志既洋溢着吉祥之气,又有运动意味,体现了民族特色。

三、视觉艺术设计中民族特征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视觉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这种发展的趋势必然导致各个国家设计的民族特征逐步减弱,甚至可能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虽然国际性的设计可以带来传达上的方便,但是,如果缺乏民族性的设计,缺乏生动性和多元性,那么视觉传达设计可能会走向刻板、高功能化、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在全世界视觉艺术设计日益趋向相似的时候,有一些设计师开始关切设计的个性,关注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史,这个文化资源宝库为我国视觉艺术设计提供了最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在现代文化趋同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基础,学会深刻地理解和继承民族文化,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进行设计,同时在与国际设计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中积极地吸收其精华,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的民族特征,打造中国式的视觉形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艺术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莫里斯・德・索斯马兹英国设计基础系列:视觉形态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2

[关键词]当代语境应用艺术设计表现特征艺术审美

一、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特征研究

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艺术作品是对主体表现和客体再现的统一,不同的艺术种类对于表现和再现的侧重面皆有所不同,由此产生了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两种表现形式。表现艺术主要是对自然界的真实描绘,这种创作方法主要通过形体认知和感受来表达内心情感。再现艺术则是通过多种艺术艺术形式来释放出强烈的内心感受。应用艺术的创作于创新,需要结合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不同表现特征,从而使应用艺术在当代语境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

首先,艺术的特征分析,表现艺术就是通过人的意识将事物本身的特殊魅力表现出来,使内部的表现形式能够映射出外部环境。作者在结合其内部特征与思想性的感染效果时,应进行色彩渗透。在绘画、小说、雕塑等设计中,全都与作者主观意识的表现相关。在设计创作中,作者很强的艺术功底是必不可少的,完美用自己的想法阐述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艺术热情感染欣赏者,让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发现所要表现的真实环境。

其次,现艺术的特征分析,再现艺术是将艺术进行比较深层次的加工,融入全新的思想,得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当中把握新思想的寓意。这就对作者的艺术功底有更强的要求,作者须将作品内部艺术造型的多种形象重新塑造,进行全新的阐述。;而且在阐述的过程中,必须不落入俗套,在知识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加工都要求具有极强的当代气息,更好的与带语境相融合。总之,就是在艺术作品中,将自身的感染力大幅度提升,渗透进自己的想法。

二、工艺美术的表现特征分析

工艺美术属于造型艺术中的表现艺术。工艺美术在表达方式上侧重于表现艺术家的情感,而对于客观物象的再现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要对各个事物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注意把握细节性的环节,将现实与艺术完美结合。在进行艺术思想建设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对当代语境的加工。

三、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

在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艺术品中,如建筑物要注意把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这样产品才能够集造型美感与功能结构于一身,让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科学便捷,满足了使用者的身理和心理需求。

四、应用设计艺术的美与人性特征

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是在人对于“美”的认识上建立的,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谐。对于应用艺术来说,既要考虑到艺术性,同时还要兼顾实用性。这就要根据人性特征,真正的将人文主义中的有利部分呈现出来,才能够将应用艺术设计表现的更加全面。艺术即是生活,生活中充满了艺术。应用设计艺术的美学延伸就是要抓住观众的重点,将自己的思想进行渗透应用,才能提升艺术品的表达能力。将所表达的事物进行全面的创新呈现,使欣赏者能够有更好的精神享受,更容易进入到艺术所渲染的氛围当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要求完善的事项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明白人与艺术的关系,明确人的意志与自然艺术的结合点,全面的将现实人们的思想语境进行渗透分析。应用艺术设计来实现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灵魂的完美统一,让观赏者在艺术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找到生活的美好灵感。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对任务的描绘与写生。作者要细致的观察和合理的想象,来丰满的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神态,从而传达出所要表现的意志。这样才能感染到更多的观赏者,更好的展现艺术品的魅力。

五、艺术与创新的共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应用艺术设计能够影响到世界,即可以改造世界不断完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一个优秀的艺术产品,以科学为技术支持,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而且还能履行服务人们生活的职责,改善自然环境。因此要努力探索艺术设计与人文精神的契合点,掌握设计规律,不断创新。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应用艺术设计不仅要体现产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更要结合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满足人文的需求。在应用艺术设计中,一定要渗透入当代语境中的主流思想,使得应用艺术设计更加完美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李克.当代语境中应用艺术设计的表现特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3

关键词:室内厅堂设计特征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室内厅堂环境是体现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厅堂设计提出要求也是不同的。现代厅堂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运用艺术和技术的手段,依据人们生理和心理要求,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的室内环境。由此可见室内厅堂设计的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室内厅堂设计的时空性特征

空间特征:室内厅堂设计首先是一种以空间形式存在的创造,设计者的一切意匠、方案都必须鲜明地体现空间思维、空间组织、空间优化的特征。如商业性厅堂空间对于销售面积的要求、餐饮空间对于用餐氛围的要求、娱乐性厅堂空间对照明光源的要求、家庭性厅堂空间对于亲情关系的要求等,都各有其特定的规律及组织方式,设计者只有在充分考虑到这种要求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之后,才有可能作出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方案。

时间特征: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以时空形式出现的,建筑更不能例外。对于室内组织而言,它既服从空间的结构,同时也体现为一种时次的序列关系。在空间的组织中,使用者对于空间的体验过程本身就表现为一种时间性,因此,空间的层次、秩序、节奏、韵律感都是在时间展开的过程中才能形成的。

二、室内厅堂设计的整体性特征

从设计的行为特征来看,室内设计可以称之为一种“导演”的艺术,因为它是强调环境整体效果的艺术。同样对于室内厅堂设计而言,创造建筑结构、家具、室内陈设品等等的各种实体要素是固然重要,但不是首要,因为室内厅堂设计最重要的职责是善于把握整体的室内环境。

三、室内厅堂设计的系统性特征

整个宇宙,小至极微,大至无穷,都是按下列双重思想组成的,即:既有个体,又有由个体互相协调而形成的整体。作为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它包括“人周围一切事物、状态、情况的总和”。“人间环境”系统正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环境构成的复杂、多元、多层面的大系统。当代室内厅堂环境艺术审美中的环境意识的另一特点就是用这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室内厅堂环境的“美”,即室内厅堂环境的“美”是建筑环境“美”的有机组成,而建筑环境的“美”是城乡环境“美”的有机组成等;反过来,室内厅堂环境的“美”也综合着建筑环境“美”,城乡环境“美”,自然环境“美”的因素,并通过室内-室外、室内-城乡、室内-自然这三方面的和谐关系得以充分体现。

四、室内厅堂设计的技术性特征

室内厅堂空间的塑造是一个工程性、技术性极强的创造,空间组织手段的最终实现,是依赖各种技术手段和材料、工艺的科学运用,才能圆满地实现设计意图;设计者在构思厅堂空间环境效果的同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技术性限制,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室内厅堂设计计划。这里所说的技术性特征,包括结构、材料、工艺、施工、设备、光学、声响、污染等诸方面因素。

五、室内厅堂设计的人文性特征

室内厅堂设计的人文性特征表现在:室内厅堂空间的塑造须适应一定的氛围要求,与使用者的地区文化的特殊条件与需要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适合不同人群居住要求的空间形式。室内厅堂设计的人文性特征包括地域性特征与民族性特征。中国古代的“南人巢居,北人穴处”就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地域性人文特征的描写。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风貌特点,呈现出不同地区民族的独特气质和风韵。因此,室内厅堂设计是这个文化的充分体现,是“人类社会文化的戏剧舞台”沉积着丰富的历史文脉。

六、室内厅堂设计的艺术性特征

建筑是“最大的艺术品”,艺术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也是室内厅堂设计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室内厅堂设计的艺术性包含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的艺术性。有形空间的艺术特征与建筑形式的艺术特征直接相连。一般表现于建筑体量中的均衡、对比、比例、尺度,建筑结构中的形式完美与空间变化、建筑语言中的公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无形空间的艺术性,则是指室内空间在使用时所给人带来的整体的流畅、自然、舒适、协调的感受,与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无形空间艺术性的实现,比有形空间的塑造更需要敏锐的感受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与高度的整体控制能力。它强调室内表面装饰材料的艺术性、室内陈设设计的艺术性等等。构成上述艺术性特征的因素实际是多元的,如表面装饰材料的运用与处理,就包括材质的肌理效果、色彩效果、触觉效果、心理效果、综合对比效果等等,但一个总的原则,应当是作为室内厅堂空间创造的整体统一。

著名建筑师兼企业家约翰.波特曼曾说:“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确,在他的设计和营建的一系列建筑工程中始终建立着这一不渝的设计哲学。而厅堂空间的目的也正是为人们创造一个怡人的、理想的室内空间环境。它通过各种构景手法对自然进行再表现,创造出一个比以往空间更有益于人的环境,使人更加符合人的内在需求和更加愉快舒心的感受。人们通过顶盖透光或者大面积的玻璃窗和室内的各种小品绿化,使人感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同时,厅堂空间大面积、大层高的大尺度与人的尺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产生犹如教堂室内空间崇高、壮观之感。

现代室内厅堂的设计呈现千姿百态的势态。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主要的是面对现实。当今的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但环境资源逐渐短缺难以适应人们现代审美价值观念的需求,新技术和新问题促使我们设计人员努力探索人们的时代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形式。掌握室内厅堂设计的特点,把人性化、生态化、精品化落到实处,才给我们带来厅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的真正繁荣。

参考文献:

高祥生韩巍过伟敏《室内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张绮曼郑曙杨《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尹思谨《光环境、色环境、质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与装饰》1995.3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99-01

1前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它是环境、艺术以及设计这三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整体,是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艺术设计学科。

2影响传统环境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主要因素

2.1地理环境因素

中国地处温带地区,温和的气候产生了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明,也形成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独特审美特征,融于自然的理念成为园林设计所遵从的亘古不变法则。[1]

2.2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

环境设计的观念受到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农民希望风调雨顺,将自我融入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就是人们的环境观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走进创造自然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从创造“第二自然”的观念出发去美化生活。

2.3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影响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的因素是综合的,除了前二者外,社会制度、宗教、哲学思想、民俗等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的环境观、自然观和审美艺术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和原则

3.1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与多学科性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层次性,是一门以功能性需求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为目的的工程。同时,环境艺术设计融合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工程结构设计和美术等学科,其内涵不断地得到延伸与拓展,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方向不断迈进。[2]利用自然以及各种人造材料,改造环境使其更加地安全舒适、美观便利。

(二)空间的统一性和环境设计的关联性

无论是一间居室,还是一座城市,每一个环境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更有与其他环境千丝万缕的关系,即环境空间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所以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把握整体的统一性,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文化损失。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四周的建筑物体量高大,导致了周围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在江南园林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将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引入环境设计中,不仅描写了景致静止,同时也点明了审美情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要正确处理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恰当把握住环境设计的空间整体性和关联性。

(三)环境设计的实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实用性。对于室内空间的设计,应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对于室外空间的设计,既要做到造型美观又独具匠心,而且要通过流畅的设计实现对人们的积极引导作用。

3.2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以整体、系统的眼光处理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细节,另一方面又不能舍本逐末,应该把环境看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将有机生物与无机生物、自然风光与文化传承进行合适的安排,构建出一个美好的“二次自然”,达到一加一大于二,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之和的效果。

(二)地方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地方性原则是指要以地理因素为约束,充分考虑地区文化与地区特色,比如南方的建筑应注意防潮,北方的建筑应注重抗寒。地方性原则是生态理念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期望设计者深入实地考察,设计过程以实际生活为导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人情理念。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尚性与新鲜感,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之后愈发历久弥新,切合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遵从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

大自然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维护能力。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科学合理地把握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促使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最大促进和最小干预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尽量将外界的压力降到最小,尽可能地降低对大自然的侵害程度,促进环境艺术创作达到较高的水平。应当采取一定的设计方式,增强大自然的循环能力,保证生态环境的原始面貌,促使生态环境能够健康地发展。

4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方面

与传统的环境设计观不同,在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其能蛉谌朐来的大自然景观中,形成良好的生态格局。此外,环境艺术设计重视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具体来说,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如下所述。

4.1生态设计和生态保护功能

生态设计是指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学原理,以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态理念的设计方法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巧妙地使用各种技术方式,充分地挖掘各种有利的环境条件因素,尽可能的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如先进的主动呼吸式双层幕墙技术,它不仅防尘通风、采光合理、隔声降噪,还能在夜间蓄冷以减少第二天的空调系统工作负荷,科学利用了气候变化因素,节约了能源消耗。[3]

4.2生态恢复功能

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自愈能力,但是一旦人类活动对其施加的影响超过了本身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比如垃圾场。废弃耕地等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的地区,必须采用积极的手段对其环境设计,使其恢复到原始面貌。以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设计为例,面对大量的报废设备,设计师没有急着处理这些废弃物品,而是选择将一部分能够展示出工厂历史设备的东西保存下来供人参观,同时种植一些适宜气候环境的花草树木,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资金耗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4.3生态补偿功能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自然界的不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大量消耗,资源问题成为发展的一个重大危机。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应当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例如德国林依斯伯格商务促进中心采用了透光的绝热材料,这种设计充分的利用了太阳能和自然风,既能通过吸收阳光进行辅助的能源供应,又能利用自然空气形成冷却循环,有效地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5结束语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时刻秉承生态理念,科学使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艺术美和技术美的高度统一,促使环境艺术设计和生态环境两者协同进步,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同时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J].艺术科技,2016(10):315.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5

随着我国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让人们尝到了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使人们深刻的认识到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同时,随之而来的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一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理念僵化陈旧,缺乏创新性。现代文化理念的多元化变现形式和发展特征,严重冲击着传统文化理念,过去受公众青睐的雕塑类环境设计已逐渐被一些娱乐、实用、时代性作品取代,创新设计理念成为当下任务。二是设计局限性很大,且方式单一。目前单一的艺术设计方式很难符合现代文化发展需要,其个性化文化设计未能充分展示,使具有时代性和地方性文艺风格的作品未能问世。三是设计空谈人文内涵,严重背离大众审美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环境设计目标多元化特征的形成,设计作品不仅要体现某种艺术特征,更应该呼吁公众参与,迎合大众审美,设计以大众审美和实际需要为前提,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二、基于现代文化理念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

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极大冲击,如何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巧妙融合现代文化理念,使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在更好的体现现代文化理念的同时,不断满足时展要求和公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重中之重。那么基于现代文化理念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

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可以得知,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不同于其它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特性要求设计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效益性。随着现代文化理念的介入,实用性的设计原则被置于更高的地位,现代人对环境规划的要求是既要满足公共环境设计的功用性也要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这就使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中,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细胞,身临其境地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审美体验。

2.设计要在确保经济性的同时关注环保性。

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特征置于十分显眼的地位,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设计目标在满足人们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对环境带来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同时关注经济性与环保性两方面内容。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现念,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现代文化理念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单纯立足于经济效益,更要体现对环境的积极性,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结合。

公共环境艺术是一项综合性设计工程,其包含较多内容,尤其包含着人们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处理和相互协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公共环境艺术所附带的文化性,无论是从政治性还是商业性层面来看,都应该与公众效应、价值取向、审美需求完美结合,从而将艺术作品的自然性特征完美体现出来,即公共文化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统一,以不断迎合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4.设计要在继承传统性的同时关注时代性。

文化发展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而非混沌盲目、僵滞不前,因此,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在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关注现代性。目前,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其表现形式与艺术设计理念或多或少的反映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折射出人们对环境的某些审美需求。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不尽相同,人们的思想文化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于是,随着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和渐进式发展,时代文化的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环境设计者的高度重视。更多的设计者也认为,在继承环境设计传统性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艺术设计的时代性。近年来,由环境设计时代性催生出的生态性,和长久存在的人文性也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6

格式塔心理因素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作用

在对具体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艺术行为设计时,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明晰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体和客体,环境设计的艺术策划者是施工者,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成功与否就在于这些因素能否被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些不同的作用方在主体上来看都有着各自的心理表达和情感反应,而设计者和施工者对整个的环境艺术设计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设计者,其个体在面对外部项目环境时会存在一个基本的思维反应,该思维反应往往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中主体风格的导向问题,设计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最后的环境艺术享用者更好地领会施工者最初的用意所在,而使用者本身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性的认识还是不足的,其将设计环境理解为一种纯粹的金钱活动,所以在体验环境和感受环境的同时,就难免要被一些相关的经济因素和个人情绪因素所影响。而由于每个个体从小的生存环境和人生经历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决定了在面对比较有创意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时,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这些原因都来自于格式塔中的一些心理因素,因此是值得注意和关注的。

而在整个环境艺术具体的设计行为之中,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其自身的使命就是完成环境艺术中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因为在马斯洛看来,人活着的一个最高追求就是实现自我和突破自我,一个环境艺术设计者会为了自身的环境作品,去不断地做出努力和尝试,这种积极的动机,理论上能够帮助设计者获取更多的灵感和艺术发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完成作品的动机性并不是单一性的,除了自身的需要还有设计者本身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兴趣喜好在其中,设计者会积极地搜寻有关该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切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进一步对该类信息进行一次深度的加工和完善,从而使其变得符合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这种行为也是在一种特殊的格式塔心理因素中习得和运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格式塔心理因素可以被归结为是某种行为动机,这种行为动机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相应的运行程序,如果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缺乏了这种格式塔心理因素,那么设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就平淡无奇,毫无特色可言了。所以,这些不同的格式塔心理因素,共同地作用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将这些心理因素都整合起来,使其和谐地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这样才能使得这些心理因素共同指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良性方向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因素分析

首先分析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心理因素,环境艺术设计说到底还是一个属于美学的艺术设计,而研究美学就必然要研究审美艺术和审美理论,审美心理因素被认为是用来阐释人们对环境美觉的一个感受和领悟,是一个主观因素比较强烈的心理因素,设计者在建构整个环境艺术时,总是不自然地想要去追求一种整体美与和谐美,会自然地去减少交叉的错论艺术的出现,不管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是在其它艺术设计之中,人们从未放弃过心中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精神灵魂论认为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一个美学追寻,而泰勒则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提到,灵魂的提升和自我强化都能够让人们从困境之中走出,从而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去面对人生,面对艺术环境,人们通过幻想事物达到对事物本原的审美。而在有关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之中,审美是作为一种最高境界的格式塔心理因素而存在的,这种存在感能够激发设计者对自身的一个挑战心理,继而通过不断地超越自己来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感表达,是一种最顶层的社会情感历练,所以说人作为一个本质的存在,是十分善于关注这个社会,并且努力改造周边的文化环境的,通过改造来表达自身对美的追求,通过改造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处于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然后是环境艺术中的生态观分析,众所周知,人们要生存下来,就必须依赖于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艺术不管是被设计成什么形态和样子,其最终的功用都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新的环境艺术设计凸显地是一种生态性的思想,即该环境艺术作品能够很好地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做到不影响原有大自然的正常发展,反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和进步。生态观强调要利用好仿生学的理论去构建环境中的艺术设计,能够借由大自然中本已存在的物体,去模仿和设计,从而能够使环境艺术作品更加贴近自然,给人们一种和谐的美感,这种以生态学建构的环境艺术品往往在面对大自然的破坏时就有了很强的抵抗能力。比如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在模仿原始森林的排水灌溉系统后,可以重新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艺术改造,这就使得以后在雨量增强时,不至于让路面的积水过于严重,而是保持着一种环境艺术设计品有的生态平衡观。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600字范文(4

    - 阅0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600字范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故事看似儿童读物,但里面包含的确实适合所有人的哲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范文(4篇)

    - 阅0

    时间简史读后感600字范文《时间简史》这本书主要内容是:从古代的天文学说到了现代的天文学,也是从宇宙大爆炸说到宇宙为什么会形成黑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时间简史读后感,希.....

    医学影像超声诊断学(6篇)

    阅:0

    医学影像超声诊断学篇1超声检查作为妇产科临床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尤其在产科方面是唯一,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6篇)

    阅:0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篇1[关键词]视觉艺术设计;民族特征[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6篇)

    阅:0

    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篇11医学留学生产科学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1.1授课教材的不统一性首先目前医学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