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整理12篇)
来源: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1
作品分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亲人的故去、心爱宠物的死亡等事件所带来的强烈的内心震动,而我们成人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去回避孩子的问题,然而不能认识死亡,就无法认识生命与感恩。《天堂的问候》就是一本关于分离和死亡的绘本,但同时也是一本心理疗伤的书,她能帮助那些失去亲人、朋友的人走出忧伤,走出悲痛。本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旨在通过故事的讲述与角色迁移创造情感氛围,让孩子坦然接受并初步理解“死亡”这个概念,并明白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现象。从选材来说很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运用角色迁移的方法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来自天堂的问候。感知爱是可以分享的,爱是需要持续的。
2.引导幼儿能敏锐地感受并表达“爱”,并逐渐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亲人或者宠物的死亡。
活动准备:
课件《花开花落》故事TTP
教学过程:
(一)观看课件,初步感知死亡
1.通过观看“花开花谢”的课件,让幼儿初步感知和接受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2.情感迁移:如果你最爱最爱的亲人、朋友或者宠物死了你想让她去哪里。
(教学策略:教师在充分考虑每个幼儿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了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具有个体适宜性的阅读材料,去暗示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经验中形成自己的认识。绘本材料是无声的,它能给幼儿一种无形的指导和暗示,幼儿在阅读时,将阅读的绘本内容与自身经验结合起来,实现了幼儿自我世界的升华。)
(二)阅读绘本,关注情感
1.观看封面:你觉得谁在天堂,为什么?
2.阅读绘本PPT至“我该怎么办呢?”
3.孩子们,黛西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在天堂上的`黛西来想想办法?启发幼儿展开想象并大胆说己的想法。
4.黛西为什么要托梦给亚瑟?亚瑟为什么很伤心?结合这个问题理解绘本中黛西和亚瑟的亲密无间。
(教学策略:首先应该给孩子自由阅读时间,让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不能人手一本的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以PPT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由观察,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寻找自己喜欢的或者有疑问的绘本画面,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当然为幼儿创设自由阅读的机会,教师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幼儿自由阅读时,教师往往起着巧妙而实在的引导作用,使幼儿能进行有效地观察和想象。)
(三)角色对话,感受爱意
1.黛西在第一个梦里会对亚瑟说些什么心里话?老师扮演亚瑟,请幼儿扮演黛西来对“亚瑟”说心里话。
2.在第二个梦里黛西又会对亚瑟说什么呢?幼儿找个好朋友,分别扮演黛西和亚瑟,互相说说心里话。
3.阅读至23页,黛西怎么看出来亚瑟还是很想念她?黛西托了第三个梦,在第三个梦里黛西会告诉亚瑟什么呢?谁来替黛西想想看?
4.最后,亚瑟怎么做了?他快乐起来了吗?
5.黛西看见亚瑟快乐了,它终于可以尽情的玩了,可是它还是一直关注着亚瑟,这是为什么?
(教学策略:教师要与幼儿一起集体阅读绘本,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同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的能力,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书面的信息,教师根据绘本所的各种文字、图画,提升幼儿对文学的感受能力,从而提升绘本阅读的内涵,同时帮助巩固理解阅读内容,使孩子们能把绘本看懂、看明白。)
(四)心存感恩,乐观面对
1.如果你是黛西,你离开朋友和亲人后,你会希望所有认识你的人都一直在为你伤心为你难过?还是希望他们能够过得快乐一点开心一点?
2.是啊,其实在天堂上的亲人也希望活着的我们能够开心一点、快乐一点,虽然总有一天亲人会慢慢离去,但是我们也不必太悲伤,因为他们会在高高的天上、在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关注着我们,她们也不会从我们的心中消失。
3.这本《天堂的问候》我们小朋友的班级里也有,回去以后自己可以翻翻看看。
(教学策略:《阅读的力量》作者史蒂芬·克拉克说:“有些人根本没有机会培养阅读习惯——他们以后会遭遇到读写的困难,且困难之高,将难以应付今日世界的需求。”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如今早期阅读活动在幼儿园方兴未艾,大家都在积极探索、积累有益的经验,相信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努力下,阅读会更加有效、有意义,为幼儿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2、发展幼儿思维敏捷性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3、学会正确运用反义词
二、活动准备
1、实物:娃娃,书,糖,药
2、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1)出示宝贝盒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宝贝盒,里面住
着很多对好朋友,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摸宝贝。
(2)请幼儿观察比较老师和小助手有什么不同。引导
幼儿说出高矮,长短。
师:像高矮,长短这样意思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教师与幼儿以摸宝贝的方式,利用实物,各种器官,
理解什么是反义词。
如娃娃,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如书,引导幼儿说出厚薄
如听拍手速度,引导幼儿说出快慢
3、请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什么反义词。
4、利用幻灯片图片,玩游戏“找相反好朋友”。
并让幼儿用反义词正确表达
5.师幼互动游戏“和我说的做的不一样”,体验语言
交流的乐趣。
6.带小朋友出去找反义词。
师:总结:小朋友们,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义词,那现在老师带你
们出去找反义词,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反义词最多。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2、通过想象,师生共同阅读,小组学习,独立阅读等方法阅读图书,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3、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学生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猪?你觉得小猪怎么样?(可爱)
2、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与小猪有关的图书。
二、导读故事,体验想象。
第一部分:变长颈鹿(听故事)
1、师讲:“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但是没走多远……”边讲边出示P1-5图及文字
播放声音,发生什么事啦?生回答后出示摔跤图P6-7,
老师续讲:……更刺激的探险!
2、分享体验:小猪做了什么好玩儿的事?板书:长颈鹿
要是你看到这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会对他说什么?
过渡:看来长颈鹿的生活真不适合小猪,他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第二部分:变斑马
1、师讲:故事P6:“还没走出——P9你马上就……”。播放喷水声“哗啦”,看!发生什么啦?指说1-2人
老师续讲: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一个好主意。
第三部分:变大象
1、小猪有了什么好主意?
2、猜猜看,他怎么学大象的?
3、谁会接着读?指读2人
4、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
猜猜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
老师续讲P15
第四部分:变袋鼠
1、学生读P16-17的第一段,你们猜鹦鹉会怎么回答?(强调句式)
2、学生续读
第五部分:
1、小猪究竟又想到了什么绝妙的好主意?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吗?
2、准备准备,
3、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指名分角色读:P20-22到“泥潭里。”
4、你猜,小猪后来还会怎么做?(指名2-3人)
第六部分:可是,这时的小猪已经灰心丧气。
1、①师续讲故事P22“真倒霉!——当小猪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②哪些事被小猪搞砸了?回顾并板书
③老师续讲故事P22
④置疑:刚才还说一点乐趣都没有,现在怎么就那么快乐了?
(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
2、总结:出示首页译者金波文字,老师作为总结语。
3、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因为小猪懂得了------做好自己,最幸福。
出示:“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齐读
板书:
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大鸟——小猪
(可爱)(苦恼)(快乐)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观察故事中的人物、表情和动作,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欣赏故事,学习表演故事中的对话,感知相互关爱的温馨氛围。
3、充分体验大家在一起过年的团圆、快乐的气氛,表达乐意关心他人的意愿。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小黑鸟、小灰兔、小白马头饰或胸饰,小姑娘帽子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过年吗?你和谁在一起过年?过年了,大人做什么?小孩做什么?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篇故事,名字叫《一起过年》
二、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交流阅读感受和经验。
1、师(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一起过年》第一幅画面):这是一座漂亮的屋子,屋子里住着一个小女孩。她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洗澡,一个人做游戏。她觉得好孤单啊!快过年了,这天晚上,屋外突然刮起了大风,飘起了大雪。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自己接着往下看——
2、幼儿人手一册幼儿用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阅读故事,教师进行巡回观察。
3、师:你看了什么?他们在一起做什么?
三、师幼共同阅读故事,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1、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画面,边讲述故事,完整地感知故事内容。
2、教师边提问,边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放大的画面:快过年了,小姑娘家来了哪些客人?他一边敲门一边说什么?木屋里来了三个朋友,他们在做什么呢?第二天早上,朋友们对小姑娘说了些什么?小姑娘说什么?后来,大家在一起做什么?
3、教师采用等待的方式,鼓励幼儿学习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4、师幼完整地看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四、围绕过年开展讨论活动,重点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含义,感知大家一起过个团圆年是最开心的。
1、师:小姑娘一个人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她高兴吗?小姑娘家里来了许多朋友,小姑娘高兴还是不高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师:你觉得一个人过年好,还是和大家一起过年好?为什么?
3、师:可是每逢过年的时候,在儿童福利院、老人院都有一些孤单的人,过年前,我们小朋友可以做哪些事情来关心他们呢?
五、师幼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教师扮演小姑娘,请小朋友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播放配乐故事,师幼表演简单的动作,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大家一起歌唱新年好,在音乐声中感知新年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5
目标:
1.在体会浓浓的友情的同时学会给予,了解给予比索取还快乐!
2.幼儿能大胆的设计生日礼物,有创造性.
准备:
画纸、油画棒、绘本《月亮,生日快乐》、音乐伴奏《生日快乐》、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过程:
1.出示绘本《月亮,生日快乐》。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本书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月亮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不能像小朋友一样和大家一起庆祝生日,今天我们一起为他庆祝好不好?
2.制作生日礼物。
——那月亮要过生日了,我们要送生日礼物啊!小熊送了什么?(帽子)
——那我们一起来问问月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用你的心去听一听月亮说的是什么?你想它是什么,就用你的.小手制作什么!做好了就送给月亮。
3.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背景音乐《生日快乐》伴奏。
4.展出幼儿作品。(事先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5.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设计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文字,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的结局。
2、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中呈现的细节,能根据图画中的线索合理推测故事发展。
活动准备:
大书、故事光碟、书中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书中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主要特征,并进行模仿表演。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逐一出示书中动物图片,观察他们的主要特征,模仿每种动物的'动作或者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分析大书画面。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师:今天,这几个动物朋友结伴到海南旅游,他们玩得很累了,想上床休息一下。看,这就是动物睡得床。
(出示第一页,遮住小蛇和枕头)
提问:这个床跟小朋友睡得床有什么不一样呢?
总结:这个是用两根绳子吊在树上的床叫吊床。
出示枕头部分。
提问:
(1)猜猜谁会第一个上床睡觉?
师:狮子也来睡觉了,它也要到床上找自己的位置。
提问:
(1)小朋友你们先想一想你们上床睡觉的时候是怎么找自己的位置的?
(2)你们觉得狮子会睡在哪里?为什么?
(3)小蛇看到狮子上床睡觉表情是什么样?我们一起学学。
3、出示第三页(遮住斑马)
提问:
(1)猜猜谁又会上床睡觉呢?
(2)你们觉得斑马会睡在哪里?为什么?
(3)小蛇和狮子看到斑马上床来睡觉表情是什么样?我们一起学学。
4、出示第四页(遮住河马)
提问:
(1)猜猜谁又来睡觉了?
(2)你们觉得河马会睡在哪里?为什么?
(3)小蛇、狮子和斑马看到河马上来了表情是什么样。
(4)河马这么重,上床睡觉后吊床会有什么变化?
总结:动物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弯,床也越来越重,被压弯了)
5、出示第五页(遮住大象)
提问:
(1)最后谁又上床来睡觉?(大象)大象长得怎么样?
(2)你觉得动物们欢迎它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动物们的表情怎么样?我们一起学一学。
(3)如果大象也睡在这张床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6、出示第六页。
师:我们一起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呢?砰,吊床。动物们都好害怕、好紧张,我们一起学一学动物们摔下来害怕的样子。动物们摔下来会怎么样呢?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呢?
7、出示第七页。
提问:动物们都怎么了?他们哪里受伤了?
三、猜测书名,师生共同阅读大书文字。
四、播放光碟,完整欣赏故事,请幼儿跟读。
五、小朋友,我们想个什么办法能让动物们睡觉不受伤呢?
结束:小朋友想的办法都很好,小动物们说谢谢小朋友,动物们受伤需要休息,我们也该休息一下了,跟动物朋友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这节课是在本班进行,由于上次两节课各位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所以这节课上的还算顺利,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在上次出现的的难点问题上,由于我让孩子回忆以往自己找床的经验,所以很快解决了这个难题,只是在语言的节奏、语速问题上富有变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2、理解故事中的秘诀,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危险时勇敢、机智地面对。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意思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关于谁的故事?(播放幻灯1)【幼:蛤蟆、两只蛤蟆】
师:这是一对感情非常好的爷爷和孙子,看起来蛤蟆爷爷好像在对小蛤蟆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故事中找找答案吧。(播放幻灯2)
二、分段播放课件,幼儿猜想故事梗概。
1、遭遇大蛇——秘诀一:勇敢。
A、猜猜它是谁?
师:有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森林里散步。蛤蟆爷爷告诉小蛤蟆,在森林里有很多饥饿的敌人,会来吃我们。爷爷有对付他们的秘诀哦!还没说完,草丛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3,个别幼儿猜测)
B、小蛤蟆的反应
师: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播放幻灯4)原来是一条大蛇!大蛇吐着信子,咝咝地说:我要把你们当午饭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蛤蟆爷爷的做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面对像蛇这么危险的敌人时,小蛤蟆逃走了,蛤蟆爷爷会怎么做呢?
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真勇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蛤蟆爷爷到底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5)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D、总结
师:没错,蛤蟆爷爷露出了凶狠的表情,使劲地吸进好多空气,把自己的身体越鼓越大,就这样把大蛇给吓跑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一个秘诀:勇敢。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勇敢!
2、遭遇鳄龟——秘诀二:机智。
A、猜猜它是谁?
师:蛤蟆爷爷刚把大蛇赶走,正要跟小蛤蟆说说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时,草丛里又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6,个别幼儿猜测)
B、小蛤蟆的反应
师:会是比大蛇还可怕的动物吗,我们放大了看一下。(播放幻灯7)原来是鳄龟!鳄龟非常饿,看到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就恶狠狠地说:“喂,蛤蟆,我要把你们当点心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蛤蟆爷爷的做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比蛇还要大好多、特别凶狠的鳄龟,小蛤蟆忘记了勇敢又一次逃走了,蛤蟆爷爷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8)你看到了什么?(幼:在说话)
师:蛤蟆爷爷在和鳄龟说什么呢?(幼儿猜想)
D、总结
师: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不仅勇敢,还特别聪明。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蛤蟆爷爷到底用了什么秘诀。蛤蟆爷爷面对比大蛇还可怕的鳄龟时,还是那么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小蛤蟆。他凑近鳄龟的耳朵低声地说:“鳄龟先生,你想吃大餐吗?告诉你,刚才有一条又肥又嫩的蛇游过去了,你赶紧追,还能追得上。”说着,还给鳄龟指了方向。鳄龟走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智慧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机智。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聪明!
3、遭遇怪兽——秘诀三:朋友。
A、小蛤蟆、蛤蟆爷爷的反应
师:蛤蟆爷爷正想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三个秘诀时,大树后面出现了什么?(播放幻灯9)【幼:一条尾巴】
师:会是谁的尾巴呢?我们放大图片看看。(播放幻灯10)哇!这是一头巨大无比的怪兽!他大声地说:我要把你们全都吃掉。这次小蛤蟆是怎么做的?
师:蛤蟆爷爷呢?(在幻灯10处点击一下出现爷爷的图片)
B、蛤蟆爷爷遭遇危险时,猜想小蛤蟆的做法
师:可是这个怪兽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蛤蟆爷爷。(播放幻灯11)逃到草丛边的小蛤蟆他害怕极了,全身发抖,那他会去救自己的爷爷吗?
师:看来你们都希望小蛤蟆能学会勇敢。那它会想什么办法救自己的爷爷呢?
C、故事中小蛤蟆的做法
师:你们的.小蛤蟆不仅勇敢,还用了聪明的方法去救爷爷。那故事中的小蛤蟆会用什么办法我们来看一看。(播放幻灯12)小蛤蟆看到草从里的红果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把红果子扔向怪兽,怪兽的腿上立刻出现了红斑。怪兽一点都没发现,因为他正要吃蛤蟆爷爷。小蛤蟆勇敢地站到怪兽面前,说了些话,怪兽吓得马上丢掉了蛤蟆爷爷,飞快地逃走了。(播放幻灯13)小蛤蟆对怪兽说了什么呢,居然让怪兽那么害怕?(幼儿猜想)
D、总结
师:哈哈(没错),小蛤蟆说:怪兽,你已经中了爷爷的毒了,快看你的脚,都是红点点,你死定了!小蛤蟆就这样把怪兽给吓跑了。小蛤蟆用了爷爷的秘诀了吗?是什么秘诀?(幼:勇敢、机智)
E、第三个秘诀
师:这下爷爷得救了,他高兴地对小蛤蟆说:“爷爷的第三个秘诀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是你的勇敢、机智、爱心救了我。谢谢你,小蛤蟆!”
师:爷爷的第三个秘诀是什么?(幼:朋友、爱心)
三、完整欣赏故事。
1、猜想故事题目。
师:蛤蟆爷爷的秘诀真厉害!(播放幻灯14)故事讲完了,我们又回到了封面。这个封面缺了一个题目,你们觉得什么题目合适呢?让我们来看看会是什么题目呢?(点击幻灯片)
2、完整倾听故事。
师:那我们完整地欣赏这本书吧。《蛤蟆爷爷的秘诀》……(教师讲述故事)
四、结束。
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你们回去后可以讲给中班,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听,让他们也学会蛤蟆爷爷的秘诀勇敢,机智的面对危险和困难。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8
设计意图:
《1只猪和100只狼》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又一力作。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作品描写了1只小猪被100狼追捕、围困,最后却因为狼的贪婪和愚蠢而幸免于难的故事,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和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读来忍俊不禁。作者在画风方面则沿袭了他一贯的富有力度、夸张、变形的画法,巧妙地运用黄绿、棕、白三种简单的色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在这本绘本中,宫西达也运用了文字的变形、画面方向性的逆转、多种视角的呈现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如同动画片般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妙趣横生。而在内容的安排上,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看似荒诞,却蕴含了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那就是,对于生活中的艰难和险境我们不必太过紧张和在意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化阅读,借助创造性表演,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2、采用单页、多页、跳页多种阅读方式,感知绘本中文字及方向性等特质。
3、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4、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
2、PPT。
活动过程:
1、引题。
教师:绘本的扉页上有谁?小猪它要去哪儿?树林里有什么?
2、阅读绘本的开始部分。
教师:树林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绕到小猪的前面去看看吧!
观察画面,通过模仿活动进行角色体验。
教师:这么多狼躲在树背后一动不动,它们想干嘛?它们又会怎么说呢?
小猪越走越近,它们会对旁边的同伴说什么?
体验文字变形带来的阅读乐趣。
教师:狼怎么了?它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为什么要把狼说的话变红变大呢?
教师:为什么小猪会说两个"大"字呢?
3、阅读故事的发展部分。
感受绘本的方向性特质。
教师:我们一起来连翻三页,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它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
教师:小猪怎么了?你们赶紧替小猪想想办法哦!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看它的手和脚都怎么了?
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
教师:结果怎么样?狼呢?狼怎么会在月夜下等待呢?这可是一群饿了三天三夜的狼啊,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棒,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动脑筋脱离险境。
结尾: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教师:这个答案就藏在这本《1只小猪和100只狼》绘本里面,等会儿请小朋友自己去书中找找答案吧!
4、延伸活动:分享阅读。
活动反思:
导入环节调动了孩子们的经验,“如果1只小猪遇到一只狼会发生什么事?”然后我又夸张的问“1只小猪遇到100只狼又会发生什么事?”,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孩子们都理解这些都是危险的事,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孩子们都从封面上看到了很多,特别是把狼“藏”在树的后面的神态动作都描述了出来,可见孩子们观察的多仔细。让他们描述狼的动作和表情时,我对他们的回答也做了很多的预设,这环节孩子们也有机会表达。然后播放“狼冲出来”的图片,我特意夸张了动作,把危险发生的紧张气氛传递给孩子,但是还是不够夸张,有些孩子们没有被感染;然后连翻三页,我只考虑了要让孩子们说发生了什么事?小猪是怎么逃的?忽略了要把整体呈现给孩子们,在这里PPT还可以调整:把三页放在一个画面上,这样孩子们可能更好的理解“东逃西窜、四处逃窜”的意思。小猪被包围的时候,孩子们也很紧张,我请了几个孩子上来表演,孩子们参与度也很高,而且表演的很逼真,在这里我遗漏了“让孩子们说一说狼可能在想什么?小猪可能在想什么?”的环节。
然后我直接放了小猪结局的图片,然后请孩子们来猜一猜中间可能发生什么事,再两两讨论,这里给了孩子们说的时间,但是在分享交流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我请了三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应该请更多的小朋友来分享,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很有趣,基本上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在这里应该给更多的时间去让孩子们自由表达。之后的环节处理的不太恰当,有点拖沓,应该直接给孩子们讲述故事里发生的事,而不是再让孩子们去说。导致后面没有时间去完整欣赏,缺少了整体感受。
最后我还向他们介绍了作者,以及关于小猪、狼的其他绘本,做了一些经验的拓展和延伸。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9
设计意图:
读了《蚯蚓的日记》这一绘本,被书中小蚯蚓俏皮的形象、本真的个性、执着的勇气深深吸引并打动。透过那一页页惟妙惟肖的图画日记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我仿佛看到了蚯蚓世界以外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正在经历着成长的孩子。绘本也幽默诙谐的形式阐述了蚯蚓特点。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氛围里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与绘本里幽默诙谐的画面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3、体会幽默诙谐的画面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
难点:在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活动准备:
ppt、蚯蚓姐姐图片、蚯蚓日记每日事情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引起阅读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蚯蚓在干什么?
3、它是怎么写日记的?
4、"蚯蚓的日记"是这本书的名字。
5、蚯蚓在他的日记里到底写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绘本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逐副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
(1)、引导幼儿阅读第一页(蚯蚓教蜘钻地,了解蚯蚓会钻地的特点)
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
在这一天里,有谁?
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引导幼儿阅读第二页(蜘蛛教蚯蚓倒立走路,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依附在树枝上)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有什么变化?
对了,3月21日,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走路了吗?
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3)、引导幼儿阅读第三页(蚯蚓做了一个噩梦,了解蚯蚓是吃垃圾的特点)师:这件事是发生在哪一天?
你是怎么知道的?
蚯蚓日记的最上面都标有日期,记录这一天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在这一天蚯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教师讲述故事:昨天晚上蚯蚓做了一个噩梦,遇见了巨大的鸟,妈妈告诉它睡觉前不能再吃那么多垃圾了。
(4)、引导幼儿阅读第四页(蚯蚓参加舞会,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
师:3月23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
蚯蚓可能才做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它到底在干什么?
(出示图片)它在干什么?
它是怎么跳舞的(教师边讲述边以动作演示)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5)、引导幼儿阅读第五页(姐姐照镜子,了解蚯蚓的头和尾巴是一样的特点)(出示姐姐的图片)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
蚯蚓和它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
事实是这样吗?
(6)、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看牙医、不用洗澡
了解蚯蚓没有牙齿住在泥土里的特点)师:昨天是3月24日,今天是?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永远不必看牙医?
为什么蚯蚓可以拖着泥土进屋?
为什么蚯蚓可以永远不用洗澡?
三、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了解日记的基本含义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完整阅读3月20日到3月25日蚯蚓的日记。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吧!
3月20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诉进行张贴绘本简易图片,并进行ppt画面再回顾)3月21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2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3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4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3月25日蚯蚓的日记里写了什么?
看了蚯蚓的日记,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日记吗?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等事情,而且每篇日记都要标有日期。
四、拓展幼儿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运用神秘的语气启发幼儿对蚯蚓3月26日日记的想象。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五、延伸部分你们也想写写自已一周的日记吗?我们一起回去试试吧!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10
内容与要求:
1、幼儿在想想、议议、看看、听听中,乐意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迁移。
2.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图书人手一份、大背景图(桃树、小河、小路)、小白兔、老山羊、小猫、松鼠、小鸡、金龟子、小蚂蚁图片各一张、文字、故事录音。大图书。
活动流程:
设疑提问引起兴趣自由阅读幼儿提问、讨论听赏故事内化迁移
重难点:
知道桃花给小动物们带来的不同用处,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图片内容尝试提问。
一、引起兴趣:孩子们,你们制作的桃花树可真漂亮,有只小白兔想在你们的桃花树下安个家,大家欢迎!(拍手)
一天,小白兔在小河边捡到了许多粉红色的桃花,你们猜猜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小白兔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桃树下的小白兔(出示故事文字)集体点读。
二、自由阅读:今天我们看书的时候看清楚了,(出示字卡25-36),从第25页看到第36页。
一边看,一边想,小白兔捡到桃花后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看书的时候,有问题了,不能解决的,就用书签夹着,全部看完了,翻到书签的地方问问大家。
教师提问:
1.小白兔捡到桃花后,首先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它把桃花寄给了谁?用了什么方法?
3.老山羊收到好朋友的桃花,心里会怎么想?桃花给老山羊带来了什么用处?
4.小猫、小松鼠、小鸡、金龟子和蚂蚁它们收到好朋友寄来的桃花,它们是怎么想的?桃花给它们带来了什么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背景图上出
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三、幼儿提问、讨论。
教师出示大图书,现在我这里有本大图书,有问提的,看不懂的,第几页告诉我,请你把问提讲的清楚一点。
讨论重点:
1.要是老山羊把桃花当船,蚂蚁把桃花当书签,合不合适?为什么?
2.你们喜欢这只小白兔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听赏故事:
边听故事,边翻图书。
五、内化迁移:
现在我给孩子们每人一朵桃花,想想你会用来干什么呢?和好朋友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内容,理解两棵树争吵—离别——重逢的过程。
2、幼儿能自主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情节内容。
3、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好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活动准备:
1、幻灯片《两棵树》
2、自制小图画书(人手一份)
3、《两棵树》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主题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它就藏在一本书里,想不想看?
二、结合幻灯片,利用观察讲述法,边欣赏边理解绘本内容,初步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1.出示绘本封面观察讲述
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故事的名字就叫《两棵树》,两棵树长的一样吗?(理解反义词:高大和矮小)你还知道有哪些反义词?
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反义词,只要你认真观察,注重比较就会发现。
2.他们会在比赛什么?为什么大树并不总是占先?
3.你有没有和好朋友互不相让的时候?谁能用简短的话说一说?心里什么感觉?这种争吵可以避免吗?怎样避免?
小结:好朋友之间要谦让,意见不一致时要商量。两棵树发生争吵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猜猜看。
4.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每天都见面的两棵树,现在还能见面吗?如果你和好朋友不能见面了,心情会怎样?两棵树的心情会怎样?
小结:原来分开了才懂得在一起的'美好!
5.大树的叶子为什么枯黄?看到大树的叶子一天天枯黄,小树的心情会怎样?小树是怎样安慰大树的?我们一起来安慰安慰他:“振作点啊!我们一定会长的超过高墙。”听了小树的安慰,大树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好朋友的话总会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在失望的时候充满信心,这就是好朋友的力量。
6.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孤零零的树叶和灰色的背景给你什么感觉?你看到两幅图的颜色感觉怎样?
7.两棵树的容颜都改变了吗?没改变的是什么?他们重逢后的心情怎样?他们是多么珍惜这重逢的欢乐,努力的将手臂伸向对方只为了那友爱的会合。我们也来拥抱感受一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珍惜哦
8.你们看两棵树的表情怎样?看小鸟都来为他们的重逢感到兴奋,我们也为他们鼓掌吧。
9.两个好朋友终于再次重逢了,他们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我们不要打扰他们了,故事讲到这里结束了吗?看看,原来还有一小段呀。
三、配乐完整欣赏绘本录音,进一步体验两棵树之间的宝贵友谊。
四、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自制绘本,深刻领会绘本内涵。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续编绘本内容。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引起幼儿阅读《边界》兴趣。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自由理解图画内容。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游戏场景(呼啦圈当鼠洞,沙包当粮食),请3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
2、大绘本、小绘本、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猫抓老鼠",引出"边界"。
1、幼儿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2、幼儿讨论讲述游戏规则:小猫睡觉了,小老鼠出洞偷粮食,猫大叫,老鼠逃入洞中,小猫抓未逃进洞中的老鼠。
3、幼儿再次游戏。
4、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猫不去抓逃入洞中的老鼠。
5、幼儿自由回答,引出"边界"。
6、教师小结:呼啦圈就好像是老鼠洞口是小老鼠家的边界。
二、出示图画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中讲述了各种各样的边界,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阅读?(想)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当与幼儿交流。
三、幼儿自主创编想象阅读。
1、有一种动物迫不急待地想来告诉我们它的`"边界",出示狼的一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出示图二"一只狼向狼一家打招呼图片",引导幼儿阅读。提示:"为什么狼的朋友要站在那么远来打招呼?"引出狼"边界"。模仿狼打招呼的动作。边出示图一背景,边操作小图卡,引导幼儿仔细阅读,讨论狼是怎样划"边界"的。
3、依次出示河马、狐狸、园丁鸟图片,边操作,边将其放入适当背景图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它们家边界是什么。模仿图中一些有趣情节。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小结。
四、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动物的边界,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边界"?(想)
延伸活动:
和幼儿一起去寻找更多"边界",结束第一课时活动。

我的自画像作文(收集6篇)
阅:0我的自画像作文篇1本人姓谢,“感谢”的“谢”,男性,名为浩轩。拥有着一张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瓜子脸。要说到别....

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整理12篇)
阅:0幼儿园大班阅读教案篇1作品分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亲人的故去、心爱宠物的死亡等事件所带来的强烈....

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6篇)
阅:0小学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篇1一、体育课程考核的再认识体育课程考核是依据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体育课程的教学....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收集8篇)
阅:0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总结篇1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xx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热爱本职工作,取得了....

招商运营工作总结(整理3篇)
阅:0招商运营工作总结篇1在这次举办的招商会中,我有幸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参加了招商会议的全过程,对会议中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