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医学的认识(6篇)

来源: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2

临床实习是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由学生角色转变为医生角色的一个重要桥梁。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既是医学生全面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使其顺利转变成为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过程[1]。非临床专业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存在内容多课时少,课程涉及范围广;其次,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学生对临床医学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面对临床基础知识薄弱及临床实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实习时间短,给临床实习带教带来诸多问题。我们从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生医德、人文素质、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带教。本文对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1非临床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中的问题

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比如检验学专业、影像学专业、药学专业、康复专业等,他们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当今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了解临床医学的重要性,导致他们在前期基础和临床课程学习中不够重视。他们由于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记忆不牢固,导致在临床实习中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由于他们认为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几率不大,他们的内科临床实习时间较短,一般是2~3w。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短短几周临床实习期间兴趣不高,积极主动性不强。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临床实习带教的重点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因而对非临床专业的学生要求不高,带教不认真,指导教学不足。

2非临床专业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带教措施

2.1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带教老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医德高尚、人文素质修养高,充分意识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临床教学质量的保障。我们选择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医德医风好的,得到学生认可的临床骨干担任带教老师。让非临床专业实习生在短短的内科实习期间掌握尽可能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制定全面的实习目标,按照实习计划具体细化实习带教内容,有目的性的临床带教,使学生也明确每天的学习内容。无论学生今后是否从事临床工作,均可在这个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医生的职业很特殊,做为一名医务人员,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医德。在平时实习带教工作中,我们科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十分注重医德教育,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平时查房、和患者及家属谈话等的形象、言谈举止,以及对待患者及家属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实习生入科前以专题讲座、法律法规培训等形式进行基础道德教育,使学生从“理论上”进入临床实习状态[2]。因此我们把医德教育与临床实习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帮助实习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确立自己的职业伦理价值观,成为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合格医学工作者。

2.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以人为研究对象,重视对人的权力、人格、尊严、健康需求以及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它在本质上是人学,蕴涵着浓厚的人文意蕴和人文本性。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互相结合的综合学科[3]。医师不仅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仁爱、道德、人文关怀等。目前,由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医疗工作中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等情况,是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我们要时刻通过"医患身份换位"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2.4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指运用理论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中,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实际的判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临床思维方法的形成和提高,通常是与临床诊疗中的特殊病例相结合,是一种难度很大的临床思维训练[3]。科室每周举行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等。贯穿采用问题式学习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采用床边教学及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每天参与收治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再结合每个同学的自身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学习。学生每天参加查房、处理病人等工作,教师老师尽量主动结合病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工作的流程、方法、特点以及专业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主要结合大课讲授过的病种,实习中尽量让学生每周完成1份住院病历;出科时带教老师客观评价学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病历书写等。

总之,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等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而学生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在临床实习中培养起对患者生命至上的责任意识。总体上,经过临床实习,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具体得了解了临床医学,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了自己对临床医学的错误看法。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提高了自身素质,早期培养了学生的医德、人文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培训、动态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能从根本上改进临床带教水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5]。

参考文献:

[1]王心旺,邱瓞曾,朱可光,等.五届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质量评估[J].医学教育,1999,(3):7-10.

[2]郭晓华,窦忠.浅谈医学生临床实习前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41-42.

[3]李勇,陈俊国.论医学的人文性与医学人文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755-1756.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2

目前,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和人们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及多样性,以及在市场经济下医疗市场竞争性的愈演愈烈,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现代学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教研室和教员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和提高,简单的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把医院建成一流的临床医学院。本文就新世纪新形势下如何作好临床教学工作作了初步探讨。

一、新世纪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要求临床教员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获得了突飞猛长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完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超常规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人们对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临床诊治和预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已很难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医学发展的动态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以感染性疾病的教学为例,随着抗感染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及疫苗的出现和完善,一些经典的传染病如天花、霍乱、乙脑、流脑、麻疹、血吸虫病、疟疾等已被消灭或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抗生素的滥用和一些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一些机会菌、耐药菌感染逐步增多并受到临床的重视;人们免疫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交通的十分便捷非常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使得一些新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和某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艾滋病、大肠杆菌O157、霍乱弧菌O139的出现以及性传播感染等在国内的复燃和发展等,这就要求临床教研室和教员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以满足这些变化,学习内容和临床实际的脱节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沟通途径也变得十分畅通和便利,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非常快速和直接,也为总结和分析医学发展的动态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现有的教科书甚至有关参考书籍很难全面反映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这给现代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它要求临床医学教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及时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则要被现代医学所淘汰,也不能为称职的现代临床医学教员。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市场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病人就医有了很大的选择性,对医院和医生乃至诊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同时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医院和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和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等一些有关权利,这给临床医学教学带来很多不利。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医疗和临床教学的关系,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是法律纠纷,也给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产生不利因素,反之,如果处理得当,不仅有利于医学教育,也有利于提高医院和医生自身的声誉,而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还不完善,滞后于目前医疗形势的改变,如何确保临床医学教学的正确和合理、合法地开展,不仅是临床医学院和临床教员所必须关心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因此既往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符合当前医疗市场的变化,作为临床教员,应提高法律意识,正确处理好医疗和教育的关系,取得病员和/或家属的配合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为培养新一代临床医生和拓展医疗市场而积极努力。

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也给临床医学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包括我校都建立了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临床课程将在临床医学院内实习时同步进行,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在医院度过,学生将有更多时间与病人接触,这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如何利用学生在医院的几年时间,培养学生正确和基本熟练的临床思维和处理能力,也给临床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员按病种讲完课或带完见习后便完成任务,这种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医院内与病人接触,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包括医学、心理学和社会问题,甚至语言问题,这都要求临床教员花许多时间来解释和教导。单一按病种来讲习对学习临床课程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学生的临床能力无从谈起,但对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来讲,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员在平时的讲课和见、实习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自习和接受能力,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并把它灌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可简单地讲解或由学生自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在以往的讲课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如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作为讲课内容,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共同特点和诊治要点,突出讲解它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感染性疾病中各种病因所致疾病的特点及鉴别,而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流脑、乙脑等则在病因分析时讲解其特点,讲课效果明显,学生普遍欢迎,并反映在临床遇到类似病人后知道怎样去处理,我们认为这才是临床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可以以临床症状为主线多讲解,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讲解具体疾病各自的特点和处理要点。另一方面,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对学生的临床基本功重视不够或无法给予更多的教导,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整个临床阶段学习时间都将在医院度过,因此我们认为临床带教老师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临床基本功如采集病史(包括内容和技巧)、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操作等,并作严格要求,因为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是一名优秀临床医生的基础。另外,要做好一名优秀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了解病情同样也是缺不可少的,在这方面也要求带教老师予以重视,因为一名医学生或年轻医生,在这一点上往往欠缺和难以领悟,需要在临床医疗活动中不?厦骱团嘌颐侨衔鲎⒅刂兜慕逃窃对恫还坏模嘌氩∪斯低ǖ哪芰Γòǚ绞健⒎椒ê图记傻龋9低ǖ幕∈怯镅裕茄筒∪死醋匀鞯厣踔潦峭饧阅承┎∪硕裕擞闷胀ɑ袄垂低ɑ褂幸欢ǖ睦眩饩鸵罅俅怖鲜υ诖淌弊⒁馀嘌挠镅阅芰Γ砸恍窖砸芾斫夂徒涣鳎岳诠低ǎ匝唇玻残枰耙恍┑胤接镅蕴乇鹗且皆核诘氐囊恍窖浴?BR>二、临床教员自身综合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为提高教员的授课能力和效率,我校、院已多次开设讲习或研讨班,并培养了不少A级教员,临床老师的授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临床老师与基础教员不同的最大之处是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而单纯地提高授课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认为,要作好一名优秀的临床老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敷衍了事。对于一名临床医生,要带教一、二名学生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认真和带好二方面,没有一定的责任心,不认真带教是很难培养出优秀医生的。一名好医生不等于是一名好老师,要做好一名临床老师,除做好自己医疗和科研的工作外,还必须负起责任,认真培养下一代医生,才能使我国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其次,带教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为医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人们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既多又直接(包括医学知识讲座、书籍杂志、通信、互联网等形式),这要求任何一名临床医生都必须不断学习和钻研,这样才能在医学界立于不败之地,对临床教员而言尤其重要,只有自己不断进取,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一名好的临床老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好医生。第三,临床教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拇棠芰Α3颂岣咦约旱慕部渭记珊褪诳涡释猓挂险娼袒嵫返牧俅菜嘉芰投旨按砦侍獾哪芰Γ⑻逑衷谌粘5囊搅苹疃校米约旱难孕泻凸娣兜囊搅撇僮骷靶形从跋煅寡右豢季偷玫秸娴呐嘌怠R岷厦扛霾∪说木咛宀∏楹托睦碜刺⒕贸惺苣芰Α⑾喙氐幕±砺酆椭兑约坝泄氐囊窖а芯拷估炊圆∪私姓锒稀⒓鹫锒虾秃侠怼⒑锨榈恼锪疲⒍匝步饪晌蚩刹晃母荩蕴岣哐俅菜嘉芰凸ぷ髂芰Γ晃兜馗枪嗍涫楸局痘虻ゴ刻致劾砺畚侍馐遣荒芄慌嘌龊玫牧俅惨缴模馐橇俅泊糖鹩诨】魏突芯康暮艽蟛煌Α?BR>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育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3

关键词:临床药学

1药学知识的巩固和更新

临床药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药师对医学知识的缺乏是大家都认识到的一个方面,但不容忽视的是,药师的药学知识也需要通过培训进行提高和更新。从学校毕业后,药剂师往往从事药剂科中的常规工作,再教育和进修的机会不多,而药学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所掌握的药学知识逐渐老化,必须通过持续的再学习,特别是及时掌握儿科领域的药学新理论、新进展和新技术,以适应儿科临床药学工作的需要。

走上临床前必须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关药物和药物治疗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新信息,只要涉及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都必须认真对待,尽量满足临床医师的知识需要,并力求准确可靠。还要注意收集和整理最新儿科临床信息,并作及时宣传,重点学习好临床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努力精通涉及自己专科的药物相关知识。

传统药学教育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2],通过培训临床药师应对这一部分进行强化培训,以便尽快做好进入临床的准备。除了医学基础知识外,临床药师根据所在专科,掌握专科常用的辅助检查、生化检验、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的基础知识,掌握各项指标变化和诊断报告的临床意义。同时临床药师应熟悉专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原则和治疗进展。对于儿科临床药师还要注重儿童生理病理与成人的不同点,掌握药物治疗的特殊性。

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可以理解医师选择药物治疗方案的原因、目的,减少交流沟通的障碍,以便更快、更好地融入目前已有的临床体系中去。对于临床药师而言,药学知识是立足之本,临床知识是桥梁,不能本末倒置。采用医学本科生加药学硕士培养的途径来快速提高临床药师的医学水平是不可取的,这种模式培养的临床药师与医师比较,医学知识无优势,药学知识不扎实,难以胜任一个合格的临床药师[3]。

3建立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就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与其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得到病史等第一手资料,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临床药师要摒弃以前单纯以药物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建立全方位的思考模式,临床药师有其自己的定位,不应与临床医师等同。在参与临床活动时,应以药物治疗为主线,建立以药物治疗为重点的临床思维方式[4]。

临床思维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临床药师开始进入临床时,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某一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有所认识,并对某一辅助检查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分析也有所了解,但尚处在一个纵向思维状态。在进入临床后,针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由此引出若干与鉴别诊断相关的疾病,再根据这些具体情况,设计较好的药物诊疗计划,逐渐培养横向的思维过程,增强自学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培养药师工作的能动性,使临床药师在工作的压力下能挑战自我,不断进步。

4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4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医疗法律

一、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日益健全。医疗法律法规无法与医疗卫生条件形成配套关系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特别关注。就目前现有的医疗法律来看,有关部门只对患者的利益保障和权益维护有着足够的重视,而忽略了临床工作者的应享权利和待遇。因此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在维持新医疗环境发展的前提下开展临床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了当下医疗、教育、法律等多方领域的工作者们需要认真面对并加速解决的问题。虽然从事临床医疗的执业医师们得到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的部分法律保障,但并未见有关部门出台任何法律法规有关于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方面,这种情况已经对我国当前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造成严重影响,致使相关法律法规对临床实践教学方面的保障缺乏严重的现象甚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详细规定了有关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的内容,规定中明确要求了不同学历、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士、硕士、博士等学生对应该接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基础标准。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临床医学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训都是由临床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决定的。因此,高等医学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将临床教学规定为全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满足培养方案中的要求,才能培养出优质合格的医学人才。

二、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受到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的影响

(一)从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临床教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最常产生冲突,最易发生矛盾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医学生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直接的针对性和专门性,并循序渐进熟悉工作内容。由于我国当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医学生操作临床试验的标准过程或者划定具体临床医疗的工作范畴,因此,临床教学大纲和依序的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都是当前医学生所遵循的临床教学的准则。其中包括对查房工作进行规范教学,对疑难病例进行深入讨论,对大病历的书写进行规范练习,对基础临床进行实践操作,对医疗文书进行标准化书写等。我国当前所具有的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对医学生可以承担的医疗工作内容和能够承担的医疗操作的程度进行明确规定。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尚待改正的地方存在于目前临床医学生的医疗工作中,例如在出现紧急医疗发生的情况下,学生能否获得处置权;由医学生所书写的医疗文书所具有的效力能否得到法律的认可;若学生承担了一些本应由职业意识才能操作的医疗诊疗,能否获得法律的许可。针对以上常见问题,还未在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工作能否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下顺利展开,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医疗效果。若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合理的处理,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医患纠纷等问题。

(二)从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通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分析就会发现,临床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对象多有差异。不同的情况承担着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的医疗责任,不同的医疗责任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和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临床带教教师都以详细的法律和全面的法规作为标准来实行医疗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医学生实在没有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医疗活动的,因此,也无法对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或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仅仅通过提高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和加强医学伦理方面的知识,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并不能满足医疗工作中的约束力度和对医学生们的保护力度的需求。众所周知,临床医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其中风险因素充斥于医疗诊疗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中详细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由医方原因造成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经鉴定后,事故责任应由相关医疗机构和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因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事故责任应由指导医师或临床带教教师承担。”除此之外,若有不合医疗规章制度的操作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其临床带教教师和所在教育基地也要担负一部分责任,因此,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机构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三、临床医学管理教育针对受到相关医疗法律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目前为止,独生子女占据了在医院实习的大部分医学生,沟通能力薄弱、不善于主动关心他人、对人文关怀的缺失、为人处世太过自我等诟病是他们常犯的弊病。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对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能与之比肩的即是医风医德的教育。医务工作者以“维护患者利益,保证治疗效果,摒除杂念怨言,全心全意服务。”为临床工作过程中的首要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者要将对医风医德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学生过程的始终,加强建设医风的意识,规范遵守医德的行为。同时,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约束自身,言传身教,使医风医德的教育始终贯穿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并与实践操作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教育机构对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择也要要求严格,选择一些自身心里素质过硬,富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积极的责任感,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纯洁的职业操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合理有机的结合医学教育和德育教育,向医学生们传授专业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操。在授课过程中,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融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临床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坚持以身作则,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好每一个示教的机会,树立榜样,维持医患之间和谐的关系,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具备充满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治病解痛,疗病治伤是医生的天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学习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心怀感恩,感谢患者为我们创造学习的机会,还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试验品,而是临床学习过程中教授我们实践经验的特别教师,让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专业知识,得到专业技能。若想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作用,就要获得患者的理解、信任与支持,而只有对患者完全尊重,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得益于此,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二)强化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

医学诊断在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专业化,治疗过程也随之日趋复杂化,通过法律手段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方面要跟随时代步伐前进的要求已然成为了当下临床医学教育管理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强化法制观念是临床带教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要灌输给学生的主要思想之一。为不断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法律意识,应定期为临床带教教师安排与医疗法律法规有关的培训和针对医院规章制度内容的检测。从而达到使每一位临床带教教师都能熟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有关法律知识的目的。也只有充分做到知法懂法,才能正确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临床带教教师要将法制意识从始至终的贯穿于临床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规范临床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落实,例如:书写医疗文书必须及时,且保证内容的准确性,若在医疗文书的书写过程中私自篡改病历、对病历内容进行隐瞒、对检查结果进行伪造、在未得到许可的前提下,对医疗文书材料进行销毁、出具超出本人职业范畴之外的医学证明文件等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严重者甚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进行医疗诊疗的过程中,要将详情依依告知患者,不得隐瞒,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知情权,并要求患者本人及其监护人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签字确认,同时,应反复对学生强调法律效力对医疗文书的影响。临床带教教师需严格检查指正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对文书中发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要求其加以改正。除此之外,带教教师要带头做好榜样,使正在经历实践过程中的同学们能够逐步熟识到自身在参与各种诊疗工作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最大范畴,能够对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进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全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擅做主张和擅自行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教育阶段不断对学生渗透医风医德的必要性,加强医风医德的教育,提高学生们对医疗法律法规的熟悉度和对医德医风的认知度,同时还要强化学生们的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学生严格对自己来自法律角度的医疗行为和来自伦理道德角度的言谈举止的约束力,对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改善不良的医疗背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连续出台的多部法律法规中,虽然有部分法规可以作为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行为的准则和保障的依据,但就处于当下医疗环境中的临床教学工作,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当前医疗教育工作的需求。支持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事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保障医学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临床知识和医疗技能,维护患者的多元权益,为患者接受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保障,是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最终目的,因此,寻求法律机制对临床教学进行保护和建立法律法规使临床教学工作有法可依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梁秀文.医疗改革给临床医学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健康大视野,2007(1):105.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11.019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MedicalStudents'

ClinicalPracticeAbilityTraining

LICongde

(MedicalScienceCollege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Yichang,Hubei443002)

AbstractFromthesestudents,teachersandsociallevelsofanalysisfactorsinclinicalpracticeteachingconstraints,proposedchangesinteachingconcepts,establishandimprovegrass-rootsteachingorganization,integrationandoptimizationofcourse,meansandmethodsofinnovationinclinicalpracticeteaching,theteachingofclinicalpracticeimplementationintopracticeinordertoimprovethecompetenceofmedicalstudents,forthesocietyofhigh-qualitymedicalpersonnel.

Keywordsmedicaleducation;clinicalpracticeteaching;teachingmethods

如何有效提高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学教育的难题。但伴随着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素质提高,对健康的需求增加,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临床教师医疗任务繁重,医患关系紧张,能投入教学的精力有限;再之医学生招生规模太大,生均病床数严重不足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了临床实践教学。更重要是对生命的敬畏,确保患者的安全,现在已不可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床边教学的方式完成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拟探讨如何排除诸多影响临床实践教学的因素,加强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医患沟通技巧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等医生必备素质的培养。

1临床实践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医学教育是培养促进人类健康的医生,其肩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系健康和延长生命的神圣使命。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必修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岗位胜任力,顺利实现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途径。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的物资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和服务模式将发生根本变革,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肩负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重任的医学院校要根据医学发展的总趋势,不断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临床实践教学应围绕医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进行适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的需求。

2制约目前临床实践教学的因素

(1)学生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①医学生对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不足,难以意识到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辩能力的关键途径。尽管安排大量时间反复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但由于学生动力不足,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必定难尽如人意;再之,学生迫于就业压力,不能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千军万马都挤到考研路上,将自己主要精力和时间进行备考,客观上放弃了许多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失去许多良好的学习机会。考研、就业与毕业实习在时间安排上发生冲突,医学生难以静心、认真完成毕业实习。

(2)临床教师精力有限,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目前一线临床教师医疗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客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在人满为患的医院,发掘医学教学资源,争取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精心组织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且许多一线临床教师本身刚走出校门不久,教学经验严重不足,且认为教学是额外负担。在教学活动中,难于系统和完整的传授知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由于本身工作和学习压力大,有时候为缓解自我压力,让学生做些琐碎的事情,不带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更有甚者,认为临床教学是增加额外负担,采取应付的态度。

(3)人民群众的法律维权意识与新医疗法规实施对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②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的意识增强,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并未就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及其内容进行相应的界定,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依法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让学生以其为对象,进行相关临床实践活动,导致传统临床医学教学中采用的床边教学受到极大的冲击。一方面难以得到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带教老师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导致临床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即现行体制严重影响临床实践教学,制约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多接触与反复接触临床的需要,减少医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的机会。

(4)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随着各类院校的合并升格,医学院校猛增,医学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进入医院见习和实习的学生也不断增加,而教学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病床数的增加有限。数十个学生和教师,一批又一批,在狭窄的空间进行床边教学,即使能得到少数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客观上会遭到同室病友的反感,甚至抵触。次之,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典型病例的数量也不断减少,学生很难见到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再之,由于一些疾病发作的时效性与季节性,学生在病床边观察的时间有限,也难以顺利完成临床实践教学任务。

(5)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改变对临床实践教学的影响。随着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从单纯疾病治疗为主改变为以人民健康保健为主,从以患者为核心转变为社会群体为核心,从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主变为以疾病预防保健为主,从以医院、医疗技术为基础转变为多学科、多部门和社会群体为基础的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立体化医疗服务体系。这些变革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客观上要求医学院校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重视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更要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融入人文社科知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适应现阶段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需要。

3解决临床实践教学诸多问题的可行途径

(1)转变观念脚踏实地做好临床教学。③教与学是一个多方合作的立体化系统工程。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动,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应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想、学改革的认识。学校或学院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会从高层次把握国家方针和政策,制定合理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案,为正常开展临床实践教学保驾护航。临床教师更新临床实践教学观念,可提高教师对现阶段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认识,促进教师自我完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更新临床实践教学的观念,就不会局限于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性地开展学习,无论是个人、团队还是小组学习,都会达到最佳境界。只有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统一认识,明确教育目标,劲往一处使,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把临床教学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临床教师多为一肩担两任,除承担临床教学任务外,还有繁重的临床医疗任务。客观上临床教师的精力有限,能投入教学的精力更是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的重要性凸显。有了较为健全的教学组织,教师拥有了归宿感,才能在繁重医疗工作中,自觉开展诸如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材料和对象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等教学研讨活动。从而克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得临床教师更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精心组织教学所需相关材料,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性教学内容。通过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更有利于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学技巧,克服教师没有时间脱产进行教学培训所致的教学技能欠缺,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立体化地建立临床教学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临床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适应时代要求,创新临床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平台。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临床实践教学气氛。增加师生互动,变枯燥为有趣,变单纯理论学习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等手段愉悦课堂,让学生在欢快中学习,在趣味中学习。根据总的培养目标,制定阶段性教学要求,分步实施。将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典型病例分析与讨论、各种形式的教学查房以及专题讲座、人文知识选读、临床思维训练等相互穿插、相互补充,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效果。更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开展视频反馈教学,让学生在自我错误分析中学习;在挫折中学习;在他人的失败中学习;在相互评价,知人之优,明己不足中学习。临床实践基本技能在操作错误、纠正、再发现错误、再纠正中学习,直至熟练掌握基本技术,还要明白与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整合与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医学相关学科知识与日俱增,更新速度加快;加之新技术与新诊疗手段不断应用于临床,促进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随着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逐渐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实践教学。由于人是一个完整个体,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分阶段培养的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不容忽视。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应围绕培养总体目标进行,既有利于医学知识的全面学习与掌握,也有利于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综合能力提升;更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加大临床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力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要融入人文、社科以及地理知识,加强学生人文知识和临床思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良好医德,逐步熟练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以便顺利实现角色的转换。改革局限、从属于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训练的变化规律组织教学内容,构建新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要根据临床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克服理论与实际脱节、形式单调与内容重复较多的现象,进行兼并整合,形成综合性、设计性为主的实验内容,形成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总之,临床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不同层面的人群。只要我们解放思想、细心钻研临床实践教学,适时改革临床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才能顺利落实临床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医学人才。

注释

①江淑芬,王珂,姜一农,等.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5.36(1):95-97.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信息能力;效果评价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教育培训效果,为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能力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及临床指导教师小组访谈方式,调查参加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的155名研究生、未参加培训的79名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信息技术认识程度及相关工作能力。结果与未培训者相比,参加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对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的认识和相关工作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χ2=14.67~17.03,p<0.01);98%以上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结论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对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信息能力;效果评价

capabilityofapplyingcomputerinformationinpostgraduatesofclinicalmedicine:anassessmentoftrainingresulthouying,wangyanqing,lankuixu,etal(theaffiliatedhospitalofqingdaouniversitymedicalcollege,qingdao266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sultoftrainingonabilityofapplicationofcomputerinformationinpostgraduatesofclinicalmedicine,andprovideareferenceforthetraining.methodsaselfmadequestionnaireandgroupvisitwerecarriedouttosurveytheclinicalperformance,knowledgeo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correlatedworkabilityin155postgraduateswhohadbeentrainedand79whodidnotjointhetrainingcourse.resultscomparedwiththeuntrained,theknowledgeoncomputerinformationandworkabilityofthetrainedweremuchsuperiorwitha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them(χ2=14.67-17.03,p<0.01).morethan98%ofthestudentsregardedthecomputertrainingcourseasamust.conclusionthetrainingonapplyingcomputerinforma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forpostgrautesinclinicalmedicinetoraisetheirclinicalability.

[keywords]clinicalmedicine;postgraduate;informationknowledge;appraisalofeffectiveness

医院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医生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的经验决策走向与病人已知存在的客观科学依据相结合的医疗决策,这就对临床医生及时获得准确的医学信息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对作为未来医生的临床医学生的计算机信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全面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当代医学生的必备能力。133229.Com当前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的现状与临床工作对医学生计算机信息能力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医学研究生教育阶段,这种差距愈发明显。近年来,我们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了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本文对经过系统培训和未经过培训的医学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指导教师进行访谈,用人单位回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能力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我院进入临床实习的2005级、2006级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信息能力教育问卷调查,其中经过系统培训者155人,男78人,女77人;未经过系统培训者79人,男42人,女37人。两组研究生年龄主要分布在25~30岁,专业主要分布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主要采用入院强化信息能力重要性意识教育、系统整体理论知识讲座、医生工作站等临床实际应用操作训练、临床教师教学实践指导及工作运用等系统化以网络运用为主的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

1.2.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相关问题调查。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教育的认识以及临床工作能力。调查采用不记名自填调查表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44份,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率95.90%。并随机抽取不同专业的临床指导教师6名,采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客观评价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培训效果,同时对7家用人单位进行回访。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及ppms1.5[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工作能力明显提高

培训后,分别有92.26%、85.81%、84.52%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熟练使用医生工作站、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及其他数字化医疗设备;有92.90%的同学认为通过系统培训能更快地掌握医学信息技术,从而提高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知识整合能力;认为掌握医学信息技术后有利于明确临床诊断、缩短临床诊断治疗时间的同学分别占93.55%、94.19%;认为通过系统教育,掌握该项技术后能够给病人提供更方便、快捷和连续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的学生分别占97.42%和96.13%。

2.2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认识充分、相关工作能力大幅提升

参加系统培训的医学研究生掌握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者达94.83%,未参加系统培训的同学对所在医院的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一般了解者占78.4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14.67,p<0.01)。系统培训的同学对数字化医院整体认识比较全面的占92.25%;而未培训者仅占72.15%,有近1/3的学生对数字化医院整体认识模糊或不全面,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7.03,p<0.01)。在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加快医学知识获取速度方面参加培训同学高于未参加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途径

通过对未参加系统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途径的调查显示,未参加系统培训的学生中67.09%的人主要靠网络、图书馆资源和相关计算机类书籍等途径学习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知识,其中88.16%的同学认为这种途径不能全面有效地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另有15.19%的同学则是通过向科内带教教师学习该技术,但其中只有19.75%的同学认为能掌握和应用该项技术。17.73%的人没有任何学习途径。通过对临床指导教师访谈,教师普遍认为,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能力培训能提高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掌握并应用该技术,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4用人单位回访结果

7家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评价良好,尤其是在计算机信息能力方面,一致表示能很快熟练应用所在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对临床和科研工作帮助极大。

3讨论

目前,国内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教育仅涉及基础知识和操作,甚至有些院校还没有开展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2],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已远远跟不上医院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医学研究生在学习和实习期间忙于临床工作和论文写作,很少接触计算机信息能力教育,造成了医院的硬件设施非常先进,但学生的应用能力却较低下,使医院的硬件设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3]。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及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教育现状,建立了以信息获取与信息利用为主的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调查结果表明,98%以上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90%以上参加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认为系统教育效果明显。经过培训的同学无论对医学计算机信息知识的整体认识,还是临床工作能力都较未培训者有明显的提高,95%以上参加调查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加快对医学知识获取速度有帮助,培训是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这充分说明了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有利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对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认识,可提高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和临床知识的整合能力、临床诊治能力和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软件应用模块的作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研究生临床诊治水平,有利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连续的医疗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齐鲁医学杂志,2009,24(1):293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观后感心得范

    - 阅0

    电影《飞屋环游记》的观后感心得范文五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电影《飞屋.....

    大学生支教活动总结范文(整理9篇)

    - 阅0

    大学生支教活动总结范文篇1寒往暑来,光阴荏苒。不经意间凝望,公路两旁的护道树又一次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季节无声地告诉我,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

    保育员人工作总结(整理8篇)

    阅:0

    保育员个人工作总结篇1一、制定科学、合理、平衡的膳食计划,科学制定带量食谱合理营养是创设健康膳食环境的....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6篇)

    阅:0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1关键词: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体会中图分类号:R192临床实习是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

    教学改革基础(6篇)

    阅:0

    教学改革基础篇1【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