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6篇)
来源: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1
关键词:现代设计;特征;形式意味;审美;辨析;目的性;整合性;先进性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严密的逻辑原则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设计与艺术、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我们虽能轻易地在理论中或概念上辨析,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却一直莫衷一是、含混不清,甚至互为替换。显然,我们对设计特征的理解尚有偏差,对设计特征的认识还须全面。正如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德国哲学家沃夫冈·韦尔施早在20世纪末不约而同的预言,“21世纪将是设计的世纪”,现代设计日渐从一门边缘学科,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交叉学科,设计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现代设计的研究也空前高涨。时代的发展导致了人类需求的多样与复杂,科技的进步又丰富了设计的实现手段,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时代的今天,面对新的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传统的设计理念和研究范围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的现实需要。我们对传统设计的特征尚未清楚明了,现代设计的特征却已潜移默化、日新月异了。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辨析现代设计的特征,是我们进行有效设计的前提,也是现代设计持续发展的基础。
任一客体都具有众多特性,人们根据一群客体所共有的特性形成某一概念。这些共同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称为该概念的特征。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生存形式,无疑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特征就是在物质、活动和观念等层面形式的特殊意味。概括的说,主要有:基于物质层面使用意义的目的性(市场性和社会性)、基于活动层面实践意义的整合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和基于观念层面认识意义的先进性(时代性和自觉性)(如图1所示)。
一、目的性
作为物质的设计都具有使用属性,使用是为实现明确的目的,因此,现代设计的目的性特征主要表达设计形式在物质层面的使用意义。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战国墨子语)设计的功能决定着其目的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是从功能创造和服务的满足角度来体现的。设计只有进入市场和社会才是成功的设计。因此,这种目的性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具体市场(功利)的,又是大众社会的。
1.市场性。“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增加了对设计的投入,将设计放在国民经济战略的显要位置。美国联邦机构内设有国内设计部,前总统克林顿在1992年提出了“设计美国”的战略口号;1998年,金大中与布莱尔共同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hildathatcher,1925-)曾说:“设计就是保障,就是价值”;“设计是英国工业前途的根本”。日本政府也制定了“设计立国”的新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创造市场、引导消费”,“更新及销售生活模式”等发展目标。
同时,设计是创造商品高附加值的方法。同一商品,知名品牌的价格与非名牌相去甚远,包装的差别也造成价格的悬殊。消费者不仅仅依靠显而易见的商品功能上的优点,还要根据商品视觉上给人的感受和其社会标记来做出购买决定。现代消费的多层次性要求同一类商品有不同的附加价值。20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师、美国设计先驱雷蒙德·罗维曾经说过:“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升的曲线。”他强调设计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市场运作服务,并带动了“好的设计”才能占有市场的新概念。
设计可以把握市场的文化脉搏与经济信息,针对不同消费层的消费心理和经济状况,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者的商品。提高商品的附加值不仅仅是从商品机能方面考虑,还必须将功能(function)、材料(material)与感性(sensitivity)三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行。一般来说,f.m.s.值越高则附加价值越高。
此外,设计师还必须具备对经济的
敏感性。任何设计都应树立提高功能成本比的思路,设计的价值分析保证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
2.社会性。设计行为是个人的活动,同时又是社会性的活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不能忘了同社会学的关系。因为人对物的尺寸需要是社会性的需要,不光是纯生理上的需要。”设计的功能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使用者、消费者,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设计的功能也因此是多层次的。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设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一般的物理和生理因素的使用功能,需要考虑设计与历史、环境、生态、能源、文化、伦理准则等的关系,要进一步满足心理性、文化性和环境性等社会因素的象征功能、美学功能、教育功能等。因此,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人们生活的便利,更是为了生活的舒适、健康、效率,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向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生活模式。
设计便是将人们的多重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目的功能,在物化的同时要考虑到其社会意义。当设计所体现的物质因素的功能在目标市场的追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设计的又一内在属性——社会性功能也就实现了。
二、整合性
设计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必须整合多方面资源。因此,现代设计的整合性特征是设计形式在活动层面实践意义的概括。“整合”是相邻甚至相距很远的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溶合而形成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在这里指运用各种因素来解决设计问题的行为过程。其过程关涉到流程的系统性和管理的协同性,包含设计规划的合理与设计管理的科学。设计的整合性特征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即:设计的系统性和设计的协同性。
1.系统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系统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且越来越体现出综合性和渗透性。设计领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学科,也就决定了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类完成创举性活动的背后,都有合理的系统规划和科学方法。在轰轰烈烈的造物活动中,人类总能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认识、形成经验,并指导实践。周而复始,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先秦古籍《考工记》是一部关于“科学技术”和“设计艺术”的专书,详尽的记述了有关“百工”之事。分别对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力图阐明其内在的科学道理,以及设计与制作的关系。“它所记录的不仅是制造的技术,已开始进入到理论的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它不仅代表当时的设计和手工技术水平,还体现了当时的设计管理水平,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手工业生产有着指导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我国先秦时期制器造物的鼎盛繁荣。
包豪斯现代设计大师莫霍里-纳吉(laszlomoholy-nagy,1895-1946)曾指出:“设计并不是对制品表面的装饰,而是以某一目的为基础,将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其能纳入工业生产的轨道,对制品的这种构思和计划技术即设计。”可见设计并不局限于对物象外形的美化,设计的过程正是把这种构思计划系统科学地渗透到具体对象上。
2.协同性。在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中,设计不再仅仅着重于其物化的过程,更加关注和体现各阶段、各环节问的相互协作与配合。我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表面上体现了人类又一次征服自然的物化的过程。而实际上,从飞船设计最初的预想蓝图的勾勒到方案深入的设计,再到每个零部件的生产、调配、组装,再到无数次的精密检测和虚拟试验,直到最终的成功发射,其间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所涉及到的学科之多、工种之杂,绝对需要科学的统筹管理、需要紧密的协同配合,方可保障“神六”的顺利通天。这种协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同数据资源之间、不同终端设备之间、不同应用情景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科技与传统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是一项社会协同工程,其发展趋向大于设计本身的物化过程。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作为设计的又一工具,虚拟的、数字化的设计成为一种主要的设计形态,这种设计形态实质上是设计的协同管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
以知识为主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来提升设计工作效率,从而增强设计执行力,保证设计t作的全面开展。
三、先进性
设计创意表达特定的意识观念,这些观念是改造生活、认识生活的源泉。因此,现代设计的先进性特征主要表达设计形式所蕴含观念层面的认识意义,包括社会的、科学的、技术的、人文的各种因素。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设计,一般都是通过科技的领先和意识的自觉显现来体现的。显然,这里的先进性包含多方面内容:(1)先进的社会意识,它是设计的潜在动力;(2)先进的科学意识,它是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先进的工程技术基础,它是设计产生的直接动力。
因此,这种先进性必须具备时代性和自觉性。
1.时代性。设计是创造新的生活模式的一种行为活动,是一项为人类服务、走在时代的前面的创新工程。现代设计的概念,可以说是伴随着现代社会中技术和艺术的变革而产生的,是随着人类对自我、对环境的不断认识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以大工、世生产为前提的现代设计,作为人类造物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大工业生产机械化的不断扩大之后才蓬勃兴起的产物。“它的直接条件是工业文明与科学技术在近几个世纪中积累起来的、空前规模与水平的物质条件与技术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设计不仅受文化浪潮和趋势的影响,而且受电子、科技的新动态的影响。设计者必须预测未来文化的主要动态和市场动态,使得自己跟上未来的潮流和时尚。另外,生物t程、材料科学、遗传学、计算机等在设计舞台上的应用也日趋完善。为了使设计的机能更准确,所有的控制设计精确性的因素都将预先经过计算和研究,以使设计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设计师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庞杂,现代设计的概念不断得以深化。
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有失控的感觉。“在后工业时代,设计已经成为连接技术和人文文化的桥梁,抒情特点和诗意情感的表达成为优秀设计作品的特征。”人们在希望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功能,表达出更多人情、个性的同时,也期望设计还可以包含更多的人文价值。这也正是一个国家的设计区别与另一个国家的设计、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体现。
2.自觉性。人类从由使用天然工具到使用制造的工具,开始按照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造物意识”,有目的地从事创造性活动,进行具体的设计创想,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人猿躬首相别了。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人的意识发生了最根本的转变:从不自觉的无意识到自觉的有意识。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根源是需要。需要是产生人类各种行为的原动力,人的行为都自觉不自觉、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为实现某种需要的满足。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需要成为行为的原因。人的设计活动是在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性的行为。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和方法的。”因此,这种有意识是因为有具体的预想目的才产生的具体的需要,具体的需要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
显而易见,作为人造物的工具已经包含了人的“造物意识”,人类在这个阶段的设计活动中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人类的设计活动是按照理想和需要进行的,而理想和需要又是不断的发展、逐步提高的,人类的设计活动也就没有止境。”
现代设计已经是现代意识与现代心理的物化,是理性与感性的构成,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创造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内容。设计师的个体设计意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使设计成为生活的必需,成为社会的渴求,汇聚成一种整体意识从而形成整个社会意识。“而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与否,也就由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对设计需求的有无来决定了。”
(责任编辑:武翠娟)
参考文献:
[1]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
民出版社,1998,63.
[2]崔天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理论与技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英]克莱夫·贝尔著,姜庆国译,有意味的形式[j],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一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406.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0.
[5][美]斯蒂芬·贝利、菲利普·加纳著,罗筠筠译,20世纪风格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
[6]张道一,考工记注释[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5.
[7]刘文金,论原创设计的特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3,(2):8.
[8]梁梅,信息时代的设计[j],装饰,2001,(1):5.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2
论文摘要:本文归纳了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及经济技术特征,探析了国内外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域化建筑创作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重点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要点和原则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并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建筑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地域化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的价值观念: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时代的面貌,强调从个人的局限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
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3
所谓立意,就是指平面设计中的主题,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首先是进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的过程中首先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设计者的创作灵感,给作品赋予特定的含义。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想要表现出形象准确的艺术特征,在创作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艺术体验,体验出艺术韵味从而进行艺术构思,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经过深入的构思活动,使整个作品富有灵魂寓意,“立意”过程也是是赋予艺术作品灵魂和内涵,没有意蕴的艺术作品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作品当中包含的内在意蕴首先要求平面设计作品具有灵魂要素,艺术设计外在形态决定着艺术的本质内涵,艺术形象内涵要素是形象表现的依据,例如用中国传统的吉祥形象凤凰作为平面设计的要素,传统中的凤凰图案表现出飞黄腾达的美好寓意,好运连连的情感也注入其中,通过平面设计的艺术设计理念,运用美观抽象的变形原理使艺术的深层次意味得到了提高,提升了设计品牌自身的形象价值因素,增进了观者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使整个设计的意味表现更有文化价值,使人们的观念和品牌形象结合在一起。平面设计的艺术形象,是设计者在预先的效果中首先设想好的,在理想理念的驱动下,对艺术创作中的构图、色彩、图形有深层次的挖掘,才能表现出深层次的意蕴追求。
如何深入表现“立意”:第一,立足于设计作品的主题,平面设计的主题是“立意”的核心主旨,是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深层次挖掘,从而使艺术设计理念更富有韵味。第二,表现形式深刻性,主题内容的发掘使整个平面设计的酝酿观念增强,提炼出的形式语言更符合创作内涵的需要。第三,从形象个性的语言形式出发,确定合理的造型语言,表现的艺术语言更符合观者的艺术感受。第四,从外在形象可以看内在的深层意蕴,通过外在形式表现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窥探作品中的本质内涵。经过深思熟虑的准备工作,把艺术构思的“立意”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反映出作品内容的主旨和内涵,创作出富含意蕴的平面作品,使艺术创作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在艺术的构思阶段,运用思维模式创作确定作品的主题,赋予艺术载体适合的艺术意蕴,对于形象设计要素的内涵充分把握,作品当中的深层内涵表现出来,接着确定画面的象征感受,也就是“立象”。
二、“立象”——艺术的形象要素特征
所谓“立象”主要是运用象征主要的原理,从借鉴、模仿的方式入手,把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抽象、提炼、概括,使物象更加符合创作者的意图,从而创作出具有形式美感和艺术气息的艺术作品。万事万物的艺术设计法则在设计规律中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设想,对形象要素的提炼形成思维理念的主要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形象给观者直观印象和具体感受。在平面设计中对形象的色彩、造型、元素的结合,以及对整体设计中一丝一毫差异,都和整体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息息相关,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了平面设计最终的形象。
运用“立象”韵味表现在平面设计的作品中,体现传承的艺术体系,对图像符号的再创作,在充分认识“形”的具体含义当中意蕴,传其象征的神韵,这样有利于观者对艺术形象产生的共鸣,领悟作品当中的艺术情感,使形象更为生动的传达。象征的运用使设计作品提升了一个层次,比如说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它是由中国传统富含吉祥图案寓意的中国结演变而来,象征着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寓意,使得观者从灵魂深处认识并认可品牌,一方面用象征理念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使品牌自身价值从深入层次理解更具有人文精神和历史价值。
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图像象征性原理来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怀,运用图形本身呈现出来的感受和角度来表现作品当中的意味,图像的意味与文化发展相适应,时代内涵赋予了它新的文化含义,在长期的总结与概括中,实现图像与象征、隐喻相结合,从而使平面设计中的“立象”更加深刻的艺术感受。在平面作品中“立象”不仅可以使信息传播,通过它丰富的内涵可以使观者认可,带来传播的广泛度和认识度。因为设计出来的艺术形象既可以使人们接受消息,同时感受信息和接受信息。“立象”可以使审美感受升华,在美学的视觉感受中抒写动人的艺术氛围。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增强作品的意境,
运用民族语言的象征和隐喻含义表现,使作品中含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人文风貌,结合本民族文化传统来进行设计,利用文化精神来阐述作品中的含义,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作品本身的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中象征着吉祥如意的韵味,以金石篆刻相结合的原理象征着文化精神的博大精深,创造出来的形象是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情结。在平面设计中艺术形象是向观者传达,在传达过程中作品形象中象征性元素也被人所关注,一幅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使人心旷神怡,享受到视觉传达的快乐。在当今的艺术潮流中,图形的象征含义更多带动人们的审美情感,同时人们被作品当中的意境、寓意、含义的图形元素吸引。运用“立象”作为设计作品要点,可以使平面设计在形式法则之中找到切入点,表现过程中象征和隐喻都是设计要素,在观看形象美感的同时,透过形象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就是形象的精神含义,“立象”是对形的理解,对形象的解读,将平面设计的设计理念含义包含在其中,使形象设计更加贴近艺术的表现方式。
在表现象征主义元素的的过程中,借鉴和模仿是运用到平面设计的方式之一,各种体现民族艺术精神艺术语言,书法、篆刻、剪纸、吉祥图案等都是平面设计的可以运用的元素,我们开拓艺术创新思维,谱写设计中“立象”的新篇章。在平面设计的教育中,运用好“立象”可以使观者达到心灵上的震撼,这就需要设计者的作品是在文化底蕴上设计出来的,作品中富含哲理的韵味,通过图形、色彩、字体传播给观者,这样使设计者和观者达到了沟通,使观者感受设计者的思想内涵达到心灵触动。
运用“立象”的表现手法可以使艺术形象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除了图像中传达出来的信息要素之外,更多的是图像象征的内涵,所以艺术形象可以感染观者,令人回味。当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立象”这一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进行创作时,运用的图形具有深刻的内涵,使创作具有丰富的联想,从传达出来的审美感受看,图像传达出来的艺术感受具有意境,表现出作品中的艺术魅力。
三、总结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4
关键词:装饰语言;服装设计;符号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41-01
一、服装设计中装饰语言的概述
“人类的历史就是创造和运用符号的历史,”中国因五千年来的文化和艺术所拥有的视觉上的符号特征而被称为“符号中国”,而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在装饰形态上所具有的符号功能直接影响了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丰富了服饰设计世界的多样性。
苏珊・朗格曾提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表象符号”。在中西服饰历史上所累积的饱含着浓郁民族特色的经典装饰语汇,在今天也成为一种设计创作的符号元素,设计师们将各种装饰元素自如地运用于设计作品中,其作品所体现的风格和趣味特征便带有强烈的个人符号特征意味,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自我表达的意识风范和创作意念,创造新符号的过程是对符号的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过程,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要运用独特的装饰语言使服装呈现出个性的特质,以彰显装饰语言在服装设计中的鲜明特色。
二、服装设计中装饰语言符号的特性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符号的功能是赋予对象形式和概念,并使对象比在纯粹的自然中更容易被认识。在现代设计中,符号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传达特定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为视觉图像的装饰符号,使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一)象征性
象征是一种联想和经验,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它是人类相互交流的基本方式之一,往往用特定的事物或形象,暗示另一形象或某种特殊意义;装饰的根本意义在于它已形成属于内在精神的固定符号,而不是变来变去的形式魔术。服饰设计中装饰语言所具有的符号象征性、直观性,在世界各民族各地域都具有共通的特性。
服装上装饰语言的象征表意可追溯到原始艺术的原始思维,可以这麽说原始的象征思维产生了直观的图形和符号,同时符号又传达出强烈的象征寓意。传统社会在服装的样式、穿着方法尤其是装饰语言的特征上,往往有着直接可读的意义,装饰语言具备象征符号的功能,传递出民族的习性和审美情感,总体面貌神秘、幽远、古朴。例如苏格兰经典的格林达吞纹,伊斯兰的缠枝花草和阿拉伯文字,日本和服的友禅纹样,中国的龙凤、团花等图案。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纹样的象征寓意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因为那是民族的标志;避邪的武器;如苗族的龙、蝴蝶、鸟等装饰纹样,藏族的八宝、百结、莲花、动物等佛教吉祥装饰符号。
(二)标识性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符号的功能是赋予对象形式和概念,并使对象比在纯粹的自然中更容易被认识。符号的指示功能即符号标示了与它所指示对象的一种习俗性联系的特征,指示符号利用媒介物与指涉对象之间具有的空间联系或因果联系而形成的标识,利用装饰形态造型因素使人们的视线集中,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功能,显示事物的名称、形态和区别。符号的标识性更确切地可解释为认知性和普遍性,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而设计作品的符号语言只有被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才能达到识别、标识的目的。
在制服、运动服等一系列特定服饰的设计中,装饰符号语言的运用和特定的标识性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和依据,以此区分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职能。军服、校服、航空宾馆制服等服装的设计,除款式上的大同小异外,色彩、配饰等细节装饰的设计和运用,作为制服直观的装饰符号起到整体着装印象塑造和区分不同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作用。
三、服饰设计中装饰语言的表现方式
作为服饰整体视觉形象的组成元素,装饰语言需要设计,同样符号特征的装饰语言有其精心的设计构成和表现方式。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一种语言的使用,一件作品的表现往往就是一种自发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服装中装饰语言的表现手法是设计师自我创作意向的符号和个性特征的显现。“服饰设计的艺术张力,正在于物体表面的符号流动;正在于后现代社会全球文化‘表象主宰内容’的设计意识形态,是表面化的肤浅,也是深度的个性特征及文化想象”。服饰设计创作呈现的手法,在于抽取不同的艺术创意元素,组合全新的时尚文化样貌与时代语汇,并将此样貌所蕴含的意义,传递给观者进行多元的诠释。服装中装饰语言的运用,体现了设计师自我表达的创作理念,显示出设计师主要的设计风貌和个性创作风格。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5
关键词:标志设计创意三律品牌记忆点
检索:.cn
Abstract:Brandlogocanbeseeneverywhere,andthepublicisnostrangertotheunderstandingofthebrandlogo.Thedesignisakindofbrandlogoworkswithuniqueness,identification,artisticqualityandtimes,makingeffectiveserviceadvertising&communicationforthebrandandcorporateimageandculture.Anearlycreativeideawhichistheuseof"creativethreerules",namelythelogoismarkedfromtheperspectiveofgraphics,textandthemeaningoflogo,thenthecreative"brandmemory"expressionofthesignisused,finallytheingeniouscreativevisionandprofessionalvisualperformancecanbecombined.Afterthesuccessfulbrandlogocaseanalysisandthediscussofpersonalpracticalproject,combinedwiththedesigncreationwithuniquecreativeideasandproperexpressionofthebrandlogo,designbrandlogoworksaccuratelyandeffectively,finallymakeitaneffectiveway.
Keywords:Logo,Design,ThreeCreativeRules,BrandMemory
Internet:.cn
在商业化社会中,品牌标志被企业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它作为企业和产品信息传达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受到人们的推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中涌现越来越多的设计机构和公司以及品牌标志设计师,必然会出现标志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设计创作者需要运用巧妙的创意角度和恰当的表现方法,才能有效解决标志设计水平高低不齐的现状。
一、品牌标志设计的概念
品牌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显著、单纯、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作为直观语言;品牌标志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图形符号,它来源于社会和自然以及人们对视觉世界的抽象概念化的印象,通过艺术规律的加工和提炼,使之区别于装饰图案及其它设计,标志带有文字符号式的简约性和抽象概念性,同样不同于直白的文字;品牌标志设计不仅是实用物的策划设计,也是一种图形符号艺术的设计。它与其它图形艺术表现手段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身的艺术特点和规律。
当今,品牌标志设计得到大多企业机构或大众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众对于简单的视觉符号更为关注,比如一些场所环境中的公共标识,它们既简单又具有一定的识别性,避免人们不愿看到更多文字识别的现象,为大众的生活提供便利和效率。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激烈的市场竞争,诸多企业和商家为达到区别同类品牌产品,树立自身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销售目标,他们对于品牌标志设计的重视和需求也越来越高,比如麦当劳,康师傅等行业品牌标志都已深入公众内心,达到一定品牌认知的效果。从专业角度来看,成功的品牌标志应该具有唯一性、识别性、艺术性、时代性的特点。因此,要做到这四点必须掌握有效的创意思维和表达方法。
二、品牌标志设计的创意角度
品牌标志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品牌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何设计一款标志具有新颖性、识别性、艺术性等特点已成为标志设计的关键所在。成功的标志离不开优秀的创意,在标志设计过程中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创意构思,用最精辟简洁的图形符号表达最为深刻的含义。从标志设计的实际出发,大体可以按照三个角度入手进行创意:一是从图形出发,二是从文字出发,三是从含义出发,或者兼顾两者或三者共同入手进行创意构思,称之为“创意三律”。三个角度之间疏而不漏,掐骨掐点,各有各的妙用,相辅相成,自成体系。选择合理的创意角度可以创作出具有唯一、识别、艺术与时代性特点的品牌标志作品,从而体现标志设计的灵魂所在。
(一)从图形出发
从图形出发是以客观物象的自然形态为基础,经过概括、提炼、简化突出其本质特征,或者利用抽象装饰的图形以及几何图形表现的标志。例如:真功夫品牌标志来源于李小龙的外形,经过提炼概括简化进行创意表现,体现“真功夫”的品牌概念。美国旧金山交通局标志利用抽象的几何图形表现传达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标志整体具有一定的神秘感,给大众一定的猜想空间,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图1、2)
(二)从文字出发
从文字出发是以中英文字体为基础进行变形设计的标志。从文字出发设计的标志,是人们最早选择的一种设计形式,所看到的便是所读出的,声音与视觉极为统一,具有较强的识别性。例如:名为SLURK哥本哈根果汁的品牌标志,创意角度一目了然,利用大写英文S进行变形,通过空间效果表现出去皮水果的形象,加上新鲜健康的绿色,传达出SLURK品牌的诚信价值观和注重生态、美好健康的产品特点。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标志创意是根据中文变形而来,标志整体上好似篆刻印章,以古城西安的纵横建筑为原型进行表现,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古朴而不守旧,稳重而不呆板,内敛而不狭隘”的特点,突出了西咸新区的城市建设将是合理规范科学的现代田园城市。(图3、4)
(三)从含义出发
从含义出发是在创意过程中,以其行为特征为基础,寻找一个适合的视觉符号,根据历史、信仰和文化,采用象征性、故事性、比喻性将其抽象的理念和精神通过恰当的视觉载体表现出来,使其抽象的理念和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大众化。例如: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的设计就是利用含义出发进行设计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标志取名为“长安花”,取意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创意构思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三、四、五边形状的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的形象,其中三边形状如汉字“人”,位于图案中央,体现以为人本,代表着文化、理性和责任,所谓“三生万物,花开吉祥”,四边形尤如西安古城墙,暗指长安城,象征着人民和谐,体现西安的特色,即为“四合为土,天圆地方”;五边形好像五瓣花,是自然界最常见的花朵形式之一,代表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象征着自然与万物,所谓“五叶生木,林森荫郁”;六边形状如雪花,态如流水,寓意上下东西南北六合,象征包罗万象的宇宙,即为“六流成水,润泽万物”,从三到六的自然递进,体现了宇宙、自然、城市、人类的和谐共生,也契合这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创意自然,天人长安”的主题。(图5)
由此可见,这三种创意角度可以使得标志设计变得简单化、明朗化、系统化、使其更加容易创意和构思。在实际创作中,不仅仅单独从这几种角度进行创意,也有许多标志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设计,因此标志设计者应学会融会贯通,从多个视角进行标志的构思,利用更为恰当的表现方法进行表达,使其创意和表现适应时展,设计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标志作品。
三、标志设计的品牌记忆点
标志设计是通过准确涵义和巧妙的创意思路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关注,通过新颖独特简洁造型,鲜明色彩来强化标志的识别性和记忆性。上面的创意三律是解决创意构思切入点的有效方法。巧妙的创意如何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客户和大众所接受,进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其创意思路也是标志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当设计人员为企业决策者阐述标志创意思路的过程中,一般是将思路平淡地讲出,未能形成一些图形化的语言表现,不利于决策者的解读。品牌记忆点的使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大众难于理解标志释义的障碍,通过品牌记忆点的图形表现可以清晰地理解和接受标志设计的方案,提高标志提案的成功率,进而减少修改方案的过程,有效地降低设计成本。
品牌记忆点对于标志设计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使受众者提取标志图形信息,根据图形信息理解标志创意思路。品牌记忆点也是概念的联想,联想到一些体现项目创意的关键词,利用相关图形体现关键词的含义,从图形中提炼相关相近元素(图形局部)作为标志设计的主要图形元素,经过整合形成富有深刻寓意,具有美观视觉效果的作品。比如:泰村鱼翅楼的标志设计就是利用寻找到的关键词“容器、地方特色、菜品特色”进行图形化表现,构成标志的图形元素,形象地体现了创意点和标志释义。(图6)
四、结语
总之,在品牌标志设计中,独特的创意角度和恰当的表达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设计一个成功的标志除了熟练运用三个创意角度外,还要在构思前充分理解客户项目的名称、性质、特点、理念和文化等信息,使方案尽量做到创意构图巧妙、寓意深刻、形象简洁并富有美感。只要抓住巧妙的创意角度,通过恰当准确的品牌记忆点进行表达体现,就能设计出具有唯一性、识别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品牌标志作品。
参考文献
1王金军.标志设计的关键―记忆点[J].装饰,1996,(06).
2李琳李红丹.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J].艺术教育,2013(05).
3王兰珍.标志设计视觉因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2,33(22).
4傅婷婷.浅谈标志设计的创意角度[J].青年文学家,2012(23).
5陈占肖孙亚云.字体标志设计的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
6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吕中元,彭年生.中国标志创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8谢崇桥.标志与含义[J].包装工程,2007(12).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6
关键词:吉祥图案;象征;融合;现代设计
1吉祥图案的历史
中国吉祥图案从出现到如今已经走过来相当长的岁月,在过去的各个朝代更替继承,显示出确定且分明的民族特色。可以说,具有最初文化特征的象征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了中国吉祥图案发展的全过程。
中国民间有关祭祀天地,请求赐福,祈求实现某种愿望和吉祥的思想意识非常普遍。这种思想意识在史前的巫祝和夏、商、周的占卜当中就存在了,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尚、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表明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追求吉祥顺利和祥瑞预兆的风气。
春秋战国时期,龙、凤、鹤、鹿等已经是那时的广泛流传的吉祥图案,其象征吉祥的意义也渐渐确定下来。从考古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汉墓壁画,可以判断,中国吉祥图案最迟在汉代的时候己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
汉灵帝时的“五瑞图”当中有黄龙、白鹿、连理木、嘉禾、甘露等五种地形上的特产,是直到现在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吉样画。吉祥图案的主要纹饰在这个时期基本上都已经出现,除理历代传统的饕餮纹、云纹之外,在吉祥图案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四灵”图案也已经正式出现,主要象征吉祥和方位的含义。
东汉以后,吉祥图案的发展迅速。从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壁画、画像砖和画像石的图案分析,瑞兽、祥禽、神人和“四灵”的图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吉祥图案除了出现在各类工艺品或日常使用的器物之外,以“吉祥画”等平面艺术方式而单独存在的吉祥图案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吉祥图案发展到明清时代,进入到鼎盛时期。目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吉祥图案,无论是主题寓意,还是表现技巧和寓意方法,大多是直接从明清时期的吉祥图案继承或沿袭而来。
一个时代吉祥图案的风格和图案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往往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甚至成为一个时代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标志。不同时代的图形都有其各自独特的风格,被赋予特定的象征寓意。因此,一个吉祥图案的风格往往就是它所代表的那一时代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色。
2吉祥图案的寓意方法――象征
从艺术的创意和构思来看,吉祥图案的寓意方法有三种:象征、谐音、表号。在实际的吉祥图案中,有的会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但更多的是几种方法混合使用。象征的寓意方法在吉祥图案中用得最多,并最能显示出其艺术特色。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是以象征的方法,或以象征为主要方法来进行寓意的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的象征寓意不仅表明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象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辛勤努力和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
象征是借助于文化形式表达另一种特殊意思的表意方式,象征是以事物外在的形象,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象征所想要人们认识或意识到的,不是这个事物本身具体的外在的直接意义,而是以其某些特征所暗示的普遍性意义。象征不是哪一个人的创造和发明,而是众多的人们对常态事物的长期认识和理解、经过漫长时间积淀而成的一种集体意象。
从内容上看,吉祥图案是人们对生存、生活,幸运、吉利、美好圆满、称心满意的追求,反映了真实诚恳、坦白直率的心理。而诉诸寓意形式的表现,则是浅显易懂的内容,既明白清楚,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例如,花瓶、马鞍,原本是最普通的物品,组合起来就成了平安的象征。松柏、鹤、鹿是长寿的象征等等。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单看吉祥图案本身并没有什么象征寓意,甚至有些图形很难被人们理解,那么它的象征寓意其实来源于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观念。现代象征图形往往是较为直译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传统文化、民族、地域特色较少,例如枪炮象征战争,骷髅象征死亡等等。将象征寓意的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标志设计当中正好符合了现代标志设计需要传统文化融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象征手法历来是吉祥图案重要的寓意方法。从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发展来看,主要是以象征寓意来实现其价值的。如果没有象征,吉祥图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象征寓意的吉祥图案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时代特征的鲜明体现,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象征寓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都体现出当时劳动人民的丰富的创造力和显著的才能,以及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无论哪个时代,吉祥图案所包含的独特的象征寓意,都是它们独特的极其吸引人的力量。正因为图案的吉祥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所以被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吉祥图案的社会影响和实际应用,是其他艺术类别不能取代的。
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视觉识别设计元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5篇)
- 阅0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5篇为了确保一周读书主题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预先制定一份缜密的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

销售总监年终总结报告范文(4篇)
- 阅0销售总监年终总结报告范文(5篇)通过一年的辛苦工作,现在已经圆满结束,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可以书写销售总监年终总结报告记录自己的生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销售总监年终总.....

企业创新的重要性(6篇)
阅:0企业创新的重要性篇1论文摘要:通过对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及现状的分析,阐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实....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6篇)
阅:0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篇1关键词:现代设计;特征;形式意味;审美;辨析;目的性;整合性;先进性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6篇)
阅:0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篇1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逐渐衰老,各项功能呈直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