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整理2篇)
来源:
水土保持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水土保持的意义
一、水土保持的现状以及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1、水土保持的概念。要进行水土的保持就要先要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水土的保持。这样才更容易开展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水土保持主要是指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的利用山区、丘陵区以及风沙区的水土资源,维护和保持水土的生产力,以充分发挥题第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此,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的科学手段。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水土保持的农业技术的措施、水土保持的林草的措施和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水土保持的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指水土保持耕作方法。具体的做法主要是结合当前的土地问题,结合农民的耕作技术,在破耕的地形上修筑一些可以暂时储存农田灌溉水的储水池,例如田区、沟笼的种植等。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大部分采用覆盖的种植方法、大跃法和免大跃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深耕、密植、间作套种的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农业技术保持的基本方法。水土保持的林草的措施又被称为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或者植物措施,林草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表现为改善大地的植被、增加大地的粗糙率,从而较少余地对大地的击打和冲刷,增加土壤的入渗,减少地表的径流,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
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主要表现为;通过修建各类的工程以此来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的径流,增加土壤的入渗,从而达到直至水土流失的目的。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作用,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主要表在以下三大类;破面的致力工程、沟道的治理工程以及护岸的工程等。特别是林草的保护措施和工程的措施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的,水土流失的保持工作对发展山区和丘陵以及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水土保持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人大国,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是人均的土地资源就很少了,除了井河湖海、沙漠和丘陵等特殊的地址,人均的耕地面积少之有少。现在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过度的开垦,更低的退化越来越严重,由于土地的退化,一些植被被破坏,导致水体六十,洪涝灾害、台风、泥石流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越来越大。生物资源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的存亡。为此开展植树种草、修建保持殊途流失的工程势在必行。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环境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国务院重视水土流失的保持工作,将说图的保持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的国策。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自此,将水土保护的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上来。与此同时,我们要深刻的明白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家园,着眼于我们的字随后代的幸福。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原因
水土的保持方案是指依据我国的水土保持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发建设单位为了保持水土流失,开展保持水土的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的法律文件,,他的主要内容包括扰动土地的整治率,水土流失的控制率,土壤流失的控制率,植被的回复系数以及林草的覆盖率等具体的内
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关的建设单位必须严格依法制定水土保持的方案,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1、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的推广相对落后。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从很早就开始进行了,对于水土流失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理论的研究不都完善和深入化,科学技术的指导工作不到位。二是;水土保持的工作效率较低,应用的速度较为缓慢,三是城市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渐严重,城市的水土流失的保持工作刚刚起步,缺乏技术经验和治理的方案。
2、水土保持的意识有待提高,宏观管理的深度不够。我国政府颁布了较多的关于水土流失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认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水土流失的技术工作性较强、综合性较强、设计的范围较为广泛往往造成对水土流失的看法和采取治理的方法不一。给水土的执法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致力的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水土保持工作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加大力度不断的改进,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环境的恶化程度却在不断的家具。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对水土保持工作投入的资金较少、尽管这今年国家大力度的倡导水土保持,但是,跟我国所面临的水土流失的实际面积和治理任务的艰巨性相比还远远不够,每年政府投入的资金对水土流失的致力还赶不上环境的水土流失的速度。所以政府应加大对水土流失的致力的力度。
四、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的意义
1、社会的生态意义。黄河下游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不断造成重大的洪涝灾害,,这些不断警示我们必须加快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水体的保持是山区发展的主要生命线,只有做好水土的保持工作,才能做好山区的经济的发展。
2、法律意义。我国的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电力企业以及其他大中小型的工业企业,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在修建铁路、公路、等工程时,要尽量避开对植被的破坏,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编制水土的保持方案的范围和要求,每个建设单位必须遵守。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是进行水土保护的前提条件,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水土保持的实际内容,是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的的重要的途径。它体现了我国将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到底的决心。
总结
水土流失问题一致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对环境进行随意的破坏,除此之外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缩小,人们不断的开荒造田,严重破坏了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一旦发生水土流失,则会给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快对水土流失的治理。
【参考文献】
[1]徐庭灿,王答相,贾泽祥.试论黄河中游的重点治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2(04).
[2]杨亚娟,徐云伟.试论水土保持后期治理的必要性[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04).
[3]王贵轩,王立兴.开展边外找矿工作延长矿山服务年限[A].2004年全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水土保持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体损失;土地保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要讨论这些内容的不合理问题,首先得搞清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整理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仅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
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整理的)。
2.2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水土保持方案评审细则(整理2篇)
- 阅0水土保持方案评审细则范文篇1农业部机关及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地产是国有资产。各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晰产.....

空乘的自我介绍(收集2篇)
阅:0空乘的自我介绍篇1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我来自风景秀丽的一所省重点X学校,我叫工作简历网....

水土保持方案(整理2篇)
阅:0水土保持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水土保持的意义一、水土保持的现状以及我国水土....

案例教学的模式(收集3篇)
阅:0案例教学的模式范文篇1关键词:案例教学改革;案例研讨;技能训练;模拟法庭训练;创新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