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整理2篇)
来源: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篇1
年12月9日,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3年远景目标(送审稿)》。
这份被业内人士简称为《核安全规划》的文件,与《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核电行业重启的两个重要条件。
规划一旦实施,国内核电项目审批“解冻”将为时不远;而近期多位能源业内人士有关核电的发言,也被市场解读为核电开闸为期不远的信号。
春江水暖?
日本福岛事件后,“暂停审批核电项目”的政策,让正在紧张准备中的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骤然而止。
停工状态已经持续了近9个月。
“从2011年4月开始至今,整个项目一直停滞。现在整个现场,除了留守的30多人外,其他工人和施工机械都已经暂时撤走了。”在空旷的现场,一位留守在陆丰项目现场的工作人员说。
这位留守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陆丰项目在2010年12月底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即行内所说的“路条”。该项目至今已经投入了20多亿元。
按照原计划,2011年底前,该项目应该实现主体工程的开工。“我们非常着急,谁都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复工;但是我们非常理解,只有在做更多的安全补充后才可能复工。”
中广核内部人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全国已取得“路条”但未经核准的项目总有11个,共计24台机组,陆丰项目是最接近具备开工条件的一个。
在2011年3月16日中国核电“国四条”颁布以来,受到政策影响的,不仅是这些停工的核电项目本身。沪市A股数据显示,核能核电指数曾一度从3500点跌至2011年10月下旬的2199.61点,区间跌幅约40%。
随着福岛核泄漏的阴影渐渐远去,近期,唱多核电的声音渐渐高亢。
一些业内人士和证券机构认为,2011年被暂停的核电新项目审批,在2012年恢复应是“大概率事件”。
2011年11月26日,国家核安全局向中核集团的秦山核电基地颁发了新运营管理模式下的运行许可证。业内评说其“标志着我国核电在福岛核事故后再次前行”;2011年12月9日,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核安全规划》,并呈报国务院;2011年12月1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了核电行业安全标准审批会议,对核电行业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标准化的研究,制订了核电设备和核燃料及组件的初步标准。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另外了解到,2011年12月下旬,“核电设备制造标准”正在京紧张研讨制订。
多位能源业界人士近期也在不同场合为重启核电“暖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能源专家冯飞对媒体表示,“为实现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中国不发展核电别无选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2011年12月22日在国新办的新闻会上表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改变”。
一周后的12月28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参观中核集团海南核电工程时,也做出了类似表态。
焦灼等待
据核安全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刚刚获得环保部原则通过的《核安全规划》,主要是在研究堆、燃料循环、核技术利用、核安全设备、铀矿冶、早期核设施退役治理,以及在核电技术进步、应急、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在提高安全标准上,规划分别针对运行、在建、新建的不同机组,提出了具体的改进任务。
在选址问题上,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优先利用沿海地区的厂址资源,稳健推进内陆核电项目。同时在符合安全指标的核电技术得到充分验证之前,合理控制核电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记者2012年元旦期间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环保部原则通过的《核安全规划》,在呈报到国务院后,尚未得到其他相关部委的会签。
“在核电安全技术的使用等方面,会签的部委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共识度最高的无疑是制定最高的安全标准;从目前已知的《核安全规划》内容中,也可看出其最大特点是大幅提高了核安全的标准”。
其实,相比《核安全规划》,中国核电行业重启的另一个重要文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也命运多舛。
据了解,《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主要目的是明确2023年之前的核电行业规划和技术路线等。
该规划已历经多次修改。
中核集团一位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虽然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一直未变,开闸的信号也比较明确,但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大”。
路线之争
能源业不少人士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能源电力的需求增长很快,在能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等多重制约下,我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改变。
采访中,一些核电专家都提及,2011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总理曾经强调“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核能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薛新民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规模上马的冲动将得到遏制”;另外,安全系数更高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将受到业界青睐。
“目前中国核电技术水平,还属于国际上第二代压水堆核电的水平,制造工艺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薛新民说。
福岛核事故发生前,中国国内二代、“二代加”及三代核电堆型并存,同时拥有美、法、加、俄和自主研发共五个国家的技术路线;而新建的核电机组,则以自主研发的“二代加”CPR1000为主――按业界的说法,这种技术是“翻版加改进”形成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和法国阿海珐公司的EPR,代表着当今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两大主流。2006年末,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在经过长达3年的招标程序后,最终决定引进西屋电气的AP1000技术来建设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的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
中国“二代加”技术的抗震级别为8级;而三代技术的AP1000堆型抗震达到9级,其安全性高于“二代加”。
在2007年7月,中国已与美国西屋公司达成合同,约定AP1000技术100%完整转让,关键设备也将100%国产化。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中广核集团获悉,该集团将于2013年底全面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ACPR1000的研发工作,2015年前具备实施首堆建设条件。这一技术,是中广核为落实《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推进“二代加”CPR1000技术标准化、集约化基础上进行的研发。
中国的核电政策在2007年改为“积极发展”;随后至2010年12月,中国共开工建设了26台核电机组,采用第三代技术的有6台,其中美国AP1000技术4台、法国EPR技术2台;采用“二代加”技术的20台。
目前,中国国内装备业已有能力自主生产二代核电设备,但对三代核电设备的生产,成品率还不高。
东海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选择三代技术是必然;然而,“技术的过渡需要一个过程,一蹴而就不是上选”。
过高的造价更是一道难题:资料显示,二代和“二代加”反应堆的造价为每千瓦2000-3000美元,而三代的AP1000和EPR,造价达每千瓦6000-8000美元。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篇2
中国核电已走到了十字路口,到底是向前直行还是向右拐?
福岛核泄漏前的亚洲核电狂飙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披露的数据表明,全球在建或将建的核电站共有70余座,其中有2/3分布在亚洲各国。3月中旬,法国电力公司的一份预测报告也指出,估计在2023年左右,全球核电增容量的60%将来自亚洲。澳大利亚格利非斯大学核能专家维拉多・威沃达对外宣称,亚洲正在进行一场核电的复兴,核电将是亚洲未来的储藏库。他认为,亚洲今后需要大量的能源,而首选则是环保的低污染的核电。
印度是世界发展核电计划最大胆的国家,据《印度时报》报道,预计到2050年,印度的核电能力将超过中国、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核电国家。目前,印度共有17座核电站,另有6座核电站开始着手建设,6座核电站已经与俄罗斯达成技术交换及使用协议,不久将开工建设。
韩国核能起步较早。截止2009年,韩国有20座核反应堆,核电占全国用电量的近40%,并成为世界第五大核能发电国。但是韩国并不满意自己的核电发展计划。2008年,韩国制订了“国家能源发展基础方案”,计划在2030年,再增建18座反应炉,使核电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59%。
在亚洲大国的核电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一些中小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始建设自己的核电项目。孟加拉国、印尼、泰国、越南、菲律宾、阿联酋、马来西亚、缅甸等等都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核电站。
拥有l.5亿人口的孟加拉国,能源短缺,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总理哈西娜今年初宣布,在未来5年内,将寻求15亿美元外援用于北部的核电站建设,以使当前3500兆瓦的发电能力提高到7000兆瓦。今年2月24日,孟加拉国与俄罗斯签订协议,在帕勃纳建设产能为2000兆瓦的核电站。该项目拟投资15亿~20亿美元,预计在2017年交付使用。
位于东南亚的越南,电力资源也非常缺乏,电力供应主要依靠中国。为了摆脱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桎梏,越南政策提出了发展核电计划,并批准了《2010年―2030年核电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根据这个规划,越南在未来20年内要建设8座核电站。
泰国、马来西亚这两个国家也都把发展核电当成解决能源问题的头等大事。早在2007年7月,泰国能源部长比亚沙瓦就对外宣布,泰国将在2014年建设首座4000兆瓦核电站,总投资将高达60亿美元。马来西亚政府在2008年6月宣布了投资3l亿美元建设第一座1000兆瓦的核电站。2010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又批准了第二座1000兆瓦核电站的建设计划。
核电隐患令人忧
正当亚洲各国核电发展计划在一路狂飙时,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发生,令亚洲各国民众感到忧心忡忡。因为任何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发生,其对本国,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危害都是极大的。核电站对于技术要求非常高,用能源智库资深研究员安东尼・福罗格特的话说,每座反应堆每年炉心损坏意外几率要低于十万分之一,而防护装置损坏意外几率则要低于百万分之一。这种高难度的技术要求对于亚洲各国来说的确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亚洲各国普遍缺乏必要的监管能力和措施,一旦核事故发生,各国的应变能力非常有限。日本科技水平相当发达,然而,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他们一样惊惶失措。随着越来越多核电站的建设,人们有理由担心今后核事故的发生几率会越来越高。
1998年5月,印度北方邦核电站发生了氚泄漏,造成附近地区大面积污染。仅过两年之后的2000年6月,该核电站再次发生泄漏事故。同年,印度清奈核电站因对冷却槽的检验过程中密封塞突然失灵,造成重水泄漏事故,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被泄漏出去。
国际社会对于亚洲各国纷纷大力发展核电表示出不安和忧虑,因为人们都知道核电建设中的政府腐败问题也是核安全的一个隐患。最典型的莫过于菲律宾的巴达安核电站。该核电站是30多年前建设的,当时菲律宾政府力促这一巨额投资,先后向国外不惜借贷20多亿美元。可是,当时的总统马科斯把这一项目交给自己的政治亲信,并从中抽取“佣金”,导致项目严重超支。对这一核电站,政府在1978年时派出了一名专家前往检查;1992年又派出了三名专家小组前去检查,这两次检查报告都说核电站很安全,没有什么隐患。然而,其他专家所进行的独立检测,发现结果与政府的报告相去甚远,科学家们发现反应堆竟然有200项瑕疵。
不过,令国际社会更揪心的是,如果核电站监控不善,极容易导致核扩散。核电站的心脏是反应堆,它是使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能够有控制的持续进行的装置,是利用核能最重要的设备。专家称,如果掌握了核反应堆技术,那么离制造核武器仅是一步之遥。人们普遍担心,已有少数国家在暗中已着手制造核武器。这绝对是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中国核电不会停下向前的步伐
受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调整了自己的核电政策。美国许多议员强烈呼吁美国政府调整核电站政策,众议员马基向总统奥巴马提交了要求临时停止新建核电站计划的信件,并建议如何强化联邦政府在发生紧急事态下的应对策略。在印度,人们对印日核能合作协议的谈判表示担忧,印度总理辛格3月14日下令重新抽查国内的20个核电站的安全对策。德国政府3月14日也表示将调整核电建设政策,冻结执政联盟在去年延长核电站使用期限的决议。英国政府原本打算重启中断的核电建设,拟在2025年内新建10个核电机组,此次受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英国政府开始谨慎起来,并响应了民众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
3月16日,我国政府作出决定,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立即停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核电项目;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并要求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已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尽管如此,但是,我国不少核专家以及政府的官员们都认为,中国不会因为日本福岛核事故而中止中国核电建设的步伐。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研究所所长、著名能源专家张希良教授对媒体表示,日本的核泄漏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影响较小,我国的能源布局还是会按照之前的规划走下去,不会做很大的调整。上海电气上海第一机床厂总工程师陈英明称,我国目前营运的核电站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属于2代加,且堆刑属压水堆,比日本福岛的要先进,安全性更高。迫于能源的压力,我国发展核电的方向应该不会改变。
3月12日,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新闻会上表示,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安排不会改变。4月22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陕西视察工作时表示,中国不会因日本核事故在核电发展上因噎废食,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他透露,目前核电发展规划和核安全规划正在编制论证。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收集3篇)
- 阅0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篇1此后,世界一直密切关注中国重启核发电的时点。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3年远景目标》,业内人士解.....

店长的工作职责(收集5篇)
阅:0有关店长的工作职责篇1优秀店长能发挥公司企业文信息传播的纽带作用,是商厦销售政策、品牌销售制度的执行者....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整理2篇)
阅:0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篇1年12月9日,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证据法案例教学(收集3篇)
阅:0证据法案例教学范文篇1[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