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得与失(收集3篇)

来源:

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高职英语;英语教学

一、高职英语与跨文化交际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专业英语教育都缺乏自己的特色,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即使通过了AB级,甚至四级考试,步入社会后在英语应用方面仍然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不能脱口而出地道的英文,说出的英语往往是Chinglish,即ChineseEnglish,而对外籍人士的英语,理解也容易出现偏差。这样的学生,远不能满足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型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

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汇结构和语义结构体系反应了该语言使用者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也反应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因此,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进行社会交流和生产实践。

二、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在言语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本人未能取得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何自然、陈新仁,2004:168)。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虽然使用了符合语法、语义的句子,但由于说话不合时宜,或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或者没能获取说话人通过话语希望传递的交际意义或隐含信息等,从而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导致交际行为中断或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failure)。语用语言失误指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导致的语用失误,它是由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引起的,既可表现为说话人认为听话人能充分理解自己而表达不当,致使听话人误解话语含义,又可表现为听话人做出错误的语用推理,导致误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用意(何自然、陈新仁,2004:169)。

社交语用失误是由跨文化差异引起的,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何自然,1997:207)。语用失误的危害性是相当大的。人们可以宽容语言形式不好的话语,继续交流。但语用失误必然导致Thomas(1983)指出的结果:违反语用规则的人会被认为是“举止不好”,“不真诚、存心欺骗或居心不良”,从而交际失败。

三、将跨文化交际引入高职英语课堂,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减少学生社交语用失误,就应该尽可能多的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了解英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更得体地与人交流,不至于失礼于人,甚至闹出笑话。比如诸多学者曾用过这样的例子:中国人见面时常说的“你吃了吗?”,如果按字面意义将其翻译为:“Haveyouhadameal?”西方人是很难认同这句话的真实意图的。因而可以直接翻译成“Hello”或者“Howareyou”更为得体。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学习语言,仅仅学习语法和句式是远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的,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电脑等手段,通过介绍西方文化知识,观看电影,听英文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多渠道的了解西方文化,比如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稣蒙难的日子,你不会了解“BlackFriday”的内涵,更无从理解“Friday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脸”),与此相似的还有“Sunday”,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也会理解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为什么“Sunday”要做礼拜?因为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星期天”是没有这样内涵的。再如讲解语法的时候,如汉语说“一块面包”,而英语说“apieceofbread”,尽管汉语中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个可数名词。在西方,人们把面包当成主食之一,吃的时候把一块面包切成数片,有时还会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鸡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语中“bread”是一个不可数名词。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文化能力,只有充分了解了文化,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从而让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何自然.语用学和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骆晓玲.试论跨文化交际与工科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天下,2009

[4]徐萍,徐臣蕊.浅议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论文天下.2009

[5]王志宏,宋高玲.口译中的语用对等与语用失误[M].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篇2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案例分析建议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走进我们的视野,形成了到中国学习汉语的热潮。但是,他们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缺乏足够认识,以及误用第一语言或是第二语言中的某些表达方式和谈话方式等,在跨文化交际中便容易出现交际语用失误问题,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随着当今中西交流的日渐发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随之也相应提上日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认知行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导致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近年来,虽然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于如何将语用学运用到分析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错误加强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但研究的方向往往都是关于如何认识和分析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对生活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的却是少之又少。立足于这样的一个现状,笔者将从学习生活中的实例入手,着重分析外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跨文化语用失误

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是语用规则迁移(pragmatictransition)所造成的。具体说来,说话者不自觉地违反了交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不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

在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时,我们采纳了英语语言学家托马斯的观点,将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会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failure)。

语用语言失误即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是指说话人(第二语言学习者)为表达某一意图而选用某语句,且对其语意的理解恰好与母语使用者通常对该句话语意的理解不一致,或者是语言表达在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间转换不很恰当时出现的语用失误。这是一个语言问题,是语言间语用构成上的区别导致的。

社会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错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等有关,通常出现在对话内容和对话发生场合或情况不相适宜时。社会语用失误主要体现在这么两种情况中:一是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或其权利、义务、职责明显不同;二是个别情

况下没有考虑到听话人承受能力或者不合适宜的无忌讳畅言。

二、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实例及分析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语用的表达常常借助语境,而语用的理解更需要借助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重视语言运用的语境的研究,就很容易造成沟通不顺利,产生交际障碍甚至冲突。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语用规则,把一种语言的语用规则套用到另一种语言上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导致交际没法顺利进行下去。以下的案例,就是由于外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没有注意相应的语境而造成了语用失误。

案例1:

在中韩合拍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北京,我的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在北京生活的韩国男孩因为语言不通导致误会被抓进了派出所,误会澄清后他离开了派出所,一出去便对前来接他的中国女孩说:“今天你可要请我吃豆腐了。”其结果可想而知,他被中国女朋友赏了一巴掌。

这一实例正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合操汉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韩语的表达方式;其二是不懂汉语的正确表达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用汉语。那个韩国男孩错在不了解自己说的话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在韩国,如果一个人摆脱了牢狱之灾,那么他的亲人,朋友会请他吃豆腐来表示洗清罪过、摆脱霉运;而在中国,对一个女孩说“吃豆腐”则是占便宜的意思,带有调戏的韵味。由于他不了解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莫名其妙地吃了一记耳光。

案例2:

一位美国留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谈话类节目,在节目中,他讲述了他刚来中国的时候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一天,他应邀到一位中国朋友家做客,女主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席上,还不断地招呼他多吃,他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忍着胃痛费尽全力吃光了所有的饭菜,而后松了口气。这时候只见女主人沉默、尴尬地看了他一会儿,起身又去厨房做了两道菜端了上来……

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到,那位美国留学生在同中国人的交际过程中出现了社会语用失误。他不了解中国人在餐桌上再三劝他多吃只是中国人表示热情好客的方式,只是客气而已,并非强迫他吃掉所有东西,同时他也不明白中国人招待客人的时候,往往会比实际需要的食物多准备一些,剩菜才是正常的。因此,他勉为其难地吃光了满桌饭菜以表示对女主人手艺的赞赏,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时候女主人也产生了误会,认为自己做的菜太少令客人不够吃,因此感到歉意并立即去厨房重新做了两道他再也吃不下去的菜。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两名外国人和中国人进行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不仅仅是因为语言的缘故,还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所致。外国留学生在和中国人进行交际时,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很多学生发现虽然自己的语言水平越来越高,但由于缺乏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交际方式的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仍然很难与中国人进行流畅、顺利的交往。

三、对提高外国留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建议

外国留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文化的因素,就会导致像前面所述那样的语用失误。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研究,使学习者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始终重视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他们就能更为容易地排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清除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冲突,更为得体地运用所掌握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就应该得到特别的重视。笔者认为,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较深的本土文化素养,还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由于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与其他文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在教学中,就要求汉语教师不断地在这些文化间向学习者进行对比介绍,这就要求汉语教师既要对本国的文化具有较深的了解,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提供给学习者想要的东西。美国学者莫兰指出,在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是文化信息的提供者,是文化学习的示范者、引导者、启发者、目击者和倾听者,是学生进行文化合作学习及研究的伙伴。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在文化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文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要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也是极高的。

其次,为外国留学生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语境,提高语用能力。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用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能真实反映中国文化生活内容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多接触地道的汉语表达形式,提高语用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化周、汉语角活动、汉语专题讲座、观看中国电影等活动来加强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学习,使他们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获得发展自身语用能力所需的相关信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语用意识。

四、总结

在交际中,文化是制约语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语用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对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有着更高的要求。前面的案例分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势在必行。外国留学生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只有语言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相结合,因此要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水平,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长期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雅婷.语用迁移与交际效应[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2]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李鸿曜.语用知识与语用失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5]李庆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

[6]刘烨.常见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方案[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

[7]王潇潇.如何培养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09.

[8]易珊红.中西文化差异在日常会话中导致的语用失误[J].江汉大学学报,2004.

[9]赵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文化探源及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言运用失误对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组成要素分为两方面:第一、识别语境的能力;第二、驾驭语言,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的能力。实质为识别语境且准确理解他人与表达自己。然而,实际教学表明,当前高中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十分欠缺。在日常英语运用与交际中,学生常出现语用失误现象。

语用失误并不是一般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方式不当、说话不合时宜、表达不合习惯等致使交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若说话者未能按照标准语法来遣词造句,别人只会认为他“说得不好”,即speakingbadly;而若说话者没有根据沿用原则对话语进行处理,则视为“表现不好”,即behavingbadly。通常而言,语用失误有两种类型:语用语言失误与社会语用失误。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先认识语言运用失误含义及学生在语用失误中的表现,才能对症下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对此,笔者分析了高中英语学习中学生语用失误表现,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一、高中教学中语言运用失误表现

1.1语用语言失误表现

1.1.1不合英语语言习惯,错用英语表达方式。如某位学生帮助了同伴,其同伴说:“Thankyou.”而这位学生答道:Nevermind.实际上,“Nevermind”适用于当对方致歉时而自己不予介意的场合。该学生误用了表达方式,出现语用失误,正确表达为:You’rewelcome。

1.1.2不了解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以母语习惯进行套用。在课堂上,中国学生提问时常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中这是恰当话语。但是在英语课堂上,若学生提问前如此说:Ihaveaquestion,Teacher.或许这是按照汉语文化而将汉语直译,但是这在英美文化中则是不恰当的。首先,提问时应使用礼貌语言形式;其次,teacher一词是职业名称,不可作为称呼语。一般而言,在英语中是没有一个在用法、意义上和汉语中的“老师”完全一样的对应词。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称呼老师时通常如MsLi,Mrs.Li,Mr.Li,etc。

1.1.3混淆了同义结构的使用场合,误用完整句,未考虑其特定场合下的特殊含义。如课前,教师问某一同学:“Haveyoufinishedyourhomework?”同学答道:“Yes,Ihavefinishedmyhomework”。事实上,正确回答为:“Yes,Ihave.”若死板地以完整句回答,说英语本族语的人会觉得应答者不耐烦或“耍脾气”。

1.1.4仅了解字面意思,未弄清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如早上第一节课,某位学生思想不集中,精神也不振作。外教老师对其说:“Areyoualittletiredwithyourearlierwork?”该学生则嬉皮笑脸回答:“Yes,alittle.”老师一怔,无言以对,交际中断。上述例子中,该学生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老师所说,并没有理解教师的真正意图。尽管外教所说在语言方式上是问句,但他并不是真想知道学生是否疲惫。因为从非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早上第一节课,通常学生是不应该感觉疲惫的。

1.2社交语言运用失误

1.2.1错把汉语习惯带入跨文化交际中。例如:中国人接受他人感谢时常讲:“这是我该做的”。因而不少学生在面对外教表达感谢时答道:“That’smyduty”,这让外教尴尬万分。因为该句意味着“其实这并不是我乐意做的,我是没办法”。

1.2.2文化价值观不同,导致语用失误。这包含因文化差异而对事物有不同看法、评价。不同民族则有不同非自由话题,比如禁忌语等。中国人往往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事情,隐私观念较弱;而西方人却十分注重个人隐私,他们不愿意向他人过多地提及个人的事情,尤其是年龄、收入、婚姻、信仰等敏感话题。所以在与英美人交际时,应避免谈论“私事”(privacy),如“Howoldareyou?”“Howmuchdoyouearneverymonth?”“Whatdoesyourmotherdo?”“Howmanychildrendoyouhave?”等。

1.2.3礼貌级别使用不当。表现为不注意说话对象的地位、身份,如对熟人与西方地位低的人进行表达时过于礼貌;对陌生人的表达过于随便。如学生表演接机场景,某位同学说:“Excuseme,wouldyoupleasetellmeifyouareMr.Green?”这一口气太过生硬,显得疏远,如“Excuseme,wouldyoubeMr.Green?”则更显亲切。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克服语用失误的对策

高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对待学生语言运用失误?这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提高学生语用能力首先需解决的问题。

2.1把握语言知识、技能的获取环节

语言技能的获取及语言知识学习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语言运用是语言知识与技能于交际意义上的展现,是自上下文以及具体语境中繁衍的一种交际默契,一种社会约定,以及一种语言承载的文化意识。而语用失误就是对这一默契、约定的忽略、不了解或缺失文化意识而导致语言误用,这是学习者把所得到的语言知识、技能变为具体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必经过程。所以,若想克服语言运用失误,那么应先把握语言知识学习以及语言技能获得这个环节。

2.2善用歧义分析,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用歧义加以分析,以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在交际过程中,其语言有情景意义(语用意义)或字面意义。一方面,说话者因自身理解不准确,抑或所用语言结构的缺陷,而致使交流形成阻碍或干扰。另一方面,说话者有意使用可以引起歧义的一些句子结构进行曲折表达,从而起到敲山震虎或增添趣味的目的。

例如细读如下句子:Thedoctorlookedovermyhead,该句中over一词是介词还是副词?若为介词,那么与其后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表示lookabove.若为副词,那么与动词构成复合动词,表示examinequickly.所以,该句子在交际中则有不同解读方式:其一、医生由我头顶看去;其二、医生检查了我的头。为了消除、避免歧义现象,则应运用正确的连续连音与停顿、词序调整等方式,防止出现歧义现象。可见,有效地分析语用失误,不但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预测与补缺随后学习以保证学习质量,还有助于教师审视与反思教学。

2.3注重文化意识,丰富学生语言素材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为了克服语用失误,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入西方文化,实现语境补缺,让学生把握语言的运用语境,把握说话方式、说话场合及中西方的不同表达习惯,从而避免语用失误。在语言教学中,其最终目的是学习者能够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这就需适时教学语言文化,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语言。在深入学习后,学生会发现,真正困难是如何在交际中准确运用语言,而并不是怎样拼写或发音。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结合语用与文化要素,将语言形式置于社会语用功能这一背景下开展教学,从而激活语言知识,逐渐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实际上,在日常交际中就有不少文化因素,在英语教材中也有很多语言素材,这需要教师加以发掘与利用。例如:教学Module4Modernlife一单元时,教师可适当穿插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

2.4探索有效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若想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学习英语,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那么他们须选取有效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第一、注重老师指导作用,强化语用知识的针对性。在英语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指导不但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助于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培养自觉性,增强自信心,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与运用大脑,学会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若教师强化针对性指导,则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条理化,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将克服语用失误纳入英语教学内容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以提高学生识别与克服语用失误能力。当然,这是一个难度大的教学任务,是一个漫长、渐进过程。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日常交际范畴,才可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学好英语做好铺垫。

第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可将这一目标贯穿于课前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不同环节中,使学生带着自学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学习成果走入课堂,积极参与教学。这一超前学习,也就是对知识结构同化以及顺应新知的学习活动。这样不但进行了课堂延伸,还有利于学生自主查阅适配的语境文化,增强文化意识,培养语用能力。

第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资源,强化西方文化的输入。通过网络技术,学生上网查阅西方文化知识,观看英语电影、英语新闻、英语杂志等,多种途径来获得英语知识,积累英语语言,了解西方风俗、习惯,从而在交际过程中说话得当,符合西方习惯。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国外音乐教育现状及看法(整理2篇)

    阅:0

    国外音乐教育现状及看法范文篇1从各章地概述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国40多年来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音乐教育上所....

    高中语文得与失(收集3篇)

    阅:0

    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篇1【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高职英语;英语教学一、高职英语与跨文化交际长期以来....

    国外贸易流程(整理2篇)

    阅:0

    国外贸易流程范文篇1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一、实验室建设价值实验探索与实训教学是经济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