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毕业总结(收集3篇)
来源:
中央党校毕业总结范文篇1
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给大学生村官回信,全文如下。
李伟、戈新化、王红兵同志:
你们在“五四”青年节代表170名大学生村官给我写的信已经收到了。看到新一代大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胸怀祖国、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奉献社会,发展农业、促进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鼓舞。看到你们从最受农民欢迎、最能给农民带来实惠和最易于落实的事情做起,从刚来的“外乡人”变成农民的“贴心人”,有的还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成了团结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要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敬意。你们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发扬。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总书记指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为什么说这是一件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呢?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第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经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高校毕业生发挥表率作用。所以,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是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但多数人还缺乏基层艰苦生活的锻炼。如果不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就很难担当社会重任。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可以直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亲身体验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利用有知识、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服务。大学生当村官的经历和经验,将会成为有志成才者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带有一定的志愿者的性质。希望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第一,要弘扬志愿者精神,做好吃苦奉献的思想准备。第二,要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尽快熟悉农村情况,从最受农民欢迎的具体事情做起,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第三,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与农民交朋友,先当“村民”后当“村官”。
中央党校毕业总结范文篇2
2007年10月21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代表着7300多万党员的2200多名中共十七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204名委员、16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以及127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翌日,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l6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影响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政坛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由此产生。而综观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可以看出中共高层人事变化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特点。
差额比例超过8%
此次“两委”人选,均经过出席十七大的各代表团以差额选举方式进行预选。
其中,提名十七届中央委员人选221名,差额数17名,应选204名,差额比例为8.3%;提名候补中央委员人选183名,差额数16名,应选167名,差额比例为9.6%;提名中央纪委委员人选138名,差额数11名,应选127名,差额比例为8.7%。
在预选中实行差额选举的做法,是在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上首次确定的。当时,中央委员候选人预选差额比例是5%,候补委员候选人预选差额比例为12%。
而在五年前中共十六大上,中央委员预选候选人208名,实选198名,差额10名,差额比例为5.1%;中央候补委员预选候选人167名,实选158名,差额9名,差额比例为5.7%;中央纪委委员预选候选人128名,实选121名,差额7名,差额比例为5.8%。
相较中共十六大,“两委”选举差额比例都超过了8%,进一步扩大了代表的选择权。
人数呈递增态势
据新华社公布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委名单,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人数均较往届有所增加。
从开始实行差额选举的中共十三大以来,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人数呈逐届递增态势。
在1987年举行的中共十三大上,大会代表1997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大会选出了由175名中央委员和110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了由69人组成的中央纪委。
在1992年举行的中共十四大上,大会代表2035人,代表党员5100万人,选举出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89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30名,中央纪委委员108名。
在1997年举行的中共十五大上,大会代表2108人,代表党员5800多万人,选举出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3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51名,中央纪委委员115名。
在2002年举行的中共十六大上,大会代表2134人,代表党员6600多万人,选举出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58名,中央纪委委员121名。
在今年举行的中共十七大,大会代表2200多人,代表党员7300万人,选举出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4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67名,中央纪委委员127名。
“两委”逾半新面孔
在十七大“两委”候选人名单中,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继续提名的188名,占50.7%;新提名的183名,占49.3%。十六大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中继续提名的26名,占20.5%;新提名的101名,占79.5%。
这实际上意味着选举出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委的组成人员,有一多半是新面孔。
值得关注的是,一批十六届中央领导机构中的“老领导”,如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吴官正、罗干,以及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吴仪、张立昌、曹刚川、曾培炎等,均未再当选十七届中央委员。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年龄均已超过68岁。
年龄、性别、民族、学历新特点
从中央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看,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主体是省部级和大军区职领导骨干,也有一些地市级和军队军级领导干部以及各方面优秀人才。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均有所增加。50岁以下的75名,占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与十六大持平,其中45岁以下的22名;女干部37名,较十六大多10名;少数民族干部40名,较十六大多5名;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92.2%,有高级职称的占33.2%,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
从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构成来看,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者,已成为重要组成之一。
在204名中央委员中,50年代以后出生的超过60人,占中央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167名中央候补委员中,50年代以后出生的近150人,占候补中委的88.6%。合并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委计算,50年代后出生的,占中央委员会的56%左右。更引人瞩目的是,十七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25名是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的。
政治局面貌一新
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的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相较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上一届中央政治局共24人,其中一人候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则扩大为25人,且未设候补委员,这在1949年以来还从没有出现过。
实际上,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候补委员最多有六人(1956年中共八届),最少只一人(1987年十三届及2002年十六届);1969年中共九届和1973年中共十届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均为四人;1977年的十一届和1982年的十二届均有三名;1992年的十四届和1997年的十五届都是各有两名。候补委员可以列席政治局会议,但无投票权。
除黄菊逝世,涉嫌贪腐被撤,以及曾庆红、吴官正、罗干、吴仪、张立昌、曹刚川、曾培炎因年龄原因未再当选十七届中央委员,原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大部分留任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其中,贺国强、由十六届政治局委员晋升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刚由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晋升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一届政治局出现了九位新人,他们分别是:上海市市委书记,辽宁省省委书记、北京市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重庆市市委书记,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商务部部长。其中,、还分别当选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纵观25位政治局委员的简历,可发现本届政治局有如下特点:
――地方党政大员数量多。25人中,有10名地方党政大员,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以及辽宁、江苏、新疆、湖北、广东等区域龙头省区。而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北京市长双双进入新一届政治局。
――委员年龄跨度大。虽然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平均年龄与上届基本持平,均为61岁左右,但年龄差距拉开,最长者贾庆林与最年轻者之间相差15岁。而且政治局委员中,首次出现了新中国后出生的人士。其中,,1953年6月生;,1955年7月生;李源潮,1950年11月生;,1955年3月生。两位新任书记处书记令计划、王沪宁分别为1956年、1955年生。
――高学历官员大幅增加。不同于中共领导人近些年多出身理工科的传统,这次新进政治局的九位委员中有七名“文科生”,其中包括四名博士、一名硕士。如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是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刘延东是吉林大学法学博士,李源潮虽是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但是中央党校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科硕士。
有分析称,新任中共领导机构“文理均衡”,代表了中国未来领导人的专业背景趋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本届书记处没有职业军人,十三届和十四届的中央书记处也没有军人代表。而十五届和十六届的中央书记处的组成,各有一名军人代表,十五届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十六届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
十七届中央领导机构名单
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刚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回族)刘淇刘云山刘延东(女)李长春李源潮吴邦国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徐才厚郭伯雄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央书记处书记
刘云山李源潮何勇令计划王沪宁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
主席
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
委员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
书记贺国强
副书记何勇张惠新马(女)孙忠同干以胜张毅黄树贤李玉赋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干以胜马(女)王伟令狐安孙忠同杜学芳(女)李玉赋吴玉良吴毓萍(女)邱学强何勇张军张毅张纪南张惠新屈万祥贺国强黄树贤蔡继华
新晋中央政治局常委简介
:地方磨砺三十年
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74年1月入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上海市委书记。
的父亲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但素有“平民情怀”。媒体认为,这与他早年经历家庭遭际及本人六年农村插队劳动等吃苦经历不无关系。
从政后,最早做过中共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32岁时成为厦门副市长。而后,他“深耕”福建省,历任宁德地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省长等职务,将近20年之久。
2002年11月,49岁的接替张德江担任浙江省委书记。2007年3月,原上海市委书记贪腐案东窗事发,中共中央决定由担任上海市委书记。
也是中共新生代中鲜有的具军事工作背景的官员,早在197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担任过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飙的秘书。而他的夫人也是著名的军旅歌唱家。
:历练农业和工业大省
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1976年5月入党,1974年3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与一样,早年也曾是插队知青,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做过党支部书记。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做了16年的共青团工作,担任过北大学生会负责人,毕业后留校任团委书记,常委、学校部部长兼全国学联秘书长。
1983年,在出任第一书记的时期,他出任书记处候补书记,两年后任书记,并在1993年当选共青团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第一书记,时年38岁。在共青团工作期间,他还兼任过全国青联副主席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并就读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98年,43岁的就职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省长。1999年,他任河南省省长;2002年12月,任河南省委书记,也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省委书记。2004年,调任辽宁省委书记。
贺国强:辗转东南西北
1943年10月生,湖南湘乡人,1966年1月入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化工学院无机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
64岁的贺国强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后从山东化工行业做起,历任山东省化学石油工业厅厅长、济南市委书记、化工部副部长、福建省长、重庆市委书记,在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出任执掌人事大权的中组部长。
这位被外界认为“长于组织工作,善于发现人才,培养干部队伍,整顿干部作风”的领导,几乎是和同时期步入政坛的;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又同时当选中央候补委员。而从山东到北京,再从福建到重庆,贺国强经历了半个中国东南西北的辗转磨练。
:来自石油转战政法
194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1964年11月入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65岁的与同龄,大学毕业后,即在东北大庆油田工作,并参与辽河石油会战。1983年,年仅41岁,已担任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盘锦市长,两年后进京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成为政坛新星。
1988年,国务院撤销石油工业部,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八年后任总经理,成为正部级企业高官。
1998年,结束了32年的石油行业生涯,出任新成立的国土资源部首任部长。1999年转任四川省委书记。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他升任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2003年3月再出任国务委员,并令人意外地“空降”公安部,出任部长。
新晋中央政治局委员简介
王刚:中办工作22年
王刚1942年10月生,吉林扶余人。1971年6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王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位于甘肃省建工部七局八公司宣传科任干事,后升调七局宣传处干事。1977年,调到新疆党委办公厅当专职秘书。当时的新疆党委第一书记是中共在统战工作方面的“元老”汪锋。汪锋后进京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1981年12月至1985年1月,随同汪锋进京的王刚,出任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处级秘书。
1985年初,王刚调任中央办公厅,出任中办局副局长,从此在中办工作至今,长达22年之久。1987年8月,王刚升任局常务副局长、党委书记。1990年9月,王刚又调到中办的另一个下属机构中央档案馆担任常务副馆长,1993年升任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正式迈入副部级官员行列,时年51岁。
此后不满一年,他又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当时的中办主任是曾庆红,同时继续兼任档案方面的工作。在1997年的十五大上,他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99年,他接替已调任中组部部长的曾庆红,出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到2002年十六大,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除继续担任中办主任、中直工委书记,还担任中央保密委员会主任等职。至2007年9月,不再兼任中办主任一职。
:问题处理者
1948年7月生,山西天镇人,1983年2月入党,1969年1月参加工作,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
在延安插队,曾在陕西省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历史研究所搞历史研究。1982年,调入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曾出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主任、发展研究所所长。1988年后涉足金融领域,先后出任中国农业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建设银行行长兼中国投资银行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等职。1997年调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成功处理广信破产、粤海企业重组。
2000年年底调回北京,任国务院体改办主任兼党组书记。2002年任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在海南工作仅五个月,2003年4月22日,北京发生SARS危情,市长解职,被急调回京,担任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由于抗击SARS风暴取得成功,在市长十个月后,在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高票当选北京市市长。
刘延东:深耕统战
1945年11月生,江苏南通人,1964年7月入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统战部部长。
刘延东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党龄到资历均可算是“老党员”。她又是本届全国政协最年轻的副主席,也是建国以来首位女性统战部长。
1982年,刘延东从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任上调任团中央书记处,历任书记、常务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主席等职。1991年调任中央统战部,先后担任副秘书长、副部长、部长等职,同时担任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等职。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香港媒体曾报道称,在中共领导人中,除了副总理吴仪,刘延东可以说是香港人最为熟悉的中共女高官。因为她每次赴港出席不同场合,都打扮得宜,笑容可掬,深获港人好感。
李源潮:博士书记
1950年11月生,江苏涟水人,1978年3月入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源潮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任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主任。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转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局局长,中央外宣办副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等职。1996年3月,出任文化部副部长。2000年以后调任江苏省工作,先后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兼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兼省人大主任等职务。
李源潮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0年获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出任南京市委书记后,他还作为被中组部和国家外专局在国内选派的两人之一,参加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举办的“发展中的领导者”培训班学习。
:曾受小平赞许
1955年3月生,安徽宿州人,1975年8月入党,1972年6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工学硕士。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17岁进入安徽省宿县地区一家食品厂当工人,20岁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并加入中共。1976年,被调到宿县地区“五七”干校做教员。1981年10月,26岁的出任共青团宿县地委副书记,之后再升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
1988年11月,33岁的出任安徽铜陵市代市长(后任市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之一,民间曾称他为“娃娃市长”。在任期间,《铜陵日报》曾于1991年11月14日发表署名文章“醒来,铜陵!”,呼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获得邓小平赞许。1992年,升任安徽省计委主任,一年后,他再被提拔为安徽副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1999年,进京任国家计委副主任;2003年,已是中央候补委员的被提拔为正部级的国务院副秘书长。
2005年年末,50岁的出任重庆市委书记。
张高丽:自广东一路北上
1946年11月生,福建晋江人,1973年12月入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张高丽生在福建沿海,先后在深圳、广东、山东和天津担任要职,从南到北,一直与大海结缘,长期在沿海发达省份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工作,有比较丰富的领导和管理大城市的经历和经验。
1970年8月,张高丽从厦门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后在石油部广东茂名石油公司当工人,并在该公司工作十余年,从基层做起,直至任广东省茂名市委副书记、中国石化总公司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经理、广东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等职。张高丽42岁时出任广东省副省长,并于1997年底调往深圳出任市委书记。
2001年12月,张高丽北上山东,先后出任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等职务。2007年3月,张高丽就任天津市市委书记。
徐才厚:政委出身军中上将
1943年6月生,辽宁瓦房店人,1971年4月入党,1963年8月入伍,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上将军衔。
64岁的徐才厚拥有正规大学学历,受过系统的训练,履历完整;既有基层经验,也有高层磨练。他曾长期在东北地方部队中担任政工岗位的副职。1990年担任驻守吉林省的第16集团军政委,1993年调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兼报社社长。1996年11月,任政委。
1999年9月后,徐才厚二进总政,担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总政治部党委副书记。中共十六大后,徐才厚任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从基层到中央
1949年7月生,山西定襄人,1980年10月入党,1968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商务部部长、党组书记。
的父亲薄一波为国务院原副总理,新中国经济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但在“”中受到迫害打击,妻子自杀,儿女飘零。也一度进“学习班”,参加劳动。在上大学前,他曾在北京市二轻局五金机修厂当工人,大学毕业后,曾任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中央办公厅干部。
1984年后调辽宁省工作,从金县县委副书记做起,一步步做到大连市长、市委书记,辽宁省省长。2004年调任商务部长。从金县到大连市,到辽宁省,再到商务部,薄的仕途从基层到中央,走了20年时间。
1992年出任辽宁省大连市代市长,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在这一职位上,他一干就是九年,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想。
善于跟媒体交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而他就任商务部长后,也开始了有生以来最为频繁的外事活动时期,由此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新晋中央书记处书记简介
令计划:低调的办公厅主任
1956年10月生,山西平陆人,1976年6月入党,1973年12月参加工作,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51岁的令计划早年曾是山西省平陆县知青,县印刷厂工人。后在共青团山西省平陆县委工作,曾任团县委副书记。1979年调入团中央宣传部。
1983年,他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教专业学习,毕业后回团中央,历任宣传部副处长、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共青团》主编、宣传部部长等职。
1995年12月起,令计划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历任调研室三组负责人、组长,调研室副主任、主任。1999年起,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两年后升任中办常务副主任。他还同时兼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2007年9月,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令计划曾是中办最年轻的副主任。过去几年中,在出席的重大内政外交场合,令计划经常以中办副主任的身份赫然在列,随行左右。但每当大批媒体记者围住时,令计划都有意远远避开。他经常向记者提醒的一句话是“不要宣传我”。
王沪宁:中南海里的政治学专家
1955年10月生,山东莱州人,1984年4月入党,1977年2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教授。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沪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是广为人知的青年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他进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先后担任政治组组长、副主任,中共十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2003年4月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沪宁政治学方面的才华,早在中共十三大之前就已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看中。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特别需要一套完整的有见地的政治学理论作参考,而王沪宁的学术理论总被看好。他的《比较政治分析》,是一本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王沪宁走进中南海,最主要是因为他的理论工作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他曾经参与了从中共十三大以来的党的重要理论文献的起草。其中,他有关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不能超越中国现阶段条件的论述,为中国政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刊记者吴鹏根据《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大地》杂志等公开资料编写
评论:未来十年政治领袖的品质
将要走的路和现在的诉求,需要政治领袖们兼备两种品质,即“智识”与“豁达”
本刊特约评论员/文
随着中共十七大及一中全会落幕,历史已经站在新的起点。现在,可以而且应当想象未来十年中国社会将走的路,并据此想象我们现在能够提出的诉求。我们以为,将要走的路和现在的诉求,需要政治领袖们兼备两种品质,即“智识”与“豁达”。
此处“智识”所指的不是知识,而是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俗语所谓“依智不依识”,惟以智慧为归依,才有真正重要的知识――或者说,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重要的。否则,只能是无关紧要的知识,这可能是迂腐的,也可以等待未来再被转为智慧。政治领袖们惟掌握以智慧统领的知识,才能胜任未来十年的政治使命。
政治领袖们的智识之所以在未来十年内特别重要,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与以往的世界相比,有了迅速增多的“机变”,亦可称为应机变革。这不是激烈变动,因为没有发生战争并提出秩序重建问题;也不是随机变动,因为不再有稳态社会的那种随机过程。应机而变,就是在转型期社会的特殊情境之中,因为顺应和把握机遇而发生的变革。
在所谓“文明的冲突”的时代,西方世界不再是稳态的――以“911”恐怖袭击为标志。东方世界也不是稳态的――因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它还没有适应西方文明的冲击,它还在寻找新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而这一套新秩序需要协调三种冲突:这就是来自不同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冲突;不同社群之间,因贸易关系而全球化了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还有基于旧式能源的生产结构向基于新式能源的生产结构转变时,经济组织之间的冲突和人口代群之间的冲突。
就中国社会而言,在经历了过去30年的急速发展之后,上述三类转型期冲突在未来十年内将更为显著。为协调这三类冲突所需要的智识,一方面,必须基于中国既有的实用理性的思想传统的熏陶;另一方面,必须借鉴西方理性传统的以变化而求通达的策略与制度。
中国人的实用理性不同于西方人的逻辑理性,它较多关注“做”的过程,而较少关注“说”的过程。它更强调知与行的合一而不是分离,它愿意为实践目的,而放弃逻辑的自洽。借用当代经济学家史密斯的表述(2002年获诺贝尔奖时的演说),中国传统智慧所表现的这种实用性被称为“生态理性”(ecologicalrationality),西方传统的理性被称为“实质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我们所需要的,如史密斯所论,是这两种理性的结合。
未来十年,那些有能力感受到、并以恰当方式表达出中国社会重要问题(而非琐碎问题)的政治领袖,才可能顺利化解上述三类冲突,从而避免发生历史性倒退或窒息性停滞。
这样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首先意味着本土政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民众疾苦的深切了解。其次,它还意味着丰富的制度想象力,藉此,在反常社会中寻找不仅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治经济的利益表达方式,并能够以高远的历史视角,将当前的利益表达转化为更长期的制度创设。具备了这些品质的人,通常被称为“具有政治智慧”,从而能够从那些被称为“政客”的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政治家”。
由于以感受和求解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为己任,具有政治智慧的人不能不具备的另一品质,是“豁达”――即孔子所言“过则勿惮改”。此处,“过”是与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息息相关的大过而非小过,于是,过则勿惮改,就表现为豁达。具备了这一品质的政治领袖,被称为“具有政治家风度”。
经验与判断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中共十七大的中央委员会而入选政治局的新一代政治领袖们,将为这样一个肩负重任、且自身也经历着重大转型的政党带来更多的智识,或许还有更多的豁达。假以时日,我们或许可以乐观地期待,他们在感受和表达世界性的重要问题时表现出的更高级的智识与豁达。
我们不必列举或寻找中国社会和世界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已经被反复表达过,虽然它们还需要被恰当地表达。其中最重要从而应当被再次表达出来的问题,是对最高权力的监督问题。
中央党校毕业总结范文篇3
通过项目带动、岗位诉求、服务发展等方式,强化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仅今年上半年,毕节地委组织部共对接各类帮扶项目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干部1393人次,为毕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以帮扶项目带动干部大培训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针对争取到的项目和现有人才不能匹配的状况,试验区紧紧围绕帮扶项目组织各类人才培训。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强化培训。根据试验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不同岗位干部履职的不同要求,毕节地委组织部坚持按需培训制订培训计划和方案,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995年至1997年,为促进全区干部解放思想,在中央统战部的支持下,毕节地委组织部先后组织了87名领导干部到深圳、苏州等地学习培训和挂职锻炼。
2004年至2005年,为提高试验区党政干部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在农工党中央的支持下,毕节地委组织部启动了“清华大学―毕节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项目”,两期共培训党政干部40名。
2005年至今,针对部分领导干部观念较为落后、发展意识不强以及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弱等问题,在民盟中央和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支持下,毕节地委组织部启动了“百名专家赴毕节开展百场系列讲座”培训项目,目前已派出24名专家到毕节举办了24场系列讲座,培训干部3200多人次。
此外,毕节地委组织部还在光华管理学院举办“光华-泰达-毕节:领导干部培养项目”3期、“光华-金光-毕节:领导干部培养项目”5期,共培训经济部门的干部323名,企业经营管理岗位的干部77名。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强化培训。围绕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大项目发展需要,中央统战部、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大力帮助毕节试验区开展专项人才培训。地委、行署为此专门做好各项对接工作,保证各种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为帮助纳雍县发展蔬菜产业,毕节地委组织部配合民革中央启动了“蔬菜栽培专项技术”培训项目,组织中国农业大学蔬菜专家为纳雍县举办技能培训班5期,两百多人参加了培训。为帮助威宁自治县发展养殖业,毕节地委组织部配合九三学社中央启动了“中国(南方)草地畜牧业高层次人才”培训项目,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到威宁开展现场培训,推进了该县种养殖业的发展。此外,地委组织部还积极配合各帮扶单位支持地、县、市有关部门开展教育、医疗卫生和劳动力转移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教师、医师24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3万多名。
以能力素质为导向强化培训。围绕提高各级各类干部人才的综合素质,试验区采取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毕节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或专题讲座。以2009年为例,共选派了92名干部到延安干部学院、中央组织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学习培训。同时,组织全区各级各类人才到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等培训考察或挂职锻炼。
目前,全区共有1328名党政领导干部、7875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到天津、深圳等发达地区,北大、清华等知名院校和泰达、海尔等大型企业学习培训或挂职锻炼,全区各级干部的思想理念、综合素质等均有了质的变化和提升。
灵活的培训方式实现学用结合
为了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让培训对象所学及时用于试验区的建设,不断推进试验区发展,在各类主体班次培训中,毕节地委组织部在采取“三段式”培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请、一练、一挂、一强化、一参与”五个一活动,实现干部培训学用结合。
“一请”,即是针对试验区教学薄弱点外请专家到地委党校课堂给学员作专题讲座。以2009年青干班为例,春秋两季,毕节地委组织部共邀请了12名中央和省的领导、专家为学员们共开设了《人格培养的哲学与现实思考》等12个专题讲座。
“一练”,即在学习培训中定时不定时开展学员论坛、对抗辩论、情景模拟、演讲等系列活动,主要训练学员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挂”,即挂职锻炼。为了让学员能在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毕节地委组织部将乡镇类的学员安排在地县直机关挂职锻炼,将机关类的学员安排到乡镇挂职锻炼,挂职时间为一个月。
“一强化”,即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强化。将学员选派到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等地进行针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让学员结合试验区实际学习专门理论,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对策,强化其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一参与”,即让学员亲身参与接访、处置和镇村规划活动。在活动中,学员们不仅锻炼了自身处理复杂矛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强对当前区情的进一步了解。
此外,毕节地委组织部还积极配合、切实完成中央和省委的调训任务。2009年,共选派193名领导干部参加中央和省委的培训,同时配合省委党校作好研究生招生工作,39名干部被省委党校录取为研究生学员。
专项培训使干部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增强
在对接对口帮扶项目组织专题培训时,毕节地委组织部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强化对培训的组织领导、考核管理,促进了培训的质量提升和良好学风。同时,在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并将其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的激励机制刺激下,提高了干部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0余人在近两年中得到提拔和重用。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整理2篇)
阅:0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词汇汉字近几年,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中央党校毕业总结(收集3篇)
阅:0中央党校毕业总结范文篇1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给大学生村官回....

社区卫生服务目前的问题(整理2篇)
阅:0社区卫生服务目前的问题范文篇11、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1.1认识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