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论文(收集5篇)

来源:

3d打印技术论文篇1

3D打印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与分析美国公共图书馆3D打印服务及政策的最新应用现状图书馆与3D打印试论网络3D虚拟技术在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国外图书馆3D打印服务研究及实践进展基于政策规范的图书馆3D打印服务策略研究3D打印技术及其在铸造中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基于3D打印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分析3D打印技术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问题分析3D打印技术3D扫描及3D打印技术在定格动画中的新应用3D数字扫描―3D数字重建―3D打印技术在地质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医学诊断领域3D打印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浅谈3D打印技术在工程建设技术上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高中整理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3D打印技术医学应用综述与展望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研究3D打印技术以及应用趋势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究浅析3D打印技术原理及应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百度百科.3D打印技术[EB/OL].(2014-10-01)[2014-10-16]..

[3]GallantR.3DPrintinginLibrariesAroundtheWo-

rld[EB/OL].(2013-04-22)[2014-09-26]..

[4]ScalfaniVF,SahibJ.AModeforManaging3DPrintingServicesinAcademicLibraries[EB/OL].(2013-10-23)[2014-09-21]..

[5]梁琦.3D打印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3(6):109-111.

[6]TanenbaumAS,WetherallDJ.ComputerNetworks[M].严伟,潘爱民,译.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

[7]姚强,王丽平.“万能制造机”背后的思考:知识产权法视野下3D打印技术的风险分析与对策[EB/OL].

(2013-11-19)[2014-10-11].http:///News/201311/201311191815281.htm.

[8]东方硕.3D打印机[EB/OL].(2013-11-17)[2014-10-16].http:///29/Show_News.asp?BID

=29&News_ID=12729.

丁正祁阜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安徽阜阳,236037。

3d打印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3D打印;优势;发展前景

论文课题:2016年辽宁省大创省级甲等创新项目《“匠心・印象”3D订制饰品店》

项目编号:201611035000050

当前,3D打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形成热议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且现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3D打印技术的发展规模会不断扩大,而且3D打印技术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实现个性化生产。依据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制造出许多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这样就会有效促进全球制造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3D打印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1.设计产品

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把设计者的思想转化成为实物。这样就会大大缩短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周期,从而实现了降低生产和开发成本的目的。这种技术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产品开发的模式,为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筑设计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高端设计的需求。再利用3D打印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种非常逼真的效果。当前许多大型的设计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构建建筑的基本模型,这样在进行效果测试的时候会更加准确,对于提高建筑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3.制造模具

在传统的制造业中,由于玩具模具的制造耗时比较长,制作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影响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缩减了开发的周期,很好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制作模具的过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制模,从而提高模具制造的效率。

4.机械和家电制造

再制造领域内,3D打印技术主要用于单件的制造和一些小批量的金属零件制造,可以有效节约成本,缩短生产的周期。在家电制造行业中,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往往会先应用3D打印技术。并且这些企业在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新产品的时候,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对于推动机械和家电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5.生物医学领域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3D打印技术认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加。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人体的器官模型,制造一些医疗的模型和器械的模型,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3D打印技术的优势

1.无需考虑物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利用3D打印技术的过程中,对于物体的复杂性不需要有太多的考虑。一般来说,制造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也就是生产的产品数量多的时候价格往往会比较便宜。但是在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多个一样的产品或者多个不同的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这样就实现了对于传统制造业的突破。因此,品种多样性免费是3D打印的重要特点。当前,所谓的免费不是说打印相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产品成本没有变化,而是说可以实现品种的多样化。

2.节省了大量组装的时间

对于传统的制造业来说,一件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与其在组装过程中花费的成本有关,许多时候与零部件的的本身价格关系已经没有那么密切。在利用3D打印技g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次打印产品的特征有效降低了产品生产的复杂性,这样就会使组装的过程大大简单。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很好地保证了减少制作误差和失误。

3.节约材料

在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废料往往会比较少。尤其是对于一些金属的材料来说,废料更是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因为3D打印技术不需要对材料进行凿刻,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了浪费的物料。只需要把材料堆积成为产品,这样就可以基本实现材料的用量于生产产品的用量是基本相同的。

4.不需要太多技能

3D打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对于人员以及技术的以来。3D打印技术基本不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一个普通人完全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一些高端零部件。制造专业的仁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来增强制造创新能力,从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智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制造业领域中,3D打印技术也就会被推向更高的层面。在未来,相信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主要会以精密化和智能化以及整理化为主。智能3D打印技术的速度会大大增加,有效提高效率和精度。尤其是金属材料直接成型的技术在以后可能会成为常态化的应用。3D打印机的体型比较小,成本低廉,会更加方面人们的使用,操作上也会更加简单。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足以引导第三次工业革命。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影响,其打印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同时,随着各种新型材质的投入使用,利用3D打印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真实物体。随着打印机市场的激烈竞争,3D打印机会从商用逐渐发展到民用。同时,3D打印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除了之前的机械和医疗等行业外,还会拓展到家用厨具或者军事的零件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性比较强的技术,可以促使传统制造业的工艺改造以及新材料的使用。面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我国应该重视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例如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市场应用的相关推广。只有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合的3D打印技术发展规划,才能够切实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推动一些相关的试点的建设,选择一些重点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这样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从而使3D打印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吴菲菲,段国辉,黄鲁成.基于团队识别的3D打印技术发展前景分析[J].情报杂志,2013,08:62-67.

[2]王雪莹.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3-5.

[3]陈妮.3D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前景[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6:57-60.

[4]孙建明,童泽平,殷志平.3D打印技术的市场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8:81-82.

3d打印技术论文篇3

毫无疑问,3D打印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深入着我们的生活。杭州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业提供三维数字化技术综合解决方案的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在三维数字化领域辛勤耕耘,已经成长为三维数字领域的权威企业,其产品应用已遍及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多个领域。无论是海上舰艇雷达天线的快速精准检测、汽车座椅的二次开发还是波音737-NG飞机尾翼的厚度测量、大型风力发电机轮毂的高精度检测,先临三维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D产业的先行者

专注于三维数字化与3D打印技术的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是是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综合实力最强、销售规模最大、技术种类最多、服务保障能力最强的三维成像技术企业,其服务的客户主要来自制造业、医疗、文化创意、教育等领域。

作为3D行业的标杆企业,先临三维的发展历程,也是3D打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缩影。

先临三维成立于2004年12月,经过两年的刻苦研发后,于2006年开始销售经营,当年的营业额不过几百万,而随着3D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公司营业额连年翻番。“公司去年的营业额有6000万,今年肯定是要破亿的。”该公司公司营销策划部经理王红梅告诉本刊记者。

目前,先临三维有员工近200人,在华东、华南、北方、西南等区域设有分公司和服务机构,申请和授权专利近30项,软件著作权近20项,在综合实力、销售规模、技术种类、服务保障能力等多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该公司的软件企业三维成像系统通过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是行业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公司,并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承担着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以及承担10多项国家、省、市科研计划。先临三维通过了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生产和管理工作,多数产品获得CE或FCC认证。

先临三维以其强大的实力、领先的技术水平,在业内享有较高声望。先临三维是国家白光三维测量系统(三维扫描仪)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单位,建有省级“三维数字化”技术研发中心,,是“中国3D打印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与浙江大学建有三维数字化技术联合实验室。

愿意为某些新技术、新产品做长期的储备和投资是先临三维能够一直处于行业前列的根本原因。王红梅介绍说:“比如我们的齿科专用三维扫描仪,在国内还没有任何产品的情况下,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来研发,一面市就引起了轰动,很多同行竞相开始研发类似产品。”

三维技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先临三维的主营业务是三维扫描仪、三维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及相关软件与服务。目前,国内从事三维技术的企业,一般只生产三维扫描设备或3D打印设备,而先临三维致力于提供从扫描到数据处理到打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优势明显。

从高精度三维数字化(三维数据的准确获取)、三维软件建模/检测(三维数据的高效处理)到3D打印/快速制造(三维数据输出)、三维动态展示,先临三维的三维数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已经成功运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电子电器、消费品、牙科、骨科、文物古建、雕刻、建筑、能源、科研、职业教育等,帮助这些行业的客户降低产品开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交付周期,并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

三维扫描技术水平,是决定3D打印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扫描仪能够在数秒内精确地测得物体的立体数字模型,3D打印之所以精确,就在于使严格按照数字模型来打印的。扫描仪的精度决定了模型的精密度,只有高精密度的扫描仪,才能保证模型的高精密度。

先临三维的三维扫描产品门类齐全,居全国首位。无论是多范围、大范围扫描装置、高端扫描仪以及应用于医学的牙齿扫描仪等,先临三维的技术,均处于领先水平。

“我们的三维扫描仪产品型号有10来种,面向工业制造、医疗和教育多个领域的客户,年销量几百台。在工业制造领域,我们的三维扫描仪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电子电器、雕刻、服饰、玩具、建筑、能源等行业有很广泛的应用。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我们也有很多成功案例,目前着重在齿科、骨科、医疗设备与医疗器械、人造骨骼与器官的3D打印研究等方面。”王红梅说。如今,无论是海上舰艇雷达天线的快速精准检测、汽车座椅的二次开发还是波音737-NG飞机尾翼的厚度测量、大型风力发电机轮毂的高精度检测,先临三维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先临三维在3D打印与文化创意领域相结合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3D打印及快速成型技术介入文物保护、复制及衍生品开发领域,并延伸到传统的油画、雕塑、陶瓷、紫砂、竹木牙角、玉石翡翠等艺术创作及营销领域,利用该公司技术复原或制作的艺术品均神形俱备,令人叹为观止。如西汉瓦当、东汉辟邪、北魏佛像等文物的复制,均是成功的案例。

据王红梅介绍,先临三维的3D打印客户覆盖各个应用领域,涉及汽车、摩托车、家电、通讯产品、航空航天、轻工业、医疗、国防等行业。在3D打印机的研发方面,先临三维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在今年4月份了第一款自研的FDM技术的桌面式3D打印机,至今已经热销近50台,供不应求。”王红梅透露,近期该公司还将一款专业领域的3D打印机,但出于保密的需要,暂时不能透露具体技术类型。

为客户创造价值

作为三维数字领域的先行者与标杆企业,先临三维对于自己所承担的对产业和社会的责任有着深刻的认识。

先临三维既是国家白光三维测量系统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也是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无论是在三维扫描领域还是3D打印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实力雄厚。对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先临三维有足够的研究与掌握,一直在致力于使客户能够真正体会到3D打印的价值,从而实现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宗旨,坚持“求精,务实,创新,共赢”理念的先临三维,客户遍布国内外,拥有成都飞机设计院航天材料与工艺研究所、、中材国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世园投资集团公司、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东营万迪诺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西安茂陵博物馆美克美家(天津)、温州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众多知名客户。

围绕“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创新应用”的产品开发战略,先临三维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筹建了联合实验室,以保证其在三维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3d打印技术论文篇4

近日,美国分布式防御公司的创始人科迪·威尔森成功试射了世界首支3D打印手枪。目前科迪·威尔森成功利用一台价值8000美元的3D打印机制造出一支塑料手枪。科迪·威尔森说,他们现在只等政府批准许可证,允许他们在美国合法制造武器。

本文且不讨论私人打印枪支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毕竟每一项技术都是双刃剑。能够打印出手枪着实让笔者感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将来,汽车、房屋甚至人体器官,也许都能打印出来。被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3D打印技术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场革命。因此,它必将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并长期成为新的竞争领域。

3D打印技术已经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2012年奥巴马总统针对美国制造业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方案,将3D打印列为11项重要技术之一。美国《时代》周刊将3D打印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研究一项被称为“未来3D打印宇宙飞船”的技术,希望通过3D打印制造出“廉价的机器人宇宙飞船”。在美国,每4公里就会有一台3D打印机。美国沃勒斯同仁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3D打印产品与服务的销售额为17亿美元,到2019年,该行业的收入将达69亿美元。目前世界上两大3D打印机巨头分别是美国的Stratasys公司和3DSystems公司。

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刊文称,3D打印革命将颠覆制造业模式,那些忽略这种技术的国家无疑是经济自杀。目前,美国自不必说,日本、荷兰研究人员已成功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体组织,以助医疗。可以想象,在3D打印领域的竞争将会多么惨烈。因此,我国应抓住3D打印发展机遇。

3d打印技术论文篇5

【关键词】3D打印技术;专利保护;风险;建议

一、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征

3D打印技术全称为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制造技术(RapidPrototypingManufacturing),学术上又称之为增量制造技术或激光堆积技术。3D打印技术主要是一种以数字模型设计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树脂或者复合材料、细胞等为原料,通过多层打印技术逐层叠加或者堆累从而得到想要物品的技术。

3D打印通常是通过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3D打印机)来实现的,首先利用3D扫描仪扫描原物体或者从CAD资源共享平台下载得到CAD文件(ComputerAidedDesign.即计算机辅助设计),然后将CAD文件转化成3D打印机识别的文件格式后,使用者便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直接打印制造出想要的物品。

根据3D打印技术的原理,我们不难得出3D打印技术相对于现代生产模式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其缩短了物品的流通环节。3D打印可以节约产品生产制造和销售运输的时间和费用。消费者想要获得产品,不必通过产品制造及销售、运输等环节,自己就能通过3D打印机就可以打印并获得该产品。其次,节约了制造成本。由于其一次成型的特点,减少不必要的废料产生,大大减少制造成本。正是基于这些特点3D打印技术才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

3D打印技术已经运用在医疗行业、科学研究、产品原型、文物保护、建筑设计、制造业、食品产业、汽车制造业和配饰制造等领域中,为这些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二、3D打印技术运用带来的专利权风险

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可能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也随之而来。根据3D打印技术能够轻松复制、共享、修改的特性,以及其制造产品的行为,都很可能继共享音乐、电影等知识产权风波后引发新一轮的知识产权风险。

1、3D打印技术与专利权“合理使用”的较量

立法者在制定《专利法》之初,为了平衡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同时也为了社会能够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便制定出了合理使用制度作为专利侵权的例外来限制专利权。在我国《专利法》第63条第1款规定,个人仅为满足自身、家庭需求而制造专利产品或者为科学研究及实验而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使用专利产品,并非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不构成专利侵权。同样和我国法律制度一脉相承的德国在其《专利法》中也规定,在工业产权领域(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对于“私人领域”内的“非商业性使用(出于家庭起居需求或是学习目的)”可以构成对侵权行为的豁免。然而类似的条款并不存在于我们的邻居日本以及大洋彼岸美国的《专利法》中,在美国专利制度中,即使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个人使用专利技术的行为仍被视为侵犯了专利权,除非仅为满足试验或者研究目的。然而在美国,实验性使用的侵权例外却鲜有成功。在美国专利法中,对这种抗辩的唯一法定认可是为准备政府部门(例如FDA)审批所需提交的测试数据过程中对专利药品的未经许可的使用在侵权责任方面的例外。相比之下,虽然日本也规定了除了试验或者研究目的利用专利技术的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但是它并不向美国那样严格,在《日本特许法》中规定,专利权的效力不应延及出于试验或研究目的的实施专利行为。只要是出于试验或者研究目的都可以得到豁免。

可以看出,在合理使用制度这个问题上各国都有着不同的判定标准,这些标准制定的背后都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立法者对于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平衡的考量。更重要的是,这些标准尽管有些不同,但其通过多年来一系列知识产权领域国际条约的规制和自我调整,已在国际上基本达成了一致。专利权的合理使用限制制度也因此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国际化的成熟体系。但是,在3D打印时代,3D打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会变得十分普及,个人仅满足自身需求而用3D打印机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将会越来越多,当这些行为产生的影响叠加起来,其对专利权人权益所产生的威胁程度不亚于一般商业侵权行为。为此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在今后数字时代合理使用制度是否续存在争论。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用现有的合理使用制度对3D打印行为进行规制的话,其很难找到应有的法律依据,而专利权人也必将遭受巨大的损失,专利侵权规则继续将营利目的作为侵权责任主观要件,已不合时宜,应当予以取消。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禁止个体“为个人目的”进行3D打印,不利于社会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将阻碍3D打印技术的传播和持续进步,终将不利于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间的利益平衡,使专利法宗旨落空,因此应当继续保留合理使用制度。然而这两种学说最终也没能得出一个定论,甚至还引伸出限制说、技术保护说等学说的产生。

2、3D打印技术运用与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之争

早在3D打印技术兴起之前,我国学术界对于间接侵权的引入应该采用“从属说”还是“独立说”一直存在争论。“从属说”认为,相对于直接侵权而言,间接侵权起的是辅的作用,间接侵权行为的成立应当以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为前提,没有直接侵权就没有间接侵权。“独立说”则认为,法律里规定或者实践中承认间接侵权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间接侵权应当具有独立性,判定间接侵权成立与否不应该以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为前提条件。但是在近几年的法律实践中,专利权人提起侵权诉讼时,一般都把直接侵权人和间接侵权人列为共同被告。法院在审理侵权案件时,如果发现有间接侵权人的时候,通常会通知原告,由原告请求法院把间接侵权人追加为共同被告。这给了“从属说”很大的鼓舞,以至于“从属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上处于主流地位。

然而随着3D打印时代的到来,“从属说”与“独立说”的争论再一次推向了高潮。由于3D打印机和3D扫描仪的快速发展,使得打印物品所需要的CAD文件变得容易获取。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媒介推动,越来越多的3D打印技术共享平台的出现,使企业和个人上传、下载CAD文件更加方便。然而,互联网开放式结构使得共享平台成为了滋生侵权案件的温床,大量的生产专利产品的CAD文件被企业或者个人以各种各样的名义上传、下载,专利权人的利益受到了空前的威胁,而这种侵权群体的巨大和地域的分散使得专利权人的维权变得困难重重。支持“独立说”的学者认为,在3D打印的背景下如果继续采用“从属说”的观点(间接侵权以直接侵权为前提)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在3D打印时代网络共享行为人和“侵权主体”往往是不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普通网络用户。根据我国当前《专利法》第63条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侵权行为并不存在,那么单单追究CAD文件传播者的法律请求将会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而支持“从属说”的学者则不同意“独立说”学者的看法,他们认为在3D打印时代如果继续遵从目前我国《专利法》第63条的规定,显然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潮流,这是因为如果在3D打印时代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每位用户利用3D打印机制造产品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如果继续认定存在类似63条的这种规定则不利于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因此在未来这样的规定必然会被取消,“独立说”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3、3D打印技术下“修复”与“再造”界定的困境

个人如果需要修复一件损坏的专利产品而自行配置零部件进行修理,其行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行为中的“制造”,是一个相对陈旧的话题,也是一个尚未被清晰界定的问题。在2008年前后众多学者都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日本学者吉藤幸朔的“修复程度”说、美国法院的“部件价值”说以及德国律师Katja的“非专利修复”说,这些观点的出现都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反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修复”与“再造”的问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原因主要是其一,在现如今的科技水平下个人通过现有技术去对专利产品“修复”和“再造”的成本过大,而且拥有这些能力的个人也是极少数的,其造成的专利人损失微乎其微不足以引起太大的争论。其二,当今学者提出的观点太过于依赖主观判断性,作为普整理户很难界定自己对专利产品是在“修复”和“再造”,如果以这些观点制定法律很容易造成法律的不公平――有过度保护专利权人之嫌。

然而现在这一问题将在3D打印技术的影响下被扩大。基于3D打印的技术特点,无论是未来3D打印机的用户利用此项技术来打印专利产品和产品的零部件,还是一些个人将打印出的零件或是零件的参数、图形放在网上贩卖,显然都是很平常的。对一件专利产品的零部件进行替换和修复,使得整件产品能够焕然一新并正常运转,其行为在具有“修复”性质的同时,也不乏“制造”的意味。因此,如何在“修复”和“再造”之间做出正确清晰的界定,是现行专利制度中急需补强的一环。我国对于这一界定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存在着很大的空白,对于“制造”这一概念,在法律中也缺乏较明确的定义。3D打印技术将使亿万人在不久的将来在家中便能打印专利产品,因此,在大规模专利侵权触碰这一专利领域中的敏感神经之前,尽快充实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专利侵权界定,是迫切且必要的。

三、3D打印技术专利风险的应对建议

3D打印技术应用中专利的合理使用:

1、立法层面

笔者以为在3D打印技术成型的时代,个人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专利产品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同时其制造的目的也必然大多数以自用为目的,如果继续使用现今我国《专利法》第63条的规定显然不合时宜,笔者以为应当借鉴美国《专利法》的规定,将63条第1款中规定“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为教育、个人及其他非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专利技术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视为侵权行为。”改为“为科学研究和试验目的(仅限学校和科研机构,个人若想进行科学研究或试验的需向当地知识产权局进行申请),为教育目的使用专利的,可以不经专利权人许可,不视为侵权行为。”这样建议的目的是因为:其一,我国作为一个创新驱动发展国家,如果将《专利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彻底抹杀的话很明显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创新进步,而我国创新研究主要都集中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所以对此采用了专利侵权的豁免。其二,创新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但是如果对个人采用同高校或者研究机构那样的豁免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由于3D打印技术的使用个人通常是在自己家庭中使用,这样使得3D打印技术的使用具有私人性和隐蔽性,我们将很难得知个人利用3D打印制造出的专利产品是为了个人使用还是以实验研究为目的,所以对于个人的豁免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2、技术保护层面

纵观历史上新型技术保护发展史,不难看出除了利用法律武器对其进行保护规制之外,依靠科学技术本身对其进行规制和保护的案例不在少数。我们常用的电脑操作系统,在初次安装完毕后都需要输入一个激活码才能正常使用,否则会限制大部分的使用功能,这种利用激活码限制企图侵犯软件制作者权益的方式就属于技术保护。在3D打印时代,笔者认为在法律的保护条件下,技术保护也同样的不可或缺。

笔者认为在今后3D打印的时代,国家知识产权总局应当针对3D打印行业建立一个专利产品授权数据库,若消费者确实想要打印专利产品,则需要向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人授权的网站或者数据库购买相应的CAD文件激活码,只有当激活码与数据库中的授权信息相匹配时方可打印出该专利产品。这样的话,一方面解决了今后3D打印机发展的阻碍,一方面也解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问题。也许在今后,商家买卖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创意。

3、间接侵权制度

正如前文所说,随着3D打印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媒介的推动使得CAD文件的传播变得方便、迅速。而一些CAD文件者会将自己破解或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CAD文件上传至网络供他人下载使用,这样必将使原型体的专利权人利益遭受损失,而相对于普通网络用户,上传者的行为对于专利权人的危害更为突出。为此我国有必要在今后的数字时代设立间接侵权制度来规制上传者的行为。

这里笔者认为在3D打印时代间接侵权采用“从属说”显然要比“独立说”要好很多,理由有二:其一,上文中笔者已经提出将对现行《专利法》第63条第1款进行修正如果这种假设成立,那么并不会向“独立说”所说的那样没有直接侵权的行为。其二,“独立说”认为根据现行美国和德国的间接侵权制度来看,这些国家都规定了间接侵权的构成都必须以直接侵权为前提,同时还规定如果专利权人只对间接侵权人提起侵权诉讼的话,专利权人必须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直接侵权的存在。那么在3D打印时代一般制造行为都是家庭中进行,由于其隐秘性和分散性,显然“从属说”在大范围侵权案件中对直接侵权人进行追究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对于间接侵权人提起侵权诉讼,又很难在找到直接侵权的证据,所以“从属说”的理论基础很难成立。但笔者则认为直接侵权的证据其实不难证明,在如今的盗版软件横行的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被解决了,盗版软件的流通很像3D打印所需求的CAD文件是依靠互联网的传播,其特点也是范围大和侵权人数众多,而现行法律已有明确规定,判断直接侵权行为的有无,通过直接查看网站数据中的下载量,只要有下载量则推定直接侵权的存在,从而对者进行惩处。笔者认为3D打印的间接侵权问题也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至少从类型上和流通方式上两者具有很大的相通性。

4、“修复”与“再造”界定

笔者认为,如果用户能够证明其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物体同所涉及到的专利组合相比有了一些显著的、独特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自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修复的行为,即若非完全复制则无需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利用3D打印技术改变一台手机的外壳使之看起来更为美观或者顺手,或者将手机屏幕变的更厚更耐摔,像这样的对于几个部分的置换行为也自然属于可允许修复行为,除非手机的专利权人能够证明3D打印用户只是原封不动的复制了该设备,否则3D打印用户将不构成侵权行为。

根据笔者的提议,可以来分析1961年美国“帆布车顶案”。当时作为被告的Aro公司强调连续置换并没有申请专利的部分或者申请了专利的部分是可允许的修复行为。笔者的“若非完全复制,则无需承担责任的标准”提议可以拓展Aro公司所包含的意义,即只要一个物件的某个置换方面和其之前是不一样的,对任何为申请专利的组合部分进行连续置换或是单次置换,都是可允许的修复行为。而当时的法庭也同样认为只要被同时置换的部分可以给予专利设备新的作用,这样的行为就可以被认为是修复行为。

而根据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劳动混合原理同样也支持笔者这个想法。他的财产所有权理论认为个人所有权是在个人将自己的劳动与自然资源所混合的过程中获得的。在洛克的《政府论》中,他认为,既然整个地球是人类所共有的,个人有什么权力宣称对财产拥有所有权呢?他对此推理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拥有所有权,于是来自这个身体的任何劳动或者说任何“经他双手”所得到的东西都是该人所拥有的财产。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劳动与某物结合,他则消除了该物的自然性,从而获得了该物的所有权。由于专利权也是一种所有权,所以洛克的所有权理论也适用于专利权。根据洛克的理论框架因为用户对这个全新的,不同的物件是有所有权权益的,所以当用户用某种方法,将自己的劳动与申请了专利物件相结合来改进或者修饰该物时,无须承担责任。在上文手机假设中以及3D打印的背景下,如果用户改变了手机外壳的外形或者增加了屏幕的厚度,那么在这个3D打印过程中用户付出了劳动,并且这些劳动附在了手机上。此时消费者并不会获得这个新的模型或是之前的那个模型的专利权,但他可以在不用担心为再造负责的同时,拥有对于那一个特定的手机的所有权。

尽管由于这个“若非完全复制,则无需承担责任的标准”扩展了可允许的修复行为的范围,从而影响了专利持有者的垄断利益,但专利持有者对他们的专利组合仍然有完全的所用权。当用户用3D打印机来重新制造或者是置换一个专利组合的几个部分,用户需要证明他将自己的劳动与该物相结合并且改变了该整体的某个部分,这样才可以不承担责任。相比现行的模糊标准,这个标准更好,因为这可以促进更加连贯的应用法律,同时也给予专利持有者以及用户一个更确定的标准,并且这有利于更进一步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任春燕、焦洪涛.3D打印技术发展与专利法回应[J].科技与法律,2014.4.

[2]刘强.自我复制专利侵权问题研究――以3D打印等自我复制技术为视角[J].法商研究,2015.5.

[3]巩姗姗.3D打印技术对专利合理使用的影响[J].知识产权,2015.9.

[4]任春燕.3D打印技术背景下专利间接侵权的认定[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0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军人入党申请书范文2000字3篇

    - 阅1

    军人入党申请书(一)
    敬爱的党组织:
    我满怀崇敬与坚定信念,郑重地向党组织呈上这份入党申请书,衷心期望能在党的光辉旗帜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倾尽全力,奉献所有。
    自幼时起,长辈们讲述.....

    语文作业批改手册范文(整理8篇)

    - 阅0

    语文作业批改评语篇11.真棒,你进步了!2.你可要继续努力啊!3.看到你认真听讲的样子,老师真高兴!4.你今天不但把作业都做对了,而且书写也大有进步。5.你自己学习很出色,能不能让.....

    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

    阅:1

    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一) 过去一年,我在思想上经历了诸多转变与成长。工作中,我愈发深刻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个人工作总结(个人通用)

    阅:1

    个人通用工作总结(一)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经历了成长与进步。 工作任....

    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5篇

    阅:1

    项目可行性报告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聚焦于在城市核心区域以及周边主要交通干道....